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保標招標
-
2 # 上海工地
答:
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一個工程專案
擬建一棟地上11層、地下2層的商辦綜合辦公樓及一座垃圾收集站,建築總面積28804.5 m2,其中主樓地上建築面積19810.8 m2,垃圾收集站80 m2,地下建築面積8913.7 m2。建築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容積率為2.5,建築密度40%,綠地率20%。地上設8個機動車位、120個非機動車位,地下機動車庫設62個機動車位。地上一、二層為實驗用房,地上三~十一層為總部辦公、產品儲藏及裝置用房,地下一、二層設有機動車庫、實驗用房、裝置用房。
特色亮點:
1、緊鄰地鐵
本工程北側緊鄰正在執行的地鐵12號線車站主體結構,距離為8.3m;東側緊鄰正在施工的地鐵18號線盾構區間,距離為28m。本工程基坑開挖對地鐵的保護要求高,我部積極與地鐵公司溝通、我司技術部溝通,制定專項方案,最終實現對地鐵資源的保護,地鐵監護單位監測地鐵12號線變形數值僅為3mm。
2、周邊環境複雜
本工程南側為平盛苑小區、西側為老公房,兩處住宅距離本工程基坑均在2倍基坑範圍內,我部制定詳細的基坑施工方案,保證住宅的安全。並協同街道居委積極與居民開展黨建聯建活動,為居民搭設停車棚、為居民修建停車場等活動。
3、預製裝配式
本工程地上結構採用預製裝配式,預製率40%,預製構件型別有預製柱、預製梁、預製雙T板、預製樓梯。其中雙T板是上海市內環線以內首次應用於商業辦公樓專案。
在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中提到的“自然選擇”對“生命是如何進化的?”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解釋之後,生物進化論逐漸被作為一種隱喻或模式,不斷地在社會、科學、技術、經濟、產業、企業等活動/領域擴散。至今,進化的觀念亦已從自然界向人工界延伸與拓展。而從“自然-科學-技術-工程-產業-經濟-社會”的知識鏈來看,進化的觀念在工程活動領域尚未引起足夠的關注。顯而易見地,工程作為人工自然界的造物實踐活動,作為技術性要素和非技術性要素的整合系統,技術和人工物的進化為研究工程演化提供了可能。本文試圖從演化論的觀點來認識和理解工程,把握工程演化的特徵與實質,並簡要論述工程演化論研究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從工程史看工程的多樣性、延續性和創新性
儘管工程哲學研究是21世紀初開始的事情,但是當今時代是一個“指數增長的工程時代”[1],“工程化”特徵日益明顯,工程作為哲學的研究物件也必須成為一種趨勢。可喜的是,國內在工程哲學研究方面基本與國外同步,且彼此既有著相同的特點,也有著各自的特色。[2]在21世紀初的最近幾年裡,陸續出版了眾多工程哲學方面的著作,如《工程哲學引論》(2002)、《工程哲學》(2007),Engineering Philosophy(2003)、Philosophy and Engineering:An Emerging Agenda(2007)、以及Engineering in Context(2009)等。
正如拉卡託斯所言,“沒有科學史的科學哲學是空洞的,沒有科學哲學的科學史是盲目的”,工程史對於工程哲學也有著類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國工程院殷瑞鈺院士也曾多次提到,工程史研究是工程哲學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工程史應該成為“開展工程哲學研究的切入點”。[3]李伯聰教授也曾模仿康德提出“沒有工程史的工程哲學是空洞的,沒有工程哲學的工程史是盲目的”。[4]國外在工程史研究方面已有一些成果,如A Histor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rtful Methods(1999)、A Social History of Engineering(1996)等。而國內尚未有專門意義上的工程史著作。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1月28日在中科院舉行的首屆工程史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掀開了國內工程史研究的序幕。
