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歡迎舉例。
5
回覆列表
  • 1 # 丁當英雄路

    基礎認知能力又可以稱做是“元認知能力”,這個概念的描述是“對自已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這句話值得反覆品味多次,這個詞看似專業術語,轉為大白話就是“對自已的思考再思考”。

    你的“元認知能力”被啟用,開始發揮作用的過程中,你意識到的是:

    啊?之前我想的竟然是錯的、不完整的、不周全的、不合理的、不知所以然的……

    啊?原來是這樣的啊!啊?這道理其實挺簡單的啊!之前我怎麼竟然完全沒有想到?

    嗯!那我知道了,我現在開始應該這麼想才對……

    嗯?我怎麼又不知不覺被帶回去了?明明已經學過的道理怎麼就忘了應用呢?

    唉!知易行難啊!哼!我就不信我搞不定!……

    上面的這些“恍然大悟”的瞬間其實來的並不輕鬆。越是簡單的事情,其實越容易被人忽略。因為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理解了這些表層的意思,而不再去深挖其中的本質。 元認知能力是指向思考過程,倒沒有具體分類或者是哪幾個能力的組合,它起作用的方式是這樣的:

    我原來(正在)是這麼想的……

    我這麼想難道是不對的嗎?

    我應該這麼想才對…….

    經過這番梳理,元能知清晰可見,把概念反覆念幾遍,思考時把自已想的過程再正過來反過來惦量下,變化是潛移默化的,假以時間會有質的收穫,祝好運

  • 2 # 豪庭生涯規劃

    元認知包含兩大成分:關於認知的認知的知識和對認知的調節。

    舉個例子,一個人去學習某一樣東西,但由於非常困難放棄了。正常人思維活動是因為困難所以就放棄了,非常直接的因為某一件事而有了某一個結果,沒有其他思考。而擁有元認知的人的思維活動是:我為什麼會覺得它困難?困難在哪裡?放棄這個決定是對的嗎?從而產生了其他結論,在這個思維活動過程中對決定的反思是對認知的認知,後面對決定的再選擇是對認知的調節。

    擁有元認知能力的人,他們總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從複雜的表象中看透本質,並且在面臨困難、問題的時候能迅速整合資訊,抓住重要資訊作出反應。

    覆盤、自省都是元認知的表現

  • 3 # 周生153132800

    元朝,蒙古人的天下,遊牧民族,有草就有生機,無草的話,勢必四處奔走覓食,進歐洲、入主中原地區,實屬無奈之舉。

  • 4 # 認知框架

    大腦裡有一個觀念,我們利用這個觀念進行思考,這是在認知層次。

    而我們對自己的觀念進行重新的思考這就是元認知。

    而我們利用這個觀念的整個思考過程再進行思考,這就是元認知。

    舉個例子:

    有一天,你路過一個廣場,那裡貼著一個告示,在下午三點,舉行泳裝表演。你很感興趣,於是你在廣場周圍多玩了一段時間,就是為了看這次泳裝表演。下午三點到了,泳裝表演開始,你大失所望,原來是一次兒童泳裝表演。

    一個人的思考,大部分的是候會從大腦裡已有的觀念出發,你心裡認為這是一次美女泳裝表演。這是不自覺的假設,從這個不自覺的假設出發思考,你會得出一個結論,下午三點的泳裝表演是美女泳裝表演。這個思考的過程是一個人的認知展開過程。

    但元認知,就是要對自己的觀念進行思考,也就是要對自己不自覺的假設進行檢查,泳裝表演一定是美女的泳裝表演嗎? 並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重新的思考,你是什麼推論出下午的泳裝表演是美女的泳裝表演。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重新的思考,這就是元認知。

    元認知,是認知背後的認知。

    元認知,是思維背後的思考。即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重新的思考。

    想法控制了你,你控制了你的想法嗎

    通俗說:

    想法控制了你。

    如果你控制了你的想法,這就是元認知的層次。如果你控制了你的想法,這就是元認知的層次。如果你控制了你的想法,這就是元認知的層次。強調三遍!
  • 5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一、理想人格的塑造

