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留學問多點

    你適應環境

    環境也因你而改變

    我們經常會收到一些留學生這樣的問題:

    “我要怎樣融入美國同學的群體?”

    “中國留學生如何融入美國社會?”

    “融入不了美國社會,怎麼辦?”

    初到美國這樣一個文化差異大的國家讀書,難免會產生這樣的焦慮。

    感覺來往的朋友仍舊是華人,大半年過去了,口語一點進步都沒有,生活上倒是習慣了這個社會,然而卻談不上融入。

    因此,特給留學生們分享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歷史學的程映虹教授這篇文章:

    《“融入”主流社會,只是華人移民不切實際的奢望》

    程映虹 | 文

    經常聽到和看到這樣的問題:你在海外生活,是不是真的覺得能融入那裡的社會呢?

    問這話的,既有無意移民,只是對不同的人生經歷好奇的人,更有很多有意移民甚至已經進入辦理程式的人,也有眾多送子女出國留學的父母。

    人是社會動物,社會環境決定了人的生存境遇。所以,為將要在其中生活的那個陌生的環境而操心、疑慮甚至焦灼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想說的是,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多半沒有很好地想過“融入”這個概念的含義和範圍。

    就我所瞭解的而言,很多人似乎都把“融入”作為一個既定的適合所有物件的標準,而這個標準究竟又是什麼,似乎也從未有一個被公認的說法。

    於是,和很多內涵並不清楚的常用名詞一樣,“融入”與否,就這麼含含糊糊地問了,就這麼含含糊糊地想了,就這麼含含糊糊地擔心了。

    不但如此,“融入”當然包含了努力放棄甚至否定自己的過去的意思,所以有時也會聽到“忘了你是華人,做好當地人”這樣的說法。

    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叫“融入”?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考諸眾人而皆準的答案。

    就拿在美國的生活來說,所謂“融入”可以指以下這些日常生活的場景:

    除了看CNN、MSNBC、FOX等等頻道,你看地方臺嗎?

    除了NYT、WSJ和LA Times這些大報,每天或每週甩在你家門口的地方報紙你會像對待北京晚報或者新民晚報那樣看嗎?

    你和鄰居寒暄會超過五分鐘嗎?

    你去診所醫院法院等等地方,那裡的話你能聽懂多少看懂多少自己又能正確地流暢地表達多少?

    電臺電視臺的各種節目你都不打隔楞能津津有味地跟上嗎?

    這樣的問題可以無限制地列下去。

    它們主要涉及的首先是語言能力。

    就第一代移民來說,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今天在異國他鄉,尤其是那些言論和資訊自由、尊重多元文化的國度,網際網路的發達已經大大地降低了學好本地語言才能生存的要求。

    所以,網際網路的出現實際上是在語言溝通的意義上增加了“融入”的難度,或者說是減低了“融入”的必要性。除了網際網路,各地如韭菜那樣一茬茬的中文報刊也起到了同樣的作用。

    那麼,所謂“融入”就做不到了嗎?

    但老實說,離開了校園和學術環境,在美國很多日常生活的場景中,不但在文化環境,而且在語言能力上,也還是有太多的力不從心之處。

    而且,要做到忘記你是個“華人”(應該是華裔更準確),更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有這些,都大大限制了你融入周遭環境的能力和機會。

    那麼問題就來了,像我這樣的人如果還不覺得或不被認可融入了美國社會,那怎樣才算是“融入”了呢?

    和“融入”相關的是“主流”。“融入主流文化”—這兩個詞常常是這樣連著使用的。那麼,一個移民克服了自身的種種限制,在所在國當上了大學教授,教所在國的學生,用所在國的語言大量寫作,在很多方面比以所在國語言為工作語言的同行出色,用中國標準看應該算是高階知識分子。如果這還不算進入主流,那麼什麼是主流呢?

    所以,應該說是“融入”這個概念本身有問題。

    首先,“融入”這個概念是把個人在一個文化和族群多元化的社會中的處境混同於在一個文化和族群相對單一的社會中的處境。

    一個文化和族群多元化的社會除了要求你遵紀守法,也會希望你多接觸和了解本地的其他文化,但不會也不可能用是否“融入”來要求和判斷你。

    因為本來就不存在或者很難有“融入”的標準。如果有了,那就不是多元化而是一元化的國家了。

    所謂“融入”,是很多華人不切實際的奢望。

    他們把自己在單一族群和文化環境下積累的生活經驗和精神舒適帶到海外,希望在享受安全感和公正感的同時又保有充斥於一個人情社會的豐富的人際關係,和當地人打成一片,那是不可能的。

    最後,所謂“融入”是從一個被動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環境的關係,總是認為人被環境改變,所以你要“融入”。

    但實際上人與環境是互動關係,彼此相互改變。對你來說是一個融入問題,對別人來說就是一個適應和接受問題。

    例如你的工作單位原來沒有華人,現在有了,很多同事就要逐漸適應你的存在和你的“那一套”,時間一長你工作單位的職場文化就會包含你的特色。

    移民對於所在國的這種主動的改變正是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得以形成的動力。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消除作為移民的自卑非常重要。

