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chaelPoring

    雍正的這些政策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時代價值的,是很有遠見的,但是換個角度,這雖然能整治吏治,利國利民,但卻極大的損害了那些靠著功名的讀書人的利益,從此他們再不能安逸的享受到那一份科舉帶來的一生榮華富貴,反而使他們不僅要和平頭老百姓一起當差,還要掏腰包納稅,你說這些讀書人可不得對雍正恨之入骨嗎?得罪了讀書人雍正能好過得了嗎?肯定不能,即使是皇帝,也堵不住他們眾口一詞的嘴,於是這些讀書人便在雍正身上大做文章,在他們口中,他卻是壞得透頂的皇帝。從他在位到死後,咒罵他的聲音不絕於縷。

  • 2 # 妙筆談文史

    看到這個問題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糾正大家的一個誤解。

    “康乾盛世”是“康雍乾盛世”的簡稱,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長達134年的統治,沒有特意忽略雍正。

    在這段時期內,是清朝統治的巔峰,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旺盛,國土面積最大,是國立昌盛的最高峰。

    只是因為起於康熙,止於乾隆,雍正夾在中間,所以比較在說法上雍正比較容易被省略而已。

    除去這一點之外,在歷史上,對於雍正的評價也並不如康熙和乾隆高,這是為什麼呢?

    這幾點原因讓雍正更容易被後世遺忘。

    1.雍正登基十分具有爭議。

    康熙皇帝生前並沒有明確立儲,雖然隆科多宣讀康熙遺詔讓雍正繼位,但是在所有人看來,雍正並不是皇位的最佳人選。

    不但才學、地位和謀略不如其他兄弟,雍正也並不得康熙歡心。所以雍正登基後,就傳出了謀父逼母、弒兄屠弟的罪名。

    雖然到現在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雍正的皇位確實是用了手段才得到的,但是也沒有實錘表明雍正皇位的正當性。

    所以從雍正當皇帝的那天起,就埋下了禍根。說白了雍正也是可憐,沒有個好爹呀!

    2.雍正名聲不如康熙和乾隆。

    康熙年間看似繁華盛世,其實國庫已經十分空虛,所以雍正登上皇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填充國庫。

    這錢要從哪來呢?於是雍正就用鐵腕手段整頓吏治,查辦貪官汙吏。多數貪官不但被查封家產,還被處以極刑。所以雍正在世人嚴重就是一個極其殘忍、愛錢的皇帝,所以名聲不好。

    3.雍正死因成謎。

    關於雍正死因,也是歷史上的一大謎團。

    因為雍正名聲不好,所以在雍正死後也傳出了很多版本的死因。《甄嬛傳》中雍正被毒死是一個版本,而在民間傳播最盛的是被俠女呂四娘割掉了頭顱。

    無論是哪個版本,雍正都不是正常死亡,所以在這一方面雍正也是有汙點的。

    4.雍正在位時間短。

    雍正是個很有名的短命皇帝,在位13年就早亡了。

    對比之下,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在位時間都比雍正要長的多。

    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這還只是在位時間,乾隆在做了太上皇以後還掌權了4年,所以雍正從時間上也輸給了這兩位,也很容易被後世認為政績不如康熙和乾隆高。

    那麼雍正的政績真的不高嗎?

    不是的。雍正雖然僅在位13年,每天只睡4小時,一年只有一天假期。如此兢兢業業,怎麼可能沒有政績?

    雍正在他做皇帝的13年中,不但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設立了軍機處,還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創立秘密立儲等制度。

    雍正做出的這些努力,為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如果沒有雍正的努力,就沒有盛世之說!

