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關於這個大宋朝第一冤獄的元兇,歷來有秦檜和趙構兩種說法,前者流傳最廣並被普遍接受,後者是近年主流史家們提出的的觀點,由此為秦檜平反的呼聲很高,甚至有人呼籲不要讓秦檜的鐵像再跪在岳飛墓前,更加荒唐的是有人要求讓趙構代替秦檜下跪。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趙構主謀,秦檜是幫兇?還是秦檜是真兇,趙構被忽悠利用了。請各位文史大咖賜教?
6
回覆列表
  • 1 # 媛媛的美味軒

    岳飛案的真兇到底是誰?你怎麼看? 岳飛真兇到底是誰,其實歷史已經給了 我們答案,那一副對聯就是答案: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老百姓已經讓秦檜化作白鐵,跪在岳飛 的雕像前八百多年了。 歷史能糊弄老百姓一時,但是絕對不能 糊弄老百姓幾百年的。

    歲月悠悠,時間早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了,但是 嶽武穆的《滿江紅》卻永遠的烙在華人的 血液裡。“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熱血!讓人一讀就有 一種酣暢淋漓,恨不得上戰場殺敵的感覺。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精忠報國”,英勇 殺敵的愛國英雄,在戰場上讓敵人聞風喪膽, 卻在自家的監獄裡,被秦儈用“莫須有”的罪名, 連同自己的兒子,殺害在風波亭。

    1.歷史的探索,從來不會停止,真相併不是 後來人給的,而是根據當時的事實根據蓋棺論定的。 岳飛被秦儈構陷,這是事實,岳飛父子 被秦檜在風波亭殺害,這也是事實。 但是,如果我們再想一想,秦儈作為南宋 的一個文臣,他有殺害一代名將,一名 萬人敬仰的兵馬大元帥的權利嗎?我想, 就是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是不敢的。 秦儈能做到南宋的丞相這個位子上, 能夠得到宋高宗趙構的青睞和信任,並不是 我們大家想的那樣,他從來就是是一位大奸大惡,通敵賣國 的“漢奸”。 秦檜年輕的時候是一位私塾的教書先生,也有 自己的理想和壯志,“若得水田三百畝, 這番不做猢猻王。”能夠寫出這樣句子的人,眼睛 和心胸都不會太狹隘的。 事實上,秦儈在前期絕對是一位熱血青年,精忠報國 的心不比現在很多青年少。秦檜25歲中了進士,躊躇滿志,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初,秦檜向皇帝上書,極力主戰, 認為不能對南犯的金朝大軍太怯懦,這樣會削弱大宋王朝 的力量。1126年11月,金軍包圍了包圍了宋朝都城汴京( 今天的河南開封),派出使臣,要求宋朝割讓三個城鎮, 宋欽宗和文武百官嚇得六神無主,毫無主見,這個時候, 又是秦檜上書,給出了四點意見:第一,召開文武百官, 大家討論一下決定;第二,加強守備,防止金軍攻破都城; 第三,將金軍安置在汴京城之外,決不能放進來;第四, 不答應割地三個城市的要求,只能答應割燕山一路的地方。 這四點,無論如何,都是當時宋朝能對付金軍最好的辦法了, 也能使宋朝最大努力減少損失了。從這一點來看,秦檜是有功勞的。 讓汴京百姓免受金軍的洗劫和屠城。 儘管後來(1127年)發生了靖康之恥,歷史上第一次皇帝被俘, 除了賠款,妻女嬪妃也抵債還款。但是,這和秦檜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何況,秦檜自己也稱為了金軍的俘虜。 可以說,秦檜在被金軍被俘之前是熱血的,愛國的。

