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時網
-
2 # 窗邊的阮妹子
陀飛輪腕錶之所以被稱為“表中之王”是因為它製作工藝複雜,世界上能夠製作陀飛輪腕錶的品牌有限,因為是設定有陀飛輪裝置的表會被稱之為“表中之王”。陀飛輪最早是用於懷錶上的一種裝置,為了抵消掉懷錶來自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讓表走得更準。而現在人們已經很少會用到懷錶,都是腕錶,在腕錶上陀飛輪幾乎起不到調節的功能,所以說陀飛輪更像是腕錶上的一個裝飾,或者是一種品質和等級的象徵。
此外說道“表中之王”,目前能撐起起這個名號的應該是百達翡麗175週年紀念款Ref.5175大師絃音腕錶。這款腕錶正反兩面都可以佩戴,雙面錶殼直徑47毫米,內藏四個發條盒和不下20項複雜功能,包括令人豔羨的大小自鳴、三問、帶四位數年份顯示的瞬跳萬年曆、第二時區、以及在自鳴表領域開創先河的兩項專利:報時鬧鐘以及按需鳴報日期。
這款腕錶的研發、製造和組裝就耗時10萬多小時,其中單單機芯零件的製造處理就耗費近6萬小時。每枚機芯由1,366個零件構成,每件錶殼還包含214個獨立部件,因此每枚大師絃音腕錶的零件總數高達1,580枚。腕錶總共做了7枚,賣了六枚,第七枚放在了百達翡麗博物院永久展出。
-
3 # 冰力31908636
早在1795年寶珀先生就發明了陀飛輪。它是一種鐘錶調速裝置。是為了校正地球引力對鐘錶造成的誤差,提高走時精度。如果說它是表中之王,還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貴重的金屬材料。用以提高陀飛輪的身價。
-
4 # 萬表世界
陀飛輪一直被不少表友譽為最裝的功能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售價動輒幾十萬,另一面則是功能性的雞肋,甚至一度被傳為鐘錶界的“小彩旗”。
歷代朗格陀飛輪
曾有一位表友聊過對陀飛輪的看法,大意是對陀飛輪的認可程度很高,喜歡這種複雜的機械設計,但“深入”瞭解後發現問表好歹能叫喚幾聲、萬年曆可以對時間長期把控,而陀飛輪除了高難度裝配以外就沒有其他的實質性內容,日後的保養、維修也是極其麻煩,那寶璣先生弄這個東西為了什麼?
真力時指揮官系列陀飛輪
這個鍋寶璣先生是拒絕的!早在1795年寶璣先生髮明陀飛輪,初衷是利用調速裝置降低地心引力對機芯影響,從而提高精確度。在那個懷錶為王的年代裡,肯定是揣口袋裡更為方便,因為放置位置的不同就更容易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
鑑於這個背景下,陀飛輪最初的意義是讓計時器保持更精確的執行。
而隨手錶的應用改變了攜帶方式和機械工業的進化,陀飛輪裝置便逐漸退出了實用領域,而到如今更是成為了實至名歸的“花瓶”。
儘管如此!由於陀飛輪本身的結構加上賞玩性,被賦予的價值就不再是實用不實用這個問題了。當各大品牌解決機芯的基礎穩定問題,大家在誤差值上都達到了一個相差不遠的水平後,那可比的自然就是複雜、複雜、複雜。
積家雙翼立體雙軸陀飛輪月相腕錶
平面陀飛輪你們覺得大眾,那就來3D式;
單一功能的陀飛輪覺得簡單是吧?那就萬年曆、月相;
陀飛輪能不能戴著游泳?寶珀五十噚300米告訴你可以!
