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懶媽育兒路

    肯定不是越重越好。新生兒一般6到8斤比較好。太重的孩子,偏胖的孩子,更容易生病。巨大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容易胎內窘迫,造成缺氧,甚至吸入羊水,引發肺炎。

    出生後,巨大兒也比一般孩子更容易飯量大,從而導致越來越胖。要知道,現在肥胖已經成為了世界兒童和青少年的重大疾病了。

    所以,新生兒不是越大越好,當然也不是越輕越好,適當的體重才是最好的。

  • 2 # 生活百腦匯

    雖然傳統觀念認為生一個“大胖小子”是件喜慶的事情,但新生兒真的越重越好嗎?

    一般來講,正常足月兒出生時體重為2500克到3500克,男孩子會比女娃娃多出50克到100克左右。低於2500克的孩子是低出生體重兒,除非準媽媽有妊娠合併症,健康人群中現在已經相對少見了。但近幾年來,中國新生嬰兒的平均體重不斷上升,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根據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中國兒童中心主任張世平提供的資料,在2009年,中國嬰兒平均出生體重就已經達到3309克低出生體重率僅為3.6%,超重率卻超過10%。

    產前易成高危產婦

    一般而言,高齡或未成年孕婦、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亢進等疾病的孕婦、胎位不正孕婦等被稱為高危產婦。然而,由於很多人在懷孕時受“一人吃,兩人補”觀念的影響,過度攝入食物和營養補充同樣會讓準媽媽們瀕臨高危產婦的邊緣。

    一方面,懷孕期間,由於過多進補豬肉、牛肉、羊肉等高蛋白食物,會造成脂肪、蛋白質攝入量超標。除了加重孕婦自身胃腸、肝臟、腎等臟器的負擔外,孕期也會出現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等病症。同時,胎兒體內這些成分也會隨之超標。另一方面,過補的結果就是直接導致胎兒過重,分娩期難產及引發併發症的機率則大大增加。此外,孕婦生產過程中,子宮收縮較差,導致產後出血等危險情況多發。

    嬰兒超重致併發症

    孕婦營養過剩,是導致新生兒超重的重要原因。現在大家普遍認為,吃水果利於胎兒生長髮育。而孕期一旦過量攝入糖份過高的水果,大量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會被嚴格的檢測標準篩查而出。胎兒受此影響會出現體重過大,但也只是“虛胖”。真正說胎兒的內臟發育,例如肺部的成熟度未必就能完全達標。

    新生兒超重並非證明胎兒發育良好,相反會被認為是一種體弱的徵兆。由於超重嬰兒降生後將會離開母體的營養供給,多種併發症也就隨之出現。如低血糖、低血鎂、紅細胞增多症、高膽紅素血癥等。據調查顯示,巨大兒中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無腦兒等畸形的比例高於一般正常體重兒,並且在長大後患肥胖症的機率也較大,將成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易患人群,對於嬰兒腦部細胞的成長髮育極為不利。此外,醫學研究證明,由於剖腹產降生的超重兒未經產道擠壓,不易適應外界環境的驟變,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液體,由宮內窘迫導致的吸入式肺部感染髮病率就明顯高於順產分娩者。

    怎樣防止胎兒過大

    1、孕婦應適度參加活動,不要整天待在家裡坐著或躺著。同時適當補充營養,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攝入,保持自身體重和胎兒體重的勻速增長。

    2、密切關注胎兒的生長髮育程序,當發現胎兒增長過快時,應該及早去醫院做一次糖耐量的檢測和營養諮詢,合理調整飲食,避免隱性糖尿病的發生。同時,為胎兒做一次心臟超聲波檢查,以明確有無先天性心臟畸形存在,做到早期干預。

    近年來,見諸報端的“巨大兒”新聞頻頻出現,巨型寶寶“扎堆兒”降生也讓大家見怪不怪。但是,家有“胖寶”真的是樂事一樁嗎?並非如此!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會有一定的隱患,所以孕婦在懷孕期間就要注意體重的控制,適當運動,將自身體重和寶寶體重保持在最佳範圍內。

  • 3 # 淺談情話

    醫學上超過8斤的嬰兒就是超重兒,但也並不是超重就一定不好,只是在懷孕期間,醫生會在體檢的時候要求,體重正常增長就好,不可過分大吃大喝,保持嬰兒體重不要過重。6到8斤左右是最好的,因為這樣可以順產,除非特殊情況。過重的嬰兒因為內臟還沒完全發育好,會給小孩帶來一定的負擔,所以在懷孕時保持健康飲食起居很重要,也一定不要認為,孩子越重越好。

  • 4 # 春暖花開124578

    孩子的智商以及長大後的身體素質及高矮跟剛出生時的體重沒關係,美醜跟吃啥也沒關係,吃的太多,胎兒大不僅生產困難有危險,就算刨婦產也很傷身體破壞元氣,破腹產對孩子的性格也會產生影響,膽小懦弱等。俗話說兒小不愁大。孕婦應該做的不是吃多少東西多少花樣,基本的米飯饃饃蔬菜肉蛋水果有就很可以了,保持好心情比較重要,心情愉悅可能跟孩子美醜有關,大家注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當媽媽,什麼都不懂,產後42天該不該去醫院複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