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鳳凰123
-
2 # 夏家七公子
我覺得最好不要。
孩子的世界是廣闊的、創意無限的,而成人的世界已經形成了固定模式,如果你把你的看法帶入到對他的教育中,等於把你的價值觀、思維角度等等灌輸給了孩子,從而限制了他的認知。
我覺得你倒不妨多舉幾個例子,說你是怎麼看的,為什麼這麼看,這麼看有什麼好處和壞處,然後爸爸、爺爺奶奶、哥哥姐姐,以及其他的小朋友又是怎麼看怎麼想的,為什麼會那麼看,那麼看有什麼優缺點,然後鼓勵他要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敢於表達,能夠傾聽別人的意見,把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進行比較,看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自己需要堅持和改進的分別是什麼等等等等。
這樣,不但不會限定他的思維,還可以幫他養成獨立、有主見、懂得包容,以及樂於思考、學習的個性及習慣。
-
3 # 南湖邊居士
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必須加入你的正確的看法,但不要“過多”加入自己的看法,鍛鍊和培養孩子,讓孩子自己學會、養成自己獨立思考、分析、判斷、做出取捨能力和心理歷練的過程。
我認為採取的主要方法是;第一,言傳身教。既要言傳,又要身教,尤其重在“身教”。什麼是正確的做法和心理,家長要清晰明白地告訴孩子,使孩子從小就要具備與其年齡各階段相符的良好的心理和行為習慣,這有利於孩子今後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第二,鼓勵和引導法。孩子做的對的,做的好的事情或心理表現,家長每一次都要及時、明確的給於表揚和讚美,並簡單說明為什麼?有些好的事例給孩子要講明好在哪,如果不這樣,又會出現什麼結果等,將事例舉一反三,讓孩子自己判斷,自己給出正確答案,使孩子獲得心理上充分的滿足感、成就感,長此以往,孩子心中自然就形成對某類事做出自己的認知和衡量標準,正常健康的心理就是這樣“練成的”。
第三,正反對比取捨法。也是透過講故事或舉身邊發生的事例,透過社會或周圍同學發生的事例的對比,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受到挫折逃避、離家出走、採取極端行為或輕生都是不可取的。還有女孩子防“性侵”要有哪些心理防範行為判斷和相應措施。正確的方法和行為應當是家裡人是最愛你的,即使家長做錯了或錯怪你,你要學會交流、溝通,說出自己心裡的“心結”問題成為信任和習慣,共同解決,讓孩子透過對比,自己選擇取捨,養成習慣,會使其心理逐漸成熟起來。
第四,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變化,這個時期有時家長“言傳身教”可能效果相反,其他方法選擇性適用,什麼得法用哪個,要多注意觀察、從言語、情感、生活等方面多關心孩子、體貼入微,及時交流、溝通,不要把自己想法強加給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言語和行為上不要“過分刺激”孩子,當發生“突發事件”苗頭,要及時跟進做工作,釋放心理壓力,解決“極端”想法,不可粗心大意,防止“悲劇”發生,讓有“叛逆期”的孩子平安、順利度過青春期。
回覆列表
其實很多很多很多都是社會問題!社會問題象傳染疾病一樣傳染汙染了很多很多很多生活比較不容易的群體了……社會問題中包括學校問題及一些單位問題及人際關係問題比如壞鄰居們。。。等等等等等等。。。所以才會有很多很多很多無聊的人們都上網發洩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