    傳統理想人格的塑造,是透過道德修養完成的。理想人格塑造的過程,一方面是外在的道德規範內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個人向所處文化環境認同的過程,就是說,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

    人一出生便處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之中,個體必須向一定的社會文化認同,才能融於社會,與社會相調適,為社會所接納。道德規範是外在於人的,把外在於人的道德規範變成個體的自覺要求,這就是傳統道德教育的任務。理想人格既是道德修養的目標,又決定道德修養過程的導向。道德規範對個體是一種限制,帶有某種強制性;道德修養就是要把對道德規範的認識和服從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情感,培養堅強的道德意志,由道德他律變為道德自律,使人格不斷完善,逐步接近理想人格。傳統的道德教育為這一目的設計了一套系統的方法,為修養過程安排了一定的順序。這個過程的第一階段便是學。

    中國古代的學,首先是一種道德認知,就是說學如何做人。明末學者朱舜水說:“夫學者,所以學為人耳。”為學的第二位才是知識的學習。《論語·述而》篇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行、忠、信都屬德育,而“文”在當時也主要指的是禮樂制度,因而學“文”也包括了德育的內容。孔子曾說過:“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裡,孔子擺在首位的正是如何做人,透過學習,得到情感薰陶,學會觀察社會,學會與其他社會成員相處,學習表達政治上的批評意見及侍奉君父的道理,多知道草木鳥獸的名稱。這些內容雖也涉及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但強調的還是道德教育。孔子的這些看法對後世影響很大,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德育始終是“學”的主要內容。宋代大儒朱熹曾明確指出:“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為學,主要是為了修身,為了道德的完善。

    道德修養的最初階段是對道德規範的認識把握。《禮記·大學》開篇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如何“明明德”,首先是“格物致知”。這裡的“物”不是指“物質”,鄭玄的解釋是“物,猶事也”。朱熹曾說:“凡居處、飲食、言語無不是事。”可見,物包括人的行為。他又說:“格物只是就事物上求個當然之則。若臣之忠,臣自是當忠;子之孝,子自是當孝。”這就是說,格物主要是指對道德規範的認知,使受教育者把握道德規範的準則,明白其中的義理。對道德規範的把握有兩種方式,一是行為模仿,環境薰陶;二是參究義理,理性認知。朱熹把教育分為“小學”與“大學”兩個階段,8歲至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15歲以後為“大學”教育階段。

    “小學”教育階段主要是弄清什麼是道德規範,學習如何依照道德規範處理人際關係,把握對君主、父母、兄弟、朋友的“規矩”。由於兒童血氣未定,易受外界影響,所以應特別注重言傳身教,慎於擇友,重視環境的影響,使兒童有正確的道德行為的模仿物件,潛移默化,習染性成。所以《荀子·勸學》說:“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中國古代有很多這方面的事例,如劉向《列女傳》》記載的孟母擇鄰的故事,就是為人們所傳誦的教子典範。孟子3歲喪父,孟母嚴格教育孟子,希望他能夠成才,很注意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原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學做喪葬之事,於是孟母搬了家。但新居鄰近一個屠戶,孟子又學做屠宰的遊戲,孟母覺得這裡的環境對孩子成長仍然不利,又第二次遷居。這一次的住所靠近一所學校,孟子所見所聞都是讀書學習之事,孟母覺得這樣的環境有利於孟子好學向上,才定居於此。孟母還注意身教,以自己的道德榜樣教育兒子。有一次孟子聽見殺豬時的豬叫聲,問孟母:殺豬為什麼?孟母隨口答應了一句:殺豬給你吃。事後孟母一想,這樣說就是騙了兒子,孩子會學著撒謊,於是就到殺豬的人家買來豬肉,煮好給孟子吃,以示不欺。

