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野釣行者徐

    釣鯽魚選位要選草邊、岸邊,選旮旮旯旯的地方。比如說在湖泊、水庫等大水面釣鯽魚要找和大水面相連的溝溝岔岔等區域性小水面。如果沒有溝岔就要選靠近岸邊的凹處,離岸不要太遠,最好選在草邊或者是與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適當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水深根據季節不同可選擇1米到3米之間(最多不超過5米),但選擇岸邊時,儘量選擇凹處,諺語云:“鯉魚釣凸,鯽魚釣凹。”

    諺語中說的“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雖然說的很好,但在實際應用中卻有很多非常實際的細節問題需要注意。

    中國地域遼闊,960萬平方公里雖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溫度卻差距很大,而且從立春到立夏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要說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全國各地釣魚都要釣灘顯然是荒唐之說。所以“春釣灘”只是個廣義的說法,要求更確切些就必須根據實際溫度來決定。

    之所以要春釣灘的原因很多,但起決定因素的只有兩點:一是到了春季溫度回升淺灘比深水處水溫升高的要早,淺灘處的水溫高於深水處的水溫;二是水中的各種生物經過了漫長的冬天到了水溫回升的季節,哪裡水溫高就到哪裡去;所以魚到水溫較高的淺灘不僅可以找到更適宜自身溫度的生存環境,還可以在那裡找到其它浮游生物來填飽餓了一冬的轆轆飢腸。

    雖然魚有三趨(趨溫、趨氧、趨食),但在不同的季節卻有主次之分:冬春季節主要趨溫,要以溫度為主要依據考慮選擇釣位;盛夏主要趨氧,在炎熱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為選擇釣位的主要依據,比如選草邊,選下風口;而到了秋季,魚為了儲存足夠的越冬脂肪要大量進食,因此主要趨食,那裡食物豐富就到那裡去。比如迴風灣(水面上積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樹下。選擇岸邊的大樹下要看當天的風向,如果是南風就要選擇南岸的樹下(以此類推),若是兩到三天風向不變效果更佳。“夏釣潭”也不是絕對的。比如陰雨天氣或者有風的天氣,選擇有長出水面的草旁或迴風灣效果會更好。

    釣魚的選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釣魚技術中最難掌握的一個環節,要選好一個釣位,特別是選準一個好釣點(下鉤點),要根據季節、天氣、風向、地形、水情、魚情、垂釣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來考慮,不可死板硬套,要在長期的垂釣活動中多留心,總結積累經驗,切不可每到一處就急忙打窩,要在選擇一處釣位之後先安好竿線試探水下地形,選準了下鉤點之後再決定打窩點,做到有的放矢。

  • 2 # 野釣秦淮

    夏天釣鯽魚怎麼選釣位,這是很多釣友都關心的問題,只有正確的選擇好釣位,才能讓我們有個好的魚獲。

    首先,在夏天出釣,基本都選擇在一早或一晚,一早是指早晨四點到上午八點多這段時間,一晩是指下午五點半到八點左右。因夏天溫度高,所以只有這段時間釣魚比較適合。

    那麼在選擇釣位時,首選就是有大片蔽蔭處,因為Sunny長時間照射不到,此處水下溫度比其他地方要低出很多,所以魚兒喜歡聚在此處。

    夏天因氣溫高,水溫也隨之而上升,而有水草的地方水下溫度相應要低很多,所以夏天釣水草也是很不錯的。如果是夜釣,我們就不能釣草洞或草中間,因為水草夜晚沒有光合作用,便會吸取水中的氧,從而造成水草下面溶氧不足,當然魚兒也不會待在此處。

    還有在夏天垂釣時,儘量選擇在下風頭,因為下風頭有風浪,從而造成水下溶氧增高,所以魚兒也喜歡聚在此處。如果碰到有流水的水域,我們不妨下竿釣一下,也會有意外收穫。

    總之,夏天釣魚不能按照其他季節釣魚的方法,其他季節釣鏵尖、洄水灣、深淺交界處等地方都很不錯,但在夏天我們就要靈活改變一下釣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季節雨水多,沙糖桔如何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