    寫到這裡,想起幾天前在學校停車場,一個黑人大叔一面走向他自己的車子一面向我大聲打招呼——“Happy New Year!”我楞了一下,因為元旦已經過去一個半月了……然後我突然想起他是在向我賀東亞文化的新年,趕緊對他說“Happy New Year to you, too”。

    他察覺出了我為什麼會有片刻的遲疑,也看出了我的恍然大悟,於是揮揮手哈哈大笑著進了車子。

    所以,你適應環境,環境也因你而改變。

  • 2 # 司徒家特

    不僅僅是留學生的問題,外華人能否在異國融入當地社會甚至所謂融入當地主流社會,這是網上包括官方媒體履見不鮮的問題。實際上可以說這是一個偽命題。

    不用高談闊論,只想請大家心平氣和地細細想一想:怎樣才算融入美國社會?

    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中上水平的衣食住行算不算?但即使有了,工作之餘華人還是普遍喜歡和同胞一起相聚,對居住地一般不會有家的歸屬感。當然,在美國出生或幼時即在美國生長的不包括在內,因為他們應該不算是華人了。

    不管在哪裡,能夠衣食無憂家庭和睦,做為一個普通百姓應該滿足了。所謂融入當地社會,應該以工作和生活的絕大部份都和當地比較合節拍不受歧視。所謂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動輒指責當地社會對你不公平的時候,建議自己也理智的反思一下,那裡是不是你理所當然的居所,你是如何或者為什麼去那裡的?你對當地有什麼貢獻、當地居民憑什麼要接納你?

    所以,做為第一代移民或留學人員,首先應該解決的是生存能力問題,不要去考慮什麼融不融入當地社會的問題。如果要考慮、真正目的實際上是爭取話語權問題,應該留給自己下一代去解決,因為當地就是他們的國度,不存在是否融入的問題。

  • 3 # 閒看秋風999

    幾乎所有華人編寫的教科書都將美國社會描繪成"大熔爐"(melting pot );其實不然,美國社會其實一直都是"色拉"(salad ),外面的色拉醬就是美國價值觀,不過裡子卻依舊是一塊塊互不相干的菜蔬。

    外國留學生或者移民融入當地社會談何容易;就算是嫁了美華人,娶了美國妞也不見得就融入了對方的家庭。

    舉兩個身邊的例子,一男一女,語言不成問題。男的是華人,當初為了一張綠卡,娶了一位黑人做太太,當初曾回國居住過半年。因為是黑人,那女士自己感覺到在中國處處受到歧視,兩人隨即回到美國。不就就聽到兩人離婚的訊息,原因很簡單,女方受不了男方對她經濟上的控制。

    第二位是中國女士,某高校英語副教授。嫁了一位美國某研究機構的白人。看似郎才女貌,比翼雙飛,但最後離婚的原因幾乎難以啟齒。畢竟中西方文化在對待家庭責任,子女教育包括夫妻間的那點事兒差距太大。情緣斷了,不過孩子仍然維繫著兩人的往來。

    真正能融入至少要到第三代或者第四代,完全或大部分擺脫母語文化的影響,成了企業高管或者從了政才算全過程的完結。

    不過,此刻新的問題又來了——那就是你的身份認同感。有不少第三代或第四代移民就很糾結,很困惑,"我到底是華人還是美華人"?

  • 4 # 智課探校

    因人而異,不必強求!

    中國留學生能否真正融入美國社會?答案當然是能。這幾年,網上隨處可見在美國大學課堂上能夠和老外侃侃而談,各種課外活動混得風生水起,甚至畢業典禮演講這種事也是信手拈來的留學生案例報道,比如去年美國電影學院畢業生孔樂琪就是典型的完美融入美國社會的代表。

    但是,能歸能,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每個人的跨文化學習和適應能力是不同的,這往往是由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所決定的,涉及到家庭薰陶、個人興趣、老師和學校的培養方向以及一部分天賦。

    比如,這段時間根據已經在美國大學入學的同學反饋,很多人到了感覺自己不管是上課還是日常生活,總是和外華人聊不到一起,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本土化的英文溝通能力不夠強。別誤會,不是說大家雅思和託福的口語分數不夠高,就好比一個從小學標準普通話的美華人到了中國東北三省一樣會有類似的情況。

    美國不同地區也會有不一樣的俚語,而在課堂或日常交談中的很多話題,都是透過這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來表達出來的,這對大多數在國內接受英語訓練的中國學生來說,想要聽懂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還要做到融入呢?

    另外,大部分去美國留學的人,第一要務自然是完成學業,主要精力肯定要放在學校。在保證學習不會受到影響的前提下,如果真的無法適應美國當地的文化,其實沒有必要強行要求自己一定要在學生階段就融入美國社會,因為每個人的跨文化學習能力是不同的。

    在學校參加中國學者聯合會,找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生社團,定期跟中國同學一起旅旅遊,聚聚餐也都是非常不錯的課外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300多年前明朝未覆滅,現在是什麼樣子,國際地位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