寶珀五十噚系列陀飛輪5025-1530-52
品牌們都十分看重陀飛輪的附加領域,如何才能讓自家的腕錶與眾不同真是絞盡腦汁,為讓消費者認同操碎了心。
理查德·米勒這個概念玩的就是非常高階了,RICHARD MILLE RM 50-02
是跟ACJ合作開發的一款腕錶,而ACJ是幹嘛的?專門定製豪華私人飛機的,雙秒追針功能加上陀飛輪,感覺到位了吧!鈦合金的錶殼和鏤空設計看上一點也不笨重。
RICHARD MILLE RM 50-02
一如ACJ根據客戶需求打造卓爾不凡的豪華公務飛機,RICHARD MILLE RM 50-02採用五級鈦合金橋板及底板, 加入更多開放式元素,進一步應用鏤空工藝,大大減輕腕錶重量。機芯內部許多零部件都經過特殊、專門的航空塗層處理,通常飛機的發動機與起落架零件也採用相同塗層,避免腐蝕與外在環境的破壞。
雙方合作成果除了展現在雙秒追針計時碼錶機芯內部令人屏息的視覺效果之外,在技術上也有所精進,例如成功消除啟動與停止計時碼錶功能時秒針所產生的慣性跳動。另外,全新的雙秒追針裝置也採用鈦合金打造,藉由減少內部摩擦力有效降低計時碼錶的動能消耗。
接下來說說大黑牛李晨的手錶,能泡到范冰冰怎麼也得高富帥才行。
李晨同款HUBLOT MP-05 LaFerrari
售價240萬起
無論從技術還是設計角度看,HUBLOT MP-05 LaFerrari與同名法拉利跑車擁有同樣卓越的品質。製表師與法拉利團隊的共同協作使腕錶與汽車之間彼此共通。機芯中裝配不少於637個零件,同時搭載陀飛輪機芯,內部的11個發條盒如脊柱般排列成行並彼此相連,不會依次影響同時又能夠彼此支援,因此動力儲存能夠達到50天之久,這些特徵足以令這款腕錶引以為傲,堪稱卓越的概念腕錶。
2016年釋出的藍寶石錶殼款
藍寶石的高硬度做切割是極難的工藝,切割這樣的一塊錶殼成品至少不低於500個小時。
LaFerrari作為有史以來最強法拉利,擁有963匹馬力,同期放得入眼只有保時捷918和邁凱輪P1,HUBLOT想要在MASTERPIECE系列中表達其至高無上的地位,按照官方的說法,MP-05 LaFerrari設計就像V12引擎般碩大、精密、昂貴、高效能、功能不多,佈置不同的是它很安靜。
宇舶的MP-05在視覺上的衝擊無疑是致命的,甚至第一眼瞧上都來不及揣摩時間是如何顯示就已被驚豔,陀飛輪的位置十分隱蔽,在六點位以垂直懸掛式呈現,以框架固定,有點被關到了小黑屋味道。
至於看時間,估計也是很多文科生的痛。
這塊腕錶擁有50天的超長動力,由於機芯的超長動力又是手動機芯,所以上鍊跟常規的錶款也截然不同,宇舶會給你一把特製的電鑽,藉此來進行上鍊。
-
5 # 常偉談鐘錶
我想給大家展示的是一款去年最熱門最複雜的陀飛輪腕錶。
Recital 18陀飛輪表
坡度的立體機芯,拱形的月相盤、時區盤,都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品牌擁躉第一眼看中她,有些就再也沒脫離過手腕。
在3點位置的第一個半球體用於表示地球,以三維的方式顯示世界時間。一枚置於半球體軸心——北極的指標沿著它的曲面延伸,並能讓腕錶設定為顯示24個時區中的任何一個。這枚指標指向的是在半球體外圍同心軸上標示的選定時區時間,而代表著該時區的城市名稱,則標示在半球體上方兩個同心滾輪的其中一個之上,這個裝置上的時區指標也是另一項新發明。除了能令腕錶輕鬆調校時區,並顯示該時區的時間與城市名稱外,環繞著地球的24小時時標環更能讓使用者瞬間得知世界任何一地的時間。
此外,兩個跟隨半球體曲線執行的視窗,能分別顯示出在北半球及南半球所觀測到的月相變化,月球與星空不斷相互交錯,由極為精密的機械結構所驅動,每122年才需調校一次。而每個半球體都採用一塊完整的金屬打磨而成,並以正確比例刻上浮雕。隨後再為海洋注入藍色夜光物料,月球上的坑洞中則為白色夜光物料;至於天空和宇宙,亦會在漆黑中展現暗藍色調。這兩個半球體帶來了兩項技術困難,一方面,球體必須能夠自由地以最高效能轉動,以免影響腕錶的精密計時功能。另一方面,工匠們因為美感的原因,並不希望把半球體的支點置於軸心上;而同時,軸心的位置也已由地球上的時區指標所佔據。工匠們故此研發了一套原創的專利系統,此係統配置了三個紅寶石軸承於半球體的邊緣上,鐘錶愛好者們必定能夠欣賞以及感受到這個不可思議的系統所帶來的妙極效果。
