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舞飛楊11735255

    儒家推崇禮制,推崇復古,什麼意思,回覆到周公時代的政治格局(王道),和經濟格局(農耕井田制),春秋後期直至戰國這套思想是很沒市場的………不但魯國不重用他,戰國時代的孟子也是被很多國家拜為座上賓,卻得不到重用………

  • 2 # 此事不唯風與月

    一不合時宜,二不合利益

    孔子所生的時代,周王室逐漸式微,諸侯國中不斷有強者成為實際領頭人,富國強民成為主要基調,即所謂‘霸天下’的政治主張成為主流政治觀,霸天下推崇以勢威服,因而春秋五霸逐個登場各領風騷,現實的好處和更高的地位,讓人們明白威勢與利益可以依靠強兵富國獲取,於是各種實用學派成為各國君主的座上賓,

    而孔子所主張的政治理念為‘王天下’,復周禮敬天子,教化天下;

    (這個高度契合儒家思想的定義卻是莊子所言)

    大家一起唱高調定規矩,塊頭大的還得帶頭成為道德楷模(孔子認為認為當時禮崩樂壞,人心不古,需要教化),而是魯國經常是被別人教訓的那種小角色,你去說那些大哥和大哥們的小弟們不懂規矩,不懂禮數,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非常第不合時宜。

    春秋時期的各諸侯國從大的原則上遵循古制,少有滅國之舉,周王室的分封仍然是獲得政治待遇的正統方式,孔子的主張遵禮復統,使諸侯國得不到任何的實際利益,並且揹負著道義上的拘束,影響各國謀求更強大國力的野心,以及百家爭鳴計程車人群體獲取政治地位和實際利益,成為大家的絆腳石,因此博學如孔子,平生未得重用!

  • 3 # 青年史學家

    也曾經意氣風發:

    孔子雖然盛名一時,並且為後世所尊崇,但是實際上孔子在世時,他的理想一直得不到實現,孔子雖然也做過官,但是時間並不長。公元前501年,已經51歲的孔子當上了魯國的中都宰,做了一年以後,又被提升為主管工程建設的司空,後又轉為主管魯國司法的司寇。在56歲那年,孔子終於登上人生的巔峰,成為魯國的相國,但是時間不長,他只做了三個月時間,就掛冠而去。

    孔子在魯國從政的那幾年,魯國的陪臣勢力已經非常強大,當時主要有三家,分別為叔孫氏、季孫氏、和孟孫氏,為了重新確立魯國國君的權威,孔子親自策劃並參與實施了“隳三都”行動,意在削弱陪臣的勢力。其中叔孫氏和季孫氏是支援孔子的,但是孟孫氏反對,“隳三都”因而並沒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但是魯國的國君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卿大夫勢力暫時收斂一些。

    孔子出走:

    但是孔子最終還是離開了魯國,這與孔子和魯定公之間的矛盾有很大關係,孔子是堅定支援恢復周禮,按照周禮來治理國家的,在他當宰相的那三個月時間裡面,發生了兩件事,讓孔子非常氣憤,因而帶著眾弟子離開了魯國,去周遊列國。第一件事是魯定公接受了齊國贈送的80名美女和數百匹馬,孔子勸魯定公關心朝政,不要沉迷酒色,但是魯定公不聽,因而雙方矛盾激化。另一件事是魯定公在祭祀的時候,沒有按照周禮和慣例把祭祀用的肉分給大臣們,這與孔子堅持的周禮有很大出入,因而孔子非常氣憤,最終離開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看似是一些偶然事件使然,實際上是孔子的政治理想與現實政治之間有巨大的差距,因而一方面他受不到重要;另一方面他也不願意再度入仕,只希望透過正人心的方式來改變社會風氣,因而有了後來孔子辦教育,講六經的故事。

  • 4 # 張不叄讀秦史

    孔子不是沒被重用過,他曾當過中都宰,後來又被魯定公任命為司寇,這是魯國最高的司法官員,權力相當大,不排除魯定公也有利用他來打擊權臣三桓的意圖。在任期間,孔子曾經“墮三都”,拆毀季孫氏的費邑、孟孫氏的郕邑、叔孫氏的郈邑,透過這種手段打擊權臣、維護君權,但是最後半途而廢。這算是孔子為政生涯裡唯一值得一提的亮點。單從這一事件來看,孔子的目標沒問題,但恐怕手段有些過於強硬,缺乏策略,為政經驗不足。

