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真探
-
2 # 丫丫139918416
應該不會像我們有時候慌慌張張的,我覺得一定跟淡定。我姐是兒科醫生,每次我家孩子生病我都諮詢她,一說孩子生病,她就是別怕,沒事,多喝水就好,有一次發燒五六天還是不讓吃藥,說發燒超不過38.5度就別吃藥,看孩子精神狀況,如果孩子有精神,能吃能拉就沒事,我就覺得她特別淡定!
-
3 # 愛笑寶媽歐丹丹
我家寶寶馬上半歲了,純母乳餵養的抵抗力也要慢慢減退,像平常所說的發燒呀,肺炎呀,等等症狀估計正在潛伏者,好擔心。一聽到別的朋友說她家小孩發燒,長膿瘡這些,我的心就莫名地緊張,好怕我家寶寶也會有這樣的症狀。到時候我如果手足無措,就麻煩了。
後來問了朋友,查了資料,還特意諮詢了醫生,我心裡才慢慢有底了,也懂得了一些實用的知識,寶寶發燒生病其實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使自己更快速地適應這個環境。
醫生也說,寶寶只要精神和食慾沒什麼問題,就不要過度治療,過分擔心了。先觀察寶寶餓反應,再決定是否需要去醫院。
-
4 # 智慧爸媽研習社
這個回答是真實的。朋友在某三甲醫院當醫生,某次他兒子發燒,其實沒太大問題。但是老婆和做奶奶的不放心,叫他去掛了個主治醫生的號來看。看過才放心,說不同科室看的病都不一樣。
醫生會用很輕鬆的心態面對孩子發燒,只要孩子不是特別不舒服,在精神狀態、食慾都很正常的情況下,其實唯一要做的就是「觀察」,使用退燒藥永遠是放在最後。
那麼,兒科醫生自己的孩子發燒時,他們一般會怎麼做呢?
▌初步診斷
觀察孩子發燒之外的症狀(如:流鼻涕、咳嗽、嘔吐、腹瀉……),然後做出初步診斷。
▌觀察
不必太在意體溫計上的度數,哪怕發燒到 40 度,也只表明孩子在發燒,除此之外沒有其它任何意義。初步診斷很難找出發燒的真正病因,此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食慾變化和精神狀態。
所以,孩子發燒時,父母可以從下面幾種狀況判斷,是否需要吃藥或就醫:
發燒時精神狀態、食慾很好,不必吃退燒藥;
高燒時精神狀態、食慾變差,使用退燒藥;
使用退燒藥後,精神狀態、食慾依然沒有改善,需要就醫。
▌再次診斷
如果孩子發燒持續 3 天以上,即使精神狀態、食慾沒有明顯變化,也要重新檢查是否有併發症出現(比如初期診斷為感冒,此時要檢查是否有肺炎、鼻竇炎、中耳炎等併發症)。
▌使用退燒藥
如果確定為病毒感染,只要孩子能夠忍受,不使用任何藥物;
確實特別不舒服或者影響睡眠時,才會使用緩解症狀的藥物;
如果併發細菌感染,則要使用一定時間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現在家裡大寶 5 歲多,平時發燒時很少抱怨身體哪兒不舒服,所以很少吃退燒藥。
如果孩子在睡夢中高燒,只要睡得安穩,一般不會吵醒孩子吃退燒藥,以免影響孩子睡覺。
偶爾必須吃退燒藥時,大多情況下會選擇在睡前,目的是不讓孩子因為發燒影響睡眠。因為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有體力與病菌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