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史問道
-
2 # 亦路514
首先孔子沒寫過周易,所以孔子也不可能在周易裡說什麼。
回到問題,兩人理解的聖人在我看來有著本質的不同。
老子與孔子對社會的看法並不相同。
老子認為民眾應該被愚弄,因為民眾大多不智,那樣還不如去智。當然,老子也不能否定在被愚弄的民眾中總有智者,而智者要做得是獨立思考,也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因為你與一群被愚弄的人有什麼好談的呢?如果你還能從他們那裡學習到,你就不是那個智者。
對於這樣的社會,當然就如同老子自己說的,應該是小國寡民形態,才是他認為完美的社會。
那麼他認為的那個智者就是聖人,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芻狗,祭祀的牲畜。
我覺得老子想表達,百姓對芻狗的態度,那麼聖人對待百姓就是百姓對待芻狗的態度。春秋時期,人們如何對待祭祀的牲畜,我是不知道。
孔子來說,他遊歷諸國,想展開報復,也有投機的成分。但這也恰巧符合儒家提出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行合一。
最後孔子不在追求名利,而是專心做學問,這也是他內心的變化,他更多看到是民間的疾苦。
那麼就當時的狀況,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
很多人以為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是統治階級手段,其實他只是對人提出了要求,而且是對社會的人提出的要求。
而所謂不仁不義不禮不智不信,在春秋戰國比比皆是,上到周朝及諸侯,下到黎民百姓。
如果說孔子提出的解決之道是為社會提出來的,那麼老子提出的解決之道,其實老子根本沒有解決之道,他的小國寡民是極其落後的思想。
那麼孔子認為的聖人,就是為社會做貢獻的人。
老子嚮往獨樂樂,孔子則屬於眾樂樂,每個人追求不同而已。
-
3 # 八戒比行者偉大
老子所述聖者為無為,孔了所說的聖人為有為。是完美人格的一體二面,心處無為行處有為。也是就華人為人之道,盡人力而聽天命,萬事盡心盡力,結果交給業力。
-
4 # 新風堂堂主
上古時代聖人是啥樣子的?
1,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第2章
2,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先也,為無 為,則無不治;——第3章
3,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5章
4,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7章
5,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
6,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22章
7,是以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第26章
8,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第27章
9,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
10,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第47章
11,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皆孩之;——第49章
12,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第57章
13,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
14,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第63章
15,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已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64章
16,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了推而不厭;——第66章
17,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第70章
18,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第71章
19,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第72章
20,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禍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第73章。
21,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第77章
22,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第79章
23,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
-
5 # 鄒狀元
是同一類人~只不過孔子每次提到的聖人~都喜歡指姓說名~而老子所說的聖人並非有固定的哪幾個人~老子說:只要是 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 為而不爭~那麼這個人不管是誰~都可以稱作聖人
-
6 # 質躍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前幾年清華大學的一道試題問:孔子與老子打架你幫誰?
幫誰呢?
籠統說,其實孔子與老子二者所說的聖人也就是後人心目中所形象的孔子與老子二聖人,無疑孔子與老子在後人心目中確乎都是聖人的。嚴格上說,老子高些啊,老子人家都被捧成天上的三清,太上老君了,孔子只是被連描帶化,粉飾塗抹,更多是被仕子們捧起來的,源於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是人間的大成至聖文宣王。
孔子師從過老子無疑,二人同時站在渭河上,孔子先開口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思是呀,時間像流水啊不捨晝夜,我得抓緊時間立功立業啊,這才是聖人所為啊!老子聽後淡然的說,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意思是最善良的人像水一樣滋養萬物,不是爭名奪利,聖人之道。道法自然。
孔子極慕周禮他一生落成喪家之狗而志不改,要恢復周禮,及佩服周文王,大概周文王就有點他心目中的聖人之意思。老子認為仁義禮智信是大道破壞後的,離聖人之道遠矣!
孔子見了老子後,回去悶悶不樂曾這樣說,魚在水裡會遊,可以用網,鳥在有翅在天上飛,可以用彈弓,老虎在山裡有爪牙,可以撅陷阱,然而老聃是龍,在雲裡,神龍見尾不見首,變化莫測不可捉摸啊!
好了,不說了,自己想想二聖有何區別吧。
-
7 # 豆逗77263269
你就不要胡扯了,我都替你不好意思了。《周易》是周文王所作,不知數百年之後的孔子,是如何在“《周易》多次提到的"聖人’”?!?!?!
-
8 # 梅里一了
老子和孔子所指的聖人應是同一類人,就是聖明的帝王。春秋末年,社會處於轉型的前夜,老子和孔子作為兩位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都在為社會治理尋找良方,但這兩位思想家的政治理念迥然不同,所以他們對聖人的理解也相去甚遠。這裡僅就兩人提出的聖人之治作個比較,以窺一斑。
老子認為的聖人之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第三章》
孔子認為的聖人之治。
聖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參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禮齊之。其次以政焉,導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變,導之弗從,喪義以敗俗,於是用乎刑矣。
《孔子家語.刑政31》
從字面上看老子倡導的是一套愚民政策,聖明的君王把老百姓培養成吃飽幹活的牲口就可以無為而治了。
而孔子倡導的是一套以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聖明的君王最好的辦法是以道德教化人民,讓他們自覺尊守社會秩序。其次是制定法律,引導人民做到令行禁止,屢教不改,傷風敗俗者,繩之以法。
以今天人們的看法老子和孔子對聖人的內涵明顯不同,是乎高下立判。
且慢,讓我們穿越到那個時代,細細品位這兩種主張再作判斷吧。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頻發,鐵器使用,生產發展,但兩極分化更加嚴重,財富集中在氏族手中,他們大興土木,獵奇逐豔,為了一塊玉璧都可發動戰爭。而老百姓顛沛流離,民不聊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再去琢磨兩種聖人之治,那種是治本之道,那種是治標之策立見。
在實不果腹的飢餓中,你有何德能去教化。在生不如死的環境中,你用何刑能禁之。所以老子說,民不畏死,何必以死懼之。
-
9 # 存意
孔子未參與《周易》的編寫,所以這個問題就很奇怪!如果是問道家和儒家的聖人有什麼區別,那回答你,先去了解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就明白兩種聖人的相似和不同點了,甚至即使雙方說的是同一個人,由於理解不同,也會有不同角度的觀點。聖人是他們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一種形象,類似佛教和道教的佛和仙。
-
10 # 風生水起道命理
老子和孔子所講的聖人確實不是同一類人。
孔子所講的聖人基本上都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
老子所講的聖人基本上有兩個標準,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當年孔子見到老子的時候,孔子每每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老子告訴孔子你何必老提這些人,這些都已經是古人了,都已經不在了,就算這些人真的能夠起死回生,把他們放在今天這個時代他們也未必能夠治理好這個天下。因為時代已經不同了,時代的背景也已經不同了。
老子告訴孔子,歷代的聖人他們基本上都有兩個共同的標準,那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回覆列表
問題提得很好,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在於:
在古代,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其聖人都被賦予了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僅要求聖人具有完美人格、而且還被智慧化、神秘化、政治化,聖人文化已經深度滲透到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不同之處在於儒家與道家在學術方面的差異:儒家注重倫理道德,把仁、義、禮、孝等作為聖人的特徵,並要求聖人一定是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風雲人物,可以解救廣大勞苦百姓。
而道家要求聖人具有不爭、無為、樸、寡慾、去甚、去奢、去泰、充分尊重宇宙間的基本規律。
《道德經》中對聖人的行為在方方面面作過非常充分的論述,摘引部分原文如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