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飲冰歷史

    宋朝的這種文武格局,宋軍數量也很龐大,透過編納社會不穩定因素進入軍隊,維持了繁榮穩定的國內生態。但是,懸掛在宋朝皇帝和朝廷頭上的警戒仍然揮之不去。

    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曾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不僅僅針對於各地割據政權,還針對於自己的勇猛武將。所以,宋朝的“重文抑武”,重視文官、文治是理所當然。

    歷代朝廷都對在外出徵的將領有所防備,其做法多是派遣心腹跟隨,也形成了監軍制度,但仍然禁止不了驕兵悍將之亂。宋代緊隨唐、梁、唐、晉、漢、周,前車之鑑,藩鎮跋扈,令宋當權者心有餘悸。

    在宋代,因戰功出了名的將領,君臣就要對其頗多猜忌,不得不加以防備。於是皇帝於是培養了一批對付武將的官吏,文官治國就更順理成章了。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接著宋太宗整理出一整套文官工作的體系,敵國雖惡,但已沒能力吞滅朕的江山了,最多給點錢可以打發了;自己的武將就難說了,難保沒有另一場黃袍加身、陳橋兵變?這本是宋朝取得江山的手段,所以它千方百計杜絕這個歷史重演。

  • 2 # o小爺他爸

    這要源於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造成了國防變弱。後來宋太宗開科舉又大量取士。宋真宗的澶淵之盟(也是沒辦法人家打仗打不過就撤退了,宋軍牛逼別人一打就崩了。),雖然澶淵之盟和遼國停戰了一百多年,經濟上充實了軍隊建設(最突出的就是馬,榷場基本都是低價購買遼國馬匹)。但是到了後期就開始不居安思危了。武將也就不顯得那麼重要了。治國為優先。所以文人才越來越看重。

  • 3 # 達瓦里希

    宋代重文輕武現象其實是君主對自身權力安全的極度恐懼。

    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對整個王朝非常重要,他的各項決定將成為王朝延續的規矩。

    唐朝中後期以來武將權力過重導致皇權的衰落和國家的混亂,在這一點上,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絕對有切身的體會,各個節度使打來打去,軍閥無義戰,老百姓生靈塗炭,而且他本人也是靠經營軍中勢力,透過陳橋兵變,軍事政變而登上皇位的,他太懂部隊那些道道了,能不恐懼手下將領如法炮製嗎?

    趙匡胤的對策就是大力壓制武將擅權的空間,在軍事制度上設計了繁複的軍政、軍令系統,不惜犧牲軍事效率,也要解除將與兵之間的密切聯絡。設立了罷功臣、釋兵權、制將帥、立兵制等一整套政策。解除節度使的行政權、財權與兵權,並從體制上限制軍人,使兵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皇帝以下,樞密院主管全國軍政事務,中書省主管全國行政事務,尚書省設兵部,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實操中,兵部但實際上,宋代的兵部沒有權力,形同虛設,像個文牘機關,兵權掌握在樞密院。另外設有“三衙”,即,負責管理全國軍隊。兵權一分為三:樞密院有調兵權,沒有管轄權;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有管轄權,沒有調兵權;對部隊有實際指揮權的統兵官由皇帝臨時任命。

    大宋帝國的基本國策轉為徹底的重文輕武、偃武修文,文官地位、待遇遠超武官。武官們在長期被輕視和防範的政治環境下,逐漸變成了循規蹈矩、怯懦無能、精神萎靡的群體。

    最後,在宋代君王看來,外患不是根本,內患才是要命的,對北方遼金蒙古,基本上是比較消極的分兵防禦,同時維持龐大而靡費的禁軍,採取“守內虛外”的政策。武將太出色,兵力太強大,最終沒有好結果,比如岳飛。

  • 4 # 阿艮的沙灘

    在回答之前,首先宣告下我的觀點:

