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iopkc
-
2 # 話多話不多
張雨生,一個有好嗓子的歌手,一個有才華的音樂人,一個有能力的製作人,鏡頭前還是個幽默風趣的人。他如果沒死,如今他在臺灣歌壇會是什麼樣的地位呢?
-
3 # 大象音樂空間
今年是雨生去世二十週年,金曲獎頒了個特別貢獻獎給他。
提到張雨生,蹦入我腦海的形容詞是單純、乾淨。像張學友對他的評價,“他是天生的歌者,有著金子一般的嗓音,他創作的音樂不媚俗,也不去追求主流,很有自己的特色,香港恰恰缺少像雨生這樣的音樂人。”
張雨生也曾經在做個偶像歌手還是做個真正的音樂人之間徘徊,後來他選擇做個真正的音樂人。即使後來受到一些人的冷眼,即使專輯沒有受到大眾的喜歡,他也沒有迎合市場,堅持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他的歌作為一種自我表達,給人真誠、乾淨的聽覺享受。這種勇氣與風骨是一般音樂人所沒有的。
張雨生一直在嘗試音樂上的多種可能性,能唱民謠、搖滾、抒情等各種型別的歌,更重要是他是能飆高音的音樂製作人。對張雨生來說,High C 簡直來毫不費力。也許現在聽到“高音”倆字就覺得很俗,也把張雨生的高度拉下來了,但其實高音並不是他最大的特點,後期的專輯《口是心非》裡,只有三首歌展示了高音。他聲音最大的特點,是不受音域的限制,可以隨心所欲地用不同的音高表達音樂。他的音域是一般男歌手望塵莫及的,這也是他的一大殺手鐧。再加上唱功上也沒有問題,氣息穩顫音好音色乾淨,有了高音加分,實在是非常難得。
只可惜天妒英才,雨生離世時才31歲,幸而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音樂,足以讓我們記住他、懷念他。
-
4 # 與聲緣
1997年11月12日,臺灣著名唱作人張雨生離世。在他離世後不久,作為與他一起出道的著名音樂人、樂壇見證者黃舒駿,在紙媒上給出了張雨生音樂影響力的評價,“如果臺灣流行樂壇二十年來所有走紅的歌手有一個歷史排名,雨生位居前十名是沒有問題的”。
而事實上,根據1997年的一些資訊,推測出張雨生1998年的一些故事,還是有章可循的。而這裡面,有一件繞不開的事情,就是金曲獎:
1998年,《口是心非》專輯獲得第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唱片獎”,張雨生的父親代子領獎,“今天很抱歉,因為張雨生不能來了,我這個老爸代替他來領這個獎…”,全場淚目,響起熱烈持續的掌聲。
“評審們先在五位入圍者當中採用淘汰制,剩下兩、三名,再拉票討論,“評委們在《陶喆》與《口是心非》做最後的挑選時認為,一張優秀的專輯最重要的是編曲的密合度,以及整張專輯的創意和原創風格,《口是心非》無論作曲功力以及錄音技術都略勝一籌。陶喆的《陶喆》專輯雖然充滿現今最流行的R&B感覺,但內容不夠豐富,沒有突破性,因此《口是心非》以創新的樂風及豐富又多元化的原創風格,抱走這項金曲大獎是實至名歸。”
而與張雨生同為華語音樂優秀製作人的陶喆,對張雨生也是惺惺相惜。2017年第28屆臺灣金曲獎,離世的張雨生被追頒“特別貢獻獎”。作為頒獎嘉賓的陶喆,在頒發最佳製作人時,麥克風出了狀況。
事後陶喆在微博發文,回顧了與張雨生的淵源,“今晚應該是張雨生哥回來看金曲獎了,我心中最佳製作人也就是張雨生”。
-
5 # 戰狼No2
張雨生國立政治大學畢業,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創作型歌手,有“音樂魔術師”之稱,臺灣實力金牌創作人,直到今天《大海》KTV裡的點唱排行榜上依然高居不下,但很多對此津津樂唱者對張雨生的瞭解也僅僅停留在會唱幾首歌的層面上。
張雨生沒有音樂基礎,也不是科班出身,喜歡讀老莊等中國經典,為了完成妹妹唱歌的願望,他參加音樂大賽,榮獲冠軍,踏入歌壇的。張雨生的父親是軍人,因為下雨天出生取名張雨生,大一那年,張雨生的小妹張玉仙在野餐途中,溺水不幸離世,年僅15歲。
張雨生的妹妹很會唱歌,唱歌比張雨生在行多了,還曾取笑他唱得難聽。妹妹學鋼琴,張雨生在她練琴間隙偷偷練,很快就學會了。媽媽送他一把吉他,沒多久他就無師自通。樂隊練歌發樂譜,張雨生總能在下次練習前背好歌詞。第一張專輯《天天想你》,就是寫給早逝妹妹的。
