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也想好好學習,但是我就是集中不了注意力。這個我該怎麼辦呢?
5
回覆列表
  • 1 # 博士媽媽研究所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有位家長諮詢,孩子在幼兒園上課時坐不了五分鐘,總要動來動去,非常擔心孩子今後的學習。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如果瞭解一些孩子生理發展特點就不會造成如此的焦慮。10歲以下孩子的骨骼比較柔軟、有彈性,脊柱的彎曲還沒有定型,肌肉收縮力差。如果要孩子正襟危坐沒有必要,反而有害於孩子的身體發育。因為孩子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肌肉會長時間保持一種緊張狀態,會影響肌肉的發育。孩子在保持一種坐姿覺得累,他自然會換一種坐姿,不同的肌肉群輪流“值班”,緊張與鬆弛也得到輪換,這也有利於血液的供給。另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高階神經系統未得到充分發育,他們的神經系統活動興奮過程大於抑制過程,所以這些孩子表現出來的就是好動、自控力差、經常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

    解決孩子“好動”的三種方式1、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當孩子沉浸在故事中時,孩子就會安靜下來。當然,要讓好動的孩子喜歡閱讀要費一番周折。家長可以尋找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給孩子創造一個利於閱讀的氛圍,比如自己帶頭看書或和孩子共閱一本書、創造安靜的讀書氛圍,和小朋友比賽閱讀,教孩子把看到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並進行正向強化,等等。

    2、讓孩子欣賞音樂。音樂使人心靈澄靜。音樂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還能使孩子的“好動”得到緩解。比如輕音樂《希望的旋律》、《春野》、《森林狂想曲》等。

    3、在遊戲中矯正。家長要給孩子游戲的時間,如果孩子沒玩伴,家長可以給孩子找玩伴,還要給孩子創造玩遊戲的環境。孩子游戲時家長可以適當參與會指導。總之,家長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交往、學會創造。有些遊戲還可以矯正孩子的“好動”。如“木偶人”遊戲。幾個孩子一邊蹦蹦跳跳,一邊齊聲念著:“我們都是木偶人,不會說話不會動!”話一說完,大家就立即靜止不動,不能說話。誰先動或說話,就犯規,要受到懲罰。

  • 2 # 希言學堂

    蒙臺梭利有一次發現,一個大約3歲的小女孩,不停地把一些圓柱體放進不同的容器中,然後又把它們取出來。這些圓柱體大小不同,剛好可以放進那些容器。

    她驚訝地發現,這個小女孩興致勃勃地一遍又一遍重複這樣的動作。為了觀察這個女孩做這樣的動作能專注到什麼程度。她要求教師讓其他小孩唱歌併到處走動,但這絲毫沒有干擾小女孩的工作。

    當她抬起小女孩坐的小椅子時,小女孩一把抓起這些物體,並把它們放到膝蓋上,繼續做同樣的工作。這時,蒙臺梭利開始計數,小女孩一共重複這項動作達42遍。然後,小女孩停下來,好像從夢中醒來似的,並愉快地微笑著,絲毫沒有發覺剛才曾有人干擾過自己。

    蒙臺梭利時常觀察到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小孩子的行為中不斷出現。而且每當這些孩子經歷了這種體驗之後,他們就像剛剛休息過一樣,充滿了活力,彷彿感到了某種極大的快樂。

    所以,蒙臺梭利說道,成人能夠以兒童的身份去代替兒童做某件事,但決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微妙地強加於兒童,而應該讓兒童自己去做。一旦發生成人替代兒童做事的情形,就不再是兒童自願去做,而是成人藉助兒童去做某件事了。

    比如,一位老師暫時離開教室,卻忘記將裝玩具的櫃子鎖好。當她回來時,發現孩子們已經把玩具取出來,開始圍著玩具玩起來,並未發現老師返回。

    這位老師對這樣的行為很生氣,認為孩子們不守規矩,對老師不尊重,甚至把認定為是偷竊行為,不僅嚴厲地批評了孩子們,還透過講一些道德原則來引導他們。

    老師的做法似乎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錯。但從孩子的角度看,他們將玩具拿出來只是因為感興趣,否則就不會如此專注地玩。