    有人說兩宋重文輕武,這裡是有太多的誤解的,甚至可以說,是對兩宋最大的誤解。重文,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展開,只說輕武。輕武,不是輕視武力,而是抑武,不是抑制軍隊戰力,而是全面壓制武將的權力。

    為何?且聽我慢慢道來。

    960年,在後周世宗柴榮剛死不後,後周諸將就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趙匡胤黃袍加身,是為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除了欺負了下後周孤兒寡母以外,幾乎沒怎麼流血就建立了大宋王朝。

    宋太祖知道皇位來得不太正,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以防他的子孫後代重蹈覆轍,就杯酒釋兵權,繳了眾大功臣的權。不但如此,他還對宋朝軍制做了大改革:

    1、改革軍事領導體制,強化中央集權,皇帝直接掌握軍隊的建置、調動和指揮大權。其下軍權由三個機構分任。樞密院為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及軍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率臣,為禁軍出征或鎮戍時臨時委任的將帥,統領地分屬三衙的禁軍,事畢皆撤銷。

    2、兵力的配置上,軍制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親軍駐紮在各地。京城的人馬最為精強,各方鎮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這就是“強幹弱枝”。如果京城有變,在各地駐紮的禁軍聯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夠對付變亂。這樣就“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這就是“內外相維”。所以有宋一朝,幾乎沒有軍隊能夠造得了反。

    3、軍隊實行更戍法。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故稱更戍法,但將領不隨之調動,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讓統兵的將帥定期調動,互換防區,避免將帥培植自己的勢力,形成軍閥集團。

    4、重用文臣擔任軍隊要職,掌握軍政大權,對武將進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於武將。

    綜上所述,宋朝軍制有點類似於現在的軍隊國家化,不允許軍隊屬於某一個將領或者某一個集團,剝奪武將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軍隊只屬於皇帝本人。

    在此特別強調一下,在中國,黨指揮槍,軍隊只屬於黨。現在某些外國勢力和某些國內所謂公知,一直在不餘遺力地鼓吹軍隊國家化,別理就好。黨指揮槍是我黨我軍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槍林彈雨與生生死死之後,才堅定的基本國策,是一黨專政的基石,動搖不得。

    有人說兩宋重文輕武,這是因為三百年宋史總是和“積貧積弱”聯絡在一起,在對遼、西夏、金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只能屈辱忍讓、納幣求和。這還不夠,後來仍被女真族金國欺侮到家,遭遇靖康之恥,宋人南渡,最後竟被蒙古族鐵騎趕下大海,直至崖山海戰,全軍覆沒。

    那麼,如此慘淡戰績,還不能叫重文輕武嗎?

    不能!有宋一朝,從來沒有輕武過,起碼宋太祖趙匡胤沒有,從來沒有抑制過軍隊戰力,而是對武將權力進行了全方位的壓制。那為何要打壓武將?怕武將造反,怕陳橋兵變再演,怕黃袍加身再演!

    在宋太祖一朝,甚至一直在大力發展軍隊的戰鬥力,大力研製新式武器,比如殺傷力無邊的床弩,遙遙領先於世界的火器(在電影《長城》中有驚人的體現),同時演練新式戰陣,以期收復燕雲十六州,統一全國。

    在宋太祖麾下,宋朝軍隊戰力不弱於任何敵人,不管是陣地戰,還是遊牧民族最擅長的野戰。宋太祖一生戎馬倥傯,少有敗仗,他打敗了幾乎所有敵人,卻敗給了他的兄弟。他防住了所有大臣,卻沒能防住親兄弟。宋趙二一生鑽營取巧,少有勝仗,他敗給了幾乎所有敵人,卻打敗了他的兄長。

    宋太宗在高梁河之戰和雍熙北伐戰爭中,輸得底朝天,甚至將野戰賴以生存的戰馬輸得一乾二淨。由於產馬勝地河套地區被西夏佔據,戰馬不再有任何補充,從此,遼金鐵騎無軍可擋。此兩戰的失利,使宋對遼的戰略關係由進攻轉為防禦,從而使在對遼關係上“終宋不振”。宋太祖重用文臣抑制武將的弊端,自此在兩宋上空陰魂不散。

