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兒可教

    懷孕期間,可能很多人會說腰部最容易受損,其實,子宮也是最容易受損的,子宮對女人的影響特別大,尤其產後,子宮的一個張力、位置完全改變了,打個比方 一個氣球從吹起氣到氣消失了憋了樣子。

    子宮恢復的不好,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大,二胎機率降低,身體諸多方面的問題,下墜疼痛感等。那產後女性朋友改如何判斷自己恢復如何呢?以下幾點可以看出恢復良好與否

    1.月事再來時很有規律、量正常

    正常情況下,產婦會在產後6個月內月經再次來臨,這段時間,是產婦子宮正在恢復功能的重要時期,部分產婦在生寶寶後出月子就再來月經,有的稍晚幾個月,一般問題不大。關鍵觀察月經再來時,尤其是第二個月開始,是否量正常,顏色是否眼紅,如果很快有了規律,一切正常,說明子宮內膜修復完好,子宮恢復不錯。

    2.從肚臍處按壓肚子,碰不到子宮底,說明子宮不脫垂

    子宮脫垂是產婦常見的問題之一,這是因為懷孕期間子宮下墜,等產後,必須在半月左右,子宮自己恢復到原來的正常位置。剛生寶寶的時候,能夠從肚臍處摸到子宮底,半月以後再摸,已經感受不到了,說明子宮沒有脫垂。

    3惡露顏色由深變淺,且無異味,2周徹底乾淨

    惡露排淨,代表子宮收縮力強,收縮正常,同時能夠避免產後子宮感染,促進產後子宮修復。一般來說,剛生完寶寶後的幾天,惡露顏色深,隨後逐漸變淺,最後變清。2周後,惡露應該完全排淨,如果這時候還是淋漓不淨,一定要及時檢查,避免宮腔感染。

    4.產後沒有格外怕冷

    5.產後沒有子宮病和婦科病

  • 2 # 芒果媽育兒

    女人產後坐月子,這是我們老祖先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女人生過孩子,元氣大傷,身體虛弱,氣血虧損,子宮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所以產婦產後需要坐月子為期30天乃至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恢復,除了恢復氣血,體力等最為重要的就是子宮的恢復。那麼出月子後,身體上有哪些表現能說明月子期間子宮恢復得不錯呢?

    1、惡露的多少和顏色變化。惡露是產婦生完孩子後,留在子宮內的垃圾,需要及時排除體外。產後前幾天會有很多惡露排出,顏色多是暗紫色或者鮮紅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宮內惡露會越來越少,顏色也會越來越淡。基本產後二十多天,惡露基本就排乾淨了。如果過了30天,發現體內惡露已經完全從體內排乾淨,那麼就說明子宮恢復的不錯。

    2、腹部有沒有痛感。生產過程中,子宮受到很大的損傷,產後也會有疼痛感和腫脹的感覺,如月子期間,子宮慧慢慢收縮和恢復,如果出了月子,用手按壓小腹,沒有痛感,也沒有不適,說明子宮恢復的不錯。

    3、撐大的子宮是否收縮到正常水平。我們都知道孕期子宮備胎兒撐到很大,產後需要慢慢收縮,慢慢恢復。出月子後,我們可以用受按壓肚臍周圍,如果還是感覺到硬硬的,說明子宮還沒恢復好,如果按著感覺到軟軟的,說明子宮基本收縮到正常水平,證明恢復的不錯。

    現在產婦產後42天都要到醫院做產後恢復檢查,以上都是自己根據自身恢復情況做出的判斷,想要知道子宮到底恢復的怎樣,還是產後42天到醫院進行檢查吧,畢竟儀器和醫生的判斷更為精確。

  • 3 # 陽媽育兒大作戰

    出月子後,有哪些表現表明子宮恢復的不錯?

    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可以說明你的子宮恢復的不錯。

    1、子宮形狀和大小恢復正常

    懷孕時子宮為胎寶寶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孕期子宮會增大增重,孕媽分娩時,子宮已經達到1000g,而正常的子宮差不多雞蛋大小,只有50g。分娩後42天,如果子宮恢復到雞蛋大小,用手觸控不會再摸到硬的球狀物,說明子宮恢復的不錯。

    一般產後42天會有專門的B超來複查子宮恢復情況。

    2、惡露排出情況

    產後一般需要排出子宮蛻膜、血液、和壞死的蛻膜等,一般情況,產後1—4天,惡露為紅色血性,量較多;產後5到10天,惡露顏色轉淡,依然是紅色、淡紅色,產後15天后惡露逐漸轉為淡黃色,再之後轉為白色。

    媽媽們在42天之內排完惡露是子宮恢復的比較好的一個現象,有些媽媽惡露異常, 突然大出血,要考慮子宮內是否有異物等其他特殊情況,需要複查B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下一步治療。

    3、子宮頸閉合情況

    子宮頸是女性生產的一個重要指標,分娩前,宮頸口縮短,分娩時,宮頸開始擴張,一直擴張到10cm,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宮開10指,產後,子宮頸也會隨著新媽媽身體的恢復而慢慢閉合,一般產後42天,子宮頸便可以恢復正常,這也是判斷新媽媽子宮恢復的一個重要指標。

    一般,產後為了更好的幫助媽媽們子宮恢復,排出惡露,醫生都會幫媽媽們按肚子,不管是順產還是刨腹產的媽媽們可能都要經歷這個過程。

    那月子期間如何才能更好的促進子宮恢復呢?

