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不明白,明明沒有親人是一件悲痛殘忍的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嘲笑諷刺孤兒,是誰告訴你孤兒就是沒教養的代名詞了,為什麼犯了錯就說他是孤兒,誰告訴你他犯了錯是因為沒有父母了,我沒有親人,但我一直告訴自己,做人要正直要善良,我不能給我的父母丟臉,雖然他們不在了,但我還活著,只要我活著一天,就不會讓我的父母因為我而被他人侮辱,至少在尊嚴上我要他們活著體面,逝去亦然。孤兒不是你們用來辱罵他人缺乏教養,沒有純良秉性的代名詞,它只是一個沒有家人,本就脆弱不堪的孤獨的詞彙,沒有家人不是你們攻擊的缺口,如果你看不慣一個人,憎惡辱罵請衝著那個人,不要與他的親人掛鉤,你要知道,他可惡與他有沒有父母這件事沒有多大關係。以我自身的經驗告訴你們孤兒性格好壞與她的父母沒有關係唯一的原因大概就只是因為她沒有家人而需要承受的嘲笑和欺負而這些多半來源於那些總拿孤兒說事自認為孤兒就是沒有教養的人的。我只知道孤兒從來就不會嘲笑辱罵他人,因為他們本身自卑成癮,哪怕他們有天功成名就,他們也不會瞧不起所謂不如他們的人,只因為你有家人,便勝了他們所有人。為什麼要嘲笑一群沒有家人的可憐蟲,他們活著本就不易。我不明白孤兒有什麼好諷刺的。
31
回覆列表
  • 1 # 踐行者伊甸

    不僅是孤兒會被攻擊,還有很多其他會被人攻擊的。想想小孩子們,路上有一塊石頭,很多孩子會去踢,路邊的樹會被踹,不合群的孩子甚至會被群毆,原因很簡單就是看你不爽。但是如果石頭夠大,樹上帶刺就沒人去踢去踹,不合群只要性格頑強一些,捱打了拼命反擊就很少再有人冒險去騷擾。實際上這就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不講道理,沒有公平正義可言,歸根結底就是淘汰弱者。雄辯之人可以把沒道理的事情說成是有道理,可以把大家都認為對的事說出錯的道理,兩個雄辯的人可以滔滔不絕說個沒完,而最終還要付諸實際行動才能得出最真實的結論。人一生會做許許多多事情,有些有意義,有些沒意義。一被攻擊就受傷像是食草動物,一被攻擊就瘋狂反擊像食肉動物,而龐然大物幾乎不會被攻擊,因為那些攻擊就像是搔癢一樣。願你成為一位強大的孤兒。

  • 2 # T哥看電影

    孤兒問題不是一年兩年了,父母離異拋棄孩子。或是父母雙亡,孤兒在親屬或是孤兒院得不到很好的成長,所以需要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直到成年,因地方政策不同,所以待遇也不同,沒有父母親屬的照顧,孤兒就成了這個世界上的悲劇產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其全球合作伙伴定義孤兒為失去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的兒童。按這一定義來看,2005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孤兒總數高達1.32億。這一龐大的數字不僅包含了失去雙親的兒童,而且也包括了失去父母中的一方而另一方尚在的兒童。

    在這1.32億被認定為孤兒的兒童中,僅有1300萬人失去雙親。證據清楚地顯示,絕大多數孤兒同尚在的父親或母親、祖父或祖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95%的孤兒年齡在五歲以上。

    這一定義與很多工業化國家對孤兒的定義(即失去雙親的兒童才是孤兒)有所不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諸多國際組織於90年代中期採用了這一更廣義的定義,當時艾滋病疫情導致全球數百萬父母死亡,使越來越多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或一方父母的陪伴。因此“單親孤兒”(失去父母中的一方)和“雙親孤兒”(失去雙親)這兩個術語應運而生,以傳達這一日益嚴峻的危機。

    而術語的變化會對有關兒童的政策和專案規劃產生具體的影響。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孤兒”統計資料可能被理解為全球有1.32億名兒童需要新的家庭、住所或看護。這種誤解會導致把扶助重點放在個體兒童,而非為照顧孤兒和需要幫助的家庭及社群提供援助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36個國家開展了一項家庭人口調查分析,以順應這一變化並信守承諾,根據不斷演化的艾滋病危機現實情況而調整工作步伐。這項全球分析旨在比較孤兒和非孤兒當前的生活狀況,指出我們應該進一步拓展工作範圍,不應過多關注孤兒身份的概念問題,而應該更多關注導致弱勢兒童產生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家庭擁有的財產、家庭貧困狀況、兒童與戶主的親緣關係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如果父母尚在)等。

    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經驗來看,這些因素能夠幫助我們確定最需要幫助和支援的兒童和家庭,無論這些家庭是否包括尚在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親屬。