-
6 # 使用者聚人
當初設計是為了抗衡地球引力……不到一克的重量上百個零件……寳璣當初發明這個功能……雖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確實發明了個裝逼的設定……簡單說無論什麼牌子……有此功能都買到大幾十萬……
-
7 # 雷小恩Ryan
1775年,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在巴黎創立鐘錶堤岸( Quai de l"Horloge) ,從此“寶璣”這個名字便不斷地被載入鐘錶發展的史冊當中,直至今日,各個品牌腕錶中所使用的眾多結構和裝置仍舊是源自當初寶璣的發明。
1801年,眾所皆知的“陀飛輪”被寶璣發明了,它不僅是用來抵消地心引力影響的調校裝置,也成為腕錶上最獨特、最受人們喜愛的機械裝置,所有的高階腕錶品牌都會製作搭載陀飛輪的腕錶。藉由每分鐘旋轉一圈、不停重複的陀飛輪機構,來產生橫向的慣性,藉此來抵消掉向下的地心引力對於擒縱系統的影響。
自懷錶時代開始,陀飛輪因為其抵抗地心引力的原理、精細的部件、以及對於製作工藝的要求,因此具備陀飛輪的懷錶或者腕錶成為大家喜愛、追捧、想要擁有的錶款,往往具備陀飛輪功能的錶款是所費不貲。陀飛輪運作時的精美視覺體驗,也成為人們最熟悉、最為喜愛的複雜功能之一。從何上述原因,陀飛輪過去被有些人稱之為表中之王。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與技術的普及,如今陀飛輪已不像過去那麼難製作和攻克了,基本上製作陀飛輪並不會很困難,關鍵是看品牌願不願意做,另外還有就是陀飛輪的精細程度還是會因為品牌、價格等有所不同,但沒有過去那麼稀有了。
-
8 #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款相對“小眾”品牌的陀飛輪手錶,和寶璣、江詩丹頓和百達翡麗等知名品牌相比,GP在國內的名聲並沒有那麼大。但從這款複雜款式的陀飛輪款式,足以看出這個品牌的實力,以及為什麼陀飛輪會被稱為“表中之王”。
Minute Repeater Tri-Axial Tourbillon,集三問報時及三軸陀飛輪兩項複雜功能於一身,其全透視設計亦使之更為引人注目。
Girard-Perregaux Minute Repeater Tri-Axial Tourbillon 搭置全新研製的GP09560-0001 機芯,為了把兩項複雜功能的效能儘量發揮,工程師及製表師在機芯設計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同時以外在部件,包括錶殼及錶盤作配合。值得一提的是其動力儲存達60 小時。
先論其三問報時系統。三問報時聲音之優劣,尤其是音量大小,除了取決於機芯,也關乎錶殼,因聲音的傳導與空間及物料相互關連,故Minute Repeater Tri-Axial Tourbillon 未有如常見的三問作品般採用貴金屬錶殼,而是選用五級鈦金屬。據多項實驗結果顯示,鈦金屬比18K 金的音質更為嘹亮,過去Jaeger-LeCoultre 及Bulgari 亦曾以鈦金屬製作三問腕錶,便是基於這原因。
此外,其機芯及錶殼大小經過刻意調校,兩者尺碼完全相合。錶殼直徑48 毫米,機芯直徑達37.5 毫米,比一般的問表機芯都要大,使主夾板邊緣恰好貼合錶殼內側,好處是打簧聲能更有效地由音簧經主夾板傳到錶殼,發出響亮之報時聲。此外,三問系統元件經特別編排,一般三問機芯都會把音錘和環狀音簧置於底部,但現在都改置於機芯前面,甚至把錶盤都除去,就是為了使聲音更直接地傳遞於外,增強報時聲效。