    1、產後儘早下床

    適量活動可以促進惡露排除,有助於子宮恢復。

    很多新媽媽都會發現產後適當下床運動惡露會變多,其實就是活動促進了惡露的排出。

    2、儘早開奶,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以刺激新媽媽腦下垂體分泌催產素、促進子宮恢復。

    剛生完寶寶的幾天,母乳餵養時可以感受到宮縮痛,其實就是子宮恢復的一個重要表現。

    3、堅持清洗私處

    產後孕媽媽體質虛弱,易感染,要保證私處衛生清潔,月子期間需要淋浴沖洗,不能盆浴。

    4、腹部按摩

    經常順時針按摩腰部,也有助於子宮的恢復。

    5、產後不憋尿

    產後憋尿造成膀胱腫脹影響子宮恢復,同時也容易造成陰道出血、尿路感染等症狀。

    6、產後適當吃利於子宮收縮的食物

    產後新媽媽們可以吃一些鯉魚湯、當歸豬腰子、山楂等利於子宮收縮的食物,也可以服用產復康顆粒來幫助產後媽媽們恢復。

    7、忌食辛辣刺激、生冷

    子宮恢復過程中新媽媽一定要嚴格忌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這樣可以更快的恢復身體狀態,也可以更好的子宮恢復。

    子宮恢復是產後媽媽們恢復的一個重要指標,媽媽們一定要注意細節,認真過對待恢復過程,科學坐月子。

  • 4 # 燕咪的生活Vlog

     

    生完孩子後,寶媽身體如果有這些訊號出現,說明你恢復的確實挺好

      月子,實際上是醫學上所指的產褥期,主要是指從分娩結束到孕婦身體恢復到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大概需要六週的時間,因此就把產褥期定到產後的六週,這六週就是女性用來坐月子的時間。坐月子的過程,實際上是媽媽整個的生殖系統恢復的一個過程。如果恢復得不好,會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落下病根。那麼根據什麼來判斷寶媽在月子期恢復的好壞程度呢?

      其實,如果孕媽在月子期有這些表現說明月子期恢復的很好。

      1.身上疼痛感很少

      孕媽在懷孕的時候,肚子中的寶寶會不斷的發育,體重也就隨之不斷增加。如此一來,會影響孕媽的子宮、骨盆和身體的各個關節處,使得孕媽身上出現各種疼痛。如果孕媽在坐月子時,不多加註意的話,會加重關節的疼痛,容易留下月子病。所以,如果寶媽在坐完月子之後,身上的疼痛感非常少,這就說明身體恢復得不錯。

      2.惡露、月經正常

      孕婦產後都會有一段排惡露的時間,最晚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基本上排乾淨。還有,產後月經恢復正常是子宮恢復的一個重要標誌。如果沒有母乳餵養的寶媽,一般七週左右生理期會恢復如常,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媽媽,要看給寶寶餵奶喂到什麼時候,產後半年到一年不來大姨媽,也是正常的。如果寶媽的惡露、月經正常,就說明寶媽在月子期恢復的挺好的。

      3.身材恢復

      孕媽媽在懷孕之後,身體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體型的變化。在懷孕期間,為了讓寶寶能夠健康發育,孕媽吃了很多食物和補品,所以,在生完寶寶之後,很容易出現比原來胖的情況。

      如果寶媽在坐月子的期間可以適量運動,便減輕體重,肚子變小,身材恢復。如果寶媽產後腹部能儘快恢復到大致平坦,說明子宮、盆骨、盆骨肌等器官恢復的不錯,也就表明寶媽的身體恢復在月子期間得很好。

    生完孩子後,寶媽身體如果有這些訊號出現,說明你恢復的確實挺好

      4.孕媽骨盆收得比較好

      孕媽在懷孕期間,肚子中寶寶的不斷長大,會使孕媽的子宮、骨盆和骨盆肌不斷擴張,這樣才能夠滿足寶寶生長的需要。在生完寶寶之後,如果這些器官沒有恢復的話,孕媽就可能出現腹痛的狀況。如果孕媽骨盆收得好的話,自然就說明孕媽的身體恢復得還不錯。

