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代量食譜
-
2 # 有範美食
生孩子的時候老公聽說豬心補虛,安神,特別是補血,隔三差五就是煲的蓮子豬心湯,要不就是黑棗豬心湯喝。說實話整個人都喝膩歪了,可是卻對豬心上了癮,豬心脂肪含量幾乎沒有,比瘦肉都健康,補血佳品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炒著吃的美食——小炒豬心,所用配菜課隨意搭配,我一般選青椒和紅椒,再放點辣。
豬心的營養價值
豬心是補益食品,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煙酸等,這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常用於心神異常之病變。配合鎮心化痰之藥應用,效果明顯。
烹飪技巧:
準備食材:豬心400克;
配料及調料(自己做沒稱重):青椒兩個、紅椒1個、大蒜3瓣、幹辣椒、生抽、花椒粒、白酒、鹽、白糖、水澱粉、麻油適量
做法:
1、豬心中間剖開,切片,青椒切片,紅椒切片,蒜子切片,蔥白切蔥花,姜切菱形片,幹辣椒切節。
2、鍋中倒入清水,水開後,下入豬心,焯水至變色,撈出
3、鍋中倒入油,下入花椒粒,爆香,再將花椒粒盛出,隨後下入薑片、蒜片,翻炒數秒,再下入幹辣椒、蔥花,將豬心倒入鍋中,翻炒片刻。
4、接著淋入少量白酒,加入青椒、紅椒、倒入適量生抽、加半勺鹽、少許白糖,炒熟,最後澆上適量水澱粉收汁,淋上麻油提鮮,即可出鍋裝盤。
咱們都知道,和西餐相比,咱們中國的餐飲有個讓我們引以為傲的特點,那就是中華料理能夠“物盡其用”,比如,同樣是豬肉,什麼豬耳朵,豬蹄,豬尾巴,豬大腸甚至豬腦,都可以被華人做成美味佳餚,相比之下,歐洲人烹飪技術就太粗糙了,只會用最精華的部分做成肘子和香腸,簡直是糟蹋好東西。
咱們中華飲食的這種博大,其實是食物匱乏造成的。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從歷史上看,華人攝入的蛋白質就比歐洲少,這讓華人更珍惜動物食材,把能吃的都吃了。
咱們知道,人類社會從狩獵時代進入到農業時代後,農作物有了穩定的收成,人類就有了更多提供熱量的食物。不過,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樣,人類有了農業後,雖然可以吃很多穀物,但能吃到的肉類卻比狩獵時代少了,所以動物蛋白的攝入量就遠遠不足,所以農業文明時代的人,體格遠遠比不上狩獵時代。
明白了這點,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東西方蛋白質攝入量有差別了。這是因為中國在農業文明時代更發達,華人都種糧食,幾乎沒什麼人放牧,所以就沒有那麼多牛羊肉可以吃,家裡養的耕牛要用來耕地,老百姓不捨得吃,所以很長時間裡,朝廷也不準吃牛,所以華人攝入的動物蛋白就很低。於是,華人一吃什麼豬牛羊肉,就會把大腸之類的下貨都吃掉,絕不浪費。
相比之下呢,歐洲的農業耕作就沒發展的那麼充分,歐洲很多地方都是半耕半牧,有種地的,也有很多放牧的,所以能吃到的動物蛋白就比華人多。中世紀之後,歐洲人的營養大幅改善,到十七世紀末,歐洲很多地區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已經達到90年代初的中國城市人口的消費水準。工業革命後,即使是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歐洲窮人,也能攝入足夠的動物蛋白。所以歐洲人吃牛羊肉,就沒有華人這麼物盡其用。
第二個原因是人口密度差異,這也決定了你怎麼吃肉。
歐洲的人口密度比較小,所以社會生產力不夠,恨不得一個人當兩個用,自然就更重視效率,它的各行各業,都會朝著怎麼省時省力的方向發展,而中國農業技術發展較早,人口很早就達到了當時經濟水平能承受的上限,到了宋代時人口就達到了1億,明朝晚期到了2億,所以社會分工就朝著怎麼耗費更多人力和時間的方向發展了。
比如說,同樣是豬,歐洲大部分農家都有全套的裝置,從屠宰到製成香腸,只需要三個成年人、用四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工作。而中國如果把一頭豬宰了之後端上餐桌,恐怕要需要百十號人。為了吃到一口肉,對嚴重缺乏肉食的華人來說,無論耗費多少人力都是值得的。人們對食物上願意花費的人力、時間和精力。所以,只有食物尤其是肉類匱乏的人民,才會窮盡自己的才智,為了每一點點珍貴的肉食都變得可口,發明出更多的烹飪技術。
也因此呢,咱們中餐裡只要是肉,都儘可能切分成小塊,和各種配菜充分搭配,讓有限的肉食,提供更多的美味享受,這與西方大口吃肉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還有,中華料理其實不算源遠流長,咱們中餐的形成時間並不久遠,因為很多構成華人主要熱量來源的蔬菜和調味品,直到明代才進入中國,而現代菜系的形成和分化也很晚,比如說八大菜系是始於清末,這基本和西方的烹飪文化差不多同時代形成,所以很難說中華流料多源遠流長。
還有一件事兒也可以佐證,做菜“物盡其用”就是因為食物匱乏。那就是進入現代後,華人已經不缺肉了,那些耗時耗力的烹飪方式就逐漸消亡了,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的買那些看上去奇奇怪怪動物內臟,取而代之的,大家更樂意吃口感均勻穩定的好肉,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超市買簡單的肉質食材,用家用烤箱或者炒鍋簡單處理,傳統繁雜瑣碎的烹飪技術都留給了餐館,這都是在向歐洲那種高效率的餐飲進化。
所以,本質上來說,華人吃下貨,不是中華餐飲文化精益求精的產物,根本的原因是食物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