  • 3 # 父母學點心理學

    不是。你寫的經歷很讓我痛心,你一直選擇的善良自強也讓我欣賞。

    請你遠離垃圾人!垃圾人把他們的不滿以道德的名義宣洩;把對事的看不慣上升到對人的攻擊;把別人最痛的傷口當做傷害她的利器。

    遠離他們,對他們的說三道四當做沒聽到,這不是軟弱,是自己掌控環境和注意力,垃圾人不值得分走我們一丁點的注意力,不陪他們對練他們就會索然無味的。

    請靠近願意欣賞愛護並善意指正你的人,孤兒無法改變,但人群環境你可以選擇。

    關注《父母心法》,聊聊“人”的心理

  • 4 # 等待何嘗不是一種邂逅

    這種現象很難改變,就連公眾人物的日常都被品頭論足,更何況生人們心理對不完整事物的排斥,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的冷暴力

  • 5 # 福善緣888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只是孤兒被欺負,自古就是弱肉強食,人性都是欺軟怕硬,只有使自己變的強大才沒人欺負。

  • 6 # 叫魚學習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社會上總有那麼一些人的確看不起沒有父母的人,包括這類人養的孩子,也被灌輸了看不起孤兒的思想,可以去肆意的嘲諷孤兒群體。但更多的人是善意的,他們會用更大的心去包容,寬容孤兒群體。但是這類人卻往往觸及到了孤兒群體敏感的心,讓孤兒群體認為,他們是被特殊對往的一群人。因此與其去關注別人是否嘲諷孤兒,是否特殊對待孤兒,不如讓孤兒群體自己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把自己變得更堅強,讓自己活得比別人更好才是作為孤兒的人該做的。

    其實我們也要知道,這個社會其實是弱肉強食的社會,很多人把孤兒定位在弱肉的層次,但是也不只是把孤兒定位在這個位置上,一些人還會把社會上的體力勞動者的孩子同樣定位在弱肉的位置上。就如我曾經給一位朋友發牢騷說:現在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了,被社會曝光出問題後,總是單位拿薪資最少的那些人背鍋。在社會普遍存在現像下,與其去在意別人怎麼說,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不如從現在開始努力把自己變成比看不起自己的人更強大。

    在這裡提一下我的高中同學,我們班的班長,當時學校的風雲人物,簡直就是我們所有同學學習的榜樣,成績好,性子好,能力強,學生會主席,學校活動主持人,幾乎所有優秀都被她一人承包了!現在是某一外企的高管,有一個愛她的老公,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她就是一名孤兒,從小和奶奶一起長大,自己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一名孤兒可以成長到如此程度,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並不知道,但是我看到就是來自我們所有同學傾慕,羨慕的目光,當然也有嫉妒,也有惡意中傷,但是不管別人怎麼看,她現在確實過得相當好,朋友圈發的資訊也是很正能量的東西。

    看到這樣的她,你真的會發現有沒有父母,是不是孤兒真的沒有什麼不一樣,重要的是自己想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什麼樣,自己想要的未來是什麼

  • 7 # XD剪輯鴨

    孤兒不應該受到攻擊

    每一個人憑藉著什麼身份來到這個世界都不是自己說了算的,而是由父母的情況決定的。

    父母是明星,那你就是星二代。

    若父母是富豪,那你就是富二代,更不用說什麼官二代了。。

    可是如果父母在生下你後,便雙雙離世,那你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眾人口中的孤兒。

    因此我們便應該瞭解到,成為孤兒並不是他們自願的,他們也想有父母陪伴,也想像正常的家庭一樣,能在中秋之夜月圓之時與家人共賞佳月品嚐月餅,

    也想在除夕之夜與家人暢談通宵。。這一切對於你們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對他們而言那便是奢望。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還要去嘲笑戲弄他們呢!難道這樣你們的良心不會受到譴責嗎?再說,在這個平等的年代,誰都沒有權利去嘲笑任何人,你有的只是去關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權利。。

    孤兒,不是誰誰的代名詞,更不是你嘲笑的物件,而是一個需要我們去關心,並給予幫助的普普通通的人。。。

  • 8 # 馬智克

    沒有父母就沒有教養,孤子難有修養,似乎是歷史偏見,欺人孤苦是缺德。一些豪門子弟,養尊處優,目空心傲,自認高貴,那不是本事,別拿家門說事,走過一生,比的自我精彩。苦中奮起,自力自強,真是人傑。誰要是欺人弱少,嘲諷弧苦,誰就有可能罪為人渣。出生無貴賤,人格自修煉。不看人眼低,專修人前樹,玉樹臨風,人前自然高。

  • 9 # a謝謝你不在

    男朋友其實某種意義上是孤兒,性格剛認識他的時候有點孤僻,脾氣很好,從小他爸爸去天堂了,媽媽跑了,多年來也沒有和他一起生活,都是家裡嬸嬸叔叔撫養,以至於他都不敢發脾氣,比一般人懂事,所幸很聰明,心疼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以“我想說,愛不起,就放下吧”為開頭寫一篇古風虐我小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