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迷失在耶路撒冷

    因為舉辦奧運有如下好處:

    舉辦奧運會對舉辦城市和舉辦國的商業領袖來說,真的很有吸引力。對這些人來說,這也是他們政治生涯、職業生涯的契機,因為他們得以大大拓展他們的關係網路,而且還等於給更重要的人物幫了大忙。

    舉辦奧運會能帶動巨大的消費和基礎設施投資,這對當地商業和居民都有好處。

    對參與舉辦奧運會的人來說,這通常是他們仕途的轉折點。

  • 2 # 排骨紅燒說籃球

    近年來,各個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對奧運會的申辦越來越不感興趣了,我們有時候也會陷入深思:“舉辦奧運對一個國家而言有什麼實際意義?”其實最適合舉辦奧運會的國家就是類似如08年那會兒的中國---經濟崛起,政府強勢(而不是僅僅靠舉辦城市)政府和民眾迫切需要用一個國際性賽事來證明自己,展示自己,讓國際社會了解自己,類似還有索契冬奧的俄羅斯。但這樣的國家越來越少了。前一陣子2022冬奧會的申請就有一大票國家城市退出,弄得國際奧委會很沒面子。

    但是總的來說舉辦奧運會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還是有很大意義的,以08年的北京奧運會為例:

    提升城市品位。對主辦城市北京來說,透過奧運會,將極大地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及整個城市的現代化水平。併為其他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成功經驗。

    2008年奧運會是現代奧運會第3次在亞洲登陸,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也是第1次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舉辦。亞洲人口35.7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一個大洲,佔世界人口的61%,面積44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9.4%,在世界的經濟發展和戰略地位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曆史、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中國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建立,政治局勢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日益提升。這一切,都有別於世界上其他國家。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對於透過奧運會促進奧林匹克運動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和國家的普及,對於傳播奧林匹克主義、宣傳奧林匹克精神、豐富奧林匹克運動內涵、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健康持續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功能,實現奧林匹克運動的崇高目標,均有不可替代的深遠影響和積極作用。

    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世界各地的人蜂擁而至,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造成消費市場迅速膨脹。大量國內外遊客的到來利於發展旅遊業。同時由奧運經濟形成的巨大商機將吸引眾多投資者前來尋求合作機會,形成巨大的投資市場。這些都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2008年奧運會是對中國的經濟實力、政治穩定、社會治安、經營管理、民眾素質、技術水平、環境衛生以及體育競爭力的一次綜合檢閱。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將促進中國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的全面發展,促使中國成為真正的體育強國;將促進中國與世界的體育合作和交流,為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將促進北京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將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復興程序。我們應堅持“以發展辦奧運、以奧運促發展”,將2008年奧運會與中國的經濟、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公民素質和各項工作水平。南韓因為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隨之而來的是進出口貿易擴大,經濟、技術交流加速發展,其國際形象得到極大改善。可見,透過舉辦奧運會,可以實現一個國家的跨越發展,尤其是中國當前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階段,奧運會的這種促進作用就更為明顯。

    帶動經濟產業發展。奧運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動,為保證其舉辦成功,需要投入最優質、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產品,由此帶動了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升級換代,推動了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高階化。產業結構調整到位、經濟運作良性迴圈將促進全國整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騰飛。

    展示大國實力。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能舉報奧運會的,這需要巨大的實力做後盾,舉報奧運顯示了國家實力。

    增加就業機會。由奧運專案直接帶動的城市建設,有力地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城市經濟持久發展的後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

    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大量圍繞申辦和舉辦奧運會,以愛國主義、首都識、集體榮譽為中心的宣傳工作,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全體市民愛國家的熱情,在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係、奮發進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創造新局面。

    提高人民文化、體育素質。對於體育的發展不言而喻。

    促進外交事業發展。舉辦奧運會無疑給舉辦國同世界各國的交流起到錦上添花的積極作用,加速的對外交流速度和深度。

    宣傳國家國際形象。奧運會時全世界將有40億人透過電視觀看奧運會,這將使舉辦國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將極大提升舉辦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形象。