1988年,張雨生憑藉高亢嘹亮的嗓音,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歌曲輕鬆活躍,充滿正能量,唱出千千萬萬人的心情。他的歌曲大多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充滿人文色彩的註腳,沒有虛偽做作的賣弄,他只是透過音樂說出他內心所想。他的思想往往最直接的反映在他所鍾愛的音樂裡。
他的歌詞中蘊涵了很多的哲理,對社會的關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許是他的意識形態或是更原始的對一切的看法。成名後的他在音樂上有許多大膽嘗試,他嘗試把唱片變成了包括業在內的歌迷向張雨生表達敬意的舞臺,這與他對流行音樂的深刻理解和對此作出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說:張雨生算是我的晚輩吧,他做了我們這一輩人不敢做的事情。《卡拉OK .臺北.我》這張專輯。曲風橫跨Hardrock、R&B、古典等,歌曲涉及受虐兒童、流浪動物及孤獨生活的老人,歌迷都直呼前衛。
張雨生的音樂風格、前衛創作,打破了當時音樂的限制。他啟發當時臺灣的音樂作品,在他的影響下,臺的音樂作品,開始有了突破的。時至今日這張專輯才被驚為天人,在當時超前了中國歌壇十幾年之遠。
張雨生對社會關心,對民主的想法,想念遠方的家人,戀愛時的歇斯底里中的記憶碎片,沒有隨時光流逝,而是變成了詞曲,變成了歌聲。張雨生最紅的時候,他沒有選擇乘勝追擊去迎合大眾。而是專為幕後,專心創作,把阿妹帶到圈子,親自當她的製作人,當張惠妹紅極一時,而張雨生卻......。
-
6 # 樂聽悅動
我覺得雨生如果在世,其地位能超過至今為止華語樂壇任何人。雨生的創作所涉獵的深度,廣度,個性,主題都不是至今為止華語樂壇的任何音樂人能比的,張雨生的創作特點就是超前和多變。我暫且不說雨生為阿妹和伊能靜做的幾首歌(但這幾首證明雨生有能力應付商業歌曲),來談談雨生自寫自唱的。
先講講雨生音樂創作的成長曆程。他的三張原創專輯都是極有個性,而且都或多或少地領先於當時樂壇(甚至說今天的樂壇)。第一張《帶我去月球》是雨生的試水之作,雖略顯稚嫩,但其中仍不乏可聽的作品。第二張蛻變之作《卡拉ok 臺北 我》象徵雨生的創作技法的成熟,他的才華在這張專輯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其創新性簡直顛覆當時人們的價值觀。還有最後一張《口是心非》,從這張專輯可以聽出雨生已經有能力大展宏圖了,個人認為要是沒有那場意外,張雨生將憑藉這張專輯正式起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還有《兩伊戰爭》的白色才情部分,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後窗》,可以說是中國風音樂的開山之作。
《大海》《游魚》不是張雨生。真的雨生,是《自由歌》的狂放不羈,《動物的悲歌》《永公街的街長》的人文思想,《心底的中國》《黃河長江》的愛國情懷,《河》《一想到你呀》的美輪美奐……他的情歌,與華語樂壇以單戀分手之類為題材的流行情歌大有所別,沒有一點矯柔做作,有的只是自然和共鳴。“湖心草深長,我心無處藏”,“魔咒緩緩褪盡你笑得厲害,天曾殘缺的角無非此等神采”,放到今天都是極有文采的情話。不可否認雨生的作詞水平是很高的,就拿《河》來說,至今我找不到一首中文歌的歌詞能與它媲美。至於雨生的作曲,大家可以聽聽他的冷門歌曲,比如《兄弟呀》《河》《後窗》《再見蘭花草》等等。硬搖,藍調,爵士,鄉村,歌劇,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以及一堆我不懂的……他能把這些音樂元素恰到好處地融合到流行音樂中,這是雨生作品最最出的特點。
音樂是藝術,而非商業。商業化的歌曲往往無力打動人心,無力與人類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共鳴。說難聽點叫膚淺,叫小氣。雨生那些包含跨越時空的人文情懷,思想的作品,才是真正的靈魂之歌。我想,要是雨生沒有棄我們而去,如今他可能會是中國樂壇的領跑者和宗師級的人物,而中國的樂壇也會在他的帶領下變成有人文思想的樂壇,而非牟利之所。
回覆列表
我的未來不是夢………或因遺憾才美麗…執著與簡單,甜蜜與憂傷…人間的精靈…天堂的歌手…有時也因偶而漏出的童真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