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坤哥自媒體Vlog

    我們開啟歐洲地圖,就會發現夾在波蘭跟立陶宛額中間,臨近波羅的海,有一小塊屬於俄羅斯的飛地,它就是加里寧格勒州,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50萬。

    加里寧格勒州成立於1945年,首府加里寧格勒原名為哥尼斯堡,歷史悠久。早在13世紀時,條頓騎士團便於北方十字軍入侵期間建立了這座城市,後來條頓騎士團衰落後落入漢薩同盟手中,隨著德國商人漢薩同盟的興起,哥尼斯堡也繁榮起來。

    在15世紀末,哥尼斯堡已擁有約100多艘商船,在1660年前哥尼斯堡由普魯士控制。

    1701年,普魯士首位國王腓特烈一世在這兒的大教堂加冕,並將哥尼斯堡定為普魯士王國的首都。哥尼斯堡當時成為普魯士和俄羅斯貿易的中心,並一直作為普魯士的首都,直至普魯士遷都至柏林為止。

    哥尼斯堡的著名教育中心,阿爾貝蒂娜大學在1544年成立,這間大學最著名的學者是哲學家康德,他大部分的思想均在此形成。

    哥尼斯堡在20世紀遭逢鉅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戰勝國決定劃出“波蘭走廊”,令波蘭可連線沿海地區,但這決定使哥尼斯堡和東普魯士跟德國本土隔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美國和英國在波茨坦會議上決定取消東普魯士,其北部劃歸為蘇聯的一部分。

    1946年4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了成立俄羅斯哥尼斯堡州的命令。7月4日斯大林以該主席團主席加里寧之名命名,改為加里寧格勒,州名亦改為加里寧格勒州。

    自此,加里寧格勒再也沒有德華人,有些在戰爭中死亡,有些則逃走了,其餘都被蘇聯放逐至東德或西伯利亞,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遷入的俄羅斯人,他們大多在附近的蘇聯波羅的海艦隊總部工作。

    二戰後這裡成了蘇軍的軍事重鎮,城市高度軍事化,經濟也與軍事發展緊緊聯絡著。冷戰時期這裡有大約20~50萬駐軍。當時這裡是禁止外國遊客前往的。

    1991年蘇聯解體後,這裡成了俄羅斯的飛地州,但由位置的特殊重要性,在此部署有巡航導彈,俄羅斯給予了加里寧格勒經濟和稅務上的很多特權,試圖推動當地發展。

    2004年隨著波蘭、立陶宛加入歐盟,該地區已完全被歐盟包圍。

  • 2 # 兵器世界

    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其實是二戰的遺物,斯大林之所以想起來拿去這塊土地是出於三方面考慮的。其一、掩護自己的新盟友社會主義波蘭

    波蘭原本透過干涉蘇聯內戰過的,西烏克蘭和西白羅斯已經不可能還給他了,而大量的波蘭難民有需要新的家園,斯大林決定將德意志民族的邊界回覆到16世紀初的邊境,當時的柏林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邊境城市,為了全面的將東歐國界恢復到歐洲中世紀,條頓騎士團開拓的東普魯士也要從德意志版圖上抹掉,雖然古老的普魯士民族已經滅亡但他們是斯拉夫族人,理應由俄羅斯族繼承東普魯士地區,值得一提的是普魯士從未併入過波蘭,當初也是波蘭對其有非分只想才引狼入室導致德華人佔據這裡。其二、為了進一步開拓蘇聯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俄羅斯的彼得大帝和葉卡特琳娜的那個開拓了波羅的海和黑海出海口,才使得俄羅斯逐步走向輝煌,斯大林在二戰前期終於重新奪回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土地,而獲得哥尼斯堡無疑有進一步將出海口靠近波羅的海的出口處,這是俄羅斯的千年夢想。