    所以像雍正這樣的好皇帝,與康熙、乾隆相比,只是輸在了虛名上罷了,實在可惜。

  • 3 # 薛白袍

    康乾盛世正確的說應該是康雍乾盛世。

    過去尤其是民間傳說,習慣將雍正的的作用給抹殺,說他這十三年都在吃喝玩樂,泡女人研究血滴子,喝酒都用魚缸成,吃肉都是烤兩扇羊,吃一半扔一半。

    老百姓想象的昏君的模樣,雍正都有,說如果不是他死的早,百年一見的明君乾隆繼位,大約大清就亡在雍正手裡了。

    雍正還有一個罪名就是篡位,民間傳說康熙本來屬意十四皇子,但是十四皇子領軍在外,這時候雍正用武林高手把傳位詔書的十字上面加了一橫,變成了傳位於四皇子。

    反正雍正是壞的,所以人們自覺自願的把他忽略掉了,康雍乾盛世自動變成了康乾盛世。而且倆字的名字也好記,比方說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之類的,都是倆字。

    但是老百姓的傳說畢竟不是康熙的真實想法。

    康熙如果想傳位給十四皇子,還不把他留在京城,還要讓他去大軍遠征嗎?

    在京城才更加容易繼位,大軍在外,等你得到皇上龍御歸天的訊息再趕回來,黃瓜菜都涼了。

    而且如果他想讓十四皇子繼位,大約早早的就給他封王了,但是直到康熙死,十四皇子都是貝子不是王子。

    康熙是個開創之君,在他或者的六十多年裡,等於把江山又重新打了一個過,滅鰲拜,平三番,收臺灣,徵準噶爾,敗沙俄,但是這些征戰都是需要錢的,所以他希望他的繼任者能把他打下來的江山守住,能把他玩的千瘡百孔的社稷給修補好。

    這方面雍正顯然更合適。

    雍正的改土歸流法引發了一些叛亂但是很快就被他壓下去了。而他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等做法,卻得罪了天下讀書人,所以後來讀書人編的段子裡,他才逐漸變成了一個荒淫無道的君主。

    他和民間傳說的正好相反,他勤政,每年只在自己生日哪天休息一天,其他時間都在工作,十三年皇帝寫了一千多萬字的御批,產量超過現在很多網路小說作者,要知道他可是用毛筆寫的啊。

    和他爹他兒子比起來,他算的上不好女色。

    正是由於雍正的勤勉才把康熙晚年破敗不堪的財政給扭虧為盈了,也正是由於雍正的勤勉,才給自己兒子乾隆留下了做夠多的零花錢,讓他能可勁折騰。

    可以說康熙沒選錯接班人。

  • 4 # 密探零零發

    雍正是一隻默默無聞勤勞的小蜜蜂,他之所沒有存在感就是太低調了,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雍正接受了他老子康熙留下的亂攤子,著力於反腐,勵精圖正,實行嚴刑酷法,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比較低;

    二、雍正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高壓政策,把天下的讀書人給得罪了;

    三、雍正在位時間13年,相比於康熙在位61年,乾隆60年,顯得非常短暫;

    四、雍正是一個實幹家,非常低調,不搞面子工程,不像康熙與乾隆喜歡有事沒事下個江南,特別是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因此,雍正的名氣比較少。

    總之,雍正就是太低調了,以至於沒有什麼存在感,他的老爸和兒子太高調,太會玩了,但是雍正在位13年兢兢業業,康乾盛世的建立的貢獻是巨大的,康熙以戰而立名,而乾隆就是花花公子,坐享康熙和雍正的勝利成果,就是一個敗家玩意!

  • 5 # 靘史宴

    康乾盛世是簡稱而已,全稱是康雍乾盛世,對於夾在中間的雍正,並不是沒有存在感,而是沒有他還真的不行,他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大清的康乾盛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康熙皇帝八歲即位,一生功績赫赫,除權臣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徵準葛爾丹,敗沙俄,為大清帝國開疆拓土,平定了帝國的內憂和外患,開創了一個四海昇平的大帝國,其功績足以和歷朝歷代的任何一位皇帝相媲美。相對於康熙來說,首先雍正的在位時間就有點短了,只有13年,但是在這短暫的13年裡,雍正從未有一刻放縱過自己,真的是兢兢業業,更主要的是他建立了軍機處,鞏固和集中了皇帝的權利,另外一點就是大力整飭吏治,打擊貪汙腐敗,使得朝局煥然一新,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

    但是由於他為了帝國的統治而大興文字獄,使得大批的讀書人受到迫害,以至於其在讀書人的眼裡,並不是一個好皇帝,所以才會出現關於他皇位的來路不正,死因成迷等等傳聞。乾隆皇帝是一個標準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因為他的爺爺康熙為他打下了萬里河山,他的父親雍正為他留下了揮之不盡的金銀財寶,他真的是非常幸運的,獨得上帝的眷顧。

