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R杜wy
-
2 # 大叔做美食
因為金庸先生不太會講粵語,應該說是很不會講。他本身是浙江海寧人,說話帶有很重的浙江口音,老一輩的人基本都是鄉音不改的。金庸先生1948年移居香港,那時候的官話事北京話和南京話的結合,移居香港後金庸也一直是講家鄉話。
語言習慣使得金庸先生寫小說的時候也是以普通話來寫的。粵語跟普通話一樣有分書面語和口頭語,行文習慣和普通話的行文規則(語法規則)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用粵語寫武俠小說可能完全無法表達真正想表達的東西,就像要一個對法文一知半解的人用法語寫一篇畢業論文一樣。
-
3 # 落落大荒2020
1.查先生不是廣東人,會不會講粵語都難說,更何況用粵語寫作?
他到香港定居時已經成年很久了,行文習慣風格早就形成,不可能因為去了香港就改變。
2.粵語畢竟是方言,用方言寫作會限制自己作品的閱讀面,不懂廣東話的讀者就都丟了,以查先生的智商,不可能這麼做。
3.有幾個作家是用粵語寫作的?我比較孤陋寡聞,沒聽說過哪個有名的作家用粵語寫作的。
哪怕是黃玉郎,他的漫畫配詞用粵語,也是因為他創作時設定的主要讀者是粵港澳地區的人,主要是香港人。
粵語是邊陲百越音之一,有音無字,具體屬於南越部落的傳承,早在秦徵百越之後書同文廢除了百越的文字。
古代就早有定論:從漢朝到明朝的古漢人的史料都有記載南方風土人情百越部落,史料為證,從古至今沒人能聽懂。
西漢《南州物志》中關於百越的記載稱其為“賊“:我朝番禺,去國都萬里,境轄群蠻,此蠻賊北據五嶺,南抵大海,地方數千裡,賊有數種,中州人皆曰其百越。唐 韓愈 《送區冊序》:“小吏十餘家,皆 鳥言夷面。”
唐代柳宗元:“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噪”。
唐 白居易《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
北宋蘇東坡:“苦鴃舌談,爾汝不相酬,未著絕交書,已嘆交遊絕,門前空羅雀,巷語紛鴃舌” 。
明代徐霖:“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
……
不僅僅是書寫的字問題,而且連小說背景都是北方文明文化為主軸。
比如《天龍八部》主人公蕭峰是契丹遼人後裔和宋朝武林人士的故事,《射鵰英雄傳》主人公郭靖是蒙古長大,楊康是金國長大。……
南方百越根本就沒有可以書寫的背景材料,縱觀歷朝歷代也只有以下:
秦徵百越
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平定百越
光武帝派伏波將軍馬援平定徵氏姐妹
隋朝平定冼夫人
唐朝平定雷萬興
宋仁宗派狄青平定儂智高
……
但大都是歷史的朝廷為背景,金庸的風格更偏重武林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