    其三、徹底摧毀德國東進的橋頭堡,把波蘭變成蘇德之間的緩衝區。就像很多小編的說的那樣,東普魯士是希特勒指揮東站作戰的大本營狼窩所在地,這裡是德軍東站部隊的指揮與後勤的核心,只有將這裡的德華人趕出去才能確保蘇聯邊境的安全。同時為了安撫波蘭失去大片土地的心情,蘇聯將東普魯士大部分的土地都併入波蘭,自己僅僅保留戰略重鎮哥尼斯堡,如今這裡也是俄羅斯對抗西方的最前沿加里寧格勒州。為了照顧德華人的心情,緩和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俄羅斯並沒有將德華人參加的世界盃比賽安排在加里寧格勒進行,很明顯這是北極熊在向自己天然氣20%的市場德國示好。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2018年6月17日俄羅斯世界盃D組克羅埃西亞VS奈及利亞的比賽在加里寧格勒舉行。為了參加這場比賽克羅埃西亞隊和奈及利亞隊要先從俄羅斯出國進入白羅斯,再途經波蘭或立陶宛才能抵達比賽地。之所以這場在俄羅斯領土上舉行的比賽需要大費周章出國一趟是因為面積15萬平方公里有餘的加里寧格勒是一塊被波蘭和立陶宛的國土所包圍而與俄羅斯本土隔絕的飛地。事實上就連俄羅斯人自己要想進入此地也必須先申請歐盟簽證,因為途經的波蘭、立陶宛兩國都是歐盟國家。俄羅斯曾為此專門向歐盟提出簡化程式的建議,然而由於彼此心照不宣的原因而導致此事一直被擱置至今。

    加里寧格勒原名柯尼斯堡,是德國著名的作家和哲學家康德的故鄉。最初柯尼斯堡的所在位置是古代普魯士人建立的幾處定居點,被稱為特旺斯特。1255年條頓騎士團征服普魯士桑比安部落,特旺斯特被摧毀。隨後一個新的要塞在原地建立,稱為柯尼斯堡,意為國王之山,以紀念捐資興建該城堡的波希米亞國王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1340年柯尼斯堡成為漢薩同盟的成員,以此為契機城市快速發展成波羅的海東南部的重要港口,來自普魯士、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的貨物在此交易。1466年普魯士人和波蘭王國之間的十三年戰爭結束,柯尼斯堡成為條頓騎士團國的新首都,而條頓騎士團則成為波蘭王國的附庸。

    1618年普魯士公國同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勃蘭登堡合併,由此形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邦國,柯尼斯堡成為這一邦國的領地。19世紀下半葉這一邦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策劃下南征北戰、縱橫捭闔,最終透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意志諸邦國的統一。而勃蘭登堡-普魯士邦國的領土大體分為兩塊:其一是包括柏林-波茲坦在內的勃蘭登堡;另一塊則是波羅的海岸邊的東普魯士,而柯尼斯堡正是東普魯士的首府。就這個意義而言:今天的加里寧格勒、昔日的柯尼斯堡正是德意志國家的起源地。一戰後德國合計喪失了13.5%的領土: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北石勒蘇益格經公投後迴歸丹麥;承認波蘭獨立並將取自波蘭的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歸還波蘭;東上西里西亞給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交給立陶宛;薩爾煤礦區交由法國開採15年,其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其合併;萊茵蘭地區劃為非軍事區;承認盧森堡的獨立。但對柯尼斯堡所在的東普魯士地區的主權在各國之間並無任何質疑,然而隨著西普魯士地區被割讓給波蘭,東普魯士就此成為被波蘭領土隔絕的一塊德國飛地,而隔絕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的是一小塊瞎唱的走廊狀波蘭領土,這被稱之為波蘭走廊(又名但澤走廊)。