    隨著澶淵之盟的簽訂,宋遼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局面。和平時期,國泰民安,安於享樂,軍隊領導層能力每況愈下,直至腐爛。每朝每代,軍隊戰力都是呈螺旋下降的,強如遼金元鐵騎、大清八旗子弟,莫不如是。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是,大宋軍人卻除外,在每一次抵禦外辱的戰爭中,大宋軍人戰力不減,他們沒敗,只是敗給了他們自己懦弱的軍事長官,敗給了他們自己昏庸的皇帝!正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帝熊熊一國。

    待宋人南渡,岳家軍直搗黃龍之志被十二道金牌碾壓得粉碎,四將中興未逮之後,即便有辛棄疾、文天祥想力挽狂瀾,也是不可能的了。

    那麼,崖山海戰的悲壯,也就不可避免了。

    最後,還是以愛國詩人陸游的《示兒》作結吧。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5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這個算是承襲唐末儒生的觀點,那些儒生認為唐代之所以變亂,就是因為唐朝皇室重用番將番兵,這些番兵番將不服朝廷官僚的管制,最後造反導致了唐末的大亂。按照白居易的說法,就是,胡旋漸欲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也就是說,都是因為唐朝皇室迷信番人的音樂和藝術,導致了漢地人民的倒黴,而要糾正這種情況就必須重用漢人的文官和武將,排斥這些番邦的人,而在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武將基本都是番人,而文人基本都是漢人或是漢化的番人,那麼這裡的中文輕舞,實質上就是排斥番邦的後裔。

    這種政策最後的結果就是原本在漢地呆了很多年的番邦外人,在朝廷上也有很高地位,他們逐漸的被排斥在朝廷的權力之外,最後洇滅在歷史的長河裡。這種政策帶來的結果就是漢人官僚勢力強大,宋代皇室的地位穩固,但代價就是軍事力量不是很強,宋軍打那種進攻型作戰的能力很低。最後出現了北宋向遼和西夏納歲幣購買和平的局面,並在後面的靖康之役裡滅亡!

    重文輕武政策本就是文官和皇室的合謀,他們排是共同的敵人,那些有戰鬥力的武將,最後各得其所!文官得到了官職和錢財以及他們之前,得不到的地位,而皇室則得到了安全,因為文官是沒有能力造反的,文官本身是比較怯懦,他們只關注官職和錢,對於他們沒有能力得到的皇位,是不會想的。

  • 6 # 寒江閣一道人

    說宋朝重文輕武,這是有複雜問題簡單化的嫌疑的,錢穆先生曾言,對一時代應報之以溫情與敬意,要努力以當時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應該用今天的眼光亂加定論。

    北宋王朝的締造者是從後周政權繼承過來的底子。後周的世宗柴榮有感於武將勢力之大,已開始壯大文官集團的勢力,並削減武將的特權,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柴榮過早的離世讓趙匡胤抓住了奪權的機會。

    趙匡胤酷愛史書,知道唐朝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亂局,而跟隨周世宗征戰的日子裡,他也看到了武將的專橫跋扈,因此黃袍加身後不久,他便奪了自己的部下石守信等人的兵權,而代之以自己的親信。

    除此以外,趙匡胤改軍制為募兵制,並實行統兵權和調兵權的分離,將軍不是掌握的軍隊?不怕。發兵的符文在樞密院手中,無信而不立,有野心也是白搭。

    除此以外,趙匡胤和他的繼承者還將大量的地方軍精銳集中到開封一帶佈防和訓練,並在全國定期開展軍隊更換防區的事務。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兵將相互都陌生,抱成團造反也是不可能的了。