    乾隆皇帝也並非平庸之輩,他在位期間,組織編修了四庫全書,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判亂,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統一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乾隆時期,還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時期。

  • 6 # 向敬之

    康乾盛世,本該是康雍乾盛世。

    然而,承上啟下、至為關鍵的雍正,卻被嚴重忽視了。

    一、康熙與乾隆,在位時間都超過60年,而雍正在位不足13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至雍正十三年八月)。在整個康雍乾時代134年(1661—1795)的歷史中,雍正主政時長不到十分之一。

    二、在傳統意識和仇滿情緒中,雍正以殘暴寡情而著名。即便他得位,有清版燭影搖紅的可能,但,相較於唐太宗透過玄武門之變奪嫡、明成祖以靖難一役篡奪侄兒建文帝的帝位,還是沒有流血,唐宗明祖卻以明君傳世,而雍正帝卻揹負了謀父逼母、弒兄屠弟的滾滾罵名。

    三、雍正治世,多以秘密行事,如秘密建儲、設立軍機處,以及進一步擴大密奏制度、組織推行特務政治的粘杆處(即傳說中的“血滴子”),以緊張政治和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反對者和不法官員,久而久之不免留下非議。與此同時,不惟資歷論、學歷論,重用非舉人、進士出身的官員為督撫要員,引發了廣大透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官員強烈不滿。

    權Quest人的不滿,不免留下對雍正種種不利的記載。

    後世傳聞在清末,有幾個所謂中國通的日本人在北京閒談,一個說雍正為康熙之前的年號,一個說康熙、乾隆連在一起,一個說雍正為前明之年號。

  • 7 # 江東汪郎

    “康乾盛世”其實是“康雍乾盛世”的簡稱,在他們祖孫三代統治的一百三十四年裡,中國封建皇權達到了頂峰。

    作為承上啟下的雍正皇帝胤禛,為什麼存在感很低?主要還是因為康熙太強、乾隆太作,雍正統治時間太短導致的。康熙統治了六十一年,從他十六歲除鰲拜開始,一路開掛,只是到了晚年精力有限,導致怠政、懶政後吏治腐敗、國庫空虛。

    乾隆統治了六十年,又做了四年的太上皇,他的固執、無知、自大、愚昧,正是導致中國走向衰敗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他遏制思想,有史記載的文字獄一大半是在他手上發生的;他遊山玩水,揮霍無度,敗光了老爹遺留的7000萬兩的國庫白銀;

    他統治的中後期,吏治更加腐敗,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汙犯和珅,成為腐敗分子的最大保護傘;

    他拒絕外使馬戈爾尼的通商請求,使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失去了傾聽世界的聲音。

    康熙、乾隆祖孫二人,正是一個極端,一位強盛、一個衰弱,形成了最鮮明的對比!雍正才統治了十三年。

    在這十三年裡,他勤政克己、整治腐敗、加強中央集權,強力推行“攤丁入畝”、“官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功”、“改土歸流”等等一系列國策,不僅解決了他老爹康熙遺留下來的問題,還給他的敗家兒子乾隆留下了一個相對廉潔、國內安定、國庫充盈的大清帝國。

    然而,因為他的強硬態度和鐵血手腕,肯定會得罪既得利益者和官紳豪強。所以在他死後自然遭到這些人的汙衊。

    而最讓我們所熟知的就是他死於民間女子呂四娘之手。

    最主要的是,敗家子乾隆無恥之極。

    他無視自己的父親為他創造的一切,反而在上臺後推翻了雍正的種種措施,然後又極力推崇他的爺爺康熙,毫無人性可言!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結果就是雍正的功績被淡化,過份突出康熙、乾隆,可悲!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評價“康乾盛世”中,三位皇帝所起的作用,我認為,雍正排第一,康熙排第二,乾隆排第三。不過如果從存在感來排位,則是乾隆排第一,康熙排第二,雍正排第三。

    (清朝三帝)

    那麼,雍正對“康乾盛世”的創造,貢獻最大,為什麼最沒有存在感呢?