    其實從柯尼斯堡的建城史來看:這塊地區的歸屬從一開始而言就是一筆糊塗賬——最早定居於此的古代普魯士人其實和統一德國的普魯士人其實並無多少干係:古代普魯士人是波羅的海語族的一支,信奉原始的多神教,在血緣上其實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更為接近。只是後來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發起打擊異教徒的北方十字軍運動佔領了此地,此後伴隨條頓騎士團對居住於此的普魯士人的殺戮和同化這片土地日漸德意志化。儘管定居於此的德意志人沿用了普魯士之名,但其實他們和古代的普魯士人是兩個不同的民族。由於波蘭王國在其全盛時期曾迫使條頓騎士團臣服,因此波蘭歷史上其實對柯尼斯堡也是有過一定控制的。

    1945年納粹德國在二戰中戰敗。根據同盟國方面在雅爾塔和波茨坦兩次會議上的決議:所有奧得河-尼斯河一線以東的地區都不再為德國所有,這使德國東部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入波蘭。與此同時蘇聯透過《波蘇疆界條約》以法律形式獲得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領土,使蘇聯、波蘭、德國三國的領土來了一個整體西移。在確定蘇波邊境的過程中蘇聯從波蘭獲得的東普魯士地區中要來了北部的柯尼斯堡並將其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蘇聯極其重視這塊波羅的海的前哨基地,以致於並未將其就近劃入立陶宛加盟共和國,而是劃入了俄羅斯。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佈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9月6日蘇聯正式承認立陶宛獨立,至此加里寧格勒和蘇聯本土之間被立陶宛和波蘭的領土所隔絕。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加裡寧格勒成為獨立後的俄羅斯聯邦的飛地。

  • 4 # 地緣谷

    加里寧格勒的“香港計劃”

    給我物質,我就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

    —康德

    偏執的康德一生從未離開小城哥尼斯堡,駐足這片故鄉大地,康德用偏執和敏銳的洞察造就了一個浩茫的哲學宇宙。

    他的故鄉究竟有什麼魅力,能使康德終生不離不棄並且給他啟迪,時過境遷,這座小城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讓我們跟隨今天的推文,站在新起點上,回首往事,探討它的發展之路。

    受冷戰思維影響,很多俄羅斯經濟前沿地帶被看成了軍事堡壘。這可能也是造成其經濟多年處於低迷狀態的原因之一。十幾年前,剛當選《時代週刊》年度風雲人物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要將地處東歐的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打造成類似香港的經濟奇蹟。

    『 三易其主 兩度飛地

    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的加里寧格勒,南鄰波蘭,東北部和東部與立陶宛接壤,這片面積僅為1.51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在蘇聯解體後,與俄羅斯本土分隔,成為“飛地”。

    這種分隔使當地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率居高不下,很多年輕人被迫離開,貧困與落後佔領高地,統治其長達幾十年。加里寧格勒由此淪落為波羅的海沿岸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

    從領土相連到遠隔千里成為飛地,對於加里寧格勒來說不是頭一回,建立於13世紀,那時還叫哥尼斯堡的加里寧格勒,隨著漢薩同盟而興盛。在15世紀末,它已擁有約100多艘商船。本屬於立陶宛的哥尼斯堡在1660年被普魯士控制。

    1701年,普魯士首位國王弗雷德裡克一世在這裡的大教堂加冕,並將哥尼斯堡定為普魯士的首都。直至普魯士遷都柏林的百年間,哥尼斯堡都是俄羅斯與普魯士的貿易中心。並在很長時間代表著普魯士文化教育的巔峰,蜚聲世界的Albertina大學在1544年成立,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在此任教,而他大部份的思想均在此形成。

    但隨著一戰的爆發,原本靜謐的哥尼斯堡開始變得動盪不安。德國戰敗後,連通其與本土的波蘭走廊被割讓,哥尼斯堡第一次淪為德國“飛地”。此後不久的二戰,使其再度易主,另入它國。為了懲罰戰敗國德國,根據《波茨坦協定》,哥尼斯堡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劃歸蘇聯版圖。

    1946年,這片土地成了俄羅斯的一個州。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該州以他的名字命名。