  • 3 # 克里奧爾

    夏奧會舉辦時間 屆次 舉辦國 城市

    1896年 1 希臘 雅典

    1900年 2 法國 巴黎

    1904年 3 美國 聖路易斯

    1908年 4 英國 倫敦

    1912年 5 瑞典 斯德哥爾摩

    1920年 7 比利時 安特衛普

    1924年 8 法國 巴黎

    1928年 9 荷蘭 阿姆斯特丹

    1932年 10 美國 洛杉磯

    1936年 11 德國 柏林

    1948年 14 英國 倫敦

    1952年 15 芬蘭 赫爾辛基

    1956年 16 澳洲 墨爾本

    1960年 17 義大利 羅馬

    1964年 18 日本 東京

    1968年 19 墨西哥 墨西哥城

    1972年 20 德國 慕尼黑

    1976年 21 加拿大 蒙特利爾

    1980年 22 前蘇聯 莫斯科

    1984年 23 美國 洛杉磯

    1988年 24 南韓 漢城

    1992年 25 西班牙 巴塞羅那

    1996年 26 美國 亞特蘭大

    2000年 27 澳洲 悉尼

    2004年 28 希臘 雅典

    2008年 29 中國 北京

    2012年 30 英國 倫敦

    2016年 31 巴西 里約熱內盧

    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

    1、1924年第1屆冬奧會地點:法國夏慕尼

    2、1928年第2屆冬奧會地點:瑞士聖莫里茨

    3、1932年第3屆冬奧會地點:美國普萊西德湖

    4、1936年第4屆冬奧會地點:德國加爾米施-帕滕基興

    5、1948年第5屆冬奧會地點:瑞士聖莫里茨

    6、1952年第6屆冬奧會地點:挪威奧斯陸

    7、1956年第7屆冬奧會地點:義大利科爾蒂納丹佩佐

    8、1960年第8屆冬奧會地點:美國斯闊谷

    9、1964年第9屆冬奧會地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10、1968年第10屆冬奧會地點:法國格勒諾布林

    11、1972年第11屆冬奧會地點:日本札幌

    12、1976年第12屆冬奧會地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13、1980年第13屆冬奧會地點:美國普萊西德湖

    14、1984年第14屆冬奧會地點:南斯拉夫薩拉熱窩

    15、1988年第15屆冬奧會地點:加拿大卡爾加里

    16、1992年第16屆冬奧會地點:法國阿爾貝維爾

    17、1994年第17屆冬奧會地點:挪威利勒哈默爾

    18、1998年第18屆冬奧會地點:日本長野

    19、2002年第19屆冬奧會地點:美國鹽湖城

    20、2006年第20屆冬奧會地點:義大利都靈

    21、2010年第21屆冬奧會地點:加拿大溫哥華

    22、2014年第22屆冬奧會地點:俄羅斯索契

    舉辦奧運會的意義有:打響本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在奧運會準備期拉動本國經濟發展,改善本國尤其是奧運會舉辦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 ,能夠吸引更多的外資,促進體育產業、旅遊業等發展,改善奧運會舉辦城市的人居環境,凝聚本華人心,增強民族自豪感。

  • 4 # 雨你談乒乓

    舉辦奧運會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一是提升城市品位。對主辦城市北京來說,透過奧運會,將極大地提升北京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及整個北京的現代化水平。中國,中國北京,以及中國香港、青島、上海、天津、秦皇島、瀋陽六個奧運會舉辦城市都從籌備承辦過程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併為全國其他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成功經驗。

    二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世界各地的人蜂擁而至,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造成消費市場迅速膨脹。大量國內外遊客的到來利於發展旅遊業。同時由奧運經濟形成的巨大商機將吸引眾多投資者前來尋求合作機會,形成巨大的投資市場。這些都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三是帶動經濟產業發展。據估算,從奧運申辦到手,一直到2008年,奧運會每年會帶來的直接的經濟效應是全國GDP增長0.3%到0.4%。奧運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動,為保證其舉辦成功,需要投入最優質、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產品,由此帶動了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升級換代,推動了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高階化。產業結構調整到位、經濟運作良性迴圈將促進全國整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騰飛。摩根士丹利國際投資公司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說:“在2008年奧運會之後,我們預計中國經濟將繼續高速增長。”

    四是展示大國實力。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能舉報奧運會的,這需要巨大的實力做後盾,作為一個東方文明古國、大國,舉報奧運顯示了國家實力。

    五是增加就業機會。由奧運專案直接帶動的城市建設,有力地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城市經濟持久發展的後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

    六是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大量圍繞申辦和舉辦奧運會,以愛國主義、首都意識、集體榮譽為中心的宣傳工作,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全體市民愛國家愛北京的熱情,在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係、奮發進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創造新局面,極大增強全球華人和全華人民的凝聚力。

    七是提高人民文化、體育素質。對於體育的發展不言而喻,全國開展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和北京市民普及英語等活動提高了文化素質。

    八是促進中西文化融合。西方文明是什麼都強調競爭,中國的文化更多強調的是謙讓,即使是對抗性,也強調點到為止。這兩種文化在當今社會都有它需要吸收對方文化的必要。東西方文化如果互相吸收對方的有益成分,將能創造更高層次的世界文化。

    九是促進外交事業發展。舉辦奧運會無疑給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交流起到錦上添花的積極作用,加速中國的對外交流速度和深度。

    十是宣傳國家國際形象。奧運會時全世界將有40億人透過電視觀看奧運會,這將使北京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將極大提升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形象。這是無形的資本:現在由於奧運會的原因,你不需要做任何宣傳,全球的視線都集中到中國(在大部分外華人眼裡,北京=中國),他們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會主動關注著你的一舉一動,這種效果是花錢也買不來的。

