-
1 # 見字1Q81
-
2 # 橘南讀書
可以去看歷屆雨果獎獲獎作品。
以下推薦幾個比較喜歡的科幻小說。
喬治馬丁:
《冰與火之歌》:美劇《權力的遊戲》原著小說,多次獲得雨果獎,輕魔幻。這本書是喬治馬丁嘔心瀝血之作,現在還沒有完結,是個大部頭。該書不僅涉及權謀,愛情,宮廷,同時還有輕微魔法,有冰原狼,女巫,異鬼。該作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自己創作的人物絕不手軟,該掛掉就掛掉,你剛以為這個人是主角,他可能下一秒就被殺掉了。所以,沒有被劇透過的人,在讀本書的時候,一個樂趣就是猜下一個死掉的人是誰。
《賴倫鐸爾哀歌》:又名《紫太陽之歌》,這篇堪稱把孤獨和愛寫絕了的範本。喬治馬丁塑造女性角色很厲害,塑造有趣,孤獨的男性角色也非常得心應手。這是一篇蕩氣迴腸,讓人時不時想要一看再看的佳作。《萊安娜之歌》:選擇幸福而沒有獨立思考的生活,還是選擇痛苦但保留獨立思考的生活?你會選擇哪個?這本書就在探討這個問題。特德姜:
《你一生的故事》:電影《降臨》原著小說,這本書收錄的幾個小說,幾乎個個都得過大獎。腦洞非常大,特別推薦其中的《領悟》。
阿西莫夫:
《機器人短篇全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就是來自此書:“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2.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3.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該書圍繞著各種機器人,有各種腦洞故事,十分精彩,不容錯過。
-
3 # 錢仔
說起科幻小說,不得不說素有軟科幻的教主之稱的英國科幻小說作家HG•威爾斯,威爾斯的作品在想像力上天馬行空,他的《隱身人》《世界大戰》都非常好看,也都被好萊塢改編成商業大片,這裡我推薦的是他想象力最豐富燦爛的一部穿越作品《時間機器》,這部作品可謂是穿越作品祖師爺了,作者帶著讀者跨越到現在也無法突破的屏障進行時空旅行,一口氣就跨越到公元八十萬年後的世界上,那個年代人類直接分化為兩類人,一類生活在地上的小個子呆萌人類,還有一類生活在地下的兇猛的野獸派,這樣天馬行空的穿越故事直接成為了往後穿越故事的典範。
我最喜歡最後的一段話:未來依然是黑的,蒼茫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只有偶然的幾處被它那難忘故事所照亮!
-
4 # 貓七吖
假如有一種技術,可以讓人永生,是不是光聽著就很嚇人。
日本作家山田宗樹的《百年法》,不到五分鐘,它成功的吸引了我。
這是一本非常有創意的科幻小說。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一種軟科幻,叫《百年法》
本書作者山田宗樹尤其擅長創作有關生存狀態的作品,《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是他的代表作。
它的開頭大概是這樣寫的: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美軍在日本投放了6枚原子彈,致使日本城市毀滅、人口減半。美國佔領日本全境,廢除天皇制,推行共和制。
當時,駐日盟軍總司令部決定將已在美國實際應用的人類不老技術引入日本。在這項技術引進日本的同時,一部法律應運而生,即生存限制法,這部法律的名字就叫《百年法》。
法律中寫到,接受這項人類不老技術的人必須同意在百年(100歲)之後,放棄包括生存權在內的所有權利。這就意味著,接種疫苗滿一百年的人,在法律上將不再享有人權,馬上,第一個100年到來了……
描寫過程中,作者圍繞百年法,涉及到了人性、政治、國家等諸多方面。提到了很多具有衝擊性的問題,如經濟衰退、少子高齡化、社會差別化等等。
書中有一個情節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接受不老技術夠100年的人,要自己去安樂死中心,否則就要被追捕,因為時間一到類似於身份證的東西會馬上失效。是勇敢的去安樂死,還是偷偷摸摸的活著?
