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垕鈞瓷
-
2 # 景德壹瓷
過去燒窯是有專人把管的,稱之為把頭,又叫把樁,
那是相當牛逼的職業,既有高工資,又有高地位,相當於現在的高階HR。
一個小工混到把頭至少需要二十年的經驗,還不一定能夠當上。
燒窯首先要判斷窯裡大概的溫度。
這時最需要的就是經驗和技巧,這是隻有把頭才有能力做到的。
燒窯時是用磚把窯封起來的,留兩個孔,一個進柴,一個觀察。
不同的火焰顏色表現不同的溫度,木柴的質量和乾溼度,窯裡氧氣的濃度等因素都影響火焰顏色。這時就需要把頭的經驗了。
判斷窯溫有好幾個辦法。
1、有一個常用的辦法。在窯裡近觀察口處放若干瓷土捏的圓錐,尖頭圓底,叫火照。它在高溫時會變紅變軟,彎下來。把頭隔一段時間用鐵鉗夾出一個,看它變軟的程度,就可以來判斷大概的溫度。
2、還有一個不可為外人道的辦法。朝窯口裡吐口水,口水在蒸發前會變成跳動小水珠。把頭能夠根據水珠跳動的高度判斷溫度。
判斷溫度只是燒窯的一個環節,把頭還要掌控溫度的變化。
即升溫和降溫的速度,和最高溫的持續時間,這是燒製瓷器的過程中很為重要的。
1、要控制窯裡的氧氣濃度。比如銅釉,在高濃度氧氣時是紅色,反之是綠色。著名的青花釉裡紅,紅色只能在1345至1355度的區間(低了是黑色,高了是無色),和特定的氧氣濃度時,才能出現,而且還要保證青花的髮色,可遇不可求的事。所以民國時說:青花帶紅,價值連城。
2、合理擺放瓷器的位置。窯裡面不同的位置,溫度也不同。把頭需要把不同溫度要求的瓷器安排在合適的位置,有時這工作由專門的師傅完成,叫滿窯,也是經驗活。
曾在一本晚清筆記裡看到過一個典故。
一個大窯突然壞了,連續幾窯出的都是廢品,老闆急了,拿二十兩銀子請一位著名把頭去診斷。把頭要五十兩,老闆一狠心給了。結果把頭走到壞窯的院子門口就掉頭回去了。老闆追去問,把頭說,你叫工人進院前把鞋底擦乾淨。老闆回去照辦,果然好了。原來此前有運礦土的車隊經過,把大概重金屬一類的東西灑在路上,被工人帶進坯房,汙染了坯和釉。
所以,過去的把頭就是活生生的溫度計,
他們靠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與技巧,
來判斷、掌控著窯溫,盡全力燒製出好瓷器,
在艱苦的環境裡堅守著,傳承著,這大概就是一種匠人精神罷。
-
3 # 文藏
題主的這個思考很是深入了。當年去景德鎮古窯遺址參觀的時候就質疑過這個問題。然後多嘴問了一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那些個老爺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玩笑話。早期燒窯都會有個很老的把樁師傅,遠遠坐著,徒弟伺候著喝茶。是不是站起來去窯門口那個小框框裡瞅一眼。就知道要添柴還是控火。
古代燒窯發明了可以觀察窯溫的東西,叫做火照(照子)
是個集聚了人民智慧的東西哇!
這個就是北宋汝窯出土的 火照。也可能是在各大媒介看到的最多的圖了。
把樁師傅會鉤出泥片觀察坯和釉面的變化。而且……
這個底座可以反覆使用。而這些插在上面的試片,個人覺得也並不僅僅是看火候這麼簡單
1、不同厚度的試片配合不同配方的釉料,可以分析出什麼樣的釉配多厚的胎,或者兩者間有何關聯或影響。
2、可以在試片上調整釉面的厚度,觀察不同的效果
3、可以同類型釉+胎的該器物現在燒成到什麼狀態~
我是科學技術分界線
現代燒窯,雖然有溫度計了,但是窯溫、氣氛、氣壓、燒造的東西不同,還是很難直接用溫度計上的數字來界定(對是數字溫度計!)
所以……偉大的人民又開始用起了溫錐!有手工做的……
還有買的……
透過觀察斜放的泥條前些的程度來觀察這次燒的咋樣。人民的智慧是偉大的!