    老師的批評不僅沒能起到預期的目的,反而使孩子們感到沮喪,甚至為自己的行為自責,進而失去了遊戲的樂趣,並喪失了在遊戲中成長的機會。

    如果老師沒有批評孩子,而是把這種行為視為孩子學會“自由選擇興趣”的開端,先靜靜地觀察,在發現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之後,再有目的組織孩子們玩。

    而且,要在玩耍前明確規則,比如,分組玩並互相交換,讓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親身體驗遵守規則和耐心等待的重要性,就會在保持孩子熱情的同時,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實,在與孩子的溝透過程中,我們多數人會像這位老師一樣,常常用成人的思維來評價並糾正兒童的行為,這不僅會分散兒童的注意力,還可能有損於專注力培養,甚至挫傷兒童的自尊心。

  • 3 # 弦上的短尾鳥

    注意力難以集中,自控力差,可能是一種病,"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動症。當然,它的診斷是相當縝密全面系統化的,不是說自述一句"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下定論的,但也不要一句"小孩好動是天性"就諱疾忌醫。小孩子是好動,但好動也得有個度,適度好動是天性,過度好動就是病了。一旦確診,就要求醫治療,一是吃藥,二是注意力訓練,遵醫囑吧。

  • 4 # 翔遊與鵬

    那你的注意力在哪呢?或許就是不想聽,望風景。​

    注意不集中,愛動,這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是病,就是難受的慌不愛聽還哪也走不了。​

    不瞭解你多大,不過你能反省提問尋求解答,就說明你有自己的想法,差不多是初中以上。​

    那你要知道你為什麼不想學習?我在學習中也遇到過這個問題。​

    1.學習跟不上不想聽。這個最難辦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上課使勁聽,硬著頭皮也要聽。課後就不要給自己安排太多學習時間造成心理壓力,找老師補習,定個目標,再說現在都有寒暑假,努力學一學期時間也不長。

    2.晚上精力消耗多了,上課提不起精神氣。早點睡吧,就算你高三了,上課45分鐘聽講比你課下3小時用功都強,所以困就洗洗睡吧。

    3.作業沒寫無法聽。這個你不寫作業一般是認為自己會,可能不想耽誤時間,也懶得動筆,那就課前把題看一遍有個思路。​

  • 5 # 陳天哲

    這個問題的學生很多!你也不用擔心,有時候你會自我成長,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很專注了!因為你能提出這個問題,往往表示,你的成長已經開始!我介紹一些方法給大家,僅供參考……

    一,家庭教育的示範效應!越專業的教育行家越重視家庭教育,父母的影響太重要了……如果父母都有一個專注的發展領域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比如,父親在家裡專心致志學習書畫,每天的業餘時間都集中精力在這裡;媽媽集中精力在英語學習上,你會發現,家庭的學習氛圍有了,孩子的專注度提升很快!相反,一個家庭,孩子放學了,父母除了家庭瑣事之事雜七雜八,孩子的學習氛圍不但沒有,專注度也越發差!

    二,多去接觸社會,要能夠與這高階的一些人深入接觸,也能與低層的一些人打成一片……相信過不了多久,既便一個五歲的孩子也會發現很多不同之處,收穫到很多!專注度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會順其自然!最擔心的就是隻接觸一個層面!有些孩子只接觸富人階層,往往沒有對比,看不到他們卓越的一面,只習慣了嬌侈……有些孩子只接觸窮人階層,往往沒有對比,看不到他們勤勞真誠的一面,只意識到生活是苦的,財富和能力這東西得不到,沒有標準這一意識!

    三,標準是個很有意思的詞!你得去發現各種層次的人對於標準有不同的理解!理解體驗透這個詞對於提升專注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窮人往往簡單化,富人往往上升了好多個層次!比如衛生,有些人家裡總是得過且過,因為從小的原生態家庭就是這樣!去了賓館就好多了,地上一層不染,窗明几淨……五星級酒店又是上了大層次,高檔的材質,二十是小時的衛生服務等等,甚至有個故事,打掃馬桶的水乾淨到自己可以喝……比如做飯,曾經聽到一位成功人士自豪自己的母親有一道菜拿手,大飯店大廚師都做得沒有媽媽的好!我當時就對他說:你的成功與你媽媽有很大關係!他說你怎麼知道的?神了!我說:平庸的母親會所有事,但每一樣都平庸至極……你媽媽把這一道菜做好,好出了高度,是需要專注的學習提升的,這個過程不僅提升了小時候你內在的自豪感,也無形中教會了你對標準的理解!他居然不停地點頭!

