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書分享與推薦
-
2 # 婁知縣6
《金瓶梅》是從《水滸傳》這棵大樹上擷取的一根小枝條,這枝條扦插成活後長成了另外一棵參天大樹,比老樹更為繁茂。
《水滸傳》寫宋朝人宋朝事,《金瓶梅》雖然表面寫宋朝,其實是寫明朝。何九這個小人物,在這兩棵樹裡都不過是一片最不起眼的綠葉,之所以看起來居然有正反派之異(《水滸傳》裡是好人,《金瓶梅》裡是壞人),都是因為《金瓶梅》通篇就沒有一個好人呀!,蘭陵笑笑生極高冷殘忍,只看到一群螻蟻在他筆下作生作死!
-
3 # 江湖夜雨孤影行
《水滸傳》裡的何九
《水滸傳》中的何九雖然不是主要人物,描寫的筆墨不多但是細究起來很有意思,可以說何九絕對是個非常精明的小人物。
何九的身份何九是陽穀縣的一個普通老百姓,職業是仵作,也就是驗屍的人,是當地仵作行業的頭目。
何九的精明體現1.錢照收
當時武大郎被毒死,按照宋朝法律,是必須要驗屍的,考-慮道武松和武大郎的關係,所以驗屍必須得找個經驗豐富之人,所以就找了仵作頭目何九。當時經驗豐富的王婆就提醒西門慶,何九叔是個精明的人,萬一他看出破綻怎麼辦?但是西門慶對此十分自信,因為他相信,沒有人和錢和利益過不去。他找到何九,好聲招呼,然後又專門開個包房,請何九喝酒,在喝酒時西門慶就拿出了十兩銀子給何九。當時何九對於西門慶請他喝酒時心裡就犯嘀咕,自己和西門慶平時並無來往,關係普通的很很,現在西門慶這麼熱情又送銀子給自己,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聯絡到最近風傳武大郎的媳婦潘金蓮跟西門慶的風言風語,何九明白了八九分,但是何九叔不問,他相信西門慶會自己說出來。果然,西門慶拿出錢之後,就提出了在給武大郎驗屍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了。現在何九心裡已經確信武大郎死因有蹊蹺。
2.事情辦又不辦
那何九又是處理的那?西門慶在陽穀縣有財有勢,是個不好惹的主,平日大家見他都是繞著走,何九叔能不跟他接觸就不跟他接觸,得罪了他自己以後不會有好結果,所以給不給錢都得答應西門慶的要求。但何九又想到武大郎的打虎英雄兄弟武松,心裡也感到害怕,那可是連老虎都能赤手空拳打死的主,殺氣人來也是不眨眼的主。既要驗屍,又要人們認為武大郎的死沒有問題。精明的何九很快就想到了辦法:裝瘋。在驗屍前,何九中了惡,被人送回家去了。演技完美!
3.辦事留一手
回到家,何九把事情給老婆說了一遍,比何九更精明的老婆給何九出了個注意,偷偷拿幾塊武大郎了的屍骨並和西門慶給的銀子一起藏起來。萬一武松鬧起來有個見證,撇清關係。
武松回來以後,果然對武大郎的死耿耿於懷,心存疑慮,很快就找到了何九叔,而何九呢,痛痛快快,一五一十的和盤托出,。但是當武松問姦夫是誰的時候,何九叔心裡知道肯定是西門慶,但是他偏偏卻說不知道。又給自己留好了後路。武松厲害,西門慶也不是吃素的,有錢有勢,武藝非凡。武松和西門慶相鬥,無論誰贏都不會為難自己。
4.找擋箭牌
但是武松既然發問了,何九叔又不敢不答,怎麼辦呢?找擋箭牌。誰呢?另一個小人物鄆哥。於是兩人一起去找到鄆哥,調查清楚了整個事情來龍去脈。
5.全身而退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武松殺了西門慶被髮配。而何九呢?只是只是協助調查,然後,然後就回家了,什麼事都沒有。
何九身為底層小人物,憑藉著自己的精明和生存智慧,保全了自己。
《金瓶梅》裡的何九《金瓶梅》中的何九並不複雜,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物。
當武大被西門慶和潘金蓮毒死後,心思毒辣的王婆讓西門慶和潘金蓮把武大的屍體趕緊燒掉,毀屍滅跡,即使武松回來了也死無對證。
王婆讓人請何九進行驗屍封棺,在去的路上碰到了正準備找他的西門慶。西門慶把何九約到附近的酒樓上,拿出十兩銀子給何九,讓他在驗屍時糊弄遮掩過去,以後還有好處。何九對西門慶的用意心知肚明,也想過武二回來回問起此事,但是恰巧何九最近缺錢,所以何九打算先收了錢,等武二回來問起來到時再說。
