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型無土栽培技術
-
2 # 農鴿農藝
黃瓜蔓枯病由真菌子囊菌亞門,甜瓜球腔侵染引起。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屬土傳病害,春末夏初,條件適宜時,病菌從水孔、氣孔、傷口等處侵入,引起發病。病菌喜溫暖、高溼條件,適宜溫度20-25℃,相對溼度80%%以上。
1.保護地栽培通風不及時;
2.種植密度過大、光照不足;
3.空氣溼度過高時發病重。露地栽培主要在夏秋雨季發生。
4.排水不良、缺肥以及瓜秧生長不良等情況發病重。
化學防治藥劑
黃瓜定植後十天
30精甲霜·惡黴靈十嘧菌酯十中生菌素
對準發病植株、根部及地面噴淋,隔七天再噴一次
-
3 # 西域吳明
這個問題我用自己種植的經驗告訴你吧,應該怎麼預防,做果不要太多,多了可以給摘取掉,雨水多也是會造成的,這個要做好排水,這兩點做好就沒有問題了。
-
4 # 毛驢講三農
一、症狀識別;黃瓜蔓枯病主要危害莖蔓,也會危害葉片和果實;莖蔓被害,莖基部、莖節和葉柄上會出現油漬狀稍凹陷、橢圓形或梭形病斑,初呈灰白色漸變暗的褐色,病部滲出琥珀色膠質物,環境潮溼時,節莖腐爛甚至折斷,過於乾燥時,病部呈黃褐色幹縮,最後並不縱裂成亂麻狀;葉片被害葉緣上出現淺褐色、半圓形或“V”字型病斑,隨著病情加重,病斑會擴充套件至直徑2至3cm,病斑變為黃褐色,後期病斑易破裂;黃瓜幼瓜受害會導致幼瓜軟化呈心腐狀。二、發病規律; 該病是由真菌甜瓜球殼侵染所致,病菌潛伏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棚架、架材上存活,隨颳風、下雨、灌溉澆水、田間勞作等方式進行傳播,從植株的傷口、氣孔、水孔侵入植株引起發病,也可透過種子帶菌侵染幼苗;病菌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氣溫18至25℃,空氣溼度80%以上,棚頂滴水、夜間結露時容易發病,重茬種植、棚室通風不良、種植密度過大、土壤養分不足、植株長勢衰弱都會引起該病發生。三、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選作抗病,耐閉性強的優良種子,或從無病田無病種株上留種播種;播種前,把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浸泡20分鐘,在進行催芽播種,或者用40%甲醇水劑配製100倍液浸種30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在進行催芽播種;2、加強田間管理;種植黃瓜的要選用無病田或近2至3年沒有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地,底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增施酵素菌漚制的堆肥為主,新增適量的複合肥為輔,適時追肥,防止黃瓜生長中、後期因養分不足發生早衰;採用地膜覆蓋栽培,膜下澆水;棚室注意通風排溼;黃瓜啦,要好徹底清除田地間病殘體、枯葉以及其他雜物,收集帶出棚外深埋或焚燒;3、藥劑防治; 黃瓜蔓枯病發病初期可用25%米先安乳油兌水配製800倍液,或40%氟矽唑乳油配置7000倍液,或可用75%菌清可溼性粉劑對水配製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對水配製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兌水配製800倍液噴霧防治,每七至十天噴霧一次,連續噴灑3至4次;也可用分之50多靈菌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兌水配製50倍液塗在病株莖蔓上,另外,以上藥劑藥交替使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降低防治效果。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回覆列表
蔓枯病是瓜類上的常見病害,很多菜農反應蔓枯病很難防治,打藥效果很差。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難防治呢?今天咱們分析一下。
首先:不認識蔓枯病
蔓枯病主要發生在莖、葉等地上部受害,不危害根部。莖部發病引起瓜秧枯死,但維管束不變色。
葉片多從邊緣發病,形成黃褐色或灰白色V型大病斑,其上密生小黑點,乾燥後,易破碎。
葉片發生V型病斑,上面彌生小黑點,蔓枯病葉片典型症狀
在莖稈上表現為白色的橢圓形至菱形的病斑,嚴重時溢位琥珀色的膠狀物質,後期幹縮,縱裂成亂麻狀。
莖稈前期開裂流膿,後期亂麻狀
其次:噴藥防治的時候偏重於噴葉片,忽視了莖基部。
通常,防治蔓枯病的百菌清、甲託和唑類等藥劑效果都不錯,用藥之後蔓枯病仍會發生多是由於菜農在噴施農藥方式上有弊端,很多菜農不論是在預防病害還是治療病害的時候,習慣上總是把葉片作為重點,因為葉片易表現出典型病症。
而對於莖稈和莖基部等部位很少有菜農去噴淋防治,尤其是莖基部。這樣不僅容易使葉片出現藥害,而且會存在防治死角,蔓枯病就愈發嚴重。
因此,充分認識蔓枯病那些不太典型的症狀,正確噴施藥物,防治效果會事半功倍。
蔓枯病作為一種土傳病害,首先侵染的是黃瓜的根系,當黃瓜根系出現萎縮中空時(不是典型症狀),大部分菜農一般不認為是蔓枯病,只知道莖稈萎縮、葉片“V”形病斑、瓜條流膠等出現時才是蔓枯。所以,預防時,除了噴淋葉片,更要重點噴施莖稈和莖基部等。噴藥只噴葉片是菜農的一些不良的老習慣,應適時改變。
蔓枯病葉片
專家建議:在日常管理中預防蔓枯病時,噴藥的重點別光停留在葉片上,對於莖稈和莖基部也要重點噴淋,藥劑用百菌清、阿米妙收、唑類農藥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