《工程與技術史:藝術方法》是美國喬治亞大學的地質學與人類學教授加里森(Ervan G.Garrison)所著的一本關於工程史研究力作。整體上看,該書不同於一些著名的技術史或科學技術史著作(如辛格的《技術史》、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等),更多的是關注工程而較少關注科學技術;也不同於各類工程學科的專門史(如冶鐵史、橋樑史、鐵路史等),而更偏向於通史。它不僅是一部關於工程的編年史,而且是一部關於工程的觀念史和社會史。在加里森看來,它更像是一本藝術與方法的演化史。“工程是一種在產生某一創造性的作品或產品過程中把具體需要與特殊設計進行獨特結合的最古老的應用藝術之一”。正是如此,加里森認為“把工程既作為一門藝術又作為一種方法冠之以書名是合適的”。[5]從其研究特色看,該書是以工程而不是以技術為研究物件,在內容上工程學與文化人類學相交融,方法上考古學的實證與史論相結合,在工程如何發展問題上蘊涵著演化思想。[6]
基於對《工程與技術史:藝術方法》的研究,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工程史上存在著工程的多樣性,不同門類工程以及同一門類工程內部之間存在著延續性與創新性。
從不同門類工程的發展並結合科技史和社會發展史來看,每一新型別工程的出現往往是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及重要社會歷史變化與多因素選擇的結果,正是這些變化的複雜性凸顯了工程的多樣性變化及其選擇性特點。恩格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的觀點揭示了人類的出現和工程活動的起源之間的聯絡。工程的一般含義是“造物”,最早的石器工具的打製標誌著人類“造物”的開始,這種“造物”勞動也意味著工程的發端,同時也賦予了“造物者”——人的內涵。石器工具的出現也被認為是技術誕生的標誌,因而在起源意義上,工程和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絡,工程史與技術史也就有了許多內在的聯絡和結合(這也許是加里森將書名冠之以工程與技術史的原因,儘管在書中主要以工程為研究物件)。人類的生存除了自然物之外,還需要人工物,如器物、工具、人工居所等等,自然物為天工之物,而器物、工具以及一切非自然生成的有用物的製作、建造是人工界的,它們是人類工程活動的產物。隨著人類生產、生活需求的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提高,工程活動也逐漸豐富多樣。近代以前主要有土木工程,在歐洲某些地區冶金工程活動比較活躍。到近代,科學革命和產業革命為工程的分化以及新的工程領域的出現帶來了動力。這一時期,除了土木工程領域的分化,開始有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等,特別是蒸汽機的發明更是推動了機械工程的發展,也加速了鋼鐵冶金與鐵路工程的發展步伐。到20世紀,航空航天工程、電子工程、石油工程以及核工程等發展起來。工程多樣性的存在在科技不斷進步的同時,也反映著工程活動中人類需求以及創造力的不斷豐富和加強。
從同一門類工程的發展來看,在大尺度時-空範圍內,每一類工程內部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連續性和創新性,技術創新與社會需求是促使工程創新的動力。連續性體現在同一類工程在不同時期的持續出現。以具有代表性且最與人的日常生活聯絡緊密的土木工程為例,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主要以石器工具的製造和使用來提高適應自然並得以生存的能力。這一時期的“土木工程”(這種稱謂後來才出現)簡單而直接,但“整合”了一些原始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技術。法國的尼斯市出土的文物有了人造居所的第一手證據。[7]古埃及人利用適合於自身環境條件的工程方法創造了許多土木工程奇蹟,如寺廟、金字塔、灌溉水渠、軍事工程設施等使得它成為那個時代真正的“石頭的主人”(master of stone)。[7](P111)在古希臘,儘管也有舉世聞名的工程奇蹟——羅得西人巨像、亞歷山大里亞燈塔和帕臺農神廟,但是古希臘留給後世的最大財富就是足以影響現代工程實踐的科學思想、原理、科學知識、以及批判性思維方式。[7](P45)古羅馬人從其他地區學到了關於工程的知識,他們從伊特魯利亞人那裡學得了弓形結構,從希臘人那裡學到了如何透過導引管供水、隧道技術和水凝水泥的用法,等等。但也正是古羅馬人在繼承其他地區土木工程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把這些能力發揮到極致,使得土木工程技術達到那一時代的巔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軍事攻防機械(弩炮、彈弓等)、道路(羅馬主幹道)、橋樑、引水渠,測高儀、量鬥、水平儀、引水管檢測器、城市建築群。不過古羅馬的土木工程有著鮮明的特點,即在東羅馬共和國時期以軍事工程為主,而在西羅馬帝國時期則以民用工程為主。也正如加里森所概括的,“在共和國的時代是軍事工程師的時代,而帝國時代是民用工程師的時代”。[7](P61)到中世紀,工程活動儘管以阿拉伯人“重新點燃古希臘火炬”——繼承希臘人的科學思想和工程風格為主,但也建造出了康斯坦丁堡式的城堡,並一直影響著中世紀的城堡建築。