既然沒有了錶盤,機芯就是腕錶的面相,作為一款高複雜腕錶,Minute Repeater Tri-Axial Tourbillon 的面容自然複雜,尤其當Girard-Perregaux 沒有使用任何大型夾板去把零件們遮蓋,然而品牌還是盡力讓每項資訊及系統清晰顯示。概括而言,兩個複雜功能系統各據一方,除了音簧繞在機芯外圍,三問打簧系統,包括音錘等均集中於上半部,意即當你啟動錶殼左側的報時系統滑桿,你便可清楚看到系統的運作及敲簧動作,這無疑增加了腕錶的可觀度。
機芯的下半部為全新的多軸陀飛輪系統的所在地。此陀飛輪系統由140 件零件組成,僅重1.24 克,內裡包括了三個框架,各在不同的轉軸上以不同的速度轉動,分別是兩分鐘一圈、一分鐘一圈及30 秒一圈,整組陀飛輪系統不受任何遮檔,可清晰地看到它轉動,同樣是賞心悅目。而在兩個複雜功能系統之間,便是Girard-Perregaux 最具標誌性的雙箭頭橫橋。
縱觀Girard-Perregaux 的複雜功能腕錶,特別是陀飛輪腕錶,這條雙箭頭橫橋的出現率極高,已經是品牌的著名標誌。在Minute Repeater Tri-Axial Tourbillon 中,它經過黑色PVD 塗層處理,作人手打磨和修飾,在銀灰色的機芯之上尤其特出。不過,它不再是擔任陀飛輪橫橋,而是置於機芯中間穩住橋下的元件,同時也是時分顯示的搭臺。
此作放棄了中軸指標,改以兩個獨立副盤顯示小時及分鐘。在橫橋之上,3時及9時位分別設有一個透視盤,右方的分鐘盤以刻度線配數字,左方的小時盤則只配幼線刻度,並印有品牌標誌,兩者均以鏤空太子妃指標標示,貫徹本作的透視主調。至於讀時清晰度,我難免有所保留,但無可否認整體畫面充分突顯了機芯的精妙。
Minute Repeater Tri-Axial Tourbillon的特色不單是其高複雜系統,更是那超高透明度的造型,連表鏡亦用上盒形的藍寶石水晶制,並經特別的斜面加工和防眩光處理,以加強視覺上的通透感,把整個機芯運作呈現眼前。如此高複雜的作品,按照品牌傳統由一位製表大師獨立組裝而成。
回覆列表
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錶製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整個擒縱調速機構組合在一起並且能夠轉動,以一定的速度不斷的旋轉,使其把地心引力對機械錶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時精度。由於其獨特的執行方式,已經把鐘錶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儘管第一枚陀飛輪早在1801年就已誕生,但至今也只有少數鐘錶世家有能力自主研發和製造搭載這一複雜結構的腕錶。
陀飛輪的原理就是當鐘錶在垂直位置時補償地心引力的作用。換句話說,當一隻鐘錶處於垂直位置時,由於來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調節控制器,即是其擺輪、遊絲和擒縱器,會在每一下襬動時發生難以覺察的快慢變化。
如果把調節控制器裝設在一個每分鐘轉動一週的“籠框”上,即可獲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這樣便可以使鐘錶走動時十分準確,並能夠互補誤差。
小小一個陀飛輪裝置由超過70個精細零件組成,並且大部分為手工製作。同時,這些零件的精細度及重量有著極高要求,所以,在寶璣那個年代,能製作出陀飛輪的人,都是業內頂尖的高手。陀飛輪高高在上的尊貴血統,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據說一般情況下,框架和陀飛輪的重量不能超過0.3克或0.013盎司,相當於一片天鵝羽毛的重量或兩片鸚鵡羽毛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