何九在給武大驗屍時,一看就看去出了武大是死於中毒,幫忙的兩個夥計也發現了蹊蹺,何九呵斥他們,叫他們不要胡說,說是天熱,屍體才有異狀。走時又收了一吊錢。等武二回來時,何九已不知去向。
何九為了錢財,違背良心,迷失了自我。
-
4 # 邏輯文史游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你可以認為武松是《水滸傳》的主要人物之一,但在《金瓶梅》中武松就單純是個解決潘金蓮性命的漢子,男主角光環一直守護在西門慶頭上,並且《金瓶梅》中的武松根本沒有什麼英雄氣概,更像個暴躁的愣頭青。
《金瓶梅》中引入的有關武松的故事從打虎到武大被毒死基本就是照抄《水滸傳》(當然人蘭陵笑笑生還是修改了許多細節),等到武松出差回來發現哥哥死的不明不白,就開始查案。頗有人情味的一點是,《水滸傳》中陽穀縣的街坊領居們都極力配合武松查案,何九叔夫婦在那個亂世中體現出了極高的正義感。
在何九叔得到武大的屍首後,西門慶第一時間掏出銀子想讓何九叔早早毀滅證據。何九叔驗屍無數,自然知道武大死於毒殺而不是擊打,但自己做為底層百姓,若收了西門慶的銀子就是葬送了良心,若不收,自己必然會遭到西門慶的迫害,進退兩難之下,何九叔機智的往後一仰,裝作中風倒了下去。
西門慶看何九叔年歲已高,自然不做懷疑。何九叔被抬回家後就一直愁眉不展,這時候此段落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她就是何九叔的老婆。當得知事情的經過後,這位大義的女性說了這麼一番話,讓何九叔吃了定心丸:
如今這事有甚難處, 只使火家自去殮了,就問他幾時出喪。若是停喪在家,待武松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麼皂絲麻線。若他便出去埋葬了,也不妨。若是他便要出去燒他時,必有蹺蹊。 你到臨時,只做去送喪,張人眼錯,拿了兩塊骨頭,和這十兩銀子收著,便是個老大證見。若他回來,不問時便罷,卻不留了西門慶麵皮,做一碗飯卻不好。
何夫人在這件事情上看的很透,說咱們真的不能兩方都得罪,你既要收西門慶的銀子,又要給咱們留好後路,小心武松暴走。
所以,有夫如此,夫復何求啊~並且要知道,《水滸傳》第二十六章的標題就叫做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可見,何九叔在整起案件中起到的作用是相當關鍵的。
後來武松著急街坊領居在武大的靈位前還原時間的真相,正是何九叔拿出了武大的骸骨,讓武松找到了仇人,並大鬧獅子樓,殺死西門慶。
在《金瓶梅》中,西門慶可不是在獅子樓領盒飯,所以整個事件需要做一些小的調整。我們知道《金瓶梅》中西門慶早早得知了武松要來,就提前翻牆跑了,武松尋西門慶不得,一氣之下還打死了他的馬仔李外傳,因此被捉,開始了流放之路,等到趙佶大赦天下,此時西門慶已死,他只能找潘金蓮和王婆算舊賬了。
而我們清河縣的何九叔(《金瓶梅》中武大遇害於清河)自然要讓男主角西門慶多活一會,所以他順理成章的收取了西門慶的銀子。《金瓶梅》的第六章標題叫做何九受賄瞞天·王婆幫閒遇雨,也就是說蘭陵笑笑生也認可何九叔在《水滸傳》中的作用,既然要兩級反轉,何九叔的人設必須改變。所以武植被燒得乾乾淨淨,一把骨灰撒入池子中,成為了浮游生物的腹中餐。
所以,為了成全西門慶,蘭陵笑笑生的編排沒什麼問題。只是《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過於不堪,在殺了潘金蓮報了殺兄之仇之後,狠心的撇下哥哥的女兒去往了梁山,後來的劇情估計就和《水滸傳》一樣了。
回覆列表