    同樣學鋼琴,上千萬的孩子學習了,會了!而郎郎卻不同,先是跟大連最好的鋼琴老師學,又到北京跟全國最好的老師學,又到國外跟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學。標準不斷提升,專注度不斷提升!​

  • 6 # babyvcve

    我認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自控力,記得著名的兒童問題專家陳默老師說過

    自控力不好都是教育的問題嗎?

    不是的,自控力必須依賴於神經的發育,很小的孩子幾乎沒有自控力,因為他神經還沒有成熟。這與一個媽媽在孕期的宮內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無遺傳病?營養睡眠如何?情緒是否愉悅?有無濫用藥物酒精菸草?這一切都會直接導致胎兒是否具有一個健康的神經系統。如果一個胎兒先天的底子就沒有打好,就很難發展出較強的自控力。

    新生兒出生後,神經系統的發育每天都在進行,這一程序持續貫穿到孩子2歲以後,當孩子得到了母乳餵養,建立了較好的母嬰依戀時,他的神經就不容易突然短路和失控,而如果他經常有被拋棄的創傷,吃喝拉撒沒有得到及時的照料,他的人生底色就確定了:世界是不可控的。

    自控力與什麼有關?

    什麼樣的人會具有較好的自控力?通常,這與如下三大因素有關:

    1、認知水平。通俗的說,就是一個孩子能夠分得清什麼樣的場合該做什麼樣的事,有些孩子能在上課時認真聽講,而有些孩子就會嘻嘻哈哈,這與他們對此的認識程度密不可分。在許多家庭,孩子是全家人的中心,幾乎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圍著他轉,這樣的孩子就很難學會察言觀色,當來到一個公共場合時,平日裡自己皇帝般的待遇不見了,就容易用破壞紀律和任性的方式吸引他人的注意,事實上,他並沒有“這裡不是家,這裡有這裡的規則”的認識。

    2、動機水平。眾所周知,動機越強烈,我們越是有可能堅持到底地完成某任務,而孩子的動機顯然是在耳濡目染之下形成的。孩子是否對某一事物充滿著渴求與信念?當家長總是採用外在獎勵的時候,孩子就容易削弱動機水平,外在獎勵得到了以後很快就會失去吸引力,我們的孩子常常對什麼都無動於衷,就是因為他們被我們滿足得太多了,沒有匱乏的感覺,當然是提不起多大興趣的。

    3、情緒穩定性。一個人什麼最容易失控?情緒!而一個孩子情緒容易失控多半都與媽媽有脫不掉的干係。什麼樣的媽媽能夠養育出情緒穩定的孩子呢?這與經濟能力、社會地位與學歷都毫無關係,重要的是你是否渴望做一個母親,是否嚮往著生育孩子,沒有思想鬥爭,也沒有焦慮。如果你在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就猶豫要不要生下他,孩子出生以後又前怕狼後怕虎的,那孩子的情緒就會永遠處於緊張之中。如果你把給孩子餵奶,哄孩子睡覺,陪孩子玩耍視為一種快樂的天職,長大以後無須費多大勁孩子的情緒也會飽滿而穩定。

    對此,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自控力問題,乃至所有孩子的問題,無一例外,都是家庭環境的問題。解決起來也要從營造家庭環境做起,說教只能讓原有的問題更加僵化。無痕的變化往往會收穫奇效。

    1、良好的成員關係。一個家的成員,彼此是有緊密聯結的,有共同的牽掛和願景。而許多有自控力問題的孩子,要不處於父母很少同時在家的冷清環境下,要不處於總是發生“戰爭”的鬥爭環境下。

    2、父母理智成熟。有些父母無論從認知水平到個性修養都非常不成熟,母女倆站一起就跟姐妹花兒一樣,甚至有個案中7歲的孩子表達出要保護爸爸媽媽的想法,這樣的孩子幾乎不可能在內心感受到安寧和踏實,會因為許許多多小事兒而產生與年齡不相稱的抓狂。

