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樣看待挫折教育?
15
回覆列表
  • 1 # 鄭州希策全景製作

    人生下來並非完全一樣。不僅包括智力差異,更大的差異可能來自於對自我的認知,也可以稱之為潛意識之類的東西。

    留心觀察的話,會發現很多孩子會頻繁地問,你看我厲害不厲害。這可能是自我認知不自信,然後智力做出反擊,要證明自己內在的不正確。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做這種反擊,更多的人經過各種打擊之後,智力認同了內在對自己的認知。所謂認命了,我就是個下力人,我不行,我是窮人。

    內在或者潛意識是什麼東西,因為不能拆開了研究,所以眾說紛紜。但有潛意識這個東西,應該比較得到認同了。

    弗洛伊德大爺給我了很多啟發,我的理解是,潛意識是先祖們瀕死體驗的記憶,或者是瀕死體驗留下的創傷。

    這些體驗作為一種生存之道,在人的決策中起到最優先的警示。比如不玩蛇,遠離黑暗,避免衝突等。而且是一種不經思考,下意識的反應。

    我悠悠大國,先祖們經歷的瀕死體驗估計比很多別的國家會多很多。飢餓的瀕死,匱乏的瀕死,卑微的瀕死,無緣無故受傷害的瀕死,都在潛意識裡存著。

    受挫折,本質上是挑起了潛意識是的悸動。越瀕死,越恐懼。年齡越小經歷,挑起的反應越大,越證明潛意識或者這些記憶的正確。所以有古諺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很多人用哭聲免疫法來收拾嬰兒,實際上就是在最幼小無力的時候,讓孩子體驗飢餓的瀕死體驗,孩子除了絕望和無力,沒有任何作用。不哭是說,我罪該萬死,能有口吃的活下來,我就感恩天地了。能指望他長大了活出自己的精彩?他有更多的路要走。

    所以說越挫越勇的孩子是不存在的。至多是潛意識裡瀕死的記憶傷口較小,或者較少,這是祖上積的德,這些挫折不或者很少刺激瀕死傷口,所以就不在乎,所以以後有挫折了還可以滿血復活而已。

    很多對兒童研究比較先進的國家,其實也並不針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而是提倡對孩子無微不至確保安全。直到他們智力發育完善。

    所謂戰爭創傷綜合症,其實就是瀕死體驗挑動了潛意識裡的瀕死記憶的創傷。要恢復,還有很多的路。

    所以你看西方對校園暴力的容忍度,是完全無法容忍的。而我們的孩子,在幼小的年紀,被自己的同學導致瀕死的體驗,卻只是賠錢了事。可悲至極。

    做父母的,不是要給孩子更多的好的東西,而是給予最基礎程度的安全承諾和保障。所以你會發現很多家境並不富裕的孩子,會活的津津有味,而很多鉅富之家的公子,活的並不快樂。財富多寡對孩子影響甚微,基礎的安全和愛,才是最大的財富給予孩子。

    別他媽傻逼逼給孩子製造挫折了。這世界上沒有越挫越勇。

  • 2 # 人生一切都是一場空

    現在的孩子都是公主王子,尤其是城裡的孩子父母根本一點苦也捨不得讓孩子吃苦,這樣環境成長的孩子哪裡受得了挫折,還要父母多引導才行。

  • 3 # ss29920460

    除非你是像我一樣,連破產、生死危機關頭都不放在眼裡的人!要不,還真的不容易做到越挫越勇!

    苦難的盡頭,會有光明!

  • 4 # 小山s

    個人覺得這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現在的孩子都是溫室花朵,從小到大所有的問題都有家長擔待,大多缺乏獨立性自主性,而越挫越勇只屬於那些有著堅強意志的人。希望我們的慈父慈母培養下一代時有更遠的目光更高的目標。

  • 5 # 姜塵默

    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和動物是一樣的,他都有一個趨利弊害的,這個想法在裡面,而我們成年人的原因是我們自己內心有這堅持。我們大腦形成了固定的思維。

    啊,有很多家長在培養小孩的時候,就培養了小孩子的一個驢脾氣,但是大多數的孩子是沒有經過挫折教育,然後讓它慢慢的,越挫越勇。是因為經過了挫折教育,小孩子才有了與作用的這個心態,而不是小孩子一生下來就有這個心態的,需要後天的去培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為什麼把教育和教養分開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