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南小龍

    小麥幹尖、發黃的原因

    造成小麥幹尖發黃的原因很多,其中病蟲害屬於直接原因,管理不當屬於間接原因。

    缺少水分

    農諺說“有收無收在於水”,形象的說明的水對於農作物的至關重要性,返青、拔節期處於小麥加速生長的過程,對於水分的需求不斷加大,此時田間處於乾旱的情況下,小麥的生長髮育受到抑制,就會出現幹尖、發黃的現象,尤其是對於冬前播種晚、長勢弱、分櫱不足或遭受過冷凍害的麥苗,更為容易出現幹尖、發黃的現象。

    肥料不足

    小麥對於肥料的需求主要為氮、磷、鉀,其次為鋅、鐵、硒、銅等微量元素,隨著生長髮育的不斷變化,小麥內部幹物質積累量不斷加大,對於肥料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起身以後的小麥,生長速度迅速,養分的消耗較大,若此時氮、磷、鉀三種肥料的供給出現不足的情況,小麥就會出現幹尖、發黃的現象。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鋅、鐵、硒、銅等微量元素,也會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其中小麥缺少銅元素時,會出現幹尖、發黃的現象,造成田間微量元素缺少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種植戶只看重速效化肥的作用,田間施入有機肥過少或不施用有機肥料。

    施肥不當

    起身後的小麥透過施肥,能夠有效的促進小麥的生長,但是在施肥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依據小麥的生長情況,採用科學的施肥方式進行施肥,不少種植戶知道施肥的重要性,但在施肥的過程中,單一使用氮肥、或大量肥料集中在麥苗葉片部位,或田間乾旱而又施肥過多的情況,容易出現肥害而導致小麥幹尖、發黃。

    對於長勢較好、冬前施肥過多的小麥苗,仍然過早或過多施肥的情況下,容易形狀旺苗,這些麥苗抵禦病蟲害的能力較差,容易因病蟲害而出現幹尖、發黃的現象。

    藥害

    在栽培小麥的過程中,為了防治病蟲害和除草,經常需要使用農藥,這些農藥在特定的濃度下,對小麥的生長髮育沒有影響,若濃度過高就會造成藥害,種植戶在配置藥液的過程中,不按照說明書要求的濃度進行配置,是造成藥害的主要原因。

    病蟲害

    春季溫度回暖,小麥開始進入返青、拔節期,田間的害蟲,病害也逐漸進入活躍期,當害蟲達成一定數量時,或病害發生較為嚴重時,小麥可能會出現幹尖、發黃的現象,一些病蟲害的主要特徵也表現為幹尖、發黃,例如小麥黃矮病、鏽病、麥蚜蟲等。

    根部懸空

    小麥為鬚根系,主要由初生根和次生根兩部分組成,主要分佈在土層中0-40釐米處,當下很多農田都採取了秸稈還田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若秸稈分散的不均勻、或埋藏的過淺,容易導致小麥的根系接觸不到土壤,而出現根部懸空的現象,此時的小麥根系生長弱、吸收肥水的能力的差,就會出現麥苗幹尖、發黃的現象。

    預防小麥幹尖、發黃的方法

    預防小麥幹尖、發黃主要分為加強田間管理、科學用藥和防治病蟲害3個方面。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土壤是小麥賴以生存的主要環境,耕作是土壤的整理技術,在選擇土層深厚、結構良好的地段栽培小麥的基礎之上,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才能保證小麥一直在較好的土壤環境中生長,因此在整地的過程中,要做到早、深、淨、透、實、平、細、足,才能讓土壤一直處於較好的水平。

    尤其是在秸稈還田的過程中,要控制好秸稈還田的數量、深度和保證秸稈均勻分佈於田間,還田後及時的進行鎮壓,才能避免出現根部懸空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對於田間殘留的上茬農作物,較大體積的土塊要及時處理,對於地邊地帶也要耕作到位。

    科學施肥、合理澆水

    小麥的一生有其固定的生長髮育過程,也離不開肥料、水分等資源的供給,但是在不同的生育週期,小麥對於肥水的需求不盡相同,在不同肥力的地段,需要施入的肥料和澆水量也盡相同,因此在施肥、澆水的過程中,需要綜合田間小麥的生長情況,土壤的肥沃的程度來進行施肥和澆水。