    2.公元1141年十一月,趙構和金人終於達成和議,在合約書上簽字, 跪接了金國寬大為懷而下降的《冊文》,如願以償地成為了大金帝 國管轄下的一介藩王,“世服臣職,永為屏翰”。 是為南宋,趙構史稱宋高宗,趙構是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 宋欽宗的同父異母弟弟。 趙構是宋朝王室唯一的漏網之魚,本來皇帝和他是沾不上邊的, 但是兄弟都成了俘虜,就他一個人了,還能怎麼樣呢? 所以,趙構能當上皇帝,確實是一種運氣。 趙構經歷過靖康之恥,知道金軍的兇悍和勇猛,所以,接受金朝 的冊封成為“藩王”後,心裡還是很害怕的,一生都傾向於主和 和投降。

    3.岳飛的崛起,岳飛:1103—1142年,今河南省安陽市人。 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 事統帥,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二十二歲應募,三十三歲封武昌郡開國侯。三十五歲拜太尉。 三十九歲授樞密副使。 這樣的經歷,說是火箭一樣的速度也不為過。 岳飛的升遷是和戰功分不開的,可以說,岳飛的一生都在打仗。 金軍被岳飛打得都沒有脾氣了,發出感嘆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打仗具有超強的判斷力,文學素養也不錯,但是,他只有一根筋, 不懂得揣摩上司的心理,比如,岳飛除了打金軍,追這金軍屁股後面 跑外,心心念念還記著一件事,那就是迎回被俘的“二帝回朝”,這 就犯傻了,北宋在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後就滅了,哪裡還有什麼“朝”? 那個朝廷在洛陽在開封好不好,現在的朝廷在臨安,它的皇帝叫趙構, 這是明顯的犯忌了,所以,趙構對岳飛打勝仗一邊是欣賞的態度,一邊 又是不高興的心理,把父親和哥哥接回來?那自己怎麼辦?誰來當皇帝? 還有,靖康之恥,雖然父親,兄弟姐妹,妻兒被俘,但是,對於趙構來說, 卻是一個命運的轉折點,用一句古話說,做皇帝和這位不是嫡出的皇子來說, 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事情。所以,靖康之恥,對趙構是一個機遇,絕不會是 他心裡的陣痛和恥辱。所以,岳飛心頭那種“奇恥大辱”,趙構是沒有的, 不止沒有,而且還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權利,從來都是冷血和不擇手段的, 比如唐朝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奪嫡事件,哪裡有什麼兄弟之情? 岳飛的思想和老闆的思想背道而馳,這也是岳飛之死的一個原因,岳飛想 的是收復失地,迎接回二帝,報靖康之恥,而趙構想的是求和,安心的 偏安一隅,做個安安靜靜的“藩王”,榮華富貴過此一生,就夠了。 岳飛還有一點,也是讓高宗有猜忌之心的,那就是“功高蓋主”,岳飛 的軍隊紀律嚴明,戰鬥力強,被老百姓稱為“岳家軍”,大宋王朝的軍隊, 竟然被冠以“岳家軍”,這種私人性質的稱呼,讓大宋皇帝有了一絲不安 的情緒,為什麼?因為他的老祖宗趙匡胤,就是玩這個的高手才“黃袍加身” 的,現在岳飛在軍中的威望,隱隱有“趙匡胤”的那種勢頭,怎麼不讓這位 當朝皇帝不安? 最後,岳飛的精忠,是對整個大宋的“忠”,是對百姓的忠,不單單是對皇帝 老兒趙構的“忠”,這一點大家要明白,而這一點,也是讓趙構要下死手的原因。

    4.再說一下秦檜,前面說了,秦檜在靖康之恥之前是愛國的,忠於大宋的, 這一點毋庸否認。但是,自從被俘後歸來後,他似乎變了一個人。秦檜能夠 在金軍的看守中逃回來,本身就是一個疑點,想想一個讀書人,能夠從訓練 有素計程車兵手中逃脫嗎?想都不要想。有人說是金人有意放回來的監視 宋朝皇帝的,這個倒是有可能。 生死能改變一個人,更能讓一個人為此而屈服,抗日戰爭的時候,有些被俘 的軍人變節,成為敵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秦檜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變節 的“特務分子”,這個我們從他後來的表現就知道,和之前的極力主戰態度 大為不同,在成為趙構的軍師和丞相後,極力打壓主戰派,比如韓世忠,比如 岳飛,而且極力主張議和與賠款。 岳飛的戰功和政見不同,讓他們兩人水火不容,岳飛已經成為秦檜在權利鬥爭 中的一種障礙和眼中釘,成為他掃清自己不同聲音的“必欲除之而後快”之人。