    後來在三桓的排擠下,孔子只能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這期間始終沒有國君肯用他,這裡的關鍵在於,儒家學說不具備可行性,這和孔子個人素質如何,沒有一毛錢關係,無論他是不是“聰明博學”。

    只從論語等典籍中尋章摘句談道德,是無法瞭解儒家學說的全貌的。儒家學說的本質是“復古”,也就是復興周王室建立之初的政治制度:分封,井田,禮樂等等。可是這套體系本身就非常脆弱,因為它的建立基礎不是武力,而是血緣關係和道德,歷經犬戎攻破鎬京、諸侯的一系列征戰後,它更是千瘡百孔,已經沒有了復興的可能。

    這種情況下,各國的國君都在積極尋求變革,固守原有制度不變的,只能被時代淘汰,魯國就是個例子,它曾經與周王室最親善,也受周王室影響最深,但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都是奄奄一息,魯定公相當於小號的周天子。面對這類國君,孔子的政治學說不僅沒有什麼新鮮之處,更無法讓國家強大起來,不被重用也就很自然了。

  • 5 # 至樂無如讀書

    博學和識見是兩回事!博學不一定見識高遠,古代壯元出類拔萃的少,調查現代各省壯元也般般。況且,孔子“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就是開倒車。所以周遊列國,到處送禮求官做,落得個如喪家之犬,得不到重用!當然,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不可否定!

  • 6 # 百歲神教育

    孔子不是不被魯國重用,而是非常被魯國重用,孔子被重用有兩個預兆,一個是孟釐子託孤,孟釐子在死之前,說了一大推話,大致的意思,就是告誡自己的繼承人,要關照和提攜孔子。一個是孔子生孔鯉的時候,魯昭公派人送來鯉魚祝賀。為什麼魯國的核心人物都來巴結孔子呢,這還要從偪陽之戰說起,偪陽之戰在孟孫氏遭遇空城計,被關門打狗的緊要關頭,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孔梁紇)不顧個人安危,雙手撐起城門,保護和救助了孟孫氏。事後孟獻子讚揚叔梁紇說:孟獻子曰:《詩》所謂“有力如虎”者也。

    孔子被重用的原因呢,一是孟氏家族有報恩的心裡,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呢,統治階級在選人用人上呢,都惟德是尊,也就是把品德放在第一位,叔梁紇在魯國可以說是家戶喻曉的第一忠臣,所以有其父必有其子,魯國統治者,把孔子當作了叔梁紇第二。所以魯國統治者不但願意重用孔子,而且也準備把他當魯國的棟樑來培養。

    孔子沒有成為魯國的棟樑呢,主要是犯了兩個致命錯誤,一個是智商錯誤,一個是道德錯誤。當時魯國有三股政治勢力,一個是以魯昭公為代表的國君勢力,一個是以三桓為代表的議會勢力,一個以孔子及孔子學生為代表的孔子勢力。因為議會是限制菌株權力的,所以君主與議會就會經常產生一些摩擦,這個時候孔子的做法就非常重要,孔子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他不但不調和君主與議會的矛盾,反而聯手魯昭公對議會進行打壓,這個錯誤屬於智商錯誤。另一錯誤就是過河拆橋,孔子是透過孟孫氏家族舉薦,才能抱上魯昭公這個大粗腿的,但是孔子不但不知恩圖報,反而過河拆橋,這就犯了道德的大忌。

    孔子第一次與魯昭公聯手壓制議會,但在鬥雞事件中卻以慘敗告終,並連累魯昭公最後客死他鄉。因為鬥雞事件,孔子在魯國政壇開始了長達17年的靠邊站。孔子不但不吸取鬥雞事件的教訓,並第二次與魯定公聯手,發動了一次對議會更猛烈攻擊,也就是隳三都事件,這次事件同樣以失敗告終,並最終導致孔子被驅逐出境。所以用一句德不配位 必有災殃來形容孔子,還是比較合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代文官治理制度超級有效,人才倍出,為何崇禎朝無可用之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