到近代,實驗科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作為工程基礎的知識(如靜力學),文藝復興運動使得文藝領域的人文主義思想對工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聖彼得堡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門階形多孔橋、碎石路等是那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土木工程。18~19世紀初的歐美,土木工程的分支——橋樑建築工程,無論是構架還是設計都既有繼承又有創新。那一時期在鐵橋、吊橋以及它們設計方面的演化上就是很好的證明。[7](P179-192)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速,垃圾與廢物處理、給水與用水衛生等社會需求促使許多衛生工程和大型水利工程陸續出現。比較著名的有美國的胡佛大壩和聖.弗朗西斯大壩,以及克勞頓(Croton)供排水水道、伊利運河、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等。從以上敘述中可以看出,同一型別工程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既體現了工程的延續性,又體現其創新性,主要體現為這類工程在結構、功能、意義、用途等的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技術的創新與社會需求的變化是其演化的主要動力。
另外,同一國家(或地區)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或地區)在同一時期的工程呈現出與科技創新水平相適應的狀況,且整體上都呈現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從建築工程來看,早期比較發達的地區有埃及、羅馬等,文藝復興時期工程科學的出現使得義大利成為當時的中心,從17世紀開始法國就成為了新的工程中心。直到19世紀中期,先是英國、然後是法國在鋼鐵橋樑設計方面一直是世界的引領者。20世紀中期,隨著鋼鐵技術和混凝土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領先水平被橋樑建造工程師傳入美國。艾菲爾鐵塔、克里夫頓吊橋(Clifton Suspension Bridge)都是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成就。從機械工程來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由於當時其科技水平相對於其他地區較高,使得它在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械工程方面的成就比較突出;而到了19世紀後期,英國在以電動機為動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相比美國而言不佔有優勢,使得這一時期它在機械工程方面的成就不再是絕對的領先者。同樣地,對於不同國家(或地區)來說,在同一時期各種型別的工程也與其當時的科技水平相適應。在卡諾原理、熱力學第二定律等還沒發現之前,熱能的應用真正是伴隨著蒸汽泵的發展而出現的。而科學的新成果(熱力學定律)發現之後,以熱能為動力的機械工程才迅速取得了快速的提高與發展。
工程的多樣性、延續性與創新性揭示了工程的演化本質。工程作為哲學的研究物件,是作為“一般”的物件,包含抽象的“物種”概念和具體的“個體”概念。因此,工程的多樣性表現為作為“物種”的多樣性(如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等各種門類的工程)和作為“個體”的多樣性(如橋樑工程中的拱橋、吊橋等)。工程的多樣性存在是工程發展過程中諸多因素進行選擇的前提,也為工程的創新提供了可能性。工程演化中的選擇機制是指在不同科技發展水平與社會歷史條件下,因自然條件、技術條件、社會需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工程的規劃設計、建造、執行、管理等過程中對工程的結構、功能、效用、效率等進行選擇的過程。這種選擇機制不同於生物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而是一個社會建構的過程。如卡隆(M.Callon)在分析20世紀70年代法國電動汽車的失敗案例時,指出由於電動汽車的開發與當時社會需求與消費需求的不適應性制約了它的發展。[8]此外,同一門類的工程在知識、技術、物質材料等方面的“繼承”(類似於生物學中的“遺傳”)也是工程演化過程中存在延續性的基礎條件,同時也為新的一輪工程創新進行“量”的積累。正如霍奇遜所認為的,“只要多樣性、選擇和遺傳的特徵存在著”,演化現象就存在。[9]因此,工程的多樣性、選擇、(延續性(類似於生物學中的“遺傳”)等特性的存在,揭示了工程在大尺度時-空範圍內是演化的本質。