《水滸傳》與《金瓶梅》中,都寫到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一起謀害武大郎的事情,而在這一事件中,“地方團頭”何九雖然是個過場小人物,但是卻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水滸傳》的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送喪,供人頭武二設祭”是比較精彩的一回,在這一回中,富有智慧的小人物何九登場,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地方團頭“何九叔”何九是陽穀縣的“地方團頭”,大概是地保一類的小吏,似乎也兼有仵作等職能,可以給人收屍、收殮。
當武大郎被潘金蓮用毒藥害死以後,密謀毀屍滅跡,作為“姦夫”的西門慶,便立馬找到負責給武大郎收殮的何九,打算用銀子買通他,何九極具警惕性,當時便覺得蹊蹺,因為西門慶從沒請他喝過酒,當他看到武大郎屍體是“麵皮紫黑,七竅內津津出血,唇口上微露齒痕,定是中毒身死”後,便立馬明白了一切,但是,他不敢得罪西門慶,也不敢得罪武松,於是便急中生智,裝作中惡,也沒有給武大郎驗屍,便被抬回了家中。
在《水滸傳》中,何九叔其實是同情武大郎遭遇的,他想站在武松的一方,但卻不敢當時就得罪西門慶,所以他用了“三步走”的辦法,輕鬆玩了個漂亮的金蟬脫殼。
第一,殮屍時裝作中惡。何九叔應王婆之邀,去給武大郎收殮,西門慶請何九喝酒,給他銀子,更引起了他的懷疑,當他看到潘金蓮,立馬便意識到這女人“不是個良人”,看到武大郎屍體,便明白了一切,果斷裝作中惡,讓人把他抬回了家中,這樣一來,便不用收殮武大郎,更讓西門慶打消了“何九叔是否會配合”的疑心,不會得罪了西門慶。
第二,聽從妻子的建議,送喪時取骨殖。何九叔在武大郎火化時,帶著紙錢,假裝來上墳,之後他騙走了王婆和潘金蓮,神不知鬼不覺,撿了兩塊武大郎的遺骨,連同西門慶給的銀子,都放在一處備用。
第三,武松回來後主動告訴實情。武松回來後,何九叔主動交出武大郎的骨殖和西門慶給的十兩銀子,並詳細敘述事情的經過,之後,還出庭作證,為武松指證奸人西門慶和潘金蓮。
經過了這三步走,何九叔最終保全了自己和家人,得以在這個進退兩難的處境中全身而退。
《水滸傳》中的何九叔,其實是一位好人,圓滑而富有機變,他有正義感,他同情武大郎的遭遇,不貪圖不義之財,但同時,他也謹慎、小心、圓滑,不願得罪西門慶這樣有權有勢的人,哪怕明知他是個大奸大惡之人。他很聰明,知道如何在“大人物”的勢力中間周旋,而且他要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伸張正義,最終他願意給武松出庭作證,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總體來看,是正面人物。
但是,在《金瓶梅》中,何九的形象,便不是如此了。
無疑,《金瓶梅》中的何九是從《水滸傳》中的何九叔借鑑來的,但《金瓶梅》的作者作了明顯的修改,使這個小人物在兩書中呈現出兩幅不同的面孔,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團頭何九”。
二、《金瓶梅》中對“何九”形象地改寫總體來看,《金瓶梅》的作者,只是修改或增刪了若干細節,但是立馬便呈現了不一樣的“風景”。
第一,《金瓶梅》中的何九,沒有偷骨殖。而是被西門慶“買囑”,成為了西門慶的爪牙,這其實是突出了西門慶在當地的權勢,顯示了金錢對地方小吏的支配作用。
第二,刪去了《水滸傳》中何九中惡倒地,被抬回家的情節。變成了何九斥責住“兩個火家”的疑問,親自看著把武大的屍體處理完畢,這其實對接了被西門慶買囑的情節,同時也顯示了何九為虎作倀的醜惡嘴臉。
第三,把《水滸傳》中的“何九叔”改為“老九”。雖然只是改變了稱呼,但是卻顯示了西門慶的權勢,是把持官府的當地一霸,根本不把當地小吏放在眼裡,後來西門慶捐錢買了個理刑千戶,更是權傾陽穀縣,。
你看,藝術就是有這樣的魅力,《金瓶梅》的作者,僅僅是做了這三處改動,便活生生將《水滸傳》中一個膽小怕事、善於應變但富有正義感的地方小吏,變成了一個昧著良心、徹頭徹尾的爪牙式人物,不得不說,這還是非常值得玩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