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老阿Q正傳
民間走私,作為官方,應該不支援也不反對!魏可以向蜀國輸入文化,因為魏國實力強大,經濟文化都應該比蜀國高一個數量級,文化有建安七子!作為蜀國,可以向魏國出售蜀錦,貿易順差,應該也不會禁止民間貿易!各有所需,雙方真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民間走私行為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雖然蜀漢和魏國是敵對的政權,可那是封建統治者之間互相攻伐的統一戰爭,並不是你死我活的民族戰爭。其實,即使是民族戰爭,民間也不乏有商人穿梭其間。所謂富貴險中求,有些商人為了三倍以上的利潤,可以不顧民族大義鋌而走險。
相對來說,魏國因為佔據了發達富庶的中原地區,各種物資一應俱全,原本可以閉關鎖國,對蜀漢和吳國進行經濟戰。可是,除了日常用度之外,魏國朝廷宗室大臣也漸漸拋棄了曹操的簡樸之風,崇尚奢華起來。如吳國的珊瑚、玳瑁等海產品,蜀漢的絲錦等,都是魏國封建統治者階層的暢銷貨。
(諸葛亮最大的本身是會做生意)
打仗自然也是要打,可是三國之間打來打去,誰也奈何不了誰,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因此,生意就免不了還要做。魏明帝曹睿就曾經給孫權寫信表達通商的意願,因此此君崇尚奢靡,愛好吳國的海外方物,為此甚至不惜用吳國急缺的戰馬等軍用物資來換。蜀漢方面也一樣,官營的榷場是沒有的,不過要想做生意,諸葛亮還是相當有辦法的。
蜀漢國土狹小,經濟和人口都無法與曹魏相提並論,可是為了維持合法性,諸葛亮和姜維經常發動北伐,戰爭的花銷開支太大。為了擴大財源,諸葛亮想了很多辦法,如發展農業、鹽業,鐵器公營等,但是這些做法,魏國和吳國也在做,蜀漢的體量太小,根本無法應付長期的戰爭。
(蜀漢國土面積狹小且多數是少民地區)
為此,諸葛亮選擇了蜀漢地區長期以來的優勢產業:蜀錦。雖然織錦業魏國也有,不過在質量和數量上遠遠不能與蜀漢一樣。諸葛亮為了蜀錦打造成國際品牌,大力推進養蠶種桑產業,他自己也是帶頭種了800棵桑樹,還鄭重其事地寫進了誡子書裡。當時的蜀漢織錦產業有多麼繁盛呢?據說史書記載,蜀漢僅僅成都一座城市,就聚集了7.6萬織錦從業者,直到蜀漢滅亡,官府庫藏裡還有蜀錦20萬匹。因此,成都又被成為“錦官城”。杜甫詩有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諸葛亮還派遣會織錦計程車兵教少民織錦)
那麼蜀錦織出來了,怎麼賣出去呢?這種奢侈品肯定要多多的出口到魏國反動派那裡,賺他們的錢,然後打造鋒利的武器來消滅他們。可是又不能明目張膽地去和敵人做生意,不然政治就很不正確。諸葛亮想的辦法是轉口貿易,先透過水運將蜀錦出口到吳國的江州、江陵、夏口、建鄴等地,這些地方都是當時的貨物集散地,可以分銷到魏國境內。當時諸葛亮也坦承,“今國貧民虛,決敵之資,唯賴錦耳。”。
可是魏華人就不樂意了,從東吳轉口貿易,這樣東吳做一個二道販子,就能賺的盆滿缽滿了。魏華人不願意花這個冤枉錢,因此走私活動就成了官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半公開活動。畢竟,從漢中運到關中,就只需要走過幾個山頭就行了,諸葛亮打魏國的時候經常走。
魏國大張旗鼓地使用蜀錦,難道就不擔心諸葛亮用賺來的錢支援北伐嗎?其實,魏國作為經濟大國,完全沒有理由擔心蜀漢的貿易戰。相對來說,魏國的經濟產出遠遠多於蜀國,蜀漢也有相當多的物資需要從魏國進口。兩相沖抵,其實誰也沒有佔誰的便宜。諸葛亮賣的是奢侈品,利潤可能會多一些,可是蜀漢經濟薄弱,需要進口的東西也不少,這些蜀錦的貿易順差,最後又透過其他物資的進口還給了魏國。
-
4 # 豫事不急
不僅僅是三國時期,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小農經濟,即自己種糧食除了上繳的以外都是自己的。剩下來的糧食用於自己吃或出售交換,出售的錢再去購買日常用品,滿足基本所需。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宗商品物流貿易還沒有出現或是還沒有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國時期,兩個敵對政權的貿易活動不能說是沒有,老百姓基本日用品流通還是有的,畢竟只要有人員流動的地方就會有貿易的存在,但是大規模的貿易活動是很少的。