    5.歷史上有名的“十二道金牌”是高宗的試金石,岳飛的不聽話,岳飛的固執己見, 註定了岳飛的結局。但是,岳飛的思想是對的,也是得到老百姓認可的,所以, 如果高宗直接動手,就會被認為是“不忠不孝”,會被認為是陷害忠良,會被釘 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趙構顯然認識到這一點,所以,這個鍋絕對不能讓自己背。 因為背了這個鍋,老百姓會反對,其它的將領和臣子會寒心。 思來想去,只有岳飛的老對手秦檜最合適。 1141年,十月,下獄大理寺。十二月(1142年1月)詔岳飛賜死於大理寺。 岳飛的“莫須有”事件裡,秦檜開始可能沒有意識到是一個大大的鍋,這個鍋大到 讓他幾百年起不來。後來意識到了,已經“木已成舟”,不可更改了。

    6.總結一下,岳飛案動手的是秦檜,但是幕後真兇是當朝皇帝宋高宗趙構。 秦檜被高宗利用,秦檜給趙構背鍋了幾百年。

  • 2 # 喻敏828

    岳飛自己,第一,岳家軍,打著嶽字,宋朝以文治國,這是第一錯,第二錯就在發十二道金牌才回來,最大的錯誤是岳飛入獄後他的手下造反,直接導致皇帝下狠手,而且歷史本就迷霧重重,不要那麼肯定就是秦檜,搞得跟自己更牛逼一樣,一口咬定

  • 3 # 代牧益州閻文平

    秦檜要主和,金人要求主和就要殺岳飛。秦檜就促成了。但找岳飛的罪名太難了,岳飛並不是不懂政治的武夫,他和很多人關係都很好,甚至連資深岳飛黑何鑄審著審著都去給岳飛求情了。先前宋高宗要殺韓世忠,心軟了最終沒動手,這次秦檜擔心宋高宗又心軟(之前岳飛屢次請辭、高宗屢次不準時措辭肉麻得很),於是不等走程式,趕在小年夜就把岳飛做掉了,省得新年大赦什麼的。岳飛人都死了,高宗還在召万俟卨和週三畏問案情呢。

    畢竟秦檜是有金爹撐腰的,《紹興和議》規定高宗不得以無罪去輔弼,秦檜死了高宗長出一口氣“終於不用藏匕首了”然後採取一系列手段清理秦檜黨羽,還要找各種過得去的面上理由應付金爹。

    當時的情況就是岳飛被秦檜先斬後奏了,高宗只能追認。

    等孝宗要給岳飛平反了,高宗這個其實依然有權的太上皇才不阻攔呢,也算承認殺岳飛殺錯了。加上君臣之別,最終岳飛面前沒有高宗跪像。

  • 4 # 尺子芯

    透過現象看我們的傳統權力本質,已岳飛當時所處的社團地位社會威望,皇帝不想讓岳飛死,估計還沒有那個臣民敢殺他 。

  • 5 # 一葉小舟168521774

    岳飛一案,如果非要分個子醜寅卯,趙構和秦檜應該是六四開。趙構佔六份,秦檜佔四份。

    一個國家要處死一個大臣,在那個君權至上的社會,得不到皇帝的首肯,是不可能形成的。而宋朝是有別於其它朝代的朝代,如果,只有皇帝同意,而得不到眾多大臣的支援,要想殺一個戰功赫赫的武將,也是很困難的。

