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哥碎片知識
-
2 # cansong
如果你們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例如是商鋪類的,可以考慮。然後是這一百萬佔用總資產的比例大小,比例小的相對可以嘗試,相反沒有十成把握都要非常謹慎。
-
3 # 金山客
投資一個專案,回報率當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老實說如果有穩定的20%的回報率,5年就可以回本。表面上不錯,但實質上收益率不高。因為一個比較少風險的信託產品都有8%左右的收益。實體企業,承受各方的風險太多。當然如果風險很小,可以值得考慮。剩下來的就是風險評估了。假如冒100%的風險,只賺20%,那明顯風險與收益是不匹配的。一個專案,有經營管理的風險,有市場風險,有政策風險等各種風險。你應該列一個清單,一個個去衡量。如合作伙伴的撤資風險,合作伙伴相互爭鬥的風險,一年後市場變化,產品不再受歡迎的風險,或競爭對手出現,壓價競爭的風險。還有政府,是否是限制行業,政府會否會亂收費,銀行是否會收回資金等等。如果只是20%的毛利率,收益應該會比較低。
-
4 # 股無止境
這涉及到個人對於投資的理解。投資機會很多,但相對於高收益,同樣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有50萬資金,如果存銀行活期,可能年華收益也就0.3%.如果你存在餘額寶,你的年華回報2%點多。做銀行的固收回報,年化高了也絕對不會超過5%。
當然,如果你想要追求更高的回報,那麼你就需要考慮相應的投資風險。比如你投資基金,股票,期權,好的話你的回報可能遠遠超過50%甚至翻倍都有可能,與之相應的你也可能會面臨本金虧損的風險。這是我所說的第一種現象:投資回報和投資風險是成正比的,比較常見的就是金融市場。
還有另一種現象,投資機會的稀缺性。投資機會很多,但是好的投資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沒有任何門檻,人人都可以參與。那麼過高的投資回報就需要打一個問好了。畢竟這給人感覺是一個天上點餡餅的事情。對於比較好的稀缺性的投資機會,一般都會涉及到投資門檻得事情。比如08年後的房地產投資,都是有隱形的資金門檻的。
而對於專案投資,設定門檻筆者認為是在正常不過的了。但需要投資者注意的事情,對於投資專案,你要有專業的知識,以及辨別能力,畢竟投資有風險,進場需謹慎。
-
5 # 金融從業人員時若涵
這個說的太模糊了,投資回報20%也不能成為判斷依據,專案週期不知道,需要一年?五年?還是十年?如果是十年那還不如去存銀行定期存款。再就是這個收益率是剛性兌付的?就是說不管結果怎麼樣一定會給你的?剛性兌付現在已經被資管新規限制了,非剛性兌付,那就需要看這個收益率是怎麼評估出來的了,這個不是債券到期一定會兌付,就算是債券也還有違約風險呢。
資金方面的話50萬也好,100萬也罷,就算是1000萬也不能說明什麼,要看這個專案本身的體量,其實對於商業專案來說這個金額不算高,畢竟私募起投金額都在100萬。如果你這個專案本身就是指私募股權,那你需要好好看一看這個公司的具體情況了,另外作為私募初次購買的時候起投金額最低100萬,如果他告訴你50萬可以投那就別投了,專案靠不靠譜先不說這家公司本身就違反了《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當然了,如果是一些有監管機構特殊條文放款限制的另當別論,不過這個問題給的資訊太少無法判斷),現在國內私募股權的安全性遠遠不如私募證券。坑比較多。
回覆列表
如果有一個投資專案,回報率是20%,但是需要100萬或者50萬才能投,這個投資可以考慮嗎?我個人認為投資就有風險,什麼事沒有絕對。
投資要慎重考慮,不要有賭博心理
當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認為題主對這個投資數額應該是挺猶豫,畢竟不是少數。如果換做是我的話,在我沒有任何把握的情況下,我是堅決不會投這個錢。或許你看中的是20%的回報,那麼人家看重是你的本金,這也不是絕對的事。
事情可控,資金充足
但如果說這個事情我能可控的情況下,而且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我就會嘗試投這個錢,畢竟有20%的利潤在那裡,這也是很可觀的數字。但我不會去借錢,或者全部掏空自己的儲蓄去做投資,因為這種風險我承擔不起,所以說因人而異,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去進行分析,看看後果是否自己能承擔的起。
總之,在現在這種經濟蕭條的大環境中,做任何一種投資,一定要謹慎,或許前邊給你挖了一個大坑,你雖然看中的是20%的回報,那麼也許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最後落的甜甜為討債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