    在趙匡胤等的努力下,北宋成功的走出了五代十國的亂局,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鄧廣銘《宋史十講》 中華書局

  • 7 # 心向青山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可是,宋朝是一個飛鳥未盡便藏了良弓的朝代。

    “杯酒釋兵權”,發生於公元963年,這一年距宋朝結束五代十國還有16年。

    北宋兵不知將、將不識兵,打仗靠皇帝提供作戰圖。

    宋朝樞密使掌調兵,三衙(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統領禁軍,可是出征之時又委任另外的將帥去打仗。總之,就是不讓任何一個將領獨大。

    宋朝軍隊樞密使地位最高,但都是文人擔任。宋朝科舉的興盛客觀上促進了寒族的崛起和世家大族的消失,同時也是宋朝文化興盛的重要原因。

    而宋朝的以文統武,改變了華夏文明的開拓進取,武將地位的底下使漢唐時期的出將入相成為傳說。

    宋朝有名相,卻沒有真正能與衛青霍去病、李靖李績相提並論的名將。

    宋朝的開國統一之戰都無亮點,遑論後來的守成之君!

    宋朝的重文輕武開啟了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的文官治國時代,應當宋朝政治說過於早熟,可是宋朝沒能解決如何御外的問題,終宋一朝始終無法解決遼、金、蒙古的壓力,最終使華夏文明首次全部淪陷。

  • 8 # 自然9848

    宋朝的重文輕武是在唐中期以後出現的節度使專權割據政策下,由趙匡胤吸取教訓而推出的。

    我們都知道,唐朝以後,地方的軍事割據非常的嚴重,由節度使所帶來的地方政治,已經凌駕於中央朝廷的政令,在而唐朝之所以會滅亡,主要的原因也是節度使,一方獨大造成的中央政府對於節度使的難以控制。

    而進入到五代十國時期,就是因為一個個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對於政局的干擾,使得一個國家都不能夠長久的存在下去,大多都是幾年之後就徹底的改朝換代,讓政局一度不是穩定,所以趙匡胤其實是吸取了教訓,認為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對於王朝是最大的危害,所以在那裡節度使就成了趙匡胤的心腹之患。

    而趙匡胤本身也是手握重,冰的一方大員,而他最終對,黃袍加身,其實就是最後一次節度使,得三位數,所以作為趙匡胤來說,他深切的感受到節度使制度,以及手握重兵的五人對於王朝的危害,在宋朝建立之後,他對內實行了杯酒釋兵權的政策,永恆榮華富貴,換取了,武將手裡的兵權,最終採用了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讓宋朝在文成的道路上走到了一個巔峰時期,而宋以後的歷代王朝,大多都是文臣詛咒,主要也是從宋朝開始對於治理國家的方針起到的變化而做出的改變,而宋朝的重文輕武顯然,就是這一切的源頭。

    所以重文輕武這一個政策其實後期一直就被保留了下來,重文輕武,其實對於朝代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畢竟武力的發展終究有時窮,而文化的發展才是,我們所需要智力的文,人在於,歷史的程序當中,會更加理性,更加有推動性,所以向重文輕武,其實直接帶來了宋朝幾百年的繁榮,

    但是,我們也不要輕言宋朝的武力值不行,其實在宋朝,面對著南面的大李,西邊的西夏,北邊的金朝,可謂是處處都有強敵的情況下,宋朝依然能夠堅持兩三百年的歷史,這表明宋朝其實在於武力,這方面還是有可取之道的,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就說宋朝這不行,那不行,宋朝其實也還有自保的能力。

  • 9 # 歷史大學堂

    唐末藩鎮割據,國家不安,五代十國更是天下大亂。鐵打的兵權,流水的皇帝。及至趙匡胤陳橋兵變而建立宋,已經將近100年。殷鑑不遠,歷史的教訓和自身的經歷,使宋朝開國始便有意識對“文”與“武”進行調整。