-
5 # 何知
估計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我們對於三國曆史的認識,恐怕除了各種陰謀、陽謀外,就是戰爭了。仿似三國之間有著莫大的深仇大恨,臣民更是互不來往。試想,一個封閉的,只佔據一方的小國家,如果沒有一點點的對外貿易(不論官方還是民間),全靠天收就能自給自足,就能對外打仗,就筆者的淺薄之見,歷史上從未有過。況且自從董卓“毀五銖”後,在東漢至南北朝的貨幣政策衰退,經濟進入低潮的大環境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的要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就說過,“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利益”,對於一個來說也是如此。魏、蜀之間長達幾十年的爭鬥,何嘗不是為了利益呢?如果有方式能讓魏、蜀都能各需所利的貿易,我想曹操和劉備是不會拒絕的。那正如題主所言“作為兩個敵對政權,魏和蜀是用怎樣的方式來進行貿易活動的?”筆者以下將從三個方面詳細地分析。
一、特產貿易:官方的直接貿易魏、蜀兩國一在西北,一處西南。兩國以大致以秦嶺為界,而秦嶺兩段的地區地形、氣候有著較大的差異,這就造成了兩國可以各利其地產出“特產”。比如在蜀國,養蠶織錦是當地的特色,劉備入主成都後,諸葛亮就結合地域優勢,大力推廣和發展紡織業。西晉文學家左思在著名的三都賦中就寫道:
闤圚之裡,伎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繁榮的蜀漢織錦業成為了蜀國的一條重要商業渠道。不僅用於國內,更是出口至魏、吳兩國,雖然與魏敵對,但是特產貿易並無遭到阻礙,反而成為了雙方許可的官方貿易。在《後漢書·左慈傳》中就記載曹操“遣人到蜀買錦”之事。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尚有購蜀錦之事,更何況其他人呢?《太平御覽》中曾記載,稱“三國時,魏則市於蜀”。值得注意的是,曹丕繼位後,魏國想削弱蜀國經濟,就故意降低國內的蜀錦消費。而諸葛亮為防止蜀國最大經濟來源被斷,所以他也特意上書表示不想要斷絕經濟的來往。從這也可以看出,特產貿易已然成為了官方的直接貿易。
二、走私貿易:民間的間接貿易魏、蜀畢竟是敵對政權,像蜀錦這樣的人人都喜歡,都需要的特產還是比較少的。尤其是一些戰略資源,比如魏國的戰馬,因為魏靠近西北,與少數民族接觸多,戰馬產出多。但是戰馬是絕不可能成為魏蜀之間的貿易產品的。因為要打仗,蜀也大量需要戰馬。於是,戰馬走私便成為了熱門生意。但具體走麼個走私法,後人多有推測。《魏志·倉慈傳》中記載,稱“域外貿易,魏以陸路較盛。” 有學者認為諸葛亮去南蠻勒索的馬其實是魏蜀民間走私的。
除此之外,在《後漢書·左慈傳》中“左慈戲曹”的故事中,“語頃,即得姜還,並獲操使報命。”曹操向左慈說喜吃“蜀中生薑”,於是左慈即刻就拿到了蜀姜,左慈“即得姜還”可能是濫竽充數騙曹操的。但是此時魏境內有商販售蜀姜,則完全有可能。而這樣的小商品很大可能上就是走私而來的。
三、文化貿易:精神的隱形貿易魏晉時期,雖處戰亂分裂之際,但是在文化上卻異常興盛。魏晉風流,建安七子。南朝宋檀道鸞曾提出:“自司馬相如、王褒、揚雄諸賢……及至建安,而詩章大盛。”
此時,曹魏的建安文學才是當時中國文壇的正統,處於西南一隅的蜀國士人也必然推崇。這種文化上優勢也讓魏國打文化貿易戰成為可能。相比之下蜀國文化才具比較缺乏,對於文化的重視也遠不如曹操父子。所以文化的逆差也由此形成,建安文學從魏傳至蜀,精神上隱形的貿易也成為兩個敵對政權的貿易方式。直到“吳、蜀已平”,這種現象仍然不絕。比如左思的《三都賦》,一時間可謂洛陽紙貴。
總結綜上所述,三國時期,魏、蜀作為兩個敵對政權,雖然處處提防、戰爭不斷,但是貿易的往來仍然無法斷絕,也不可能斷絕。無論是官方之間之間的特產貿易、民間的走私貿易,甚至是隱形的文化貿易,都可以說明兩國之間的交流是頻繁的,貿易的方式有變化,但貿易的需求永遠不會變,因為貿易的背後不過就是利益二字而已。
回覆列表
民間貿易始終不能禁絕。
事實上,蜀國殘破的經濟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之下,諸葛亮就長期依靠透過民間向北方敵人出口蜀錦維持財政收益,而蜀錦對於同樣出產絲綢的江東毫無價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