    南宋小朝庭,能夠在靖康之變後那麼惡劣的形勢下,艱難地站立起來,岳飛的確是功不可抹,當然,其它將領的功勞也不可抹殺。然而,岳飛太出眾了,太耀眼,耀眼到皇帝也的眯著眼看他,宋朝,是不允許有如此耀眼的武將的。

    趙構,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在國破家亡,步履惟艱的情況下,能撐起半片天,確也不易。正因不易,他才越發珍惜,不會輕易讓人去破壞它。岳飛張揚,明亮的有點跋扈的個性,和勢不可擋的軍事能力。對於,陰柔的有點扭曲的趙構來說,是一種痛,痛到必須除之才行。

    秦檜,所起的作用,是為虎作倡,是推波助瀾。趙構只給了他一個答案。至於,如何得出這個答案,用何種方式。那是秦檜的事情。

    所以,岳飛被殺一事。趙構和秦檜是一對分不開的兇手。

  • 6 # 平160010002

    岳飛是缺乏政治智慧的。第一他要迎回二帝。第二他干涉立儲君。就這兩件事。皇帝就會滅了你。秦檜那只是具體執行者。

  • 7 # 貓之幽霊

    岳飛是不是英雄這個兩說。前期可以說是,風雨飄搖中為國而戰。問題是後期,主戰的思想太重以至於影響到國家穩定,武官只有考慮怎麼打的權利,但是岳飛非要操心該不該打,老實來講我不認為岳飛能滅了金。再說也沒那麼多錢讓他造的。南宋也是因為砍了岳飛才確保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分析的話我認為當時砍岳飛是正確的選擇。問題不在砍了岳飛,而是出在砍了岳飛之後,一百多年的穩定南宋經濟世界第一,居然武裝力量還是那麼水,最後被蒙古一鍋端。讓秦檜跪在哪裡只能說是華夏的一種傳統價值觀。得有人頂崗。按理說宋徽宗應該跪在哪兒。別說當時的政權不會同意,現如今的政權也不會同意。中國社會一定要體現出我在管理你這個社會核心價值觀才行。管理者的中樞怎麼能向被管理者下跪能?

  • 8 # 竹音七哥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岳飛出生在河南湯陰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岳飛少年,善射技擊,有豪俠之志。有大戶慕其名僱其護院,期間岳飛得以接觸很多同齡有才華的富家少年,聽他們說書談史,忠君愛國的思想就此萌發。

      

    飛20歲從軍,這年宋軍敗於契丹,社會動盪。

    飛24歲,金兵南侵,京城破,徽宗、欽宗被俘,靖康之恥。

    人,在歷史浩瀚的江流中,不過是隨波逐流的一葉小舟,岳飛如此,秦檜、趙構亦如此。

    戰爭,從來只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不過是利益權衡的託辭。歷朝歷代,國家之間的鬥爭,從來都是雙面的,一面是刀子見紅,你死我活;另一面,則是眉來眼去,暗送秋波。無一例外,政治就是政治。

      

    因此,所有政權,亦或黨派,內部總是分為左派和右派。和平時期稱其為激進派和保守派,戰爭時期則稱其為主戰派和主和派。主戰派,易出英雄;主和派,易被人唾棄,苟且稱為投降派、叛徒,甚至留下千古罵名,因此主和派絕對是個高危工作。譬如大明自縊煤山的崇禎皇帝,後期曾派人與後金談和,事敗露,民意沸騰,即刻殺主事之臣。

      

    南宋,亦如此。至於,是主戰還是主和,完全取決於局勢變化和利益權衡。至於這個蹺蹺板的支點,則由宋高宗趙構掌控。政治,有時更像一場遊戲。

    抗金初期,金兵壓境,社稷將傾,局勢所迫主戰派佔據絕對主導地位。韓世忠、劉光世、張浚、岳飛,戰功累累,史稱南宋中興四將。

      

    這個時期的岳飛,可以用“大鵬展翅"四個字來形容。作為一名白衣出身的軍卒,靠戰功快速晉升,而且得到南宋皇帝的特別青睞,火箭般的升遷,32歲就建節,官至節度使,一方諸侯,歷史罕見。

      

    趙構為何如此器重岳飛?