    3、和諧的家庭氛圍。上一期的微信中也提到過,如果父母感情不和,又不離婚事實上對孩子更不利,這是因為彼此的恨意糾葛會讓孩子處於持續心神不寧的狀態,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幾乎無法心定下來學習,也很難樹立一個目標貫徹到底,情緒總是無時無刻處於漩渦之中。“氛圍”像一種無孔不入的文化一樣塑造著孩子深層的道德感與價值觀。

    4、孩子有自主的時空。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要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遊戲時間,這對於孩子自控力的發展至關重要。現在有許多孩子從週一到週日的時間幾乎被父母排滿了,他能做什麼自己的事呢?他有屬於自己一個人的角落嗎?當一個孩子被“他控”團團圍住的時候,他必然也不需要發展出“自控”了。

    5、延遲滿足的訓練。要加深孩子對可以實現的目標的期待,強化孩子在獲取某些好處的時候剋制自己,以此來收穫更大的成就與喜悅,在這一過程中,父母是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等待的,著力於調動他的積極性,讓他始終看得到希望又無法即刻獲取,強化為夢想而奮鬥的過程,並兌現所有諾言。

  • 7 # 智言自語

    如果自己意識到存在注意力障礙,其實我們是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的

    1、在學習上定一個目標,分數目標,腦海裡面總是需要出現這個目標;

    2、早上起床和臨睡前,做16次深呼吸,並且告訴自己可以專心地達到自己的目標,堅持做,不著急;

    3、把作業任務分成小段,開始20分鐘休息一次,因為時間不長我們自己可以控制好自己,做到這個任務後,延長到25分鐘,30分鐘。。。

    4、聽幫助專注的音樂,譬如古典音樂,也有一些功能性的音樂,可以上網搜到;

    5、嘗試做這個練習吧

    凝視法

    1、準備一張白紙,在紙上從上往下,用黑色墨水筆畫幾個圓點,上面的大一點,向下逐漸變小。

    2、坐好,調整一下呼吸,儘量使用丹田呼吸法,總之讓自已的心靜下來,放鬆自已。

    3、一開始用你的眼睛看最上面的圓點,注意放鬆。

    4、暗示自已黑點變大了,且清晰入目。

    5、凝視圓點,呼吸要儘量保持丹田呼吸法,儘量把不眨眼睛的時間延長。當然不要累了眼睛,特別記住,一切要隨意。

    6、練到眼睛能很長時間一眨不眨地凝視這個黑點時,就換小一些的黑點繼續訓練。

      這個訓練法配合丹田呼吸法,集中我們的精神力於一個圓點,並透過運用類似於佛家十遍行的想象法,使圓點在我們的眼中、心中擴大,增強我們的意念力(或稱自我的控制力),我想透過練習你會有所收穫的。

      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會是萬能的,我只是總結了自已的一些方法,融合到我們的交易中去,說實話,我也無從參考,因此錯誤和不足的地方一定很多,只是希望大家在練習過程中,有什麼想法寫出來。或者你有什麼好的方法,你也能夠讓我知道。

    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到你!

  • 8 # 小明鬼點子

    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因為你的大腦神經處於興奮狀態下,說明你的大腦比較活躍。並不是說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件壞事,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

  • 9 # 我叫大晨chen1

    我和身邊的一些同學也有這樣的壞毛病。說老實話,自控能力差,什麼事情都做不好,自己也很痛苦。和你分享一些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經驗吧:1.確立一個能夠為之奮鬥的目標。這裡說的目標不是什麼考試考第一等等的小事,也不是什麼成為偉人之類空洞的妄想。目標就一定要現實、實際,這樣才能夠起到激勵的作用。我有個同學,一心想要去美國生活發展,於是他幾乎是在24小時的背GRE單詞,晚上覺都不睡了;還有個同學,女友成績不好,他自己在學習上就花兩三倍的力氣學,為的是能夠為女友補習;更多的是希望今後找份理想的工作,掙好多好多的錢,自然而然就刻苦學習了。2.既然自己管不住自己,那就在清醒的時候找個人來管你。比如可以請父母監督你做功課,或者和其他同學成立一個學習小組,互相競爭、幫助。3.要學會靜心。可以多讀讀書報,多反省冥思。泡杯香茶,關掉電腦,做點有用的事情。

