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讀繪本的杜老師
-
2 # 214081586
首先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要讓寶寶捂到了,不可以穿太多。我家寶寶剛出來滿月的時候是冬天,我爸媽就是因為怕他凍著了,給他包的很厚實,結果關鍵部位腫了。去醫院醫生說捂太嚴實了。。所以說新生寶寶要穿棉質的衣服。
飲食方面也要注意,最好給寶寶母乳餵奶,對寶寶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也不可一味的給寶寶補很多補鈣的。適量就好。多了吸收不到寶寶腸胃反而有負擔。
隨著寶寶慢慢的長大,寶寶慢慢開始學會走路說話。要培養寶寶獨立的性格,現在寶寶大都是獨生子女,什麼事情都是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所以很多寶寶都很自私什麼都要搶,我們要培養寶寶分享。
希望每個寶寶都健康快樂的長大。
-
3 # 小玖窩媽咪
一看到這個問題,玖媽真不知道該從何處回答起,因為這個問題實在太大太籠統。0-3歲嬰幼兒的養育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孩子的餵養、照料、健康、智力開發、教育、緊急救護等等各個方面。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進入高速成長期,頭3年可以說每一個月有相當大的變化。下面玖媽分別從寶寶餵養、寶寶照料、智力發展、情商教育以及親子生活5個方面給新手爸媽們簡要的總結了一下0-3歲嬰幼兒養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內容有點多,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耐心看完(如果文字偏小,可以點開圖片放大來看!)。
0-1歲寶寶的媽媽應該做的事1.1 寶寶餵養1.2 寶寶照料1.3 智力發展1.4 情商教育1.5 親子教育1-2歲寶寶的媽媽應該做的事2.1 寶寶餵養2.2 寶寶照料2.3 智力發展2.4 情商教育2.5 親子教育2-3歲寶寶的媽媽應該做的事3.1 寶寶餵養3.2 寶寶照料3.3 智力發展3.4 情商教育3.5 親子教育玖媽寄語寶寶,你要記住,你是與眾不同的,你是獨一無二的!
在你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困難,一起戰勝挑戰。
優秀的你一定能夠面對並且戰勝所有的困難和挑戰。
我們只盼望你能健健康康,做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
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加油,我的寶貝!
-
4 # 育人育己漫漫行
看題目描述,主要是關心年輕媽媽0-3歲容易疏忽的地方,我認為主要有這些應該注意的地方
【預防】
0-3歲的孩子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較低,所以很容易被傳染。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旦生病,治療起來還不懂的配合,所以家長儘量少帶孩子去人流量大、密不透風、孩子特別多的地方。
舉個例子,有次孩子和同樓道的幾個小孩一起玩,當時有個小孩已經有了手足口,但是她奶奶沒說,結果孩子第二天就開始舌頭上有紅點了,前後治了一週,也噴藥,也吃藥,那一週孩子因為嘴裡疼,所以基本上沒什麼食慾,瘦了好幾斤。【防護】
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需要看護人的保護,有的年輕媽媽覺得老一輩人看孩子過於小心有點多餘,其實反而,很多年輕人看孩子過於疏忽了,仔細看看周圍,很多年輕父母看孩子的時候沉迷於玩手機,或者一心二用地邊看孩子邊做別的事,導致孩子得不到細緻的看護。
比如身邊一個媽媽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看孩子睡著了就去臥室外看電視,結果看得太入迷,孩子醒了哭了也沒聽到,後來聽到的時候,開啟門一看,孩子已經自己跌下床來,拼命哭喊著找媽媽……【盲目保健】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很多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加上各種保健品的宣傳,很多家長就迷上了給孩子吃各種補品、保健品、微量元素,其實這些都可以從食物中攝取,食補還是更保險一點。
-
5 # J媽學堂
育兒專家:孩子平安健康第一,家長重視這8大事項,孩子安全長大
撫養嬰幼兒需謹慎,注意這8點,寶寶才健康平安,很多家長忽略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是母親,每一個母親十月懷胎,歷盡艱辛,才分娩生下孩子。懷孕的過程會引發劇烈的妊娠反應,會嘔吐,會腫手、臉、腳,有的孕媽甚至會臥床不起,只能靠營養針維持著母子所需的營養,孩子在體內慢慢孕育長大、平安降生。"孩生日,娘苦日"說的就是孩子的出生日,是媽媽最受苦最煎熬的一天。無論怎樣,為了能夠擁有健康可愛的孩子,媽媽們依然前赴後繼。
天下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出生、也都細緻地照顧、孩子,讓孩子們無憂、平安地長大。可是世事並不盡如人意,雖然醫學技術非常發達、生活條件非常地豐裕,卻依然有許多的意外發生,許多的幼兒被一些暗藏的危險隱患奪取了生命,讓那些年輕的母親們痛苦不已。
