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澤稷網校acca
-
2 # 財經小刀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這個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但是,是大批基礎財務記賬工作者失業。
在這裡,我們需要明確一點。財務工作很多人認為知識記賬報稅檢驗原始憑證是否正確。這個,是錯誤的。
財務工作的是記錄收集並分析企業經營狀況,為企業的未來走向提供建議與意見,並在適當的時候為企業拉入資金。
人工智慧可以將財務的第一部分工作節約,但是之後的部分,靠人工智慧是很難滿足的。
可能有人會說,你一個財務,後方人員,市場沒有銷售運營熟,憑什麼可以指手畫腳。這裡,我只想說,銷售運營雖然熟悉市場,但是投入與產出的界限可不是一兩年非專業性學習可以搞懂的,其次,在其山迷於山。銷售運營畢竟偏向開發維護闊大,很容易迷失把控方向。最後,偏重方向不同,銷售運營偏市場,主重心不在分析上。
然後,為企業拉入資金。現代企業想只靠老闆的資金做好企業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如何為企業融資也是財務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做財務的都知道財務槓桿,現階段可以像金融機構借入多少錢而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這必須靠財務工作者分析判斷。其次,現在的私募機構也早已不是當年一個想法就投入的年代。且企業與私募間的博弈,必須要靠財務人員的分析判斷,即投入產出比。沒有這些,最終企業很容易走向私募主導控制的局面。
因此,人工智慧時代,財務工作者將會把原先使用在記錄歸集的時間大量節約,用於行業對比,考察市場進行財務分析。中高階財務人員缺失將會進一步趨於嚴重化。
-
3 # 金鏟子
一定會大批失業。而且趨勢不可逆轉。
AI,不僅僅是財務工作者,造成碾壓。AI,將對金領、白領、藍領的工作崗位,進行擠壓。
一切人類,在AI面前,都是樹懶。
其中,脖子以下的工作崗位,將首先受到影響。非藝術性的標準化技術性工作,首先被AI化。
事項如果能被結構化,就能夠被資料化,能被資料化,就能被AI處理。
標準化的事項,比如交易類工作,將首先被AI化;非標準化事項,AI被飼養成熟以後,也會被標準化的。
而重複性勞動,早就被自動化給解決了。
麥肯錫評估,歐美大公司的CFO們,都在思考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和自動化這些新興技術大幅提升效率,推高業績。而多項財務工作,在引入自動化和智慧化之後能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在當今時代,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實施更快的技術必將重塑財務職能。根據麥肯錫研究,截止2018年初,42%的財務活動透過採用成熟的技術可實現全自動化,還有19%可實現近全自動化。
放眼未來,自動化與人工智慧,必將重塑財務職能。
未來已來。時代的洪流不可逆轉,你我都將被時代洗禮,或淘汰,或改造,任何人都逃不脫。
AI,留給財務人員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AI的時代不可逆轉)
(Google Assistant這種輕量級的應用,語音助手,在美國都消滅了很多崗位,比如電話客服。關鍵Google Assistant還在不斷的進化升級,還是免費的。)
部分大金融公司運用AI後:效率大提高,裁員數萬人德意志銀行:引入AI,裁員1萬9000人
德意志銀行表示,引入AI後,將裁員10000人,再加上2017年宣佈裁員的9000人,一共裁員19000人,約佔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
德國商業銀行:銀行80%工作將數字化、自動化,將裁員9600人
德國商業銀行宣佈,到2020年它們會將銀行中80%的工作都數碼化、自動化,因此將會裁掉9600名員工。
荷蘭ING銀行:實行“數碼轉換”計劃,先裁員5800人,另外1200人裁不裁員看情況