      5.出月子時心情比較愉悅

      如果寶媽由於月子沒有做好,出月子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心情差的情況,甚至患上產後抑鬱症。如果有產後抑鬱症,精神狀態極差,對生活失去希望,處理不好生活中的各種煩心事,走不去心理壓力。但如果月子坐得好,在出月子的時候寶媽往往心情愉悅,因為在坐月子的時候,丈夫甚至公公、婆婆很照顧自己,寶媽自己得到了很好的休息,這時候心情自然輕鬆愉悅。

      不過,月子期,如果孕媽有這幾個表現的話,要當心了,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

      1.經常不自覺地掉眼淚

      除了心情不好容易掉眼淚之外,有時候眼淚也會不由自主地留下來,月子期間的媽媽們如果有這種狀況的話就說明你坐月子是存在問題的,如果不是沒有休息好就是心情不好,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媽媽要注意了,要及時調節自己的心情,要注意多加休息,要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自己。如果寶媽的心情一直得不到調整,一直處於低氣壓的狀態,很可能是產後抑鬱,應及時想醫生尋求幫助。

      2.總是感到腰腿痠痛

      其實女性在懷孕期間,尤其是中後期都會感覺到腰腿痠痛的,這個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在月子期間還有這種感覺的話,那就說明媽媽在月子期間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或者是身心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一直沒有得到好的調整,那麼對寶媽的身體恢復和以後的生活都有不好的影響。月子期間的寶媽就應該好好休息,少幹家務活,少操心其他的事,要明白這個時期養好自己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生完孩子後,寶媽身體如果有這些訊號出現,說明你恢復的確實挺好

      3.在月子期間很怕冷

      一般情況下,寶媽坐月子時的身體溫度是正常的,如果出了月子期間特別怕冷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寶媽的身體原本就虛弱,可以給寶媽買一些有助於增強抵抗力的補品。如果情況嚴重的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

      那麼你有坐好月子嗎?月子期又是如何護理的呢?月子期對於媽媽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在這個階段,媽媽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 5 # 婷姿玉立芙蓉水

    月子坐得好,身體倍兒棒。現在很多孕媽媽都很注重坐月子,因為月子坐好了,能減少很多小病痛。如果月子坐不好,那麼是會病痛纏身的。

    那麼出了月後,身體出現哪些症狀能說明子宮恢復得不錯?

    產後42天到醫院複查,照B超。媽媽坐完月子後,是需要到醫院做一個複查的,透過看B超可以更快捷知道子宮恢復的情況。但是,我們也可以透過身體的一些變化來判斷子宮恢復的情況。

    你瞭解惡露嗎?知道什麼是惡露嗎?

    惡露是每位媽媽產後就會有的,剛開始的時候是鮮紅色的,然後會轉成褐色最後慢慢消失,每位媽媽惡露的排出量和排除時間長短不一,有些半個月就乾淨,有些可能要6周左右。

    惡露是健康的一個標誌,因為排惡露一般會排出少量血液、壞死蛻膜、白細胞、細菌等等。但是並不代表惡露排的多,就是健康,就是沒問題了。

    不正常的排惡露情況!

    如果出現惡露量特別多,需要經常更換護墊,伴有異味,下腹疼痛等,那麼是不正常的惡露。這些症狀可能是產後大出血,產後細菌感染了,一定要跟醫生反應,儘快治療。

    正常的惡露是怎樣的?

    正常的惡露應該是住院的那三天比較多而且比較鮮紅色,然後慢慢變成褐色而量少,就好像是來月經一樣。惡露沒有異味,腹部沒有疼痛感。一般半個月到6周就會消失。哺乳期沒有月經來,或者產後6個月開始來月經,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現狀。

    我們瞭解的惡露的基本情況,那應該怎麼護理呢?

    適當下床走動。產後是可以下床的,只是前三天不建議下床,產婦會出現供血導致不足頭暈。但是回家後,下床走動是可以幫助很好的排惡露,恢復身體的。而且準媽媽臥床太久,也會很累,下床走動還可以活絡筋骨。有尿意就快點上廁所。產後不要憋尿,憋尿會使膀胱膨脹,不利於子宮的恢復。準媽媽剛開始可能不太好排尿的,所以只要有一點尿意就儘量去上廁所,要慢慢的排,不要太用力,不然會撕裂會陰的。一定要保持下體乾淨,清爽,要勤清理。飲食要清淡,不要吃辣等刺激性食物。不然大小便會很痛的。當準媽媽還在月子期裡,是比較迫切想知道子宮恢復的程度的,但是我們還不能出門,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惡露的一些情況判斷子宮恢復得好不好。惡露沒有異常,而且排惡露時間較短,證明子宮恢復良好。

    最好,媽媽是要產後42天去醫院做檢查的,所以惡露的情況可以初步讓媽媽稍微放心些。但是,條件允許下還是去醫院做個B超檢查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工作日與營業日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