    小麥施肥技術主要包括底肥、種肥和追肥的施入:底肥應當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入氮磷鉀肥;種肥以少量尿素等化肥為主;追肥分為冬肥和春肥兩種方式,其中冬前以氮肥為主,越冬季節有機肥為宜,春季小麥返青根據麥苗的生長情況,依次分別進行追肥。

    小麥的澆水技術主要包括底墒水、冬灌、返青水、拔節水和孕穗水,主要依據小麥的生長髮育階段、溫度和麥苗的生長情況進行。在保證水分供給的情況下,還需要做好排澇防漬,避免土壤積水過多,板結等情況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

    防治病蟲害

    小麥主要的病害有鏽病、赤黴病、黑穗病、紋枯病、叢矮病、黃矮病、土傳花葉病等,主要的蟲害有麥蚜、黏蟲、吸漿蟲、麥葉峰等,發生病蟲害後首先會對小麥的生長造成危害,其次因為使用農藥會增加種植成本,而農藥處理不當又會造成藥害,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要嚴格參考藥品說明書的要求,來配置合理的濃度後再進行噴施。

  • 2 # 廣西小莫在湖北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小麥變尖變黃的原因

    小麥幹尖發黃的原因很多,其中病蟲害是直接原因,管理不當是間接原因。

    缺少水分

    農業諺語說“收成取決於水”。這張圖片顯示水對農作物至關重要。小麥在返青和拔節期處於加速生長過程中。對水的需求正在增加。此時,當田間乾旱時,小麥的生長髮育受到抑制,會出現幹尖和變黃的現象。特別是對於冬前播種晚、生長弱、分櫱少或受冷害的小麥幼苗,更容易出現幹尖和黃化現象。

    肥料不足

    小麥對肥料的需求主要是氮、磷和鉀,其次是鋅、鐵、硒、銅和其他微量元素。隨著生長髮育的不斷變化,小麥幹物質的積累越來越多,對肥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起床後,小麥生長迅速,消耗更多的營養。如果此時氮、磷、鉀肥的供應不足,小麥會變得乾燥、尖銳和發黃。

    據有關資料顯示,鋅、鐵、硒、銅等微量元素也會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當小麥缺乏銅元素時,就會出現幹尖和發黃。田間缺乏微量元素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種植者只重視速效肥料的作用,在田間施用的有機肥太少或沒有。

    受精不當

    起床後,小麥可以透過施肥有效地促進小麥的生長。然而,在施肥過程中,仍應注意根據小麥的生長情況進行科學施肥。許多種植者知道施肥的重要性。但是,在施肥過程中,單獨使用氮肥,或大量肥料集中在小麥幼苗的葉部,或田間乾旱和過量施肥的情況下,都容易造成肥料的破壞,導致小麥幹尖和變黃。

    對於生長良好且在冬季前施肥過多的小麥幼苗來說,如果施肥過早或過多,它們往往會茁壯成長。這些小麥幼苗對病蟲害的抗性差,並且容易由於病蟲害而變乾和變黃。

    藥物損傷

    在小麥栽培過程中,經常使用農藥來防治病蟲害和雜草。這些農藥在特定濃度下對小麥的生長髮育沒有影響。如果濃度太高,就會引起植物毒性。植物毒性的主要原因是種植者在配置農藥溶液的過程中沒有根據說明書中要求的濃度來配置農藥溶液。

    病蟲害

    當春季氣溫升高時,小麥開始變綠進入,在拔節期,田間的病蟲害也逐漸活躍進入。當害蟲達到一定數量或病害更嚴重時,小麥可能出現幹尖和變黃。一些病蟲害的主要特徵也是幹尖和變黃,如小麥黃矮病、鏽病、小麥蚜蟲等。

    根懸浮

    小麥是須根系統,主要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組成,主要分佈在0-40釐米土層中。目前,許多農田採用秸稈還田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稻草分佈不均勻或埋得太淺,很容易使小麥的根系接觸土壤,根被懸掛起來。此時,小麥根系生長弱,吸收肥料和水分的能力差,導致小麥幼苗出現幹尖和黃化現象。