如果對科幻類感興趣,大家一定看看。
最後,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結束我的回答:
即便頭頂星光燦爛,只要你不願抬頭,照樣什麼都看不見。
-
5 # 高維腦洞
謝謝邀請,好東西很多啊,看個人的口味了。作為感性和理性,科學和人文交匯的作品,科幻中的“科”和“幻”比重可以隨意調整,根據不同的傳達目標調整寫作方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硬科幻”和“軟科幻”。近些年來,隨著網路文化的發達和多元創作思想的交融,還形成了一種“混合式”的浪漫主義寫法,糅合各種因素,你說不清它是科幻、奇幻、遊記、童話還是意識流,但是故事本身主線清晰,結構驚奇,內涵深刻,意味悠長,很有可讀性,比如咱們的雨果獎獲獎者郝景芳的集子《去遠方》中的零散小故事,有興趣的看官可以欣賞。
話說回來,如果你想體會真正純粹的“科學幻想”的魅力,建議閱讀上世紀50-80年代西方科幻“黃金時代”的諸多作品,比如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和《機器人》系列。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太空漫遊2001》;海因萊因《星際傘兵》《雙星》等。這些作品兼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大膽的想象,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令人歎為觀止,即使是今天讀起來也回味無窮。進入90年代,網際網路的發展和人工智慧的崛起使一種新的型別作品以很酷的姿態發端並迅速佔領人們的感官,這就是“賽博朋克”類作品,探討了科技的發展和人本身的異化,傳統社會的解體以及由此帶來的混亂,壓迫和反抗……這類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銀翼殺手》《副本(碳變)》《攻殼機動隊》《駭客帝國》《蘋果核戰記》(動畫)《2077日本鎖國》(動畫)等等……都是讓人大開眼界同時深刻反思的作品。
個人非常喜歡的是《侏羅紀公園》系列的作者邁克爾.克萊頓的一系列作品,包括《侏羅紀》系列、《獵物》等。他的東西完全展現了這位生物學博士作為專業人員的嚴謹、精確、前瞻,銳利的想象和深沉的人文思考。落筆血肉豐滿,理論紮實,故事中的各種專業圖表、模型、資料面面俱到,雖然明知這些都是幻想中的產物,但是它傳達給人的真實感、震撼感讓人身臨其境,欲罷不能。看他的書得燒腦,得補充相關知識,得鍛鍊自己的邏輯,不過個人覺得這正是科幻作品要傳達給我們的資訊:腳踏實地,心向天空,深入思考,篤定前行,未來在自己手中,縝密地想,大膽地做,但一定要符合倫理,小心謹慎,不要毀了它……
-
6 # 阿浪讀書
《基地三部曲》,作者艾是薩克·阿西莫夫。
這部科幻小說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
阿西莫夫創作基地系列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
-
7 # 涵山藏海
軟科幻鼻祖:艾薩克·阿西莫夫《銀河帝國》
魔幻科幻經典:弗蘭克·赫伯特《沙丘》
硬科幻鼻祖:阿瑟·克拉克《太空漫遊》(《三體》作者劉慈欣說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對《太空漫遊》
的模仿)
奧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遊戲》世界三大科幻小說之一。
-
8 # 億00000心塵
《中國太陽》——水娃點點頭:“是的,回不來了。有人滿足於老婆孩子熱炕頭,從不向與己無關的塵世之外掃一眼;有的人則用盡全部生命,只為看一眼人類從未見過的事物。這兩種人我都做過,我們有權選擇各種生活,包括在十幾光年之遙的太空中飄蕩的一面鏡子上的生活。”
其實劉慈欣的其他科幻作品也都不錯 <鄉村教師 > < 流浪地球> <球狀閃電> 這些中短篇裡都有他特有的人文素養和情懷 不過<三體>作為他的代表作長篇 更完整更深邃更宏大
-
9 # 知憶讀書
《1984》——喬治·奧維爾真誠的講你會喜歡這本書的。它是一本你要獨自看的書;沒有其他人在身邊。你會在每天晚餐後花上二個小時看這本書;《1984》是一部偉大的政治寓言。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彷彿一個永不退色的警世標籤,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1984年的世界被三個超級大國瓜分,三個國家之間戰爭不斷,國家內部社會結構被徹底打破,均實行高度集權統治,以改變歷史、改變語言、打破家庭等極端手段鉗制人們的思想和本能,並用高科技手段監視控制人們的行為,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對國內外敵人的仇恨維持社會的運轉。
-
10 # 微光心理學
硬核科幻小說《地光》
《地光》是克拉克“地球末日三部曲”之一,在這本書裡,他講述了22世紀在人類之間發生了一場星際內戰的故事。未來的人類雖然已經殖民了整個太陽系,但還是為了爭奪資源,在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發生了內戰,經過一場發生在月球上的星際大戰,地月聯盟和行星聯盟最終握手言和,人類過上了太平的生活。
作者是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克拉克是現代科幻三巨頭之一,世界上最著名的硬科幻作家。硬科幻的定義就是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是根據已知的科學知識或者科學理論推演得到的。
問題中《三體》的作者劉慈心,大劉就是當代最頂尖的硬科幻作家 。而本書的作者克拉克更是已經被證明是具有接近預言能力的超硬核科幻作家。
他在20世紀50-70代,很多人連電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已經透過作品神奇地預言出了我們這個時代生活裡的科技元素,他預言了電子郵件、預言了搜尋引擎、預言出了膝上型電腦,預言了人類會帶著膝上型電腦移動辦公。他還在小說裡詳細地描寫出了人類飛向外太空的細節和執行流程。
這樣的人預言的人類末日,不值得你看一看嗎?