    此後,蘇聯政府開始在此實行“去德國化”政策,強行將這裡的德華人遷走,並同時遷入大批俄羅斯人。導致現在俄羅斯族在人口僅僅92萬的加里寧格勒佔比竟高達78.5%。眾多普魯士時期的建築也在二戰中被炸燬,很多典型的蘇俄建築逐年拔地而起。

    然而隨著國內政局的動盪,九十年代末,波羅的海三國率先發難,脫離蘇聯,加里寧格勒二度成為“飛地”直至現在。

    『 沒落

    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封閉和僵化籠罩這塊土地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時過境遷,這裡滿目蕭條。《孤獨星球》曾這樣描述現在的加里寧格勒:“在加里寧格勒,你很容易想到它作為前蘇聯的前哨基地的歷史……(城市內)有許多有斯大林烙印的建築物,以及蘇聯紀念碑。”

    而遊覽過這座城市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在從赫拉布羅沃國際機場到市區約20公里的路程上,放眼望去滿目草木。進入市區後,則到處可見缺乏裝飾、以長方形為主要輪廓的大小樓房。老舊而單調的所謂“國際風格”的類似建築在俄羅斯比比皆是。使人很難相信這座建城近800年,曾經作為普魯士首都所擁有的繁華與榮耀。

    『 波海中心

    而要想打破現狀,實現華麗蛻變,並非難事。加里寧格勒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地處波羅的海東岸,從加里寧格勒到華沙距離為僅400公里,到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的距離也均在600公里左右。

    憑藉其位居波羅的中間地帶,加里寧格勒成為波海蛛網上的最佳獵食者,因此頗受前蘇聯倚重,成為其四大艦隊之一波羅的海艦隊的司令部駐地。

    但如果我們轉變冷戰思維,加里寧格勒也不失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上的經濟要地。

    作為俄羅斯“飛地”的加里寧格勒,與聖彼得堡成為俄在波羅的海唯一的兩個不凍港,擔負起國家對外視窗的重任,而加里寧格勒似乎更像一把經濟潛力股。

    背靠東歐平原與遼闊的俄羅斯祖國大地,交通腹地遼闊,成為其堅實後盾。北與芬蘭、瑞典隔海相望,西鄰發達的德國,東北與俄羅斯第一大港聖彼得堡航運相連。

    距離適中,各國貨輪南通北達,加里寧格勒是遠途航船充當中轉碼頭的不二選擇。加之隔岸貿易頻繁,縱橫交錯,織起一張“十字黃金航道”,使其坐擁四通八達的航運中心地位。

    當然,在發揮其航運樞紐作用的同時,克里姆林宮還致力促進加里寧格勒航空業的發展,並建成一個造價2970萬英鎊的機場,使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10個城市與英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國際中轉樞紐。

    『 一方有缺 兩方支援

    受益於漫長的海岸線和廣袤的森林,加里寧格勒居民至今仍然保持著較為傳統的捕魚和伐木生活,這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思維長期制約著當地經濟質量的提高。

    據統計,在加里寧格勒州的工業結構中,漁業佔總產值的40%,紙漿造紙業佔30%,各種型別的機械製造業佔30%。而這種原產品出口和初級加工業在未來經濟競爭中將變得毫無競爭力。

    經濟學家曾提出“飛地經濟”,其中“優勢互補型”和“產業梯度轉移型”“飛地”經濟型別正契合了加里寧格勒的發展需求。

    俄羅斯要想換代升級當地產業,就不得不吸引歐洲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讓荷蘭德國等發達國家將產業轉移的目光拋向加里寧格勒。這樣,才能實現東面俄羅斯能源勞動力支援,西面歐洲發達國家技術資金注入的互補新業態。

    為了吸引外資,俄羅斯國家杜馬批准了於1996年生效的加里寧格勒州經濟特區法,該項法律規定加里寧格勒州全境將不再徵收任何進出口關稅,從而使該州成為一個無關稅的“經濟特區”。這部有效期為25年的法案還規定了加里寧格勒作為“經濟特區”所享有的各種投資、營商等優惠。