  • 5 # 留研

    1、舉辦過奧運會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歷經了賠錢賺吆喝的經歷,因此現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沒有太大的意願舉辦奧運會,因為每個國家會更多的考慮舉辦奧運會的得與失的利益衡量。 2、2008年中國首次在首都北京舉辦了奧運、會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確實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的經濟實力,展現了北京非凡的城市魅力。極大的鼓舞與增加了華人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促進了中國體育事業的更快更好的發展。 3、中國在未來申辦奧運會之時,應該由有經濟實力的一個城市或幾個城市提出聯辦,且申辦城市應當是按比例的投資主體而非國家。國家只能給主辦城市予以適當扶持補貼而絕不可包辦代替當保姆…

  • 6 # 鱗鱘仙翁

    易經渙卦,講當國家渙散之時,王必須要廟祭,而且要用厚不用薄,就是舉辦大的活動,儘量多花錢,為的就是喚起民心,增強人民的凝聚力。

  • 7 # 好萌的嘟嘟嘴

    原則上應該是,透過在自己國家主辦這個賽事,而達到讓極少部職業運動員的努力來帶動絕大部份普通群眾主動參與,讓其變成常態化,顯然效果是有的,但是卻不明顯。支援大於所獲得的效果,太不值得了。與其這樣不如把錢投入到地方的民用公共設施上,讓體育離我們近點,價格大重點效果會更好些吧。

  • 8 # 稀夫文字

    有過諸多語境談到舉辦奧運會或者其他國際賽事並追問意義,透過各種聲音,我們知道諸如舉辦奧運會有經濟發展機遇、象徵光明團結、世界和平等等種種好處。也有不同聲音認為化不來等等這裡我們就不復述。我說一點自己不成熟的理解和朋友們探討一下。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認為:“世界是語言的意義。“這句話是說世界所有表現都是語言。我認為奧運會也是,她是一個民族的語言,敘事這個民族的能力和精神狀態。基於這點,上面所說的象徵與機遇和平都應該涵蓋在裡面。如是,積極的意義將會是巨大的。你說對嗎?

    非常榮幸的是本人在江西參加了迎接08年中國奧運長跑,雖為萬人中的一個,那種振奮至今想來亦激動不已。當時人人都喜氣洋洋,熱情奔放,那是一種對民族升騰的喜悅,久久不能忘懷。

    維特根斯坦對語言(世界即語言)有過準確定義:“只有事實才能表達意義。”個人認為事實上的舉辦奧運盛會是我們民族掘起的表達方式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 9 # 小編為啥改了我的名字

    沒有任何意義!除了勞民傷財沒有卵用處!以前通訊不發達,資訊不流暢,想在全世界做廣告,奧運會是最好的載體,奧運會捧紅了一批企業和國家,引來了大批企業大手筆投資!而現在資訊觸手可得,無處不在,沒有必要再做這種宣傳投資了!

  • 10 # 狂飆體育

    先陳述個事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奧運會失去了興趣,原因很簡單,勞民傷財,不是特別需要的話,很少由國家願意攪動這灘渾水。更可笑的是,奧委會又把如意算盤打到中國身上,但是,現在國民更理智,明確的說是,老百姓不答應,中國也不是冤大頭。類似08奧運,那時候中國需要那麼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現在,不需要了,中國靠自己站穩了腳,虛的不要了。

    無可厚非,奧運會給舉辦國能帶來好處,但是後續的麻煩也是大於好處,所以,一些財力跟不上的國家,根本不願意趟這池渾水,以至於奧運會變得越來越雞肋了。在不斷的改革中,奧運會有點貪圖大而豪華,漸漸的暴露出很多問題,而問題又長期得不到解決,使得奧運會與奧運精神有點背道而馳。

    論起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奧委會胃口太大,吃大頭不說,對舉辦地的要求還變得越來越嚴苛,使得奧運會與初心相牴觸。二是奧運造成的浪費也是越來越大,建設的超一流場館的利用率很低,後期維護費用很高,好多都荒廢了。三是大投入引起民眾的不滿,群眾沒有得到紅利,自己的生活毫無改善,甚至浪費的都是納稅人的錢。所以,現在的奧運,與最初的精神越走越遠。

  • 11 # 清從君

    奧運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大全球盛會,奧運期間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一同相互競技,共襄盛舉!數十億人民共同關注!正因為有如此矚目的吸睛能力,成為一些發展中國家推廣軟實力的機會!

    以2008年中國奧運會為例,當時國家經濟實力較弱,國內投資減少,中國在世界舞臺露臉機會非常少,很多人把中國的印象停留在以前,不瞭解中國的變化!這時非常需要吸引世界的投資,讓世界看中國的嶄新面貌和吸引外來資本來國內投資,但我們沒有推廣視窗,這時候就非常需要舉辦一次全世界關注的奧運會,把中國好的,積極的一面對外展示,事實證明08年奧運會非常成功,重新整理了很多人對中國的看法,中國社會強大的一面讓世界知道!舉辦奧運會需要興建各式場館,可以擴大投資,以奧運會周邊帶動觀光產業,奧運會標誌性場館,符號,產品可以成為國家和城市的明信片!可謂一舉多得

    隨時社會發展,世界經濟放緩,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小,許多國家越來越不願意舉辦和以前形成鮮明的對比!奧運會作為國家對外展示起到積極作用,有利有弊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以“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要我讓著她?”為開頭寫一篇古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