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股票市場經歷15年牛市,算是一夜暴富,但是經歷了之後的幾年,感覺遙遙無期,那麼如何來在資本市場分得一杯羹呢。
6
回覆列表
  • 1 # 雄風投資

    資本市場,它的無情,絕對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和理解。

    一,2007年無情的A股

    2007年的A股市場,上海指數最高點是6124點,當時是2007年10月份,隨後股市大跌,最低跌到2008年10月1664點,在一年的時間裡面,下跌幅度達到80%左右,也就是意味著你在2007年10月份買入股票10萬元,按照市場平均下跌的水平,10萬元已經變成2萬元。

    在這一次暴跌之中,有才的股民總結了幾個段子,與大家分享,就能感受到股市的殘酷:

    A股市場,是什麼?

    就是開著寶馬車,進去股市,變成QQ車出來;

    穿著西服,進去股市,變成三點式出來。

    姚明進入股市,變成潘長江出來。

    二,2015年暴跌的A股

    2015年6月,上海指數在5100點左右,隨後股市暴跌,最低跌到2016年1月2600點左右,半年多時間,指數下跌50%。

    不要以為指數下跌50%,個股也是下跌50%,錯了,這次暴跌,大部分股票,下跌幅度70%左右,但是,由於一些股民透過融資和槓桿做股票,很多人的本金被消滅,賬戶被爆倉,最後虧到欲哭無淚,一些資產階級,因為無視股市風險,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輪下跌,徹徹底底的將很多大戶,消滅成為散戶,或者直接全部消滅,因為借錢做股票的人,連成為散戶的機會都沒有了。

    在此分享兩個具體案例,以揭示股市的風險,回顧這輪下跌的殺傷力。

    第一個案例:小房想變大房,結果成了空房。

    有一位朋友,在2015年上半年,那時股市非常火爆,他做股票也賺到一些錢,信心暴增。為了實現早日可以買到一套面積比較大的房子,他將自己一套比較小的房子賣了,再把這套賣房子的資金投入股市當中,並且還用本金去借錢做股票。於是,在2015年的下半年的下跌當中,他的本金被消滅了,他的小房子也沒有了,小房成了空房,大房與他無緣。

    第二個案例:一筆大資金,灰飛煙滅。

    另外一位朋友,在2014年佈局股市,在2015年上半年實現豐厚的利潤,也被勝利衝昏頭腦,貪字頭上一把刀。用一筆較大的資金量,進行槓桿交易,融資幾倍,最終在2015年下半年,股市連續下跌過程當中,自己的賬戶被打爆兩次,他也是鼓起勇氣,連續兩次補資金和補倉,但是在第三次被打爆之後,他就不敢再補倉,也沒有信心了。在這輪下跌當中,由於他沒有去充分考慮股市的風險,損失也是非常慘重。

    三,股市,在天堂與地獄之間。

    股市的無情,就是讓股民感受,離天堂很近,離地獄也很近。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堅持,不同的過程,不同的結果,也許就是,不同的人生。

    如果不懂控制風險,特別貪婪的股民,股市讓你加速靠近地獄,遠離天堂。

    股市,讓人性的缺點,不斷放大,無法控制,貪婪的人更加貪婪,恐懼的人更加恐懼,股民總是不斷被自己打敗,因為人性是無法超越的,大部分人也是無法超越自我。

    曾經,有一個段子:如果愛一個人,請讓他去做股票,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恨一個人,也請讓他去做股票,因為那裡是地獄。

    股市如人生,人生如股市,且行且珍惜。

    各位朋友,您們對股市是如何理解呢?在過去的股海里面,您們有什麼辛酸苦辣?有什麼悲歡離合呢?

  • 2 # 斌哥184160445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大義凜然的英雄壯舉用來形容股市中的中小散戶投資者是再合適不過了。只不過中小散們的這種”犧牲”是給國家經濟建設作出奉獻而已。

    由於在市場判斷、資訊獲取、資金實力等諸多方面與機構主力有著較大的差距,中小散戶往往成為股市一二七定律中的七侓,這似乎就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宿命,殘酷的現實。

    資本市場中的殘酷性其實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在這風險與機遇都被無限放大的市場裡,多少的投資者開始不都是信心滿滿、滿懷希望嗎?直到最後弄得遍體鱗傷、身心疲憊了,還是不捨得離開這個市場,這其中的苦澀、無奈、傷心、彷徨的心情是難以言表和體會的。

    滿心希望來到這個市場的中小散們,在經受一輪又一輪無情打擊下,絕望彷徨中那顆執著的心在經歷了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初“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雪崩洗禮後,時光飛逝,歲月如流,真希望在某一天能夠稍微享受一下“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瞬間溫暖,也就足夠了。

