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語樂匯
-
2 # 連鎖新思維
2017新趨勢,把公司做小,把客戶做大,把企業做小、做輕,可以聚焦能量,在自身擅長的領域實現長遠發展和突破;以客戶和市場為導向,可以讓企業擺脫成本經營和價格經營的困境,建立以能力為基礎的長遠競爭力。在當前市場環境裡,老闆要學會把企業做小、做精,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堅定不移的專研下去。對於企業家來說:如何才能把企業做小、做輕?1、重人才、輕資產 2、重效率、輕規模;3、重客戶、輕銷量;4、重市場、輕生產;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企業的死亡不是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
3 # 3N技術VC
沃爾瑪有了“掃碼購”小程式,那麼我們中小型零售商家有什麼?2018年6月7日,沃爾瑪和騰訊正式宣佈結成深度零售的戰略合作,共同致力於零售行業消費場景的升級,樹立數字化零售的行業標杆,其中,將要結合一個重要的數字化工具——沃爾瑪“掃碼購”小程式
沃爾瑪與騰訊小程式合作推出小程式“掃碼購”,讓一物一碼成為可能,拿一件掃一件,顧客無需排隊結賬,直接在小程式上就能刷臉或掃碼支付,拿貨走人,免去排隊煩惱。
簡單而言,“掃碼購”就是顧客的一把“私人定製的掃碼槍”——隨時掃碼,便捷
◆ 消費者可以隨時使用“掃碼購”檢視商品資訊、獲取優惠資訊、瞭解相關產品推薦以及自助結賬。即便是高峰期,也不用再為排隊而苦惱。
◆ 商家的線上商城、優惠資訊、促銷活動、會員資訊等服務,也能透過“掃碼購”高效、直接地觸達顧客。
傳統零售商家“數字化”轉型的標配“掃碼購”這麼方便,對商家有哪些價值?現在,它已經逐漸成為傳統零售商家“數字化”轉型的標配。
提升使用者體驗及門店效率:
常規收銀臺,平均每個顧客收銀時間約2分鐘,而“掃碼購”平均收銀時間僅需1分鐘,收銀時間節省50%。
(圖:顧客使用沃爾瑪“掃碼購”便捷購物)
線下流量轉化到線上:
(圖:使用“掃碼購”即時獲取商品資訊)
更多的增值業務模式探索:
(圖:沃爾瑪線上配送到家)
眾多零售品牌已陸續接入“掃碼購”目前,沃爾瑪、步步高、家樂福、永輝、卜蜂蓮花、7Eleven、屈臣氏等零售品牌陸續接入了“掃碼購”
“心享超市”改寫傳統超市零售故事指令碼沃爾瑪可以巨資與巨頭合作打造一個新零售平臺,但是我們線下實體店的零售商家,包括但不僅限於超市、服裝店、便利店、水果店、蛋糕店等,我們大多都無法這樣做的,我們更需要的是將現有的傳統運營模式進行轉型升級,以在網際網路的巨大浪潮中獲得更多商機。
那麼線下實體零售店商傢俱體要怎麼做呢?相比商家自己斥巨資開發一個購物平臺,相比心享超市就選擇了3Ni平臺推出的“新零售”方案,接入新零售實現轉型升級。
和眾多傳統的零售門店一樣,心享超市也以水果生鮮為高價值流量入口, 但並不止步於此,心享超市依據新零售的多樣性,透過平臺將到店的線下流量吸引到線上網店,將經營範圍延申覆蓋至廣泛的社群居民,並且藉助平臺提供的資料分析能力驅動業務持續增長
根據心享超市提供的資料,目前心享超市接入“3Ni平臺-新零售”後顧客結賬時間由之前的3分鐘縮短至1分鐘;平均節省2至3個收銀員的工作量,且平均掃碼購單量佔比店內日單量的20%,而銷售額對比以前增加了30%。
為什麼要選擇3Ni平臺“掃碼購”?01、不用花錢買顧客,自建顧客流量池
02、避免排隊“長龍”
手機端下單支付,避免排隊收銀,提升顧客購物體驗,增加美譽度;且掃碼購物更具網際網路科技感,提升傳統門店形象;
03、節省門店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顧客掃碼自助選購商品並下單結算,可減少收銀員數量,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並且快速結算提高效率;
04、與線下系統完全打通
掃碼購結算完成訂單可實時傳入線下收銀系統,方便門店查詢訂單和綜合管理;
05、低成本擁有一個自己品牌的小程式
一個月只需要300元,即可擁有一個自己品牌的小程式,無需擔心資金安全消費流水直達商家賬戶;
(圖:3Ni平臺“新零售”,使用者消費者端展示)
(圖:3Ni平臺“新零售”,商家管理後臺端展示)
後續,3Ni新零售平臺“3Ni平臺新零售商戶助手”將不斷迭代推出更多功能,持續幫助商戶降低接入門檻,為商戶提供更多的工具能力。
現在,小程式開啟“3Ni平臺新零售商戶助手”進行免費體驗吧!
回覆列表
新零售的概念是線上的突破地域性的限制,線下的購物體驗與完美的售後服務結合。
通俗來說,新零售就是融合,電商(線上)和實體門店(線下)的相互交融。
比如傳統的超市,每天只能提供賣了多少牛肉,多少鱈魚,多少雞蛋,多少可樂等。但是到底誰買了這些產品,他們並不知道。所以傳統零售要提高使用者忠誠度就比較難,要麼是利用物理半徑的優勢,要麼就是價格絕對便宜。
比如單純的電商平臺,客戶在平臺消費後平臺能夠得到某一段時間內客戶群的消費資料,但這僅僅是對賣家來說的,對於消費者,在簡單瀏覽商品圖片,規格評價後,就匆匆下了單,缺少在實體門店中的購物體驗感(在店裡買東西,無論是裝修風格,商品擺放,不一樣的店給人感覺是不一樣的,產生不同的心理感覺,同時有售賣員提供親切問答和引導顧客找到自己理想的商品)。
實體門店在引入線上平臺後,每一個使用者買了什麼後,都是有資料的。從買東西人的身份到買東西人的消費行為,透過系統統計最後的大資料來提升線下門店服務,根據本區域內客戶不同的需求來調整超市貨架,做到每一個貨架都能儘可能的體現出他的價值。
電商引入線下門店後,線下下單的同時可以支援顧客的線下體驗,來彌補在平臺上售賣商品過程中沒缺乏購物體驗感的短板,客人在實際到線下門店的體驗過程中會間接接觸到其他相同風格或者不同風格的商品,來增加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顧客在得到舒適體驗後,對這個品牌或平臺好感度會增加,在下一次消費中同類商品選擇中優先選擇這裡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線下開的小超市是新零售過程中的載體之一,但不僅僅侷限於開超市,例如線下體驗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