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版的書值得推薦的應該很多吧,問題是不同行業,不同興趣的人,很難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所以不清楚應該推薦哪一類的書。而且,推薦什麼書都覺得是在做軟廣,很難說一些推薦書單不是有私心的。可能一些購書網站的銷售排行相對客觀公正一點,但每個人買書動機不同,買得火,並不說明就是值得推薦的,比如中小學的學習資料,恐怕是最火的。
不過,就個人工作需要和興趣愛好,自己看的書應該不算少,就隨手舉幾本覺得最近值得跟大家分享的書,可以拿來分享,就不用管各位喜不喜歡看了……
1.網路小說。隨便舉一個估計都會被唾沫淹死,不過還是要舉最近正在看的。起點排行榜最近一直都排在第一,辰東的小說《聖墟》。因為給學生講網路文學,所以自己被迫要看很多網路小說,所以也只好根據排行榜來跟一些小說,請不喜歡這個作品的不要吐唾沫。讀過《堂吉訶德》、《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紅樓夢》和《阿Q正傳》等文學經典的人,要來讀作為暢銷書的網路小說,的確有些敗壞口味。但暢銷小說也有自己的趣味,比如說《聖墟》,寫一個年輕人怎麼從塵世中崛起——大部分男頻的網路小說都這樣,這部小說寫人物,也有些可取之處,主人公是個吃貨、坑貨和腹黑貨,很多玄幻小說連人物有個什麼特點都不知道,就是個抽象符號,就很沒意思了。
還有,很多網路小說連句話都說不清楚,語文基礎都沒有,也好意思寫小說,要是語文老師來看,就會發現滿篇別字,語法錯誤,表達不清楚,邏輯混亂的地方,居然很多人排行榜上排名不低,還能去拍電視劇電影,作者賺錢不少,只能讓人搖頭,不知該說什麼好。在這些網路小說當中,辰東的語言還算是稍微好點的吧。如果有人要問,還有哪些網路作家語文基本能過關的,以後再討論。
2.詩歌研究著作《象徵的漂移》(顏煉軍)。最近讀了顏煉軍老師的這本博士論文,感覺挺好。詩歌研究大概有兩種套路,一種是詩人自己的詩論,一種是學院派批評家的研究。這兩者很多時候不相容,詩人們估計不太看得來一些學院派批評家的研究吧,什麼早期白話新詩,新月派,七月派,什麼押韻不押韻,詩人們不討論這些,詩人們可能會討論艾略特啊,詩歌的氣息啊,詞語的運用啊,等等。顏煉軍師從著名詩人張棗,對詩人非常熟悉,有是按照學院派的路數來研究中國傳統詩歌與新詩中的象徵問題,還是能夠若合符節的。
3.社會學研究著作《上海大眾的誕生與變貌——近代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動員和活動》。估計看這本書的人更少,不過還是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當下對中產階級的理解都總是搞不清楚,所以我們更少去討論民國時期的中產階級。很奇怪不是?我們的歷史書告訴我們,晚清以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農民,工人,但沒有人提中產階級,是沒有嗎?很顯然不是。只不過我們過去不會認為他們是中產階級,比如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授,很多現代作家,從收入來講,都是中產階級,比如魯迅兄弟、胡適、梁實秋、徐志摩還有茅盾等人。這就出了個難題,如何看作為中產階級的魯迅?我估計提出這個看法,會被很多研究魯迅的專家給一巴掌給拍死。看看這個日本作者怎麼說上海中產階級的,跳出傳統的歷史敘述,或許比較好玩。
4.還有很多書,因為過於專業化,就不要介紹了吧,推薦一套《冰雪奇緣》故事書。因為家有女兒,所以陪著看了這套書。這是小女孩兒們瘋狂迷戀的一本書,三觀正確,畫面唯美,情節曲折,音樂好聽,就不用詳細說明了,直接上圖。
最近出版的書值得推薦的應該很多吧,問題是不同行業,不同興趣的人,很難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所以不清楚應該推薦哪一類的書。而且,推薦什麼書都覺得是在做軟廣,很難說一些推薦書單不是有私心的。可能一些購書網站的銷售排行相對客觀公正一點,但每個人買書動機不同,買得火,並不說明就是值得推薦的,比如中小學的學習資料,恐怕是最火的。
不過,就個人工作需要和興趣愛好,自己看的書應該不算少,就隨手舉幾本覺得最近值得跟大家分享的書,可以拿來分享,就不用管各位喜不喜歡看了……
1.網路小說。隨便舉一個估計都會被唾沫淹死,不過還是要舉最近正在看的。起點排行榜最近一直都排在第一,辰東的小說《聖墟》。因為給學生講網路文學,所以自己被迫要看很多網路小說,所以也只好根據排行榜來跟一些小說,請不喜歡這個作品的不要吐唾沫。讀過《堂吉訶德》、《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紅樓夢》和《阿Q正傳》等文學經典的人,要來讀作為暢銷書的網路小說,的確有些敗壞口味。但暢銷小說也有自己的趣味,比如說《聖墟》,寫一個年輕人怎麼從塵世中崛起——大部分男頻的網路小說都這樣,這部小說寫人物,也有些可取之處,主人公是個吃貨、坑貨和腹黑貨,很多玄幻小說連人物有個什麼特點都不知道,就是個抽象符號,就很沒意思了。
還有,很多網路小說連句話都說不清楚,語文基礎都沒有,也好意思寫小說,要是語文老師來看,就會發現滿篇別字,語法錯誤,表達不清楚,邏輯混亂的地方,居然很多人排行榜上排名不低,還能去拍電視劇電影,作者賺錢不少,只能讓人搖頭,不知該說什麼好。在這些網路小說當中,辰東的語言還算是稍微好點的吧。如果有人要問,還有哪些網路作家語文基本能過關的,以後再討論。
2.詩歌研究著作《象徵的漂移》(顏煉軍)。最近讀了顏煉軍老師的這本博士論文,感覺挺好。詩歌研究大概有兩種套路,一種是詩人自己的詩論,一種是學院派批評家的研究。這兩者很多時候不相容,詩人們估計不太看得來一些學院派批評家的研究吧,什麼早期白話新詩,新月派,七月派,什麼押韻不押韻,詩人們不討論這些,詩人們可能會討論艾略特啊,詩歌的氣息啊,詞語的運用啊,等等。顏煉軍師從著名詩人張棗,對詩人非常熟悉,有是按照學院派的路數來研究中國傳統詩歌與新詩中的象徵問題,還是能夠若合符節的。
3.社會學研究著作《上海大眾的誕生與變貌——近代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動員和活動》。估計看這本書的人更少,不過還是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當下對中產階級的理解都總是搞不清楚,所以我們更少去討論民國時期的中產階級。很奇怪不是?我們的歷史書告訴我們,晚清以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農民,工人,但沒有人提中產階級,是沒有嗎?很顯然不是。只不過我們過去不會認為他們是中產階級,比如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授,很多現代作家,從收入來講,都是中產階級,比如魯迅兄弟、胡適、梁實秋、徐志摩還有茅盾等人。這就出了個難題,如何看作為中產階級的魯迅?我估計提出這個看法,會被很多研究魯迅的專家給一巴掌給拍死。看看這個日本作者怎麼說上海中產階級的,跳出傳統的歷史敘述,或許比較好玩。
4.還有很多書,因為過於專業化,就不要介紹了吧,推薦一套《冰雪奇緣》故事書。因為家有女兒,所以陪著看了這套書。這是小女孩兒們瘋狂迷戀的一本書,三觀正確,畫面唯美,情節曲折,音樂好聽,就不用詳細說明了,直接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