    除了道德規範的直觀教育和外部灌輸,使受教育者明確道德規範是什麼外,儒家還強調對道德規範的理性認知,參究義理,弄清為什麼。這是“大學”階段的主要任務。孔子說:“未知,焉得仁?”朱熹也認為:“先知得,方行得。”從直觀的模仿、環境的薰陶上升到理性的把握,才能樹立道德的自覺。

    進行道德認知,獲得對道德規範的理性把握,就要讀書窮理。要窮理必先讀書。朱熹說:“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就是要讀聖賢之書,主要是儒家的《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宋以後則把《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作為初學的基本教材。儒家認為,聖人之道、倫理原則、道德規範等等都包蘊在經典之中,經典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反覆誦習,認真鑽研,才能得到切實的道德認知。讀書是窮理之始,要想窮理必須學思結合。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是為了窮理,學而不思則理無以明,思而不學,不讀經典,不深究義理,縱有辭章記問之富,也只是一介陋儒,必須“深沉潛思”,認真領悟,“反覆推究研窮。行也思量,坐也思量;早上思量不得,晚間又把出思量;晚間思量不得,明日又思量”,直到求得聖賢的“道理”。

    中國號稱禮儀之邦,儒家的先師孔子就以“好禮”、“知禮”著稱。禮不僅是指祭祀、朝會、喪葬時的禮儀制度,而且是一種制度化了的道德規範。禮能夠“正身”,規範人的道德行為;能夠“定倫”,規定人際交往中的道德準則。《孟子·滕文公上》說:“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習禮、守禮,不僅可以使上下尊卑有序,維繫社會秩序使之不致紊亂,而且對道德習慣的獲得、理想人格的培養,都有重要的作用。

    道德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靠後天的習得。知禮、習禮、守禮,上至事父事君,下至日常飲食起居,坐臥行立,舉手投足,都能遵守禮制,日久天長,就會形成道德習慣,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就堅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嚴守禮教,甚至在生活小節上也毫不懈怠,《論語·鄉黨》篇記載了許多孔子守禮的事例,有些簡直到了煩苛的地步,如坐席不正則不坐,不按一定的方法切割的肉則不吃。這些由禮制約束長期養成的道德習慣,可以終身無失,即使在造次顛沛之際,甚至面臨生死禍福的選擇,都能謹守不渝。孔子弟子曾參病重,他的弟子樂正子春和兩個兒子曾元、曾申侍奉在旁。忽然,一名坐在席角、手執蠟燭的童子說:“這麼華麗光潤,是大夫的床蓆吧?”樂正子春趕忙制止:“別說了。”聲音驚動了衰弱的曾參,他睜開眼睛,輕輕地吁了口氣,童子又說:“您的床蓆這麼華麗光潤,是大夫的床蓆吧?”曾參回答說:“是的,這是季孫(魯國權臣)賜給我的,我沒有來得及更換。曾元,給我換一下床蓆!”因為按禮制,曾參不是大夫,不能使用大夫的床蓆。曾元勸阻道:“您的病很重,不能輕易搬動,到了天亮,再給您換吧。”曾參說:“唉!你們愛我還不如這個童子。君子以德愛人,小人愛人則只會姑息。現在我還有何求?只要能按禮制而死就行了。”這樣一說,大家連忙扶起曾參更換了床蓆,沒等把曾參在床上安頓好,他就去世了。曾參長期學禮守禮,道德習慣根深蒂固,即使在垂危之際,也恪守道德規範,真可謂死生以之了。因此,歷代為教育子弟制定了許多規範,如家訓、治家格言以及各種學規、齋規等等,對生活各個方面的禮儀都作了細緻的規定。如朱熹的《訓學齋規》說:“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語言步趨,次及灑掃清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諸雜細事宜,皆所當知,今逐目條例,名曰《訓學齋規》。”對穿衣戴帽、說話走路、清潔衛生、讀書姿勢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這些嚴格的日常行為規範,都是為了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