    先談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說雍正對“康乾盛世”的創造,貢獻最大?

    第一,雍正整頓吏治,避免了政府機構的潰爛。

    古代王朝在盛世時期的動亂,一般都是先從政府機構潰爛開始的。豪強地主大量兼併土地,利益集團侵吞國家資源,貪官汙吏盤剝窮苦百姓。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亂”,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

    康熙皇帝平定國內動亂,解決邊關不穩,實現國家大統一以後,拉開了“康乾盛世”的序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這時候,各種社會矛盾也大量堆積起來,政府機構迅速潰爛。不過,那時候,康熙已步入晚年,無心解決這些問題,也無力解決這些問題。

    雍正上臺以後,大刀闊斧整頓吏治,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及時調整了“康乾盛世”的方向,沒有讓清朝像唐朝天寶年間那樣,爆發“安史之亂”。

    (九子奪嫡)

    第二,雍正嚴厲打擊兄弟們,加強了中央集權,避免了國家動亂。

    不管雍正上臺後,打擊他的親兄弟們,後世怎麼評價,但至少有一點,因此並沒有造成國家的動亂,這是非常好的。如果他不打擊,老八集團、老十四集團,包括廢太子集團,都有可能作亂。歷史上的“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役”,這都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所以雍正的這些做法,客觀上確保了國家的穩定。

    第三,雍正勵精圖治,勤政有為,突破了“康乾盛世”的瓶頸,讓“康乾盛世”繼續按正確的方向往前延伸。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因為社會矛盾積壓,利益集團的存在,“康乾盛世”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而雍正一系列改革和對民生的發展,突破了這個瓶頸,最後在雍正末年及乾隆初年,“康乾盛世”迎來了最輝煌的時期。

    不過,雍正皇帝在歷史上,卻又最沒有存在感。他沒有存在感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人們對雍正得位的疑惑,減輕了對他在政治和民生作為上的關注。

    雍正在康熙兒子們爭儲上,並沒有什麼優勢,而最終他又獲得皇位,這事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疑惑。同時,雍正上臺以後,又多次嚴厲打擊曾經參與爭儲的兄弟們,這又讓人們產生了更大的疑惑。再加上雍正在執政期間,又反覆不斷地解釋他得位如何正確,讓人們的疑惑再一次加強,感覺他這完全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九子奪嫡”及雍正得位,是人們長盛不衰的議論話題,因此,雍正的政治民生,反而沒有引起人們多大的關注和正確的評價。

    (乾隆劇照)

    第二,雍正在位時間太過短暫。

    雍正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同時也是一個急於想證明自己的皇帝。所以他上臺以後,非常勤勉地工作。超負荷的運傳,讓他的身體嚴重透支。結果只在位13年,就英年早逝。(從康熙的壽命、乾隆的壽命,以及當時的醫藥情況來看,雍正要不這麼拼命地幹,他其實可以活更長時間。)

    因為雍正在位的時間不長,因此,雖然他做出了不錯的成績,描繪出了“康乾盛世”的美景。但也只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幅美麗圖景,被他的兒子乾隆白撿到。

    第三,乾隆對雍正的有意貶抑,讓雍正的歷史地位嚴重變低。

    乾隆為了消弭人們對雍正得位的議論和疑惑,有意貶抑雍正的歷史地位。表現在:一是他說康熙之所以傳位給雍正,是因為看上他很能幹,想透過雍正把皇位傳到他身上。二是他上臺以後,立刻給曾經被雍正打壓過的兄弟們平反,給人的感覺是他爹挾私報復,他來糾正錯誤。三是雍正時期所訂立的很多好政策,他多加鄙棄。四是大力抬高康熙的地位,並透過抬高康熙的地位來抬高他自己的地位。而正因為乾隆做了這些事情,雍正的歷史地位就變得非常低,存在感變得非常差。

    而事實上,我們知道,乾隆才是破壞“康乾盛世”的那個人。正是因為他大肆揮霍,才把康熙、雍正年間積存的那些財富消耗乾淨,並債臺高築,從而使大清帝國從此走向沒落。

    (參考資料:《清史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食物常吃會導致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