  • 10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樓上的答案多集中在如何解決孩子自控力差的問題上,答主則想透過一些心理學在自控力和意志力上的研究成果來為青少年學生、成年人的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提供一些解決辦法。

    1. 心理學研究中發有長期冥想習慣的人自控力都很好,也證明了冥想是最簡單的提升自控力的方式。比如發現自己集中不了注意力的時候,不妨停下來練習5-10分鐘的冥想:具體做法是:(1)找一個舒適安靜的地方坐好,確保沒有人打擾。如果外界確實噪音很多,可以戴上耳機聽非常舒緩的音樂。(2)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需要可以深呼吸,只需要專注於感受氣體進出鼻子和嘴巴感覺。如果很容易走神的話,可以嘗試數自己的呼吸次數。(3)5-10分鐘後慢慢睜開眼睛,並長期堅持。答主親測這是提升專注力的最佳方法。

    2. 研究表明,個體的自控力和注意力在一天之中是會變化的,通常來說一般人的自控力會從早到晚逐漸降低,當然也可能存在個體差異。所以你可以觀察自己在一天之中在什麼時候最容易堅持或者放棄,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自控力最好的時候做。

    3. 瞭解我們大腦的獎勵機制並加以利用。通常來說大腦的獎勵機制是這樣執行的:我們的大腦發現獎勵(比如聞到美食的香味)時會釋放多巴胺,多巴胺分泌則會刺激大腦,告訴大腦吃掉這個炸雞會讓你快樂哦!於是為了得到快樂我們就開始吃吃吃了,可以看到這樣的獎勵機制有利有弊,如果在進行無聊工作的時候將買杯自己喜歡喝的飲料,每做一點工作就獎勵自己喝一點,這樣大腦就會源源不斷分泌多巴胺,幫助你開心完成枯燥的學習或者工作任務啦。不過在此要特別注意區分“真實獎勵”和“虛假獎勵”,比如旅遊、運動這些才會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屬於真實獎勵,而電腦遊戲、垃圾食品則屬於虛假獎勵,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可分不清楚這些,只有靠自己去理解這個獎勵是否真的能讓自己感到快樂來進行理性判斷。

  • 11 # 於際敬身心健康專家

    注意力不能集中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你所謂的分心,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想到別的事情;第二種情況則是衝動行為,在做一件事情時,很難穩定的坐下來,總是動來動去。所以為了管理你自己的大腦和行為,你可以參照如下方案。

    一、25分鐘原則

    集中精力工作當然效率很高,但是如果集中的太久,那就有可能適得其反了。事實上,調查發現,一個成年人能夠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在25分鐘,隨後就需要一點時間休息,例如5分鐘左右。你可以用手機給自己定個時,到了25分鐘就起來活動一下吧。

    二、開工之前,先來個深呼吸

    在準備開工之前,先透過深呼吸的方式調節一下自己的情緒,這樣能讓自己儘量處於平穩的狀態。很多時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可能是因為負面情緒所導致。

    三、偶爾對手機說NO

    四、不要企圖用一個方法解決所有問題

    無論你的問題是無法集中精神,還是意志力相對薄弱,你恐怕都沒辦法快速解決掉它。因為任何習慣都不是一兩天養成的,當然也不可能一兩天就解決掉,所以重要的不是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將一個方法堅持到底。

  • 12 # 雨季可待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思維是怎樣發生的,注意力是怎樣集中的?人的思維是圍繞著存在而進行的,剛出生的嬰兒首先關注的是食物與母親的關係,安全與母親,與環境的關係,這是他主要思考的問題。如果食物與溫暖二十四小時存在,觸發進一步思維的條件破壞,不利於思維發展,而母子分離,飢渴,會觸動兒童 進一步思考,這樣內部就形成了經驗與邏輯。這是以後判斷事物的基礎。 以後會逐步擴充套件到對周圍環境的探索。父母應該讓兒童在非安全問題上儘可能地由她自由行動。這樣積累經驗和形成邏輯,這是以後注意集中思考的基礎。如果父母過於嚴刻,兒童缺少更多的獨立探索,缺少相應的經驗與事物間的關聯,思維發展受阻。缺少深入思考的經驗,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人為的破壞。這樣,他們對事物的思考僅限於表面的關聯而缺少價值發現和價值分析,因為沒有價值導向,所以更難注意力集中,也難以自控。最好的訓練是讓自己從小事做起,記錄好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成功的經驗多了,自然就會深入思考,因為其樂無窮注意力自然集中。摘自《大腦的起源與進化》。