    把道德規範的外在灌輸轉化為內心的自覺要求,建立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識,是透過反求內省實現的。反求內省,就是透過思索、領悟,使個人向社會認同,使外在的社會影響轉化為內心的自覺,由道德外在的約束變為道德的自我意識,從而在道德行為方面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非常強調道德的自覺與自律,曾說:“為仁由己。”就是說,道德規範的遵守,道德行為的實現,不是由於外界的強制約束,而是取決於內心的自覺。

    反求內省,首先是對道德規範的思索、領悟,使對道德規範的知性認識內化為道德情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具備“好之”“樂之”的道德情感,才能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履行道德義務。其次,內省是對道德意識的自我檢查、自我監督以改過遷善。曾參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要求每天多次檢查自己的道德行為。孔子則提出要“內自訟”,經常以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以他人作參照,“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透過內省,不斷完善人格,做到“知明而行無過”。

    內省的根本目的在於啟發向善的自覺。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性中都有善的萌芽,“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性中固有的,而“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要透過自省,使這些善的萌芽“擴而充之”,樹立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識。在這方面,傳統倫理特別強調“知恥”和“慎獨”。

    知恥,就是對自身違反道德規範的言行產生的一種愧疚感。《曾子·制言上》說:“君子不貴興道之士,而貴有恥之士。”道德教育就是要在內心培養出這樣一種知恥的道德意識。孔子以“內省不疚”為君子。子貢曾問孔子,什麼樣的人才可稱作“士”?孔子回答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行己”,是行己之道,這是積極有為的方面;而“有恥”,則是對“行己”的一個限制,使行己之道不逾越道德規範,“若有不善,恥而不為”。這種知恥意識對個人行為具有很強的約束力,使個人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恥辱感的產生有兩個原因。一是受他人的侮辱而生,或者由於有某種不符合身份的舉動,在公眾面前產生愧疚,即俗話說的丟了“面子”。一種是內心對錯誤行為的審視,是基於道德責任感而產生的。前者是一種榮譽感,是感到自己社會地位的某種下降而引起的。它受外部環境的約束,如果脫離這種約束,走出公眾視野,往往就不會產生。後者是一種責任感,是一種道德自律精神,是自我約束。傳統倫理更強調的是後一種“知恥”。與此相應的便是“慎獨”的要求。

    《禮記·中庸》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在旁人聞見之所不及的隱微之處,獨處之時,失去了社會的監督約束,最容易放鬆道德要求,做出違反道德規範的行動,這是考驗道德修養的著力之處。有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識才能“慎獨”,也只有“慎獨”,才能培養出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識。古人重視慎獨,出現了許多操守高尚的人物。東漢人楊震,少時好學,博覽群書,窮究義理,因他是陝西華陰人,諸儒稱他為“關西孔子”。他以教書為生20餘年,不接受州郡官府的徵召。大家認為楊震已經年歲大了,而他修身好學之志卻更加堅定。後來大將軍鄧騭薦舉他為“茂才”,逐漸升至荊州刺史,又調任東萊太守。在赴東萊太守任途中,路經山東昌邑縣,他以前推薦為“茂才”的王密當時正任昌邑縣縣令。深夜,王密前來拜訪楊震,懷揣10斤金想送給他。楊震說:“故人瞭解你,你卻不瞭解故人,這是為什麼呢?”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謂無知!”王密聽後羞愧而去。楊震公正廉潔,兩袖清風,子孫經常吃蔬菜,出門步行。有些老朋友勸他為子孫置些產業,楊震不肯,說:“使後世稱他們為清官的子孫,把這個名聲留給他們,不也是一筆豐厚的遺產嗎?”

