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收藏好長時間了,一直想看看其人的回答,準備學習下。結果一直都無動靜,我就擼起袖子自己來答了。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解讀一下《流浪地球》中地表環境對車輛裝置的要求:平均環境溫度低於-80℃,永夜區極限溫度至少-100℃以下;空氣稀薄,以至於低空已經無法為飛機提供升力;而且這個車輛的平均時速400Km/h。
其他諸如冰層厚度,雪層厚度、基本風壓、基本雪壓、抗震設防類別、樓(屋)面活荷載值、耐候性、維護便捷性等一系列因素我們這裡暫不考慮。
對比現在已有的極限狀態的車輛;
有駕駛員的車輛,只能是南極考察隊的專用車輛可以參考,發動機外部及車輛底部加裝了防護鋼板,車輛的電瓶、機油箱等部位加裝了加熱系統,汽油採用特殊防凍汽油。但其使用環境在-60℃左右,速度25Km/h,遇到風暴或極限低溫就只能在家裡趴窩了。
無駕駛員的車輛,這個首選NASA的火星探測車。因為火星表面溫度在夜間會降低到零下100攝氏度。探測車的車身是一個叫做電子恆溫箱(WEB)的封閉箱體,所有無法抵禦零下100度低溫的器件,如計算機中樞、鋰電池、無線電及其放大裝置、控制各種分光計等儀器的電子裝置,都被置於恆溫箱中。探測速度極慢。
綜合現有車輛的設計結構,我們可以對流浪地球車輛進行大膽而合理的想象:
1、其動力應是氫氧能源的電驅動電機,如此才能在不依賴空氣的情況下給汽車提供足夠充足的動力,在載重情況下達到恐怖的400Km/h。而且在補給站補充燃料的情況下,能夠世界到達。
當然在擁有重核科技的文明面前,核驅動汽車都有可能,只不過與劇情不符而已。
2、在發動機外部及車輛周圍加裝了防護鋼板,保證惡劣環境下保護整車安全;在車輛電源、電機、能源箱等部位加裝了加熱系統或全部塞進電子恆溫箱內,保證極低溫情況下功能正常。
3、乘員艙內形成一個封閉的小生態圈,保證恆溫、空氣比例正常、顆粒物比例正常等等。
………
實際上,這裡的結構可以輕易想象,但實際上有很多的基礎物質需解決,如在-100℃下耐撞的玻璃或其他的什麼透明物質;如在-100℃下,速度400Km/h下,機械效能依舊優秀的鋼材或奈米材料等等;
時代在前進,這樣的車輛未來出現也許不是為在地球上行駛,而是人類殖民火星而準備。
回到標題的前兩個問題,
1、為何轉向操縱機構設定為球形?
我沒有找到這樣設定帶來的優點或更方便,只能說這樣純粹顯得高階,而在操縱方便上來講,不如現在汽車的方向盤方便。
2、為什麼需要多年駕駛經驗才能開?
這個是非常理解的。如現在的貨車或者集裝箱車,需要A2照。要想增駕到A2駕照,就需要一系列的條件;簡單點理解就是需要很多年的駕駛經驗一步步積累,且在這期間還不能出現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如超速、酒駕等。
如此重要的車輛,在駕照上有所限制肯定有且必要的。
希望如此回答能另你滿意;
這個問題收藏好長時間了,一直想看看其人的回答,準備學習下。結果一直都無動靜,我就擼起袖子自己來答了。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解讀一下《流浪地球》中地表環境對車輛裝置的要求:平均環境溫度低於-80℃,永夜區極限溫度至少-100℃以下;空氣稀薄,以至於低空已經無法為飛機提供升力;而且這個車輛的平均時速400Km/h。
其他諸如冰層厚度,雪層厚度、基本風壓、基本雪壓、抗震設防類別、樓(屋)面活荷載值、耐候性、維護便捷性等一系列因素我們這裡暫不考慮。
對比現在已有的極限狀態的車輛;
有駕駛員的車輛,只能是南極考察隊的專用車輛可以參考,發動機外部及車輛底部加裝了防護鋼板,車輛的電瓶、機油箱等部位加裝了加熱系統,汽油採用特殊防凍汽油。但其使用環境在-60℃左右,速度25Km/h,遇到風暴或極限低溫就只能在家裡趴窩了。
無駕駛員的車輛,這個首選NASA的火星探測車。因為火星表面溫度在夜間會降低到零下100攝氏度。探測車的車身是一個叫做電子恆溫箱(WEB)的封閉箱體,所有無法抵禦零下100度低溫的器件,如計算機中樞、鋰電池、無線電及其放大裝置、控制各種分光計等儀器的電子裝置,都被置於恆溫箱中。探測速度極慢。
綜合現有車輛的設計結構,我們可以對流浪地球車輛進行大膽而合理的想象:
1、其動力應是氫氧能源的電驅動電機,如此才能在不依賴空氣的情況下給汽車提供足夠充足的動力,在載重情況下達到恐怖的400Km/h。而且在補給站補充燃料的情況下,能夠世界到達。
當然在擁有重核科技的文明面前,核驅動汽車都有可能,只不過與劇情不符而已。
2、在發動機外部及車輛周圍加裝了防護鋼板,保證惡劣環境下保護整車安全;在車輛電源、電機、能源箱等部位加裝了加熱系統或全部塞進電子恆溫箱內,保證極低溫情況下功能正常。
3、乘員艙內形成一個封閉的小生態圈,保證恆溫、空氣比例正常、顆粒物比例正常等等。
………
實際上,這裡的結構可以輕易想象,但實際上有很多的基礎物質需解決,如在-100℃下耐撞的玻璃或其他的什麼透明物質;如在-100℃下,速度400Km/h下,機械效能依舊優秀的鋼材或奈米材料等等;
時代在前進,這樣的車輛未來出現也許不是為在地球上行駛,而是人類殖民火星而準備。
回到標題的前兩個問題,
1、為何轉向操縱機構設定為球形?
我沒有找到這樣設定帶來的優點或更方便,只能說這樣純粹顯得高階,而在操縱方便上來講,不如現在汽車的方向盤方便。
2、為什麼需要多年駕駛經驗才能開?
這個是非常理解的。如現在的貨車或者集裝箱車,需要A2照。要想增駕到A2駕照,就需要一系列的條件;簡單點理解就是需要很多年的駕駛經驗一步步積累,且在這期間還不能出現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如超速、酒駕等。
如此重要的車輛,在駕照上有所限制肯定有且必要的。
希望如此回答能另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