二、工程演化的特徵與實質
工程作為造物實踐活動,是在一定邊界條件下,時間-空間、物質、能量、資訊等基本要素(引數)經過動態整合,透過技術性要素與非技術性要素的最佳化、整合與選擇,從而構建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有序、有效系統的活動過程。考察整個人類工程活動的歷史可以發現,工程演化在時間-空間、結構-功能,以及過程-結果等方面呈現出一些重要特徵,它是一個現實的直接生產力的演變與人之為人的本質的不斷展現過程。
(一)工程演化的特徵
(1)在時間-空間尺度上的社會歷史性與地域性。從時間尺度上,工程演化必定是歷時的、歷史的。一方面,生產力的每一次質的飛躍都促成了社會歷史的變革。另一方面,工程演化的每一階段總是與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分工、社會需要密切相關。考察工程的社會史,[10]從古代工程到近代工程,再到現代工程,每一次工程演化都是伴隨著那個時代的社會分工的變化、社會需要的多樣性發展而發生的。如手工業與農業的分離,紡織、製鞋、冶金、建築等方面的社會需要,使得古代以農業經濟工程為主向工業經濟工程為主發生演化;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機器製造業與商業、資訊服務業的分離,工業經濟工程又向知識經濟工程演化。產業是工程的聚集,整個人類歷史的工程從一個階段向更高階階段的演變,其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產業革命。
從空間尺度上,工程演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徵。一方面,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工程其演化的速度不盡一致,與各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和發展速度相關。作為直接的生產力,工程活動是國家經濟的微觀基礎,其規模、速度、質量等的變化對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發展速度、經濟實力等產生重要影響,甚至關係著國家的興衰。以鋼鐵產業的工程為例,西方發達國家在20世紀中葉就基本實現了連鑄-軋鋼。而中國直到70年代末才開始引進連鑄工藝技術與裝置。如武鋼集團透過引進當時具國際先進水平的“一米七”軋機系統,使原有的“平爐-鑄錠-初軋開坯”工藝向“轉爐-連鑄”現代化生產工藝轉變。透過近20年的努力,“一米七”軋機工程經過三次系統躍遷,[10]到1995年實現了生產工藝流程的工程創新。這一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遷使中國鋼鐵工業開始走向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另一方面,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工程都具有豐富的文化特色,且與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這一特徵從歐洲與中國在建築工程的風格差異可以得到明證。儘管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或地區)其工程的演化有著自己的特殊性,但就整個人類工程活動史以及人類文化史而言,工程演化又具有總體趨勢上的一致性或相近性。仍以鋼鐵工業工程為例,現代鍊鋼技術是以19世紀中葉亨利·貝塞麥發明酸性底吹轉爐為起點的,經歷了平爐、托馬斯鍊鋼爐、電弧爐鍊鋼以及熱連軋等階段。從世界鋼鐵工業的歷史看,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基本經歷了同樣的工程演化階段,而且從鍊鋼技術的發展趨勢上,都在向簡化、緊湊、潔淨、節能方向演化。
(2)在結構-功能上的整合性與整體性。從結構方面看,每一具體工程都是對相關技術要素進行選擇、綜合、整合形成相關技術群,並與其他諸如資源、資金、土地、勞動力等非技術要素進行最佳化-整合,構建一個有特定結構和功能、並能產生效益的工程系統。整合性是其本質特徵,因而工程演化也必定體現著各種要素在整合方式(如配置特徵、規模、組織與管理等)的不斷創新與演化。從功能方面看,由於工程活動的過程並不是各種要素的簡單疊加、組合,而是透過綜合整合最佳化形成一個工程系統,具有整體執行的特性。因此,工程演化都是由作為系統整體的執行狀況決定的,實現整體性的提升是實現工程演化的必要過程。具體過程是:首先對亟待解決的工程問題的整體進行解析,針對其薄弱環節進行最佳化,淘汰舊的環節,促使創新並構建新的環節,然後透過重構性的整合最佳化來實現整體性提升。
