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孩子總是我行我素,你越是說幹什麼不行,他越要那麼幹。
48
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孩子性格脾氣先天佔據一部分,後天則是由家庭教育衍生出來的。我認為,家長想要試圖去改變孩子的脾氣,實在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做法。想想看,你明明知道他倔強且任性,怎麼可能輕易改變?你給孩子貼的這個標籤,其實已經是一種錯誤了。

    倔強的孩子,他們更容易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堅持己見,引導好了這將會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最好方向。同樣,孩子為何會如此倔強?很可能是家長掌控慾望太過明顯,孩子想要掙脫出來。給孩子留一點空間,是家長的基本素養。我們不需要一個聽話的機器,只需要一個有血有肉有獨立精神的上進的孩子。

  • 2 # 牽你的手慢慢走

    這是親子溝通問題,涉及到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在PET父母效能訓練裡有這個部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以及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跟孩子說的話,孩子不聽。

    當我們跟孩子說,你不要穿著鞋在沙發上跳。孩子聽了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和感受呢?“哼,為什麼不能在沙發上跳”,“我就喜歡穿鞋在沙發上跳”,“憑什麼,你說不能做,我就不做”,“媽媽生氣了,我是不是又做錯了”,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這些想法,並不是我們想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傳達的資訊,和孩子接收到的資訊不一致。

    這種命令式的溝通方式,孩子會出現對抗,這在PET中屬於溝通十二絆腳石之一。

    不知道我這樣解釋你是否能夠理解孩子和你對著幹的真正原因。

    那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呢?那就是我們要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感受。

    再拿孩子穿著鞋子在沙發上跳這件事來說,假設我們能接納孩子不穿鞋在沙發上跳。

    第一,孩子玩的很開心,父母不能接受,這屬於父母擁有困擾,孩子穿著鞋子弄髒了沙發,我們還得洗沙發墊,很麻煩,孩子的行為給我們帶來了困擾。

    第二,父母擁有困擾,那怎麼辦呢?在這件事上,父母可以選擇調整環境,比如鋪上一個舊的毯子,也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還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比如讓孩子脫掉鞋子。我們看最後一種情況,改變孩子的行為,讓孩子來滿足父母的需求。

    第三,如何說,孩子才願意滿足父母的需求,脫掉鞋子呢?如何把自己的需求準確無誤的告訴孩子呢?我們要怎麼跟孩子說?這在PET中屬於面質,我們可以這麼說,“孩子,穿著鞋子在沙發上跳,會把沙發墊弄髒,需要洗,很麻煩,媽媽希望你把鞋子脫了在沙發上跳”。孩子可能還是有些不情願,但是一般他會願意配合媽媽。

    不要用脾氣扭脾氣倔來定義孩子,這樣的標籤一旦貼上,很難撕下來,並且這樣說對孩子脾氣的改變毫無益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高中時代的人生,會有遺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