荷蘭ING銀行,近期宣佈了一個擁抱新技術的“數碼轉換”計劃,計劃的結果,就是先裁員5800名員工,佔員工總數13%;未來看情況,再裁員1200人。
高盛:電腦工程師已在高盛員工人數中佔據三分之一
高盛跑的最快。
早在七八年前,它們就淘汰了Trader這種崗位。
2000年,高盛在紐約總部的美國現金股票交易櫃檯僱傭了600名交易員。好幾年前,這裡只剩下兩名交易員“留守空房”。整層樓都空蕩蕩的,只有伺服器的聲音。
目前,高盛已開始進行自動化的外匯交易,據估算,一名電腦工程師平均可取代四名交易員,目前電腦工程師已在高盛員工人數中佔據三分之一。
瑞銀:交易大廳從人聲鼎沸到一片蕭條
瑞銀集團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市的辦公樓交易大廳,曾一度是全球最大的交易大廳,其面積足夠容納23個籃球場。
在2008年左右,也就是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下面的場景真實地發生在這所交易大廳。
2016年,瑞銀集團交易大廳已經一片蕭條。
(2008年的交易大廳)
(2016年的交易大廳)
JP摩根、高盛:要用機器人做IPO的銷售
不止賣方交易員被電子化和演算法交易衝擊,連賣方銷售也開始被人工智慧替代。JP摩根和高盛都宣佈,要使用機器學習技術最佳化IPO發行銷售。
Kensho:程式1分鐘做的事情,分析師40個小時才能完成
金融資料服務商Kensho開發的程式,做分析工作只需一分鐘,而拿著高達35萬美元年薪的分析師們,需要40小時才能做完同樣的工作。
花旗銀行:歐美銀行將裁員30%,大概170萬人
花旗銀行預計,由於AI的運用,從2015到2025年,這十年間,歐美銀行將裁員30%,數量最多達到170萬人。
德勤AI:一臺機器人頂替15個財務工作,36萬小時人力工作,機器人幾秒就完成
“小勤人”(德勤機器人的暱稱)
德勤公司,2017年推出財務機器人的時候,其高效,震撼了財務業界。
德勤財務機器人,一個機器人可以替代15個財務的工作,關鍵是機器人可以不眠不休,連續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時。
36萬小時的人力工作,德勤財務機器人,只需要短短的幾秒就能完成。
據德勤中國官網訊息:
2017年8月23日,德勤中國資料研究院院長趙文華及資訊科技審計諮詢合夥人朱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內首個財務機器人已經投入使用。
目前,由德勤中國的智慧機器人中心在企業的多種流程場景中應用,如:財務機器人,稅務機器人,供應鏈機器人、審計機器人、物流管理機器人,風險管理機器人,人力資源機器人等。
一個機器人程序的處理速度往往是人類員工最快速度的15倍以上,而且它可以7*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有接近80%的基於規則的流程可以被其代替,這使它成為一個超級員工。
德勤認為,透過機器人技術的實現,高技能和受過培訓的財務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被重新定位。
具體運用機器人案例:
國內某餐飲集團有門店數量近200家,養了200多財務人員,這個200多財務人員,每個月月末還累得要死。引入德勤機器人以後,1天做完40多人的工作。200多財務人員,估計怕是裁員一大半。
(2017年9月,在上海舉行的一場分享沙龍上,德勤中國稅務管理諮詢合夥人、德勤智慧未來研究院機器人中心成員葉建鋒,帶來關於“德勤機器人引發的財務新變革”的主題分享。引起現場財務人員的震動)
(只有機器人,才能7*24小時工作)
(分享的部分內容)
麥肯錫:大多數財務活動都可以被自動化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對自動化的研究,42%的財務活動透過採用成熟的技術可實現全自動化,還有19%可實現近全自動化。
其實,包括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在內的多種基礎任務自動化技術已出現許久,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技術更好、更快、成本更低。
回覆列表
有關銀行縮減人員的訊息就讓不少銀行從業人員憂心“被離職”。退潮之下,哪些人最有可能被拋棄?同時哪些金融人才正在被高薪挖取?