    經濟特區法律實施後的幾年間,成效初顯。州對外貿易額1998年比1995年提高了70%。期間,吸引到南韓KIA和德國BMW車企業來此設廠。2004年加里寧格勒地區的經濟增長達11.5%,工業產量增長高達25.8%。

    不得不提,旅遊和文化在當今國際競爭中作用日益重要。加里寧格勒作為俄羅斯最小的州,面積不到俄羅斯全國的千分之一。然而,全世界90%以上的琥珀卻蘊藏於此。2010年,這裡開採的琥珀原石總量高達341噸。

    上天的恩賜使這片土地被冠以“琥珀之都”的美名,從此飲譽全球,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到此一遊。當地人也抓住時機,在城市風貌上大做文章,力求吸引更多遊客來此旅遊購物。

    哥尼斯堡大教堂作為普魯士時期的遺蹟,在二戰中損毀嚴重。1992年,在一些德國企業的贊助下開始重建。幾年後,教堂和康德墓終於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世人,只要花2 0 0多盧布(約合5 0元人民幣),人們就可以在這裡欣賞一場管風琴音樂會。

    由於加里寧格勒是德國故地,當地政府制訂了詳細規劃,將一些普魯士時期的建築復原。為了吸引德國遊客,很多地標和街道都被註上了德語標牌,這使得柯尼斯堡市原貌有望得到恢復,以促進當地旅遊收入的增加。

    『 搭乘“一帶一路”快車

    加里寧格勒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還與這裡的港口有關,該港口是俄羅斯唯一不結冰的波羅的海港口,現在每年處理800萬噸貨櫃。近年來,海事商業港口局計劃擴大當地貨倉,並興建新的貨櫃碼頭。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和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計劃的深入對接,加里寧格勒也將搭乘中國發展快車,進入百年不遇的機遇期。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夥伴國,中國有多趟中歐班列途徑俄羅斯和中亞,最終抵達歐洲各國,這些陸路要道因其距離短等優勢成為中歐海陸貿易的新寵。

    而作為亞歐大陸西岸的終端,加里寧格勒擁有優良港口,中國集裝箱由支線船舶從大連運送至俄納霍德卡,然後透過鐵路運輸至加里寧格勒。從納霍德卡至加里寧格勒只用了11天,而如果透過海路運輸則需要55天。

    所以,如果能將加里寧格勒建成亞歐大陸橋頭堡,也不失為一種深遠的戰略考量。

    『 要擱淺?

    當然,固守多年的“冷戰”思維並未隨蘇聯的瓦解而完全撤離俄羅斯人的頭腦。俄羅斯與與西方關係的緩急直接影響著加里寧格勒的命運。2014年,伊斯卡德爾導彈入住加里寧格勒,為本身脆弱的投資環境又穿上了“軍事禁區”的外套。

    積極向西方靠攏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逐年惡化的關係使得連通“飛地”與本土的走廊上高牆林立,俄羅斯自身經濟的衰退也讓加里寧格勒倍感無依無靠。等等多重壁壘,導致其經濟發展至今裹足不前,“經濟特區”政策成效甚微。

    普京提出“香港計劃”後的十幾年間,國際風雲變化莫測,北約東擴突飛猛進,烏克蘭危機、間諜風波等使得美俄新冷戰持升級,一些來自西面,始料未及的危機,使得人們開始察覺俄羅斯有調轉船頭,向東發展的趨勢。由此“香港計劃”面臨擱淺的危險,前途堪憂。

    但日前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表示,歐盟仍是俄羅斯重要要的貿易伙伴。他在會見歐洲商業協會代表時說:“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致使俄經濟發展轉向東方的觀點是錯誤的,俄羅斯不存在方向轉變的問題,同東方國家擴大合作是為了加強本國經濟基礎”

    如果就目前加里寧格勒的狀況而言,很難說它是波羅的海的“香港奇蹟”,而就三十年前的加里寧格勒而言,它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就。挑戰與機遇並存,脆弱的加里寧格勒遭受著波海國際爭鬥的暗流湧動與波濤洶湧。而如果想成為香港一樣的世界明珠,要承受的,又何止是波羅的海的風吹浪打。

    關注Booker不客,世界關注你!