所以從寶寶出生起,就一定要小心翼翼地關注著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
1、不忽視孩子哭鬧
孩子哭鬧,你要趕緊檢查她他是哪裡不舒服;孩子額頭髮熱了,你要及時地知道原因;高燒不退,要預防肺炎;孩子夜驚,你要關注他是否受到驚嚇等等各種情況。一個合格的媽媽真的需要具備細心周到、無微不至的特質,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去就醫看病。
2、防止睡覺窒息發生
嬰幼兒時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呼吸問題,防止衣物遮擋住孩子的口鼻,影響呼吸的正常進行;防止孩子不小心趴在床上,而不能自己翻身,任由枕頭捂住了口鼻引發危險;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新手媽媽在孩子夜晚睡覺時必須加強注意的問題。
3、有情況及時就醫
孩子有任何異常不能耽擱,不能聽從一些土方法耽誤孩子的病情,不能自以為是、自作主張,延誤時機,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
4、遠離危險物品
不要讓孩子玩耍玻璃球一類的異物,防止把異物放進嘴裡嚥下引起窒息危險;不要讓孩子拿到鋒利的東西,例如剪刀、針等放到安全的地方,防止刺傷孩子。
5、防止意外跌落
防止孩子會不小心跌落床下,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防止孩子攀爬高處意外摔傷,所以大人在去廁所的時候,也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和能夠照顧到的範圍之內。
6、防止窒息
孩子喝水、餵飯的時候不要逗弄孩子,防止孩子笑起來會把水和飯嗆入氣管,引發窒息。
7、保證孩子安全
儘量不要讓孩子有機會碰電源和帶電的電器,也不要讓孩把頭伸入欄杆上卡住,儘量不要讓孩子接觸到煤氣火源,也儘量不要讓孩子玩水引起溺水事件。
8、避免危險食品
不要給孩子吃有硬核的乾果和水果,吃魚肉時父母要把魚刺儘量剔除乾淨;日常也不要給幼小的孩子吸食果凍,這些都會對嬰幼兒造成意外危險。
當然生活中有許多的危險隱患,這就靠媽媽們和其他家長們一起努力、細心周到的照顧,避免一些意外事情地發生,孩子們就一定可以健康、愉快、無憂、平安地成長。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6 # 七寸憂傷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粑粑麻麻們正在逐漸意識到,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們,最佳管教方式是什麼呢?
孩子一歲時搶小朋友的玩具,因為他覺得凡是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兩歲時,他不肯讓別人玩他的小車,因為他不懂分享;三歲時,他常把“不”掛在嘴邊,因為他要自己“做主”。我們明白孩子的發展規律,所以我們給他一個寬鬆的環境,等他慢慢長大。
即便不考慮孩子們性格上的差異,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父母們正在逐漸意識到,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孩子不良行為的處罰方法也應該有所轉變。
接近一歲大的孩子
特點:好奇、好動,而且精力充沛。此時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和重大任務是探索周圍的世界。
典型行為:開始認知語言,懂得一句話裡字詞的前後關係了;他們還不瞭解外界的環境究竟是什麼樣的,比如說,他們並不知道玻璃花瓶摔在地上會碎的; 一旦他們想要,他們就要馬上得到,讓1歲的孩子等待簡直是太困難的事情了。他們沒有行為和情緒控制的能力。
父母怎麼辦:合理地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可以給孩子做示範,告訴他哪些行為是正確的,但是不要堅決要求孩子一定做到。成人說話的語氣和麵部表情是讓孩子明白教誨的最好方式。說話的態度是堅定的,但是反應不要過於強烈。
管理的重點要放在預防工作上。保證家裡的一切設施對孩子來說都是安全擺放的,把容易摔碎的東西都收起來。
可以用安慰和轉移孩子注意力的辦法使他停止哭鬧。
兩歲大的孩子
特點:他們的生活被自己情緒的巨大波動和起伏所佔據。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和重大任務是瞭解自己的各種感覺和情緒。
典型行為:不斷地對外界做出一些嘗試,想知道其他人的反應是什麼;還不能正確地認識和傳達自己強烈的情感,有時候,他們的情緒甚至會高度膨脹,無法控制; 他們發現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每件東西都能夠得到,所以就頻繁地大發脾氣和哭鬧。
父母怎麼辦: 將與孩子抗爭的激烈程度降到最低點。清楚地向孩子闡述你的期望是什麼,而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不要過高估計孩子的能力,只給他一些簡單的選擇就行了。如果有必要,還可以給予一些物質刺激讓他與父母合作而不是對抗。父母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年齡的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停地試探你。