    一種防止小麥幹尖變黃的方法

    小麥幹尖黃化的防治可分為三個方面:加強田間管理、科學用藥和病蟲害防治。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土壤是小麥賴以生存的主要環境。耕作是土壤調理技術。在選擇土層深厚、結構良好的地區種植小麥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保證小麥始終在較好的土壤環境中生長。因此,在整地過程中,要做到早、深、淨、透、實、平、細、足

    科學施肥,合理澆水

    小麥在其一生中有一個固定的生長髮育過程,不能脫離肥料、水和其他資源的供應。然而,在不同的生長期,小麥對肥料和水的需求不同。在不同的肥力地區,肥料和水的用量也是一樣的。因此,在施肥和澆水的過程中,有必要結合田間小麥的生長和土壤的肥力進行施肥和澆水。

    小麥施肥技術主要包括基肥、種肥和追肥的施用: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配以氮、磷、鉀肥;種肥主要是少量尿素等化肥;追肥可分為冬肥和春肥,其中冬前氮肥是主要肥料,冬季適宜施用有機肥,根據小麥幼苗的生長情況,在春季小麥返青時依次進行追肥。

    小麥灌溉技術主要包括播前土壤水分、冬季灌溉、綠色返青、拔節期節水和孕穗期節水。它主要基於小麥的生長髮育階段、溫度和小麥幼苗的生長。在保證供水的條件下,還應做好排水和防澇工作,防止過度積水和土壤板結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

    昆蟲疾病預防

    小麥的主要病害有鏽病、黑星病、黑穗病、紋枯病、矮稈病、黃矮病、土傳花葉病等。主要害蟲有麥蚜、粘蟲、蠓、麥葉峰等。病蟲害的發生首先會對小麥的生長造成危害。其次,使用農藥會增加種植成本,而農藥處理不當會造成植物毒性和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要嚴格參照藥物說明書的要求,配置合理的噴灑前濃度。

  • 3 # 農村一文

     這幾日,各地小麥集中出現了小麥葉片幹尖現象,各地塊程度不一,但是具有普遍性,有些農戶很是著急,有的懷疑噴藥不當,有的懷疑是什麼病害,諮詢的農戶非常多。

    具體些說,這幾日出現的小麥幹尖其實就是冷害所致,是4月4-6日的降溫導致出現冷害造成幹尖。

    但是話說回來,各地小麥種植的大都是冬性或半冬性品種,按理說此時節的短暫低溫不會造成小麥凍傷呀?所以有的年歲比較大的麥農說:“麥子每年都是這麼種,沒有遇到過清明後這麼普遍的冷害幹尖現象呀!”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專家指出,是今年氣候的特殊性所致。

    到底氣候有多特殊呢?從氣象部門最新的氣候旬報得知,今年2月下旬的平均氣溫較往年高2.2度,3月下旬的平均氣溫較往年高達5.5度,而4月上旬也是偏高(今年4月2日黃淮海地區最高氣溫曾達31度),這是歷史罕見的!這個氣候就導致了小麥出現徒長(今年大部分地塊小麥第一節間偏長),葉片幼嫩,而4月5-6日的氣溫驟降就對小麥造成了冷害凍傷。

    農業專家從科學角度最精準的解讀如下:

    今年2月下旬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2.2℃,3月下旬平均溫度較往年偏高5.5℃,這是歷史罕見的氣候,造成小麥前期徒長,葉片幼嫩,4月5-6號降溫,致使出現短時輕霜凍就導致葉片細胞(尤其是葉尖葉緣)出現短暫霜晶,而在霜晶快速融化後細胞結構受到破壞,出現質壁分離、細胞膜破裂等現象,從而導致細胞液大量外流,葉片出現水浸狀凍斑(像開水燙了一樣),隨著Sunny照射與氣溫繼續升高,受凍部位進一步失水,導致細胞壁破裂,細胞質、細胞器等原生質裂解、互溶,使細胞結構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指使細胞死亡,就導致了小麥上部葉片幹尖現象的出現。

    那麼,這次的徒長冷害會不會對後期產量有明顯影響呢?