    具有“慎獨”這種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不僅可以時時處處與德無違,使自己成為合乎道德規範的合格的社會成員,更重要的是,慎獨可以提高道德修養,使外在的道德規範內化為自覺的道德要求,這對理想人格的塑造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塑造理想人格,樹立堅韌不拔的道德意志,還須經過艱苦環境的磨練。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人之所以有德行、智慧、道術、才智,多是由於身處逆境磨練而成。所以孤微之人在艱苦環境之中,磨練意志,奮發向上,往往有所成就;膏粱之子常常沉溺於安樂之中,不思進取,意志衰頹,終無所成。因此孟子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古人把艱難困苦的磨練,作為人生道路的一個必要的階段,指出擔當大任的人無不是從逆境中奮鬥而出的。孟子並舉了許多例子。傳說舜曾耕田、打魚、製陶器,他的父母及弟弟都想殺他。但舜處逆境而不消沉,不斷完善道德人格,以孝聞名於世,終於為堯所用,成為一代聖王。傅說是殷王武丁的賢相,曾因罪判刑,在建築工地服勞役;膠鬲是殷紂的良臣,曾為商販,販賣魚鹽;齊國賢相管仲曾被獄吏關押,因鮑叔舉薦,齊桓公用以為相,齊國大治;孫叔敖原隱居海濱,耕種自給,楚莊王用為令尹,終成霸業;百里奚以養牛販牛為生,秦穆公用為上卿,秦國以是富強。這些聖君賢相都出身低微,曾身處逆境,為什麼後來都能開創偉業,名垂後世呢?就是由於他們經歷了逆境的磨練。“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振奮,使人在體力、智力、能力、心理意志方面得到鍛鍊,為日後擔當大任創造主觀條件。

    孟子的這些話,2000多年以來,一直激勵鼓舞著後人在身處逆境之時奮發向上,許多人自覺地以艱難困苦鍛鍊自己及其子孫。西漢疏廣、疏受叔侄官至太傅和少傅,教授太子,深得宣帝的信任。疏氏叔侄告老還鄉時,宣帝賜以黃金20斤,皇太子贈金50斤。疏廣、疏受還鄉後,每天叫家人置辦酒食,宴請族人、賓朋,多次問,還剩多少金子,快拿去買酒食。過了一年多,他們的子孫見黃金已所剩無幾,悄悄地找到一位疏廣所信任的親族中的長輩,請他勸疏廣用剩下的錢給子孫置點田宅產業。這位長輩在閒暇時把這番話向疏廣講了。疏廣說:“我不是老昏了不顧念子孫,我舊有的田宅,令子孫勤懇勞作於其中,就足夠衣食的供給,過上與普通百姓一樣的生活。現在要是再增添產業,使子孫收入有盈餘,那只是教子孫懶惰。賢人多財則會損害志氣,愚昧而多財,就會增加過錯。而且富人往往是怨恨的物件,我既然沒有東西教化子孫,也不想增加他們的過錯,使眾人對他們生怨恨之心。”聽了疏廣的一席話,大家都心悅誠服。逸豫喪志,而“艱難困苦,玉汝以成”,已成為古人治家明訓。清代湯斌經常督促兒子湯溥等讀書至半夜還不停止,他對兒子說:我讓你們苦讀,不是希望你們早日顯貴,小孩應當吃點苦,能夠吃苦就能意志堅定,將來不失足。把吃苦作為磨練道德意志、成就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許多富貴之家的有識之士,有意為子女設定艱苦的環境,使他們得到鍛鍊。曾經做過提學副使的祝萃,家產豐足,兒子繼皋已長大成人,但他一定要繼皋穿粗布衣服,禁止使用綾羅綢緞。吃飯的時候,精美的食物奉獻給自己的父母,而把粗糙的食物給自己的兒子。他這樣做,是怕兒子受嬌慣而放縱情志。後來,繼皋也顯名於世。

    在理想人格的塑造過程中,經過學習、反思,外在於人的道德規範內化為自覺的道德意識,經過艱難困苦的反覆磨練,自覺的道德意識又昇華為堅定的道德信念和堅強的道德意志。具有這樣的道德品質就能在任何情況之下保持道德操守,富貴顯達而不致壯志消磨;時乖運蹇也不屈從於環境的逼迫,始終不改其志;甚至在國破家亡、勢孤力窮之時仍能一秉初衷,從容赴死。這樣的人格,才是高尚的、完整的人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感覺嘴裡發酸是咋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