  • 3 # xingguang76

    來資本市場的人,都是想發財致富的人。

    你發的財、致的富,恰恰是別人所虧損的。市場的管理者還要抽頭(印花稅、交易稅)。所以,資本市場是一個負和博弈的地方。

    資本市場跟情感無關,無需說有情還是無情。

    一堆人,你想搶別人的錢,別人想搶你的錢,互相傾軋,互相砍殺,這本就是一個陷阱遍地、荊棘遍地的地方。哪裡還有什麼情感所言。

    虧了錢,不要埋怨ZF,也不要埋怨誰誰,怪只怪自己這顆飽含著貪慾的心。

  • 4 # 微散

    這個應該每個人都知道答案的。你做錯了,會從100%虧到接近0%的,毫無疑問的,逆勢買賣股票,隨意追漲殺跌,速度會加倍,幾個月虧完。

    還是自己設定止損,比如持股1周,1月,或者虧損5%止損,20%止損。

  • 5 # 野鶴創作

    答:股市這個話題,其實我很不願去談!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賺了的和賠了的各說各話,你說什麼都不討好別人,說不定會招來別人的噴糞臭罵!股市中人,賺了沾沾自喜,陪了見誰咬誰。但是,為了對得起哪些信任和支援我的朋友,我願意談談我的基本看法。

    1、我們的股市介於實體與虛擬兩者之間,國家管理層希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發揮其正向的融資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上市公司)。透過上市企業增加就業崗位,也為國家和政府貢獻稅收收入。但是,股市的融資方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廣大股民之間的權利義務又不是對等的,股民往往是付出的多,收穫的少。所以,我們的股市是單邊融資市!

    2、我們的股市還不夠健全和完善,依法治市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從上市公司違規違法到監管處罰時間差過大,股民集體訴訟制度還未建立。股民如果虧損了只能自己承擔!所以,我們的股市還是轉型期的過渡市。

    3、上市公司和企業法人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透過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利益輸送,財務錯報等手段欺騙和忽悠廣大投資者及普通股民。說明我們的股市還是忽悠市!

    4、我們的股市充滿了資訊不對稱、資金實力不對稱、交易規則不對稱。機構和大戶既享受股指期貨的雙向對沖交易,又可以擺脫T+0交易的限制。而廣大小散戶則不具有這些優勢,賺和陪只能各安天命。所以,我們的股市是優劣單邊市!

    所以,我個人對股市是敬而遠之的!自認“沒有那個肚不吃那碗醋”,我再笨也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 6 # 老徐看股市

    股票市場不是散戶博傻的地方,本人從1995年入市,一直是在盈利,持有伊利股份成本是11塊多隻有格力成本是20塊錢"

  • 7 # 快樂至上Y

    資本市場本來就不存在感情 又怎麼談得上無情呢 理性面對資本市場要拋開成功後的自信和失敗後的恐懼 你才有贏的可能

  • 8 # 漫遊55102713575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充滿風險的旅行。

    睡覺有風險嗎?結果一場大火奪去了很多人的性命。

    坐車有風險嗎?每年的車禍造成的死亡不在少數。

    工作有風險嗎?每年的工傷事故也不少。

    對於市場,許多人總是抱著情感的心態去思維市場,這是最大的風險。

    市場,有市場的執行規律,不以人的情感為轉移。

    所以,必須用市場的執行規律去對待市場。絕不能加入一絲一毫的情感。

    就股市來說,一般的規律是,每隔七年來一次牛市,那麼,牛市來了就進去,熊市來了就出去。

    一般情況下,牛市上漲一年多,熊市下跌七年左右,這是一般的規律。

    如果熊市來臨,而你還是一廂情願的盼著股市馬上長起來,是不是你在違背市場吶。

    再說二八現象,今年的情況,表面上是慢牛,本質上還是熊市。

    指數上漲,大多數股票要麼震盪,要麼下行,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股票,不認可慢牛。

    那麼,慢牛的成因是啥,說白了就是政策造成的。

    今年新發行的股票有幾百只,為了完成幾百只新股發行的任務,必須拉高指數,從而才能達到發行新股的市場環境,那麼政策上必須進行干預。

    所以造成指標股上漲,營造慢牛的氛圍,其他個股下跌的二八現象。

    將來,新股發行的任務完成,指標股的使命也將完成,必定會造成指數下跌,前期下跌的個股,從而完成駐底的階段,以後,才能孕育下一次真正牛市的來臨。

    再有一種可能就是,a股市場下行回撥,前期下行的創業板上行,所以,在選股的方面,看選中的個股,跟隨的是哪個指數。

  • 9 # 胡兄財觀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芸芸眾生,上至老闆,下到黎民百姓,在資本市場演繹著各種喜怒哀樂。

