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濟南房產經紀聶福禕
-
2 # 說書後生
這個還要討論啊?百樣米養百樣人,有史可法,就有錢謙益。而且這種事情也說不好,史可法守了10天,後來有個揚州十日。錢謙益投降了,倒是沒有屠城。所以說,歷史的進步是由壞人推動的,民族的傳承是由好人延續的。想來袁紹,劉表能創下一份基業必定有過人之處,有死忠之士。
-
3 # 李克佳
偏激,選擇死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窩囊的,因為你白活了,不明白人為什麼活著!人要怎樣活著??不投效您可以選擇避呀,退一步海闊天空,要活出充實、活出精彩,讓靈魂昇華
-
4 # easycrab
1,首先是忠義。田豐沮授之流先不談如何了得,忠誠是沒得說的,官渡之戰前,曹操手下多少人給袁紹寫了信,可見曹操手下那波人就那樣,很實際。相反袁紹手下很少有變節的,除了張合和許攸,所以曹操時代,張合併未像其他人受到重用,功勞多半是後期曹操死後建立,許攸有智,但人品太差。永遠不要低估古人胸中的那股忠義之志。
2,其次是書生意氣。田豐沮授按歷史來看,絕對也是頂尖之流的謀臣了,特別是沮授,戰略大家。像這種有才的人肯定是很孤傲的,所以情商的低下讓他們更加一根筋想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不會變通。
3,家世背景和利益鏈。田豐沮授之前在中央做官的,袁紹又是四世三公,眼界肯定是高的,曹操畢竟宦官之後,太low。
以上個人見解。
-
5 # 小田原劍聖
這個問題不難啊,我個人覺得有多方面的原因。
1,最主要是因為社會階層不同:田豐,沮授,陳宮雖然不是根深蒂固的大門閥世家出身,但也是士族階層,名士。而曹操是“閹豎”之後,要知道漢朝士族,外戚,以及宦官的矛盾是日益尖銳的,在不久前的“黨錮之禍”將矛盾推向了最尖銳的頂峰,宦官在朝廷裡被士人仇恨,作為宦官曹騰的假孫子,從一出生身上就打下了“閹黨”的烙印。袁紹呢?四世三公的袁閥內定繼承人,士大夫階層的代表人物,是他們的老大哥。
2,治國和平亂的方略不同:這幾個人的身份清楚了,那自然也不難清楚他們所站的立場,袁紹自然會以士人階層的利益為主,治國肯定以“隆禮”“尊儒”加強把控朝政,以保證最大化本利益集團的權利需求。曹操雖然是袁紹發小小哥們,但從根本上,這倆人走不到一起,他是士大夫集團所排斥的人,所以曹操的手下除了荀彧等人,早期多數都是曹氏宗親,寒門庶族,他們自然會做出重新分配國家權利的方略,比如重新丈量分配被土地兼併嚴重的世家隱瞞不報的土地,重新確定新的有利於寒門出仕的選拔制度。所以,田豐沮授當然不會否定自己的利益去跟著曹操混,就像你不會拋棄月薪十萬的國企工作去平民企業拿千把塊的工資過朝不保夕的生活吧?陳宮倒不一樣,主要是別的原因。
3,個人的恩怨和處事方式的差異性:陳宮不投是因為和曹操苦大仇深和內心排斥。陳宮是兗州的土豪地頭蛇,有人脈關係,而曹操在兗州殺死了很多反對自己的名士,其中很多是他朋友,同時,曹操在進攻徐州的時候採取了血腥鎮壓的屠殺政策,以至於有相當多的人不認同和反感,其中張邈等人更是直接了當的發動了叛變。
4,儒家文化和家族名聲:自武帝採取董仲舒“獨尊儒術”的方略以來,儒家文化的“忠”得到進一步的崇敬——雖然還沒到宋朝以後搞得那麼誇張。不過在經學上面怎麼爭得死去活來,這個基本規則是心照不宣的,當然,我不認為三位精通權變之術的謀士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寧死不降的,我更覺得應該在門閥世家形成的行業規矩裡找原因,你田豐沮授是袁家的門生子弟,是他提拔你的,就只能在這條路上走到黑了,不然整個家族會因此受到牽連,只有自己死掉了,曹操才能放心用你其他人,社會上也不會對你道德譴責,家族榮耀也儲存了下來。
5,性格原因:這就不說了,三位都是性格剛直之輩,腦袋硬不怕死,和許攸是不同的型別。
-
6 # 重擲
諸葛亮說了: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天時就是時機未到但袁紹急於發動戰爭,就像沒到春天就播種沒到秋天就收割。人謀是曹操看中時機壓對許攸這個寶迅速親自帶兵攻下袁紹糧倉烏巢,而對比曹操袁紹在失敗後未能像曹在赤壁後油然大笑一病不起又沒安排好接班人(要注意雖然官渡敗了但實力還是袁紹強。)
回覆列表
田豐(?-200年),字元皓,鉅鹿(今河北鉅鹿一帶)人,一說渤海人。重孝道,博學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徵辟,但他討厭+_+*宦官當道,奸臣誤國所以沒去。。投奔韓馥,卻因為正直而不受重用。袁紹取得冀州後親自提禮物登門拜訪,非常的禮賢下士,所以田豐做起了袁紹的別駕。袁紹這個人雖然優柔寡斷但他並不草包也不慫,攻打公孫瓚的時候他非常勇敢,被公孫瓚包圍的時候,說大丈夫應當上前戰死,怎麼能逃進裹牆裡面呢?後來採用田豐的計策佔據四州,雖然後來沒有聽從田豐的計策奇襲許縣和打持久戰,但是田豐並不憤恨袁紹啊,只是嘆息而已,畢竟前期鬱郁不得志,是袁老闆提拔重用了他,知遇之恩嘛。
沮授(?—200年),廣平人。當過兩次縣沮授(?-200年),廣平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史載他“少有大志,擅於謀略”。曾為冀州別駕,舉茂才,並當過兩次縣令。後來又當韓馥別駕,被韓馥表為騎都尉。令,給韓馥打過工(別駕,官拜騎都尉),袁紹取冀州的時候,他和耿武、閔純給韓提過建議,說咱們冀州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弄個一百萬人披掛上陣還是有的嘛,雖然糧食不多,但是吃個十年八年還是夠的嘛,幹嘛要把冀州讓給袁紹呢?韓沒聽……跟了袁老闆以後袁老闆問他你說我下一步咋辦呢?他大概意思是說,你這麼年輕,才20歲就這麼厲害了,當然是向北滅掉張燕、公孫瓚平定黃河以北,帶甲百萬迎接天子咯……後來平定河北後他建議袁紹迎接天子,遷都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本來要聽,但淳于瓊等人擔心復興漢室很難,而且漢帝來了會削弱自己的權利,就勸袁紹,於是袁紹就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阻止袁紹分三個兒子在三個州,被拒絕,後來袁紹一死河北分裂……建議袁紹和曹操打持久戰耗死丫,但沒被採用,被曹操抓住,不投降,被處死。
其實說這麼多就是一個原因,不服氣啊,尼瑪大好局面,楞讓袁紹這孫子給幹輸了,曹操不是單純的憑藉實力打敗袁紹的,多半是因為袁紹有點愚蠢……
陳宮嘛,還用說?這個人性格就是重情義,他本來是縣令,能因為曹操孤身刺董而棄官下野,跟著他一逃犯流亡天下,如果沒有呂伯奢那件事兒讓他耿耿於懷,估計他也就一直跟著曹操了,而曹操也會很器重他,畢竟患難之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