    特殊時期,不得已重用手握重兵的軍人,對於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來說,都是權宜之計,不得已而為之。想想太祖趙匡胤的帝位事怎麼來的?南宋初期的“苗劉之亂”,趙構居然被兩個不入流的土鱉軍人挾持了,還差點丟了帝位,歷歷在目啊。韓世忠、張浚、劉光世,世代軍旅,資歷老且背後裙帶關係盤根錯節,難以掌控,如何將這些帶兵的大老粗控制在手裡,確實需要些手腕!

    帝王之道,莫過於馭人。恩威並施,還要有自己的籌碼,換句話說,軍隊裡的有自己的人(雍正,初期不也和年羹堯稱兄道弟嗎嘛)。當然,這個“自己人”要對自己絕對忠誠;有馭軍之能,在軍隊中有不亞於其他三將的威望;政治背景清白,與朝中各種勢力沒有瓜葛,不至於結營黨私。

      

    毫無疑問,岳飛各方面都符合趙構的選人標準。於是少年得志,官運亨通。只是,岳飛本人並不知其理,這也為他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這個時期,可以稱作岳飛和趙構的蜜月期。

    當然,出身社會底層的岳飛,對於主上的器重和提拔也是感恩涕零,表現出了絕對的忠誠。史載一趣事:岳飛少年染上酗酒的毛病。酒醉之人分三種,一是倒頭便睡,二是滔滔不絕,三是四處滋事。岳飛是第三種類型,而且非常惡劣那種,酒後打人!一次酒醉,把同飲的一個江西官員直接KO了,差點打死。事後趙構與岳飛談及此事,好言告誡。岳飛從此滴酒不沾,戒酒了!可見岳飛對趙構是十分敬重的!

      

    可惜好景不長,隨後君臣關係開始出現裂隙。

    究其原因,局勢在變,而岳飛未變。

      

    局勢最大的改變就是,金國頹了。

    金國,一直是個戰術高於戰略的民族。對外政策,基本三個字,不服就幹!北邊,和蒙古幹。西邊,和西夏幹。南邊,和南宋長期對峙,勢成騎虎。四面樹敵,常年征戰國力大損;內部腐敗日盛,爭權奪利,內耗嚴重,土鱉進城的通病,不解釋;老天爺湊熱鬧,黃河氾濫民不聊生,自顧不暇;還有個重要原因,南宋的軍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南宋一直有個問題,就是邊疆產馬之地均被少數民族控制,所以缺少騎兵。直至後期,從後梁偽政權手裡繳獲數以萬計戰馬,實力大增。如岳家軍,精銳中的精銳“背嵬軍”,就是數千武裝騎兵,關鍵時刻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所以,金國內部的主和派開始佔上風。隨之,南宋主和的聲音日盛,秦檜之流便粉墨登場了。

      

    這裡有個問題。趙構本人就沒想過繼續力戰嗎?他就沒有文治武功、收復疆土、以雪國恥的夢想嗎?肯定有!而且很強烈。但他有顧忌,他要權衡利弊得失,政治有時候就是筆買賣。

      

    趙構有個所有人都知道的命門,金華人葉門清。收疆土、迎二帝,作為鼓舞士氣的政治口號,喊一喊是可以的。但是,同時也給金國提供了一損招,就是一旦把金國逼急眼了,不用你來搶,我主動把徽宗、欽宗給你送回去……什麼叫面如土色,趙構如是也。

      

    趙構還有一層顧忌,即便傾全國之力與金決戰,有必勝把握嗎?輸了,怎麼辦?政治,不是賭氣,更不是扔骰子,搞不好會扯到蛋!