  • 5 # 李姓先生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州,首府加里寧格勒。它位於俄羅斯的最西邊,有著與其它地區相比獨特的地理狀況。加里寧格勒州南鄰波蘭,東北部和東部與立陶宛接壤,與俄羅斯本土不相鄰,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

    (紅色部分是加里寧格勒的位置)

    加里寧格勒面積1.51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為95萬,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聯邦最西邊的一個行政區,也是俄羅斯兩個波羅的海入海口之一,對於俄羅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加里寧格勒地圖)

    但實際上加里寧格勒本來不屬於俄羅斯,是立陶宛的一部分,後來被德國瓜分,成為了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二戰後由於德國戰敗,於是加里寧格勒被割讓給了蘇聯,屬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管轄,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蘇聯解體之後由於原本屬於蘇聯的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獨立,使得加里寧格勒成為俄羅斯的一塊飛地。現在加里寧格勒人前往俄羅斯往往透過航空或者海路,走陸上過去則需要透過立陶宛的兩道邊境檢查,在立陶宛加入歐盟之後加里寧格勒人則需要獲得歐盟簽證才可以透過立陶宛。

    加里寧格勒原本屬於東普魯士,中心城市是哥尼斯堡,二戰結束之後,根據蘇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宣言,哥尼斯堡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劃歸蘇聯版圖。1946年,這片土地成了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州。當時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該州以他的名字命名,並定為該州首府的名字,從此德國的哥尼斯堡成為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蘇聯佔領加里寧格勒之後把這裡的德華人遷走,然後把俄羅斯人遷進來,加上這裡的德國建築在二戰中毀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裡基本完全俄羅斯化,沒有幾個德華人也沒有留下太多德國的文化痕跡。

    (加里寧格勒市內的老哥尼斯堡建築)

    也許因為俄羅斯軍事力量太強大,也許因為加里寧格勒對於德國的意義已經不大,又或者因為加里寧格勒已經主要生活的是俄羅斯人。總之德華人基本已經忘記了加里寧格勒曾經是自己的地盤,德國社會也沒有想要收回加里寧格勒。畢竟收回既不可能也不現實,最重要的還是要經營好自己的那片土地。

  • 6 # 本來世界觀

    加里寧格勒是屬於俄羅斯的一個州,但這個州並不和俄羅斯本土相連,而是被波羅的海的立陶宛和歐洲大陸的波蘭所包圍。但過去這裡曾經是普魯士王國的領土,也就是說,德華人是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加里寧格勒州繼續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因為俄羅斯獲得了該領土的歷史以及在加里寧格勒的地緣政治利益,尤其是在歐洲和波羅的海的位置。

    歷史上,加里寧格勒州屬於德國七個世紀。在此期間,該地區沒有加里寧格勒的名字,而是柯尼斯堡。然而,在1920和1930年代,在這段時間(包括丹澤市在內的一個地區)建立所謂的“波蘭走廊”之後,柯尼斯堡被從德國移走,國際聯盟將這個“自由城市” “這使得波蘭有能力為該地區帶來經濟利益。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接管了這個地區。 1939年約瑟夫斯大林入侵波蘭之後。在隨後的幾年裡。斯大林呼籲美國和英國都澄清他們的計劃對戰後的柯尼斯堡來說。 1943年,斯大林在加里寧格勒會晤時,在德倫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談到了該地區對蘇聯的重要性。他認為加里寧格勒可以作為他們的港口,反過來,這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德國。這一論點似乎得到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支援,他接受了允許蘇聯控制加里寧格勒的想法。