“下崗”危機人群
一線櫃檯
剛入行兩年、正在做櫃員的小陳自嘲:
我們這代人,就沒碰上好年頭,躺著賺錢的黃金時代過去了,整個行業都處於下行壓力中,基層培養期過去之後,不知道路往哪走。
相比起這些剛入行的小年輕,中年櫃員的焦慮症更嚴重了,作為家中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還著房貸車貸,一旦離職、下崗,對家庭的衝擊是巨大的。即便轉崗,嚴格的業績考核、績效考核也是壓在心頭的大山。
事實上,櫃員們危機感正在行業內普遍蔓延--傳統櫃面是被壓減最厲害的崗位。以工行為例,年報顯示,2016年末較年初減員4597人。工行董事長易會滿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去年工行透過內部人力資源結構調整,減少櫃麵人員1.4萬人。再加上其他的挖潛人員,有近0 .6萬人去做新業務,比如網際網路金融。還有1.1萬人轉崗客戶經理,由櫃檯走向市場。
從學歷情況來看,減員的上市銀行中,專科及以下學歷的低學歷人群為主要流失群體,這些員工從事的也主要是櫃面、大堂方面工作,薪資待遇一般,業績考核壓力大。
從銀行的招聘情況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招商銀行的長期招聘崗位裡面,產品研發和推廣崗、財富顧問崗、私人銀行投資策略崗等等是常年熱招的崗位,但是與櫃面相關的崗位則相對較少。
行政後勤
除了櫃麵人員以外,行政後勤保障等人員也是被壓減的物件。從年初、年末員工專業構成變化來看,招商銀行的後勤保障人員從1%壓減到了0 .7%,平安銀行的行政後勤崗人員也從1454人縮減到了1318人。
雖然行政後勤等崗位沒有前臺業務人員的具體考核指標,但是想要升遷並不容易
由於能夠升職的機會比較少,如果遇到更好的待遇和升遷機會,不少銀行人會選擇跳槽。其中券商、基金、保險等金融同業,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是銀行人士的主要選擇。
如果既不想跳槽,也不想在這個崗位上等著退休,部分行政後勤人員會選擇轉崗基層支行從事業務工作。對此,上述人士表示:
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是有能力的,再透過基層歷練,確實比行政崗更容易升職,但是如果做不好業務,那就很難說了。
會計等後臺崗位
機器替代人、人工智慧替代人成為一個大潮流。這些都成為了不少從業者、特別是基層員工內心焦慮之源。就連我們印象中專業人士才能做的投資建議、投資分析,也有證券公司、商業銀行開始推出智慧投顧。
例如資質稽核、會計等核賬業務可以批次處理,這些業務相關的崗位也可能會慢慢縮減。
另一家股份行的相關人士也表示
存取款、外匯買賣、開戶開卡等都可以實現機器作業,操作崗的存在價值越來越小,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向資訊科技、理財營銷、貸款部門等遷移。
高薪人才密集崗位
風險管理人員
金融的本質就是風險,利潤因風險而來,虧損因風險而去。特別是最近銀監會等金融機構為了治理金融亂象連發7道文,對於風險的管控也受到了也愈來愈受到重視。
據招行的年報顯示,2015年招行的人員構成裡面並沒有專門提出風險板塊,但是在2016年末,招行的風險板塊相關人員佔比近5%。
“目前銀行的風險管理人才缺口很大,其中還有一部分不合格的風險管理從業者”,某股份制銀行人力資源部人士表示。
然而,要煉成一名優秀的風控人才並不容易。據瞭解,銀行對風控崗的要求極高,既要有紮實的風險管理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操作經驗;比如有過銀行總行層面風險管理部門內的政策流程撰寫經驗,或是風險度量工具的開發或系統建設經驗,或是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實施專案經驗,如果不出身銀行系統,那麼最好是在知名諮詢公司、審計事務所從事過類似工作或專案。
金融IT人才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蓬勃發展,傳統的金融機構備受挑戰,銀行業也正向數字化轉型,除了需要在業務上求變創新,更重要的是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因此IT人才的作用日趨凸顯。
目前,金融行業IT人才走俏,競爭激烈。值得注意的是,以銀行業為例,電子銀行部的高管、技術骨幹成為圈內挖角重點。
據瞭解,在金融圈的資訊科技崗位中,以下這些屬於關鍵IT人才:產品經理、架構師、管理人員、資深的開發人員、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等。除此之外,近年來隨著金融行業加速網際網路轉型,電子商務經理、電子交易專案經理和業務分析師、IT轉型高階業務架構師也備受青睞。
私人銀行理財師
自2007年幾家大型商業銀行相繼在國內一線城市推出私人銀行業務以來,人才匱乏一直是困擾私人銀行發展壯大的一大問題。
私人銀行從業人員不但需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地與客戶溝通,取得客戶信任,併為客戶做出合適的理財方案。
但是由於其發展時間短,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私人銀行的人才一部分靠行內培養,另一部分則需要外部引進。
據南都記著瞭解,由於私人銀行主要服務高淨值客戶,銀行對私行人才多方面素質要求極高,僅學歷上就要求是經濟、金融、財會、法律、稅務、經濟等專業的研究生以上學歷,同時還普遍要求持證上崗,包括ACCA,C F A、C PA、C F P、註冊稅務師、律師等資格證書。
除了從同行的私人銀行部挖角外,商業銀行投行部、證券公司結構融資部、信託公司、私募股權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專業人才亦是私人銀行最常高薪挖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