  • 13 # 東華禪寺

    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確有一些方法、技巧和大道,從古至今做事不外乎就是道、法、術。如果你掌握了道,無論學什麼都會快很多。例如聽課,你只需帶著空杯子的心,把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開啟。

    當你的身心處於張開的狀態,人家說什麼你瞬間就能吸收。真正的專注就是身心張開,與萬物融為一體。

    現在人講的專注其實變成了關閉,越專注,人反而越容易緊張,最後變成了一個孤體,潛能不但得不到開發,反而被埋藏得更深。

    佛教很少用“專注”這個詞,一般說把心收回來放在當下。你能隨時看到你的心在當下,就意味著你的覺性甦醒了,簡稱覺醒。

    人的覺叫做靈覺——靈明不昧的覺知。每個人本來都有覺的功能,稱之為靈或者自性,農村人稱為魂魄。

    你有靈覺,說明你的魂魄收回來了,安住在當下,你的身體在這裡,你的靈魂也在這裡。

    但是多數人身體在這裡,心卻跑掉了,就算沒有完全跑掉,也跑掉了一半。

    一個人如果能保持靈覺,處於覺醒狀態,學任何東西都是非常快的。

    因為你的身心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有多少人說話你都能聽到,有多少人在動你也都能看到。

    你的心沒有集中在一個點上,所以整個面你都能看到聽到。如果你把心侷限於某一個點,你就失去了整個面。

    人完全可以做到一心多用。怎麼證明呢?我們在打妄想、胡思亂想時,是不是可以瞬間產生很多念頭?

    既然能瞬間產生多個念頭,就意味著我們的心瞬間可以多用,只是沒有人提醒過你,你也沒有這樣訓練過,所以不會。

    佛教把意識分成六重、七重、八重乃至九重,不管有多少重意識,幕後主宰的,都是這個靈覺、自性。

    它可以瞬間由一變成千變成萬,又可以瞬間由萬回到一。

    我想告訴大家,學習的時候,不需要很刻意、很緊張——我要用心聽、用心看、用心記,這種方法反而學不到東西。

    只要保持一種放鬆、空心、覺醒的狀態,安住在當下,不管別人講什麼做什麼,你都看得清記得住。

  • 14 # 我勒個匆匆吃

    這其實是習慣問題,養成習慣就會好很多! 我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啊,我就是自制力很差而且做事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下來,然後上網查了各種方法,其中有一種對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可以設定外力來逼迫自己養成習慣,舉個例子,當你早上不想去跑步時,一個恐怖分子拿著刀逼你去跑步,這樣說可能有點誇張嚇人,但是道理很簡單!為了活命,你必須去跑步! 我就想著設法給自己找一個不可抗拒的外力來幫助自己去養成習慣,後來有天逛陶寶時,看到一個叫堅持早睡早起的寶貝的,然後點進去問客服是什麼意思,後來懂了,就是他給你製造一個你不可抗拒的外力,需要你先交押金,押金多少自己定(越多外力越大),他會每天到點提醒你睡覺休息和電話起床,並且有很多辦法對你檢查,比如說有人晚上因為玩手機遲遲不睡覺,可以讓你截圖你睡前和起床後的手機Wi-Fi流量變化,早起是打電話叫醒你,起來後你提供證明比如說把床鋪好拍照,或者開啟電腦拍一下網頁版的臺北時間和日期,為了防止拍完又去睡,可以加上6.30早起後8點前做完一件事,比如說練會兒字,練之前空白的拍一張,練完再拍一張,8點前做完拍照檢查,等他確認後就把當天押金還你,要是沒完成,當天的押金就沒了,就這樣,我那一個月都是早睡早起,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不過後來算是慢慢養成習慣了,養成習慣後現在稍加控制和注意就好了,現在說起來要謝謝他了,有需要的朋友嗖堅持早睡早起看看能不能找到那個店吧!店裡面各種習慣養成都有,像堅持學習、運動、減肥、控制每天玩遊戲時長等,挺實用的