(3)在演化形式上的漸進性與突變性。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歷史表明,工程演化存在著漸進性與突變性兩種工程演化形式。這既體現在同一型別工程內部,也體現在不同型別的工程之間。在同一型別工程內部,當邊界條件相對穩定時,多發生的是漸進形式的工程演化;當邊界條件發生變化或達到某種臨界點時,往往發生突變形式的工程演化。以鋼鐵冶金工程為例,在同為高爐-轉爐-連鑄軋鋼生產流程下,軋鋼工程演化是漸進式的,包括有連鑄坯冷裝軋製、連鑄坯熱送軋製、無缺陷連鑄坯直接熱裝爐軋製、連鑄坯直接軋製、薄板坯連鑄-連軋等。而在第一代鋼廠與第二代鋼廠之間,鋼鐵冶金工程演化則是突變式的。製造流程從“高爐-轉爐/平爐-模鑄-初軋/開坯-各類產品軋機”所組成的生產體系向“高爐-鐵水預處理-轉爐-二次冶金-連鑄-熱送/熱裝-再加熱-熱連軋機”體系躍遷。另一方面,在不同型別的工程之間也存在類似的演化形式。例如,從材料的發展史看,新舊時期時代的材料工程只是在石材形態、硬度、大小等方面的漸變式演化,而青銅器、鋼鐵、高分子材料等工程材料的劃時代變化則歸因於工程的突變式演化。形式上的漸進性與突變性的特徵,體現工程傳統與工程創新的統一。
(4)在演化過程上的連續性與間斷性。工程演化形式的漸進性與突變性反映了在其過程的連續性與間斷性(階段性),是二者的統一過程。前一階段總為後一階段提供必要的基礎,而後一階段總在創新的基礎上有所突破,這樣的演化過程呈現間斷性;而在每一階段內部,總存在工程知識、技術、文化傳統等的繼承,處於量的積累狀態,保持著演化的連續性。從古代工程向近代工程,再到現代工程,總體表現為由低階到高階的“質的飛躍”(間斷性),同時後一階段又是孕育於前一階段的工程演化之中的(連續性),正如馬克思所說,“後一個[生產]形式的物質可能性——不論是工藝條件,還是與其相適應的企業經濟結構——都是在前一個形式的範圍內創造出來的”。[11]工程連續性與間斷性演化的結果是,一批先進工藝、裝置和產品創新性地發展,一批已存的工藝裝置和產品漸進性地改進並繼續生存和發展,一批落後的工藝、裝置和產品被淘汰。
(二)工程演化的實質
從性質上看,工程演化屬於“進化認識論”的範疇,是工程哲學的重要領域。自然-工程-社會三元關係表明,[12]一方面,工程演化是自然演化的範疇。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著,而是生成著並消逝著”。[13]人類作為自然界“生成並消逝著”的一部分,所創造的人工界總是依賴於自然並影響著自然的生存與消逝的。而人類又是透過工程活動來創造人工世界的,從而人工世界也“生成並消逝著”。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界的演化過程中,自然界既為人工界“生成”資源(材料、能源等)和資訊(自然物的物理、化學屬性以及其他知識等),也為人工界帶來“消逝著”的制約因素(如規律的不可違或地質、氣候的變化等等)。因而工程演化研究必定要反映和考慮自然界及其演化的因素。另一方面,工程演化又是社會演化的範疇。社會性是工程的重要屬性,是工程活動主體的社會性及其對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直接的、顯著的影響和作用的結果。而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軍事等因素總是對工程的演化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現實的、具體的工程目的性、價值導向也彰顯了社會諸多因素的作用。
從物質文明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看,工程一直是直接的生產力,是人類社會及其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總是以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生產為前提的,物質條件的生產就是生產力本身,它是依靠工程活動來實現的。馬克思認為,“人們用以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方式……是他們表現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們是什麼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麼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14]從這句話中可以理解,人類透過工程活動獲得物質生活資料,同時工程又表現為人們“生活的一定方式”,工程的目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工程本身(怎樣生產)是相一致的。人類正是在不斷的工程活動中表現著自身生活的一定方式,不斷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存狀況和生活質量。每一代人的工程活動所建造之“物”都為後一代人的工程化生存提供了現實的直接生產力,後一代人依靠它來“表現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並又為其後一代人提供新的生產力,如此迴圈往復,不僅促使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而且不斷推動工程演化,即生產力的不斷演化。每一次工程演化過程中的“突變”,都必定是生產力的重大變革,社會形態因之更替。可以說,人類社會及其文明的發展史是一部工程演化史,也是生產力的演化史。