    老闆們,曾經憑藉公司上市,一夜天下知;到了2018年,也因為紛紛爆倉,而不得不淨身出戶。

    據資料統計,截止2018年10月18日,上市公司股票質押率超過80%就有2368只,這也是當前股市跌跌不休元兇之一。

    普通散戶們,經歷2015年股災才沒多久,又迎來2018年的持續下跌,由於資訊不對稱,對內外部環境變化的茫然(比如18年過去大半年,最近才暴露上市公司居然質押率這麼高),真正賺錢的僅為少數。

    資本市場是有情的,他助力許多企業從默默無聞,走向廣為人知;資本市場更是無情的,即便大鱷們也有馬前失蹄的一天,何況普通人。

    還是那句老話,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散戶們圍觀就好。

  • 10 # 封喜雙

    要多無情就有多無情,無論什麼樣的市場都是無情的,弱肉強食,強者為王。想要改變這一切,市場公司化,法人負責制,讓公司法人負責所有的一切!才能真正變成【有情】的公司和市場!

  • 11 # 陳思進

    正好剛回復了《什麼是資本市場?》(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73187164455043331/),裡面定義了資本市場並舉例了股市)

    那這兒就談談幾乎和每個人都相關的樓市吧。

    衣食住行,房子,本來只是住的,就和糧食是吃的、衣服是穿的、車子用於通勤一樣,是人類基本的必需品。

    可一旦能夠使用槓桿,銀行貸款,同時,在房子還沒有造好之前,就可購買樓花,房子就被賦予了金融屬性,進入了資本市場,成了可以炒作的金融產品。

    隨著房價被不斷地炒高,反過來又帶動地價的提高,而地價的提高,又反饋到房價之上,就這樣狗追尾似的不斷地迴圈,房價越來越高。

    結果對於剛需而言,不得不付出高出房子真實價值(也就是居住屬性的那部分價值)——長期的儲蓄,甚至靠著父母輩的積蓄,再加上未來幾十年的勤勞,才能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

    對於投機炒家而言,在房價地位進入時,獲利前景是無疑的。但是,如果高位進入的話,房價泡沫一旦破滅,虧得傾家蕩產也時有所聞,如在之前美國的次貸危機之中,那成百上千萬的法拍屋就是明證。

    尋根溯源,凱恩斯的財政政策、費萊德曼的貨幣寬鬆本來是在大蕭條、或經濟危機時的救市的強心針。可之後,將藥物當成了補品,全球都中毒了。美國依靠著美元霸權,多次將通脹連同危機輸出國外,將禍水灑向了全球,08年時的所謂“美國生病,中國吃藥”就形象地描述了這個現象。

    簡單小結一下,貨幣的泛濫,市場地被操控等多方原因,泡沫不斷地成住壞空,散戶參與其中的話,由於資訊的極不對稱,不斷地體驗資本市場的無情成了常態。

  • 12 # 分享農業知識

    股市資本市場,很多很多的散戶沒有在資本市場滾打過,不知道資本的特性是唯利是圖,散戶以為主力來發善心,是來解放他的,一激動起來就忘了自己也是在投資,拿出錢來雖然不是天文數字,卻也是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幾乎就是他全部家當。

    主力拿出全部家當,也就是幾十億或者是百億甚至是更多的投資,他能不認真考察論證,得出完善的方案再下手嗎?散戶卻是想當然,腦子一熱就投進去,等到發現上了主力的當,人家早已人去樓空了,散戶除了呼天搶地還能怎麼樣!

    資本市場,智慧較量博弈,散戶們圍觀圍觀還差不多。

  • 13 # 陸燕青

    資本市場是無情的,如同市場經濟一樣無情。記得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有句話:“美國是天堂,美國也是地獄”。以此來形容全球資產市場,是比較貼切的。

    如果A股市場指數不斷創出新高,那麼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是贏家,只是獲利的多少而異。如果A股市場指數下跌,大部分投資者都將成為輸家。如果A股市場出現結構性“牛市”,比如過去兩年的上證50板塊行情,就導致諸多股民贏了指數輸了錢。 這就是資本市場無情之處,所以證券公司門口寫著“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所幸的是,從來沒有任何人來強迫我們購買股票或者基金,所以資本市場在無情之中卻有情。

    然而,真正進入資本市場天堂的是上市公司的“大小非股東”,他們是包賺不虧的大贏家。資深股民則遊離在天堂和地域之間,贏則天堂,輸則地獄。

    而那些在下跌途中,還在動用槓桿資金抄底的投資者,股市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夢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的家養寵物狗都不能吃生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