    宋人從來不掩飾自己的“重文”,或者說“重儒”。宋太祖對宰相趙普說,你做了宰相,要帶頭多讀點書啊,因此後人有“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當然可信度不高。但是宋朝皇帝確實在科舉上做了苦功,最直接的一條:放低門檻,有才就可以來應考。同時增加錄取名額,考上了(進士及第)馬上安排工作。這與水深火熱的五代十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彼時,人要想出人頭地,只有去當兵,亂世之中只有敢拿命去賭才有希望。

    現在,只要勤奮讀書(不傷性命),按時應考(有人安排),就有機會光宗耀祖(工作穩定),一次考不上還可以重來(宋初科舉每年舉行一次)。而且宋太祖說了:不得殺士人及上書言者。士人大多讀書人出身,這又等於有了免死金牌。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這條遺訓,所以宋初大部分想當兵的人都跑去讀書。兵乃利器,能護人,也能傷人,一旦有機會,連皇帝都給擼下來(宋太祖就是這樣乾的)。而讀書人受統治者改造過的儒家思想影響(洗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高的理想還是在忠君的前提下爭取進步,要他們造反,恐怕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圖1 《中興瑞應圖》裡的宋軍

    科舉興盛,文官就多起來。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蘇軾、蘇洵、歐陽修、沈括等都是科舉出身,那就安排職位吧。宋朝的中央政府機構為“兩府”。一為中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單位;一為樞密院,是最高軍事機構(《宋史·職官志二》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掌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中書省是宰相辦公機構,宋太祖自立國就說了,宰相必須是讀書人。(《續資治通鑑·宋紀·太祖乾德四年》:帝乃嘆曰:宰相須用讀書人。)這就為國家用人定了規矩。而樞密院管軍事,剛開始的還是武將擔任,到了宋真宗時期,武將逐漸減少,宋英宗時期,基本就是一班書生在指點江山了。至此,國家高階決策,無論文武,文官集團有極大影響力。

    至於地方政府則分三級,最高一級叫做“路”,最低的是“縣”,五代十國時候,這些地方行政統統由武將掌權。宋太祖一上臺,全部換成文官,武將則作其他安排。

    圖2 宋朝專制主義集權官制體系

    宋朝的軍制很奇葩。宋太祖立國後,把全國的精兵都拉到京城(開封),由中央(皇帝)統一指揮,是為禁軍。說起來這應該是被藩鎮給嚇的,有支軍隊在身邊心裡踏實。禁軍分三個衙門,稱“三衙”,各個衙門的統帥是武將。武將統兵,但不可出兵,因為要有調令,即調兵權。這個調兵權就是出自樞密院,樞密院的調令來自於皇帝。有這樣一支軍隊在手,不懼地方老弱病殘造反,安全感油然而生。

    但親近的也怕背叛(宋太祖未兵變前也和皇帝很親近),皇帝乾脆讓將帥(武將)定期調動,互換防區,是為“更戍法”。其後果是將和兵剛記得雙方名字,又要去認識新的領導或者下屬,久而久之,雙方都沒動力認識對方了,這就是後人所詬病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其實就是皇帝就是怕將兵一家親,造反起來容易,歸根結底依然是被藩鎮給嚇的。這裡要提一下岳飛,“莫須有”的罪名裡其實就暗含一個“岳家軍”的理由。政府的軍隊,卻給天下百姓以私人化的感覺,軍民越是親近擁戴岳家軍,在宋朝皇帝心裡,其實就是藩鎮,這豈能讓他長存。

    圖3 《大駕鹵簿圖書》中的北宋重騎兵

    除了禁軍,在地的方叫做廂軍,名義上是軍隊,但是之前說了能打的都去京城了,剩下老弱病殘,沒有戰鬥力。皇帝也知道他們的斤兩,只讓他們當地方當雜差。地方政府(文官)要修個橋什麼的,就喊他們去,其實就是苦力,也不解散他們,政府養著。