尋求一個答案到了22世紀,是什麼樣重要的東西能夠讓人類再度發生戰爭?
生活在21世紀的你難道不好奇嗎?
-
11 # 肖月涼
《萊博維茨的讚歌》
以下是在不劇透的情況下,盡全力推薦這部作品做能做的的最大努力。
《三體》裡有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從在我們當代人類的狹隘視角看,“給文明以歲月”似乎是文明發展唯一合理的答案。我們孜孜以求壽命不斷延長、日夜期盼科技帶來革命、從不停止美好生活的嚮往。似乎人類文明要永無止境的進步,而盡頭會是什麼呢?
美國科幻作家、雨果獎獲得者小沃爾特•M.米勒用一部《萊博維茨的讚歌》對這個問題給予瞭解答。作者一生只寫作過這一個長篇,但是憑此就可以躋身科幻經典作家之列。這是一部
•“雨果獎”獲獎作品,全球超過110個版本
•入選100位哈佛教授推薦有影響力的書
•入選英國《衛報》必讀科幻小說名單
•《時代週刊》讚譽“具有偉大文學價值的小說”
•《軌跡》雜誌票選20世紀科幻長篇小說名單
這部作品與《三體》一樣,在很多層面使用不那麼科幻卻又十分科幻的手段,告訴我們要“給歲月以文明”。它會顛覆你對於人類文明會不斷進步的錯覺,它透析了科學與宗教間分分合合的宿命,它講述了文明身處輪迴命運而不自知的幼稚。
這部作品是一部啟示錄,是對人類文明從起始到盡頭再回到起始的一次玩笑式的捉弄。
PS:這部小說作者的命運也是離奇至極的。小沃爾特﹒M﹒米勒於1923年生於美國南方。珍珠港事變後,他加入美國空軍,成為無線電通訊員和機炮手,在義大利和巴爾幹上空參加五十五次空戰,其中包括引起很大爭議的對卡西諾山本篤會修道院的空襲。正是這次空襲,使米勒在十五年後創作了《萊博維茨的讚歌》:一部發生在陰暗的修道院中的科幻小說。
-
12 # 雙抗體
推薦你看看系列小說《美鐵之戰》六部曲。該系列小說主要講述核戰之後的地球,一部分舊世紀的人類(也就是我們的後代)進入了地下掩體生活,來躲避地面的核輻射,並且技術與文明得以保留,他們稱自己為尋道民。另一部分仍然留在地面,經過輻射,他們變異為“變種人”,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醜陋,愚蠢,記憶力差。在核大戰過去500多年後,尋道民希望奪回地面,這就不可避免的要與變種人發生戰爭,因為人的特性是不允許他們與他人分享同一片藍天。
後期,又加入了四處漫遊的神秘鐵大師,以及不滿美鐵聯邦高壓統治的尋道民叛軍,幾方勢力周旋於核戰後千年的北美大陸,演繹一場充滿愛恨情仇的大戲。
-
13 # 雋永仲淹
那裡看看《2001太空漫遊》,大劉在三體小說裡有對其致敬
-
14 # 雜家老高
好多推薦的都是外國的,我推薦箇中中國產的吧,深空之下,背景也很宏大,可以去看一下。
-
15 # 莫道桑榆晚見天
《球狀閃電》可以看下,不長,也挺有意思。
《響鈴》阿西莫夫的,短篇。
-
16 # 浮生了醉清風
《風起智慧》值得一讀,推薦購買
回覆列表
《星界》系列
《泰伯利安》系列
《基地》系列
《銀河英雄傳說》系列
《沙丘》系列
《圓環世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