      

    就像三國時期,劉備攻取西川后的吳、魏,不用說話,眼神過去就秒懂了。嗯,關羽死定了!

    於是乎,默契形成。和為貴,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主旋律。只是朝堂之上,戰功赫赫、牛逼慣了的主戰派依然不知所謂的指責主和派,趙構臉色很差,秦檜一流依然氣短,畢竟有些事,不能說,也沒法說。

    不過,有人要倒黴了。

      

    問題是,為什麼被殺的是岳飛呢?

    這個問題蠻複雜,簡單歸納如下:

    其一,有負領導栽培,政治上靠不住。岳飛作為趙構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後期君臣之間在政治路線上出現重大分歧。岳飛甚至不聽指揮,孤軍冒進,在官僚主義社會實為大忌。趙構對岳飛十分失望。

    其二,朝內無人,政治上孤立無援。岳飛雖貴為節度使,但長期在外領兵,遠離政治中心,與朝內權貴私交甚寡。後岳飛身陷囫圇,即便有人替岳飛說話也是處於同情和正義,並非私交。岳飛被主管領導摒棄,政治上又孤立無援,出事只是早晚的問題。

    其三,擁兵自重,不知進退。中興四將中的劉光世最早出事,因貪汙背彈劾罷官。起初,趙構想把劉的軍隊劃給岳飛(可見趙構對岳飛十分器重),岳飛聞聽亦大喜,嘆曰北伐有望!後此事受到朝臣力阻,“若此,則國之精銳十之七八盡歸岳飛所轄”。趙構立刻改了主意,把劉之軍隊劃給了張浚。岳飛聞知此事,憤而辭職了。後雖上表承認錯誤,但君臣從此交惡,不可挽回了。

    其四,身為擁兵將領,妄議皇家內政。趙構一直有兩塊心病,一是身逢亂世倉促繼位,而二帝猶存,帝位不正;二是不能生育,儲君難立。儲君,國之敏感大事,趙構不言,群臣子不敢提,而岳飛身為手握兵權的大將,居然上書推薦太子人選。岳飛此事確實有些冒失,予人以口舌,誣其有不臣之心。

    其五,少年得志,難免有失。岳飛少年得志,年過三十就官至節度使,飛曾與眾將面前得意的說,如此成就,唯太祖(趙匡胤)與吾爾。年少輕狂,這豈是做臣子說的話啊。

    其六,堅持己見,不肯妥協。趙構曾派岳飛和張浚協同檢查、維修戰備,二人坐城牆之上,張浚說這城垛年久失修已破落,應及時維護以抵禦金兵來襲。岳飛聞之大笑,說大丈夫當馳騁千里,拒敵於國門之外,修整城牆何用?張浚聞聽大怒,拂袖而去。

    其七,不知明哲保身,終陷囫圇。史載,打壓軍方勢力,矛頭最早直指資歷最老、戰功最著的韓世忠。岳飛聞知,星夜派人報信,韓得到訊息大驚失色,急忙上下打典,主動辭退兵權,隱退以表明心跡,終得以安享晚年。而岳飛,自身已經無法做到全身而退了。

      

    岳飛遇害的經過大體如下:秦檜指使岳飛舊將王俊,誣告岳飛曾密信給岳雲、張憲造反,逼朝廷復予飛兵權(此時岳飛已閒置,在廬山陪母親)。朝廷震怒,專案組查辦,因查無實據,大理寺官員集體拒絕簽字。秦檜曰,此上意。遂改由万俟卨、張浚審理。

    審理結果,判岳飛、張憲軍法從事,岳雲流放。趙構審閱後,改批岳飛賜死,岳雲、張憲腰斬。

    1142年,天日昭昭,千古冤案,英雄留恨風波亭。

    據傳,因岳飛冤案韓世忠曾找秦檜問其原由,秦檜答曰,莫須有!