    宋朝沒有統一全國,邊境時刻有戰事,誰去?中央禁軍去!誰指揮,樞密院(還是文官)。這就給人一個這樣的感覺:在這個政府,文官要比武將來的實在(有權)。所以當時的社會輿論是偏向“文”,這是沒有爭議的。

    如宋真宗時有個狀元叫陳堯諮(中學語文課文《賣油翁》主角之一),讀書厲害,武藝也不錯,文武雙全,皇帝哄他說,你如果願意去做武將,給個節度使(最高軍銜)你當。陳估計也有點心動,回去報告其母親,結果陳母大發雷霆,又打又罵,說你堂堂全國公務員考試第一,當什麼狗屁武將。(《湘山野錄》: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為名臣,汝欲叨竊厚祿,貽羞於閥閱,忍乎?)。宋仁宗時期,皇帝試著把范仲淹從文官改為武官,范仲淹也不樂意,說把我劃為武官被人看不起,不幹!(《宋史·范仲淹傳》:臣守邊數年,羌人頗親愛臣.呼臣為‘龍圖老子’,今退而與王興、朱觀為伍,第恐為賊輕矣。辭不拜。)

    圖4 宋代重騎兵武士的鎧甲,精美華麗,長達腳踝,防護力十分強大

    但正如剛剛提到的,“輕武”很大程度反映在社會層面,而社會認識並不代表統治者的意圖,即“重文”不代表“輕武”。宋朝邊疆一直有隱患,時刻準備戰事,單就這個角度而言,統治者就不可能“輕武”。資料顯示,宋太祖開國時全國20萬軍隊,宋太宗時有66萬,宋仁宗時已經有125萬。倘若輕武,軍隊起碼不會如此暴增。而從中央機構設定“兩府”,一文一武,“文武”並言,也可見統治者初衷仍以文武立國,即使有所偏頗,也未達到“輕”的程度。這可從一些史實中可證實。

    宋朝共舉行了118次科舉考試,指的是文科考試,但同時也舉行了72次武舉考試,說明了文武差別在統治者心裡並沒有特別懸殊,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宋真宗慫恿陳堯諮、宋仁宗勸說范仲淹改為武官事件。宋朝還有一個令其他朝代羨慕的地方——政府優養軍隊。一旦當了兵,不輕易退伍,政府養到六十歲,待遇還非常的優厚。舊的兵不退,年紀大了沒有什麼戰鬥力,又招新的進來,結果兵越來越多,花費自然就多。南宋高峰時的財政有6000萬貫,而單岳家軍的年軍費就達到近700萬貫,可政府還是養著。這說明了宋朝統治者是“防武”(怕造反),而不是“輕武”。軍人保家衛國,其實就是保護自己的江山,這一點,統治者心如明鏡。

    圖5 宋朝的繁榮商業

    除了養軍隊,還要養著龐大的文官集團、戰事經費、議和被敲詐的錢等,花費巨大。但宋朝還有一個特點——巨有錢。這裡面就有文官的功勞。讀書風氣盛行,人才輩出,懂得經營管理,使宋朝表面看起來很弱雞,其實是個大富豪。單舉城市發展一條,北宋都城開封和南宋都城臨安,城市人口都超過百萬,工商業發達,紙幣出現,商貿繁榮。除此外,宋朝天文學、醫學、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造船技術等領先世界,當然還有與“唐詩”並立的“宋詞”。這些都是政府重文的結果。

    文武兼治,手上有錢,內部不出大事,與周邊打打和和,沒能力收拾別人,人家也幹不掉自己。表面風雨飄搖,實際沒有威脅其統治根基,或許,這本來就是宋朝統治者所期待或者滿意的。只是來了一個戰鬥力爆表的蒙古,風捲殘雲,統一了全國,這應該也是宋朝統治者沒有想到的。

    文:恆星

    參考文獻:《湘山野錄》《宋史》《續資治通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農藥治線蟲病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