    從生長點解剖來看並且結合專家經驗初步得出結論:

    一般程度的幹尖對產量幾乎沒有明顯影響,幹尖很嚴重的因影響到光合作用可能會對產量有輕微影響,但是可以透過噴施調節劑加葉面肥的措施來實現改善彌補,最終實現產量的增加。

    友情提示:小麥孕穗打苞期噴施先正達揚彩+阿立卡,可使小麥抽穗齊,麥頭大,授粉好,結粒多,大幅增產!

    小麥生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單單黃葉幹尖就分4方面原因,不同型別是不同原因導致的,分清類別找到原因,及時採取對症的措施方案,才能最大程度的確保高產。

    1、小麥凍害

    凍害表現為小麥葉尖發黃、尖部扭曲、捲起,少數麥田葉片發白乾枯。

    密度適中、群體合理、長勢良好、水肥合理的麥田凍害輕,密度過大或過小、長勢弱、播種深、整地差的麥田凍害重、肥力水平較低、密度小、低窪田塊凍害也往往較重。

    對於受凍麥田應加強田間管理,及時做好鎮壓、灌水和葉面噴肥,可及時噴施藍色晶典25克+農喜十樂素30毫升,或“小麥壯漢3+2”一噴十防專用產品,促進穗大粒多。

    2、小麥病毒病:

    病毒病主要有小麥叢矮病毒病、黃矮病毒病與黃花葉病毒病等。症狀表現大同小異,前兩者是葉片變黃和植株矮化,拔節後發病時葉褪綠,葉尖出現鮮黃色,植株稍矮或病株嚴重矮縮,分櫱叢生。後者為葉片黃化明顯,春季返青後更突出。小麥黃矮、叢矮病毒病是一種由傳毒媒介傳播的病害,主要傳毒昆蟲是蚜蟲、葉蟬、灰飛蝨,昆蟲剌吸麥苗葉液的同時傳播病毒病,影響小麥正常生長,一旦染病可造成嚴重減產,感病越早對產量影響越大。此病傳染快,危害重,染病後難以控制,所以防治工作宜早不宜遲,病開展綜合防治,重在預防。而小麥黃花葉病毒病靠病土、病根殘體、病田水流傳播,也可經汁液摩擦接種傳播,為新型病害。

    選用抗病品種、清除田間地頭雜草等農業防治方法是一項重要措施;開展化學防治應以防蟲作為主要手段,採用藥劑包衣:如咯菌腈+戊唑醇+噻蟲嗪或吡蟲啉播前種子包衣,可防治地下害蟲的同時防治蚜蟲、黑穗病、根腐病、紋枯病,壯苗增產,消滅傳毒媒介。另外,研究發現中信麥9號、中信麥99、邯麥16、泰農18、山農28對部分病毒病有較強的耐受力,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科學選擇種植。對於已經發生的地塊可及時噴施嗎啉胍.乙銅,抑制病毒促進生長。

    3、小麥除草劑藥害

    小麥使用後葉片葉肉部分褪綠、黃化、畸形、葉尖乾枯等。一般輕者10-15天后會恢復正常生長。

    主要原因在於:

    (1)不恰當使用觸殺型除草劑如唑草酮等,造成小麥葉片褪綠;

    (2)田間溼度小,過於乾旱;

    (3)未採用二次稀釋或畝用兌水量少於30公斤;

    (4)超劑量使用或重噴等。

    (5)錯誤選擇除草劑品種錯誤用藥等。

    (6)上茬過量使用玉米除草劑導致莠去津土壤殘留過量小麥除草劑發生藥害多與施藥者不規範操作有關,廣大農民朋友應積極學習小麥田除草劑使用方法。瞭解用藥品種,務必操作規範,掌握用藥時間、用藥溫度、用水量、用藥器械、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等,避免發生藥害。

    小麥除草劑藥害發生後,及時噴施調節劑與葉面肥,藍色晶典25克+農喜十樂素30毫升,或“小麥壯漢3+2”一噴十防專用產品,以促進小麥生長,緩解藥害。如果短時期發現錯誤用藥後直接噴大量清水淋洗。

    4、小麥紅蜘蛛危害

    治小麥紅蜘蛛可選用1.8%阿維菌素+5%噠蟎靈,混合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酐不高但24小時尿蛋白定量高,問題嚴重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