幫助孩子控制他的情緒。如果他打人,那麼就教導他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氣憤,而且要向孩子解釋:“我們不打人,打人會使別人受傷的。”
謹慎對待孩子的大發脾氣。有時可以冷處理,不理睬他的哭鬧和發脾氣,更不能妥協,但是一定要呆在孩子的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鬧為止,然後再給他講道理。不主張處罰孩子,也不能讓孩子獨自呆在房間裡悔過,但是可以把哭鬧的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靜下來。
三歲大的孩子
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透過任性來表現的。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和重大任務是學會更好地控制他們的情緒。
典型行為:在父母的要求中,孩子們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他們也願意去按父母說的做,比如睡覺前要洗漱。但是,父母別指望孩子能夠始終合作,孩子發脾氣和哭鬧仍會經常發生。他還會噘嘴生氣了或者哭哭啼啼地抱怨。不過,他能夠慢慢地更好地應付挫折了。
父母怎麼辦:交給孩子一些“工作”去做。不要因為他沒有堅持到底完成而懲罰他,而是對他的每個努力都表現出非常讚賞。
讓孩子用做遊戲的方式來表演一下好的行為舉止。比如,放一段音樂,讓孩子在音樂結束以前要作好飯前的準備工作:洗手、擺放好他的小碗和小勺、雙手交叉不摸東西等著開飯。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
7 # 孕產育兒專家嚴之彥
0-6個月建議母乳餵養;
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遵照逐一新增,從少到多,從稀到稠的選擇,並觀察寶寶是否適應,逐步訓練寶寶的吞嚥拒絕功能,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歲到三歲的寶寶應建立每日3正餐2-3頓點心的規矩飲食習慣,葷素搭配,粗細搭配,避免挑食和偏食。
-
8 # 手工達人—Dora瑛
經驗告訴我,一定要定期做兒保,明確知道自己的寶寶缺什麼不缺什麼。小孩子很容易缺鈣缺鋅缺鐵等等微量元素,我們知道了才會更好的應付缺這些元素的相對症狀。
生病了能自己好的堅決不吃藥,能吃藥好的堅決不打針,能打屁股針的堅決不打吊針!
還有就是藥不能亂吃,特別是家裡有老人的,寶寶一感冒就著急的亂了分寸。記得我寶寶4個月的時候發燒38度5老公剛好出門在外不在家,家裡就我和寶寶還有兩老人。其實這時候最累最擔心的還是媽媽,但是表現出來有什麼用得用方法,可是,家裡兩位老人非要去藥店買藥,結果我堅持不給他吃,還因為此事第一次頂撞了老人家。39度時去到醫院,醫生說那藥不適合4個月的小寶寶吃。天啊,當時心一驚還好我堅持下來。
還有,要在家裡備一些感冒藥,退熱貼,退燒藥,媽咪愛等等。。以備不備之時,才不會亂了手腳。
其次就是寶寶的飲食。病從口入,寶寶飲食以乾淨衛生清淡為主,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成長。
最後最為重要的就是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比如坐、爬、行、跑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把家裡所有有安全隱患的角落都要處理好。
回覆列表
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0-3歲對嬰幼兒發展的重要,所以有很多家長開始重視早教,甚至胎教。那究竟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強調0-3重要性呢?
大腦發育的敏感階段數值表說明, 生命的最初期,也就是0到3歲是一個人一生之中生長髮育最快的一個時期。各種能力的高峰發展期基本都在0-3歲。從出生到3歲之間,身體和大腦都在快速發展。
那麼大腦從懷孕到成年的這個過程中有沒有哪個年齡階段發展的最快?下面這張圖告訴我們, 3個月左右是視覺和聽覺的爆發期,9個月左右是語言爆發期。2歲左右是高階認知(抽象思維)爆發期。約80%的相關能力在此期間發展形成。而這些能力發展的發展速度在3歲後大大降低。所以,0到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很難在寶寶長大以後來彌補。
認知:寶寶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
語言:是孩子對話世界的工具;與寶寶的語言交流中語言的豐富性。
運動:寶寶前後期的坐、臥、爬的身體運動表現,對於他們而言是非常有難度的。從頭到腳、從軀幹到四肢的發展過程;
社會情感:就是感受他人的感受,控制自己的感受和行為,以及能和同伴相處的能力。孩子的社會情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照養人,老師來幫助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