-
4 # 陶人新語
看火的顏色,以及在不同的位置都放了瓷泥做的照子,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輔助手段,比如吐唾沫等,可以估計出溫度。。
-
5 # 手機使用者11783069212
我知道窯工發明了一種叫作火照的小器作分別放在觀火口處窯內,相等於小瓷板插在模子上,隨時加出觀察,以控制窯溫。
-
6 # 樂陶
現在普遍使用的溫度概念攝氏度是泊來品,古代中國是沒有這個概念的。那時,在陶瓷燒製過程中,放入火照子若干,過一段時間,取出檢視釉面變化情況,據此調整火力,日久天長,便掌握了陶瓷燒製規律。有經驗的匠人,能準確掌握火候,相當於現今的燒成曲線。
-
7 # 骨董時光微講堂
火候,古人又稱之為“火齊”,是借燃燒時火焰的變化,來推測溫度高低的技術。這其實是一種“目測法”, 如何透過火候推測出溫度的高低?有一個成語叫“爐火純青”,就是古人觀察火候的標準之一,在火焰沒有雜色,是青色火焰時,溫度最高。中國第一部手工藝專著、先秦時成書的《考工記·慄氏》是這說的:“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這段文字,說的就是觀察火候的具體方法和過程,不同火焰和煙色的變化代表不同的溫度。這種透過觀察火候推測溫度的方法,在古代許多領域都有運用,如在燒瓷器時最講究溫度,有些顏色釉成瓷溫度只在上下十度以內,過去又沒有溫度計,全靠燒瓷主管(又稱“把頭”)的經驗。判斷窯溫有三種方法,一是觀察火焰的顏色,不同溫度的火焰會有不同的顏色。每隔一段時間,把樁用鐵釺鉤出事先放入窯內的圓瓷片,叫火照,透過看其變軟的程度判斷溫度。還可以向窯裡吐痰。痰在蒸發時會變成跳動的水珠,把樁根據其高度判斷窯溫。如果窯溫低,加乾柴,窯溫高,加溼柴,甚至潑水進去。
最初可能看出的
紅色 600℃
暗紅色 700℃
濃(暗)櫻桃紅色 800℃
櫻桃紅色(深紅) 900℃
鮮(亮)櫻桃紅色 1000℃
桔紅色 1100℃
橙黃色 1200℃
黃白色(淺黃) 1300℃
白色 1400℃
輝煌白色 1500℃
眩晃白色 1600℃
根據以上的觀察,在熟練的師傅判斷下,一般僅有20℃左右的差度。但這種看火色的情況,因師傅的眼力條件,以及晝夜和室內明暗光線而有所不同。
判斷溫度只是燒窯的一個環節。把頭還要掌控溫度的變化,即升溫和降溫的速度,和最高溫的持續時間。這對瓷器的燒成有很大影響。
還要控制窯裡的氧氣濃度。比如銅釉,在高濃度氧氣時是紅色,反之是綠色。著名的青花釉裡紅,紅色只能在1345-1355度的區間(低了是黑色,高了是無色),和特定的氧氣濃度時,才能出現,而且還要保證青花的髮色,可遇不可求的事。
還有一點是,窯裡面不同的位置,溫度也不同。把頭需要把不同溫度要求的瓷器安排在合適的位置,有時這工作由專門的師傅完成,叫滿窯,也是經驗活。
-
8 # 東家APP
坑燒是陶瓷燒製中的一種燻燒工藝。坑燒是一種從原始陶器燒製演變而成燒製方法,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土著陶瓷文化中被保留。近十多年來坑燒工藝在各地的陶藝界日趨流行。
我們以坑燒為例,來看看原始的陶瓷燒製方法,瞭解古人是如何在沒有溫度計的時候燒製陶瓷的。
“坑燒”顧名思義就是放坑裡燒,是從原始陶器燒製演變而來的燒製方法,是一種燻燒工藝也是表面裝飾手法。 由於坑燒屬於開放式的燒製,溫度無法達到普通窯的高度,所以它屬於低溫燒製,器皿不可食用。
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土著陶瓷文化中被保留。近十多年來坑燒工藝在各地的陶藝界日趨流行。
因陶器在燒製過程中四周的氣氛不同,坑燒的陶器可呈現黑、灰、紅、黃等斑駁而豐富的效果。
坑燒可謂是脫胎換骨,浴火重生。想知道這種神奇的工藝的看這裡:
1 坑那麼是什麼樣的坑呢,我們可以找個地方沉入地面挖出來也可以是用耐火保溫磚圍成。
坑的底部鋪一層木屑,作為燃料的同時起到緩衝的作用,讓它慢慢燃燒。
3 埋把器皿裹上一層錫紙,讓它再緩衝一點,火勢太大器皿會難受的。埋入底層鋪好的木屑內,可以半露在外頭,這都要看你的期待程度啦。埋好之後在上面撒上碳酸銅,食鹽等化學物質,豐富火焰反應。溫馨提示千萬要注意的是選個好天氣,千萬別下雨,否則被雨淋到影響火的燃燒,就會使器皿燻黑,影響效果。
4 點火點火後不要驚訝喲,火焰可能會呈現各種顏色,這都要跟材料有關。
這個時候,嘻嘻,除了觀察火勢,我們還可以架個燒烤架,在上面燒烤,系不繫很有趣?
5 後續工作明火快結束後,我們用鐵皮蓋住了坑口。減少參與燃燒的氧氣。最後,冷卻,第二天我們就可以取出效果各異,絢麗多彩的坑燒作品啦!變幻多彩的坑燒讓人無限遐想,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色彩變化。
罐口紅色部分為氧化鐵與其他物質反應形成。
這是小文我自己做的,獻醜獻醜。
本校畢設作品色彩絢麗,低溫燒製,沒有成瓷、會滲水、長期Sunny照射和使用後會褪色。
其實,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除了使用低溫來燒製,更多的燒製技巧都是口口相傳,以前的窯工分工明確,燒窯的人就專注燒窯,全憑人的經驗和技能,即便傳承到現在,除了電窯,氣窯等能設定溫度的窯,很多天然的窯洞什麼時候添柴,什麼時候熄火也依舊是憑藉著個人經驗。如果感興趣可以深入瞭解一下。
古人總是有自己的智慧和巧思來解決這些難題。留下屬於那個時代的文化印記。
回覆列表
在那個沒有溫度計的年代主要是靠著把樁師父的經驗積累來判斷窯爐溫度的。
把樁師父利用煙囪的抽力、窯爐的結構和滿窯形成的火焰走向來控制窯爐的溫度,窯爐有幾個觀火口,可以根據火焰的顏色準確判斷窯爐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