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吳子楊wilson 回答:
全世界的經濟總體存在一個平衡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流動性的問題,流動性客觀存在性主要體現一個供給關係,供給產生價格浮動於價值周圍。
美國國債被拋售,美元會貶值。美元貶值是指短期內美元相對任何其他貨幣貶值(當然每個美元貨貨幣對貶值幅度是不同的)。
同時美元和墨西哥的貿易合作緊密,所以美元的貶值導致美國出口的貨物更加物美價廉,而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價格上漲。上漲的結果會導致美國對墨西哥進口商品需求減少且出口增加。這種影響會進一步導致墨西哥比索貶值,美元升值。最終迴歸到平衡水平。
順便提一下,為啥比索短期升值對墨西哥經濟是利好: 因為融資成本低了。把一個國家想成一個公司,現在貨幣就是提供流動性的工具。理論上講,任何公司只要有充足的流動性,都不會倒閉。倒閉往往都是因為流動性不足而非經營方向出問題導致的。那麼如果墨西哥這個 “公司” 缺少流動性,只要補充流動性,它還是有可能度過經濟危機的。
如果危機的發生只是因為這個公司的幾個部門出現虧損,那麼公司可以透過挪用內部資金的方式填窟窿,世界各國的QE(量化寬鬆)就是從內部獲得流動性。但是當對內沒有辦法提供足夠流動性的時候(比如公司80%的業務部門都在虧錢),就需要對外融資。
還是把墨西哥看成一個公司,公司對外獲得流動性的方式有兩種:發行債券(債權融資)或發行股票(股權融資)。發行債券是憑藉公司信用來獲得流動性。公司過去和未來的收益能力都可以被用作證明自己信用的工具。另外一種融資手段就是發行股票,也就是憑藉出售資產(或權益)來獲得流動性。
在國家層面,第一種就是發行國債,第二種就是出售國有資產(比如說,賣油田,賣鐵礦等等)。從政府的角度,在危機時期,人人都會趁火打劫。如果選擇折價變賣資產(股權融資),你的優質資產會被大打折扣的變賣出去,對國家來說是很不划算的,更何論政權都可能因此產生動盪。所以國家在獲取流動性上,更傾向於發行國債。
剛剛說了,發行國債就必須要證明自己信用良好。除了指出國家的盈利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貨幣價值。因為央行印鈔是任何國家流動性 “最後的避難所”。因為在政府實在還不上外幣的時候,它只能選擇發行本國貨幣(比索)來還錢。比索越值錢,政府的信用就越好,政府發行債券所需要的利息(融資成本)就越低。
嚴格的說法是,本國貨幣的價值體現了政府信用。如果本國貨幣大幅貶值,等同於政府信用的降低。本國貨幣不值錢,就是政府信用的破產。而政府信用跟發行國債的借貸成本是成正比的。因此優質的政府總能以更低的價格融到資。
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比索升值雖然抑制了墨西哥的出口,但是整體還是對墨西哥是個好訊息。而根據貨幣中性原則,任何短期的貨幣價值升降在都會在長期迴歸到正確的價值水平。因此在中期或長期,墨西哥比索的升值會通過出口的壓縮被補償回來,最終迴歸到真實價值水平。
交易員吳子楊wilson 回答:
全世界的經濟總體存在一個平衡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流動性的問題,流動性客觀存在性主要體現一個供給關係,供給產生價格浮動於價值周圍。
美國國債被拋售,美元會貶值。美元貶值是指短期內美元相對任何其他貨幣貶值(當然每個美元貨貨幣對貶值幅度是不同的)。
國債拋售 -> 美元貶值 -> 墨西哥比索升值 (短期)同時美元和墨西哥的貿易合作緊密,所以美元的貶值導致美國出口的貨物更加物美價廉,而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價格上漲。上漲的結果會導致美國對墨西哥進口商品需求減少且出口增加。這種影響會進一步導致墨西哥比索貶值,美元升值。最終迴歸到平衡水平。
美元貶值 且 比索升值 -> 美國出口 ↑ 且進口 ↓ -> 美元升值,比索貶值 -> 迴歸到均衡水平 (中期)順便提一下,為啥比索短期升值對墨西哥經濟是利好: 因為融資成本低了。把一個國家想成一個公司,現在貨幣就是提供流動性的工具。理論上講,任何公司只要有充足的流動性,都不會倒閉。倒閉往往都是因為流動性不足而非經營方向出問題導致的。那麼如果墨西哥這個 “公司” 缺少流動性,只要補充流動性,它還是有可能度過經濟危機的。
如果危機的發生只是因為這個公司的幾個部門出現虧損,那麼公司可以透過挪用內部資金的方式填窟窿,世界各國的QE(量化寬鬆)就是從內部獲得流動性。但是當對內沒有辦法提供足夠流動性的時候(比如公司80%的業務部門都在虧錢),就需要對外融資。
還是把墨西哥看成一個公司,公司對外獲得流動性的方式有兩種:發行債券(債權融資)或發行股票(股權融資)。發行債券是憑藉公司信用來獲得流動性。公司過去和未來的收益能力都可以被用作證明自己信用的工具。另外一種融資手段就是發行股票,也就是憑藉出售資產(或權益)來獲得流動性。
在國家層面,第一種就是發行國債,第二種就是出售國有資產(比如說,賣油田,賣鐵礦等等)。從政府的角度,在危機時期,人人都會趁火打劫。如果選擇折價變賣資產(股權融資),你的優質資產會被大打折扣的變賣出去,對國家來說是很不划算的,更何論政權都可能因此產生動盪。所以國家在獲取流動性上,更傾向於發行國債。
剛剛說了,發行國債就必須要證明自己信用良好。除了指出國家的盈利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貨幣價值。因為央行印鈔是任何國家流動性 “最後的避難所”。因為在政府實在還不上外幣的時候,它只能選擇發行本國貨幣(比索)來還錢。比索越值錢,政府的信用就越好,政府發行債券所需要的利息(融資成本)就越低。
嚴格的說法是,本國貨幣的價值體現了政府信用。如果本國貨幣大幅貶值,等同於政府信用的降低。本國貨幣不值錢,就是政府信用的破產。而政府信用跟發行國債的借貸成本是成正比的。因此優質的政府總能以更低的價格融到資。
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比索升值雖然抑制了墨西哥的出口,但是整體還是對墨西哥是個好訊息。而根據貨幣中性原則,任何短期的貨幣價值升降在都會在長期迴歸到正確的價值水平。因此在中期或長期,墨西哥比索的升值會通過出口的壓縮被補償回來,最終迴歸到真實價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