  • 15 # 洪權心理

    松腦練習:每天早晚練習幾分鐘。坐正,挺腰,放鬆肩膀,讓大腦靜下來,就這麼靜靜的感受清淨。大腦自然會靜下來。

  • 16 # 心思為教育

    認真研究過注意力這個話題的人都應該知道,注意力不集中之後,不僅僅是人的自控力會變差:

    三分鐘熱度,經常轉移目標,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做事心不在焉,喜歡沉浸在白日夢中;丟三落四,做事拖拉,容易健忘;不加思考地選擇按照慣例辦事;抗干擾能力差,風吹草動都能讓自己坐不住。

    簡單來說,注意力變差之後,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勾起你的注意力分散,很多人會習慣性將問題歸納為自己的自控力不夠,其實是自己的注意力出現問題在搗鬼!

    學習時候的注意力不集中,按照背後的成因不同,個人覺得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型別:

    型別一:被迫學習型

    以前不怎麼學習,喜歡臨時抱佛腳,抱著抱著發現自己抱不下去了。這種型別往往是個人對學習的認知沒有改變過來,骨子裡覺得學習累、學習苦,然後被迫無奈逼著自己學,像喝毒藥一樣,自己不喜歡,注意力自然會分散。相反的例子,就是玩遊戲的時候,別人喊你都難聽見。

    這種情況,第一. 建議你學習時循序漸進的來,先挑些簡單、容易接受的知識點去學,逐漸培養自己對學習的樂趣;第二. 建議你改掉抱佛腳的習慣,到社會之後你會發現,沒人會逼你學習,自己自覺,才能在學習中收穫知識和成長。

    型別二:突然學不下去型

    這種情況比較複雜了,之前學會好,注意力也很集中,突然就注意力不集中了,容易心煩意亂了,咋回事呢?

    排除外界的干擾和家庭教育因素,但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學習時候的注意力突然不集中了,往往是因為學習時候的情緒和壓力太大了,也可能是因為你太看重學習了,無限將學不好、考不好看的太重了。就像有人在你頭上懸了一把刀一樣,你時刻擔心刀會掉下來,學習的時候自然也會心驚膽戰,注意力被分散,哪還會有學習的心思了呢?

    型別三:性格因素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你因為自己的性格原因被外界事物牽動了,注意力從學習上轉業到其它地方去了。

    比如攀比心強的人,如果只是學習上的攀比,覺得自己一定要超過某某人,那麼你學習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以前可能是因為你喜歡學習,有了攀比心之後就會變成我學習一定要超過某某人,這時候你不愛學習,覺得學習無趣,注意力下降也就自然而然了,

    一般來說,攀比心強、喜歡比較、追求完美、內向、自卑等這些性格的人都非常容易被這些因素影響自己的注意力。

    這種情況,調整和重新認知自己學習的目的很重要!

    寫在最後:

    對家長而言,教育孩子的過程本身也是自身不斷修煉、提升自我的過程!

  • 17 # 沃西劉噸噸

    一、環境。

    對於自制力不好的人來說,周圍的氛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別人在玩,我也會想玩,別人在學習,我也會想學習。別人這般認真刻苦,我也不敢落了人後。所以如果你周邊氛圍不好,不利於你的學習,建議你換一個環境。

    二、監督。

    如果你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那你就該找人監督你、督促你、鞭笞你。你得狠狠地推自己一把。當你被許多雙眼睛看著的時候,你就知道,你不能再偷懶了,也不能再小偷小摸了。

    三、共勉。

    有時候找幾個朋友成立一個學習小組是非常有效的。相互之間,彼此督促,彼此勉勵,共同進步。

    四、目標。

    有時候需要一點功利心,刺激自己。人容易懈怠往往是因為沒有穩定的目標,明確目標,哪怕是非常功利性的,寫在便籤上,貼在床頭、桌上、電腦上,提醒自己。

    五、閱讀。

    一般自控力差的人,沒耐性的人,都很少閱讀,至少沒有長期閱讀的習慣。大凡有固定閱讀習慣的人,自制力都比較好。建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睡前看一會兒書,建議買實體書。那段時間就遠離電子產品吧,靜下心來,每天看一點。不僅增長見識,對培養心性也很好。

    六、拔網線。

    提高工作、學習效率的最好方法。你有自責的心說明你還有上進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丹和卡哇伊誰的防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