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慄
-
2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忽必烈作為一位偉大蒙古世界帝國的君王,能征善戰,以超人的天才智慧平定中原,治理天下。他擴充疆土至歐亞、東亞,水路和陸路通達西亞,繁榮地域多達半個地球,享有世界帝國之尊稱。今天讓我們再一次回顧歷史,重溫忽必烈倡導的政治理念和治國綱領:鼎新革故,務一萬方。
忽必烈統治時期稱大汗,當時他未雨綢繆,提出了“乃得中原得天下”的治國理念,遂制定了鼎新革故,務一萬方的治國大略。什麼是鼎新革故,就是改革創新,廢除舊政與法律,務一萬方是指必須以統一方針政策指導一切而理政。在現代人看來忽必烈是相當求實求真,以天下黎民百姓而所思,為國家興衰而所想的一代偉大的蒙古帝王。他廢除了原來蒙古貴族惟利剽殺,未拓土地,掠奪民田,不耕不種,專放牧獸,荒廢大片良田,掠人驅囗(就是驅趕原駐村民百姓集中一地為奴)的極端政策。在當時的貴族中,誰征服地域大,誰就掌握兵權和財富,奴隸就越多,政治勢力就越大,隨之狹隘的統治理念也越發猖獗。凡抗者殺,引起中原民眾反抗尤其是失去耕耘土地的民眾,丟失家園,無田可種,無糧可食,國力極度衰退。忽必烈的治國安天下,鼎新革故的主政綱領得到了相當一部分長年征戰的貴族、小地主和廣大民眾百姓的贊同,得到了漢文人和蒙古文人的讚許。他高瞻遠矚,以治國必先安天下的敏銳思維,與以擁護阿里布哥的腐朽貴族權臣勢力展開了尖銳的政治鬥爭和權力爭奪,最終成為一代明君帝王 。
忽必烈採用了很多漢文化思想和先進的治國理念,近賢臣,遠權貴,革新蒙古原有腐敗社會制度,早年他為王子時,他的封地在中原河北邢臺和陝西京兆,對那裡的地理人情和耕作都很熟知。他常常與多方賢聖求知問道,求漢文景之治,孔明治蜀,學習各君王求賢之典故,這些為他成為一代英明治國的帝王奠定了基礎。忽必烈掌握統治大權後,啟用了一批漢人和各族明人賢惠,如漢族劉秉忠、郭守敬、䝉古族伯顏、西夏高智燿、契丹耶律鑄、維族廉希憲以及雲貴川藏首領文人智客。就漢人郭守敬而論,忽必烈任用他興修水利,治水患、護農田、修灌溉,杜絕了江河水患,得到了很好的效應和糧食收穫。忽必烈任人為賢不分民族,獎懲分明不分貴賤,凡不執行樞密院法令者罰以財產充公,無財產者以軍功折罪,或嚴重違令者充軍為奴。立功者受獎,除獎財富外還可重用,子承父職,尤其在軍隊中嚴格執行了中樞密院和大汗統一法令,這項制度的有效執行,起到了相當好的效果,杜絕了各地權貴爺隨意亂髮指令,各州府,各旗王爺對這一舉措都非常認可,在當時形成了“有令可行,有法可依”的社會環境。
忽必烈雖然出自一名蒙古族統治者,但思維在當時是超前的。
他創法立制,頒佈法令,減少稅務,屯農足食,寬民力,勸農桑,釋出兵法,治內患防外御。在他推行的“鼎新革故”治理方針下,很快改變了多年征戰民不聊生、國脈衰敗的現實。他非常注重農業糧食生產,號召百姓養桑種棉採茶,對蒙古族群進一步編織,對改農田為牧場者受罰,還耕種糧,耕種自給,對良田被僧人廟宇侵佔者還田於農。減稅減租,發展屯墾,興修水利,疏通漕運,興辦義倉,救災濟貧,並且提倡存糧儲蓄,以及倡導眾農合力,與軍農合力。忽必烈在務一萬方,治國治軍大政方針指導下,堅決執行絕對中央集權統一指揮,整編原來各路權貴盲目自擴軍隊人馬,設立樞宻院指揮參謀機構,漢䝉結合整編,戰時從軍,閒時務農,並與家庭樹四海為家理念。當時推動了中原農、桑、手工業大力發展,基本解決了整個中原的吃飯問題,國力迅速得以發展,征戰多年國力衰萎的境況大大緩解,國家進入恢復期,耕者有田,牧者有放,人者有衣,民眾有飯,工者有活,商者有貨,買賣自由,尤其是茶的經營逐步擴大到海外貿易交換。忽必烈統一南方,平定雲貴,統治了青海、昌都、西藏、吐蕃、西夏(今四川、西藏、新疆、寧夏、青海)並建州府統一管理,就是現在的澎湖,臺灣也設立了巡檢司加強了管轄治理。忽必烈執行的鼎新革故,務一萬方的大政在他之後多年,依然執行,行之有效!
一代天驕忽必烈,能征善戰統一中原,擴大整個元朝版圖,圖強厲志,治國有方。我們透過學習忽必烈鼎新革故的治國新政,重溫他統一中原的歷史宏篇,全面、公正分析歷史,學習歷史,讓後人知道,為什麼世界公認蒙古創造了世界帝國,蒙古向前推進了世界歷史程序。同時,他創造和留下了諸多的世界帝國遺產,成為人類歷史研究世界帝國和世界歷史的寶貴遺產。
-
3 # 東皇泰一神
“紫金五傑”或““邢州五傑”——劉秉忠、張文謙、張易、王恂、郭守敬。他們共同學習天文、曆法,水利、數學等科技知識和治國之道,五人共同編制《授時歷》。
劉秉忠側重數學、文學、天文,原在邢臺天寧寺出家,後還俗隨從忽必烈徵大理、伐南宋,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元朝初立之時他協助忽必烈建章立制,廣羅人才,營建兩都奠定了元朝帝業。官至光祿大夫、參領中書省事;逝世後,元世祖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元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
郭守敬側重數學、天文、曆法,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由劉秉忠引薦,與忽必烈陳述“水利六事”,參與了西夏治水,疏通北京通惠河,為興修水利建功立業。官至都水監、太史令、太史院事。
張文謙側重學習科技、農桑,輔佐忽必烈建立綱紀,制定官制,發展農桑,歷任中書左丞、大司農卿、御史中丞、昭文館大學土領太史院事、樞密副使等職。累贈推誠同德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魏國公,諡忠宣。
張易側重法律,做了王府書記,負責處理文書檔案。協助忽必烈建法制,倡廉潔,整肅官吏。歷任中書右丞、中書平章政事。
王恂側重數學、天文、律歷、教育,做太子老師,併發揮特長制定授時歷、大明曆。歷任太子贊善、太史令、光祿大夫(從一品)、司徒、上柱國(從一品)、定國公,諡號文肅。王恂為中國天文、曆法、數學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回覆列表
忽必烈大量任用漢臣,在“潛邸”時便接觸大量漢人,學習了很多漢學知識,特別是他母親極其喜歡漢文化,這對他將來任用大量漢臣影響很大。姚樞、郝經、劉秉忠等制訂典章法度、郭守敬主持編訂出中國古代最為先進的歷法——《授時歷》,並修建京杭大運河北段——通惠河。史天澤掌管重要兵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