    歷史書上將“莫須有”解釋為大概有的意思。這種解釋只能用“愚民無底線”來形容。莫須有,直譯即可,意為“這踏馬還需要理由嗎?!因此,韓聞聽漠然而退。

    對於岳飛的死因,南宋的朱熹曾談過自己的見解,“韓與高宗密(苗劉之亂,韓世忠帥兵勤王救過趙構),故得以保全。飛較疏,高宗又忌憚之,遂為誅之。”

      

    岳飛死後,岳飛所部由張浚嫡系田師中接管,田師中是張浚兒媳婦的老公(張浚兒子早逝,兒媳改嫁於田)。田打仗不行,整人頗有一套,逼岳飛手下舊將紛紛卸甲歸田;牛皋不服,後被田尋機毒死,時年60歲整。

    後幾經風雨,至蒙古入侵之時,當年無往不勝的岳家軍已淪落為三流部隊。蒙古大兵壓境時,時任將領直接帶兵投降了。

      

    1155年,秦檜病死,時年55歲,諡號忠獻。臨終前,叮囑子孫遠離政治。

      

    1162年,宋孝宗為鼓舞士氣、抵抗完顏亮入侵,為岳飛平反。秦檜被列為害死岳飛的罪魁禍首,剝奪爵位,諡號改為繆醜。

      

    岳飛墓前跪像設立始於南宋末期,開始只有秦檜及王氏二人,均為銅像,因萬人唾棄,銅像損毀嚴重。幾經風雨變更,至明朝,跪像改為鐵鑄,跪像增至五人:秦檜、王氏、張浚、万俟卨、王俊。

      

    評價一個人,是不是民族英雄,不在於特定歷史年代民族矛盾和如今中華民族構成的關係,而是這個人在民族獨立、抵抗外敵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精神,是否已經深入我們中華民族的骨髓,成為我們每個人血液中的一部分!如果是,他就是民族英雄!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岳飛!

  • 9 # 何時何生

    都是扯談,在一個連馬和鹿都分不清的場所,分得了忠奸?象所有的被打倒的中央首長一樣都是無恥的小人,偽君子,工賊,特務,造反派(謀反叛逆)漢奸賣國賊,貪汙犯所有你能想象的醜惡邪惡邪都在他們身上,就是一群畜生。在嶽大人沒平反之前,這些統統都可以用在岳飛身上!但岳飛家出了個了不起的孫子,會講故事,會搞屎,能洗澡,,把一個嶽神話講給了大家聽,最重要的是領袖需要,結合鬥爭需要搞出來一個典型打擊要打擊的人,平了嶽大佬的反,象所有歷史上能平反的人一樣都高大上,忠貞,為民請命,為國盡忠一幅憂國憂民受苦受難的仁人志士,講的人心裡都不以為然,都不見得當真,吃瓜子群眾卻信了邪!這可以看作所有歷史平反的套裝

  • 10 # 醉眼看花笑笑劉巍

    近代歷史學家大多幹些狗屁倒灶的事,他們只熱衷於為各種漢奸翻案,解構或消除自古中華民族英雄,把他們踢出民族英雄的行列。美化和讚頌少數民族對中原文明的入侵,連對漢族城市百姓的屠殺,都被這幫貨說成有助於民族融合。在滿遺們在央視《百家講壇》大放厥詞的時候,我們的歷史學家在那裡??

  • 11 # 蕭欽鈞

    張俊都跪著,幫兇一樣得跪。就是少了主犯,金國臣子趙構,才有這麼多破事。趙構企圖降金稱臣,岳飛堅持反金,結果成了趙構給金國的投名狀,多麼簡單明瞭的事,何必弄那麼複雜。

  • 12 # 穿山之虎

    真正的真兇應該是自己,怪自己不懂自己的軍權已經超過了皇帝的權利。如果自己造反當時的朝廷能阻止得了嗎?所以他必須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Pro DM這車開起來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