    兩年後,俄羅斯對加里寧格勒的控制在波士頓會議期間正式化。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蘇聯開始了整個地區的“蘇維埃化”。他們透過摧毀舊建築物和地標來實現這一目標,並向該地區引入俄羅斯的命名和新建築。蘇聯在整個冷戰期間使用加里寧格勒作為軍事設施。

    冷戰結束後,一些人提出了加里寧格勒應該做些什麼的問題。然而,加里寧格勒州對俄羅斯來說非常重要,很明顯,該州不會允許該地區獨立,或者打算進入另一個鄰國。此外,鑑於俄羅斯可能面臨的潛在後果,附近的國家並未直接要求該地區。此外,雖然該地區歷史上的人們認為自己是德華人和波蘭人,但最近的民意測驗表明,該國的大多數人將自己視為俄羅斯族人,至今仍然如此。

    今天,加里寧格勒州對俄羅斯非常重要。雖然該地區的經濟價值很小,但俄羅斯能夠利用該地區進一步擴大在波羅的海的存在,使其更接近歐洲和其他北約成員國。俄羅斯領導人一直擔心北約擴充套件到前蘇聯國家,或者北約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增加。因此,俄羅斯在軍事上談論了加里寧格勒的重要性。普京甚至最近下令將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導彈移入加里寧格勒,這引起了北約和其他國家的極大擔憂。

  • 7 # 依旺情深1

    1,加里寧格勒,最早是德國的領土,一戰後曾被波蘭佔領。二戰結束後,應斯大林的強力要求在社魯門總統的首肯下,正式劃歸蘇聯,由於其被波蘭,立陶宛和波羅的海包圍,因此它成為了蘇聯的一塊飛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將這塊飛地繼承了下來。2,加里寧格勒由於它已近歐洲腹地,軍事意義十分明顯。由於美俄簽訂了中程導彈限制發展協議,俄羅斯境內的短程導彈對歐州不構成威脅。但如果將短程導彈佈署在加里寧格勒,那麼對歐洲,尤其是對德國將是致命的威脅。

  • 8 # 琺大庶吉士

    加里寧格勒原是德國領土,更是德國前身——普魯士的領土。加里寧格勒的原名是格尼斯堡,最早是古普魯士的定居點,後續則是條頓騎士團的居住地。普魯士強盛後,其一度時間也曾是普魯士的首都。在普魯士逐漸擴大後,普魯士才將首都遷至柏林,但格尼斯堡也是東普魯士省的首付。歷史上格尼斯堡的不僅是普魯士王國的著名港口,也是其與波蘭、俄羅斯等國的貿易集中地。可以說當時的格尼斯堡是德國文化的象徵之一,曾經建立過久負盛名的格尼斯堡大學,是當時基督新教的文化聖地,走出過很多名人。最出名的就是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據傳說其一生都沒有走出過家鄉,一直居住在格尼斯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格尼斯堡就成為了飛地。雖然主權仍屬德國,但其已經不與德國相聯絡,中間的領土劃歸了波蘭,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波蘭走廊”。德國對波蘭走廊極度不滿,希特勒上臺後,德國與波蘭就波蘭走廊的歸屬問題發生了爭端,其也成為德國入侵波蘭最為主要的藉口。也就說,二戰爆發的部分原因就是格尼斯堡。

    二戰期間,格尼斯堡遭遇了大程度的炮火洗禮,古老的建築包括大學、教堂幾乎全變為廢墟。結束後,格尼斯堡地區則被蘇聯軍隊佔領。在波茲坦會議會議上,美蘇英三國決定將格尼斯堡地區併入蘇聯,仍居住在該地區的德華人則驅逐出去,前面提到的格尼斯堡大學就在此時被摧毀,所有人員被驅逐出境。蘇聯也正式將其重新命名為“加里寧格勒”。即使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也沒有放棄這一地區,至今其一直是俄羅斯領土。德國官方也認可了這一事實,但隨著俄羅斯同西方國家關係的微妙變化,圍繞加里寧格勒的爭端會一直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racle本地資料庫怎麼配置才能遠端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