從價值論角度來看,工程演化中,工藝、裝備和產品等的更新換代,不僅實現了生產力的不斷演變,同時還促成了價值的實現與演化。在這裡,價值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指當時當下的價值。工程都是價值導向的,對於同一型別工程而言,每一工程中工藝流程的工序功能集的解析-最佳化、工序關係集的協調-最佳化,以及流程系統工序集的重構-最佳化,總是貫穿著價值的調整與協調,或者是價值的正向遷移,一旦工程實現系統躍遷,其負載的價值也會隨著實現。第二個層次指終極價值。就整個人類工程活動的價值而言,工程演化又是人之為人的本質——人的自由、自覺、自為的類本性——的不斷展現過程。工程都是為人的、屬人的,是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的,透過物質化、結構化強化了對人的關懷。也就是說,“工程是‘知道的做,,是工程主體自我意識——類意識的物件化過程,是人的‘自為本性,的自覺實現方式”。[15]工程又是自為的,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既按照規律建造,又體現合目的的自覺。馬克思認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尺度運用到物件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建造”。[16]工程就是整合性的建造,它反映著作為主體的人的“內在尺度”和“美的規律”,這種“內在尺度”和“美的規律”就是一種形而上的本質——類本質,工程演化就是對這種形而上的本質的展現。
三、工程演化研究的重要意義
演化的觀念在“工程”上的缺位、技術進化論的既有成果使得工程演化研究有了可能。基於本文的初步探討,工程演化中的許多問題尚亟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從國內工程哲學的研究進展來看,工程演化研究是對當前中國工程哲學研究的拓延與深化,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在理論層面,首先是從工程維度豐富了廣義進化論的理論寶庫。工程演化研究不僅透過工程史的梳理,來探討工程演化的本質、特徵、動力、機制及規律等問題。而且也從工程與科學、技術、產業、經濟、社會的關聯上探討工程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和社會進步等問題。這不僅同科學的不斷髮現、技術的不斷進步相對應起來,而且豐富了產業演化理論和演化經濟學的內容,增加了廣義進化論理論寶庫的丰度。其次,在工程教育中有助於工程人才加強對工程活動中所涉及的非技術性要素的重要性認識,認識眾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機理,認識到該繼承什麼、該引進什麼以及該從何方向進行創新。
在實踐層面,其一是為技術進步的方向、工程科學的研究方向提供戰略性、導向性的意見。工程是一定邊界條件下諸多技術的動態整合。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技術進步方向是由工程的戰略層面確定的。同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引起與許多學科交叉、諸多技術整合相結合的工程科學命題。工程演化論研究必然將促進工程科學的深化和拓展。其二是為現實的工程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工程管理是為實現預期的工程目標,有效地利用各類資源、在正確的工程理念指導下,對具體工程進行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的活動與過程。而工程活動中技術性要素與非技術性要素的演化,以及它們之間整合形式的多樣性,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難度。工程演化論的成果有助於在把握規律性和關聯性的基礎上進行高效的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