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宜山宜江南

    首先不可否認,人工智慧在未來絕對是大方向,目前人工智慧在工業上的應用已經達到了百花齊放的程度,但是在農業方面的應用率還非常低,所以發展農業人工智慧是必須的,當然,目前來看人工智慧在農業方面還是很不成熟的。針對人工智慧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我淺談幾點我的個人看法。

    一、植保方面

    先談談我對植保的認識,由於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及實踐的結果,所以對基礎農業理論有那麼一丟丟的瞭解,我覺得植物生病其實和人生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也可以應用一些中醫理論來分析治療。中醫認為,透過調節人體自身的陰陽平衡,可以使自身的防禦能力得到提升,使外邪不容易入侵。植物同樣可以透過調節其生長環境來達到一種酸鹼平衡的狀態,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能力,使病菌很難侵染植株。

    現如今已經有一些自動識別病蟲害的軟體,但這些軟體只是簡單的識別病蟲害(暫且認為這些軟體的識別率能達到100%),並沒有詳細分析造成得病的原因是什麼,而在實際生產中,經常存在這種情況,我知道作物得了什麼病,但就是治不住,究其原因,很多人就只知道得了什麼病打什麼藥,而不去分析為什麼會得這種病。

    我以前種植番茄時,栽下去後有一片區域得根腐病,我補栽後專門灌了治根腐病的藥,但是依然止不住,甚至我還在夏季進行高溫悶棚,使用石灰氮進行滅殺性處理,但第二年根腐病依然如期而至,當時那叫一個絕望啊,後來查了不少資料才知道是因為使用硫酸鉀多了,土壤中硫酸根離子多了,土壤酸化,而酸性土壤特別適合鐮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生長,所以,你就是把那一片的菌殺完了,很快鐮刀菌就又能大量繁殖了。後來我就花了一段時間研究土壤改良,大量施入有機肥,並使用有益菌液灌根(枯草芽孢桿菌,解澱粉芽孢桿菌)。最終那一片區域就沒再發生根腐病了。

    土壤鹽鹼化、酸化、板結其實都可以看做是酸鹼失衡,按照西醫的方法應該叫菌群失調,最終導致植物生病。西醫開出的治療方法是殺菌消毒,而中醫經過辯證,找到了得病的原因,並開出了一個調理的方子,增施有機肥,加入有益菌,就解決了問題。而且中醫更講究“治未病”,也就是預防為主,在還沒有發病的時候就把病給治住了。其實地種多了,也就大概知道什麼時候容易得什麼病了,比如夏天連日陰雨,高溫高溼,就要注意白粉病、疫病了,可能你還沒有看到植物發病,但就要做一次保護性植保,針對陰雨天可以用一些有益菌劑,比如哈茨木黴菌,寡雄腐黴等,高溫高溼同樣有利於這些菌的生長,而有益菌生長的快了,有害菌自然就被壓制了,成不了什麼氣候,而陰雨天使用化學類農藥,雖然當時能殺掉病菌,但很快病菌又繁殖起來了,所以很多人就覺得農藥已經治不了病了,其實是沒用對,而晴天的話使用有益菌的效果就差一些了,所以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如果人工智慧背後有足夠多的感測器,能夠掌控各個方面的資料,並擁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分析系統,能夠做出標本兼治的方案,我覺的才算是農業人工智慧成熟了。當然,人工智慧必須要有農業領域最精通農業技術的專家給出解決方案及病因,病態等資料,然後結合網際網路應用等技術製作出資料晶片及驅動等軟硬體。

    二、種植地的精準環境控制

    不同植物,不同生長過程的所需環境是不一樣的,透過人工栽培,想要讓植物長得好,就要給其提供最適的生活條件。

    就拿番茄育苗為例,從催芽開始,催芽溫度要多少度,溼度控制在哪個範圍,才能迅速出芽,出芽後點入穴盤育苗,那麼育苗基質的容重、孔隙度、養分構成、含水量等等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才最有利於番茄根系生長,番茄苗子破土之後,溫度、溼度、光照又控制在什麼範圍最合適,上午、中午、下午、夜間的溫溼度等都是不同的,然後真葉長出後又要怎麼控制溫溼光照,都是需要具體資料的,嫁接後養護苗子那更是要求環境控制精準,我就遇到過一批番茄苗子在嫁接後的兩天夜溫低了兩度,最終嫁介面癒合的就沒有其他批次的好。在宜昌,整個冬季番茄育苗期大概在七十天,如果這七十天中每天的每分鐘需要管控的引數都有,也就是番茄育苗的大資料都有了,再配套完善的設施,那麼我覺得育苗就會非常簡單了。比如育苗的第三十天,早上六點,人工智慧發現育苗棚裡的地溫過低,自動開啟地暖將低溫升至25度,開啟空暖將空溫升至15度,並將補光燈開啟進行補光,早晨八點,Sunny射入大棚,光照強度高於8000lux,補光燈關閉,大棚內溼度高於80%,開啟除溼機除溼,中午十一點,光照強度高於20000lux,開啟遮陽網,防止強光灼傷苗子,棚溫高於25度,開啟大棚防風口降溫,溼度低於40%,開啟超聲波霧化器進行加溼...目前已經能夠實現這種操作了,我覺得人工智慧在農業上的應用已經達到初級水平了。這也是目前我們的農業物聯網應用的最高端了。當然作物進入大田後,需要控制的東西就更多了,控制難度也就更大了,畢竟要逆天行事要付出的代價還是很大的,目前荷蘭的紋洛式大棚裡面配備的設施基本還是能夠控制溫室內的小氣候的,就是投資成本比較高。並且設定了光照強度低於某個值時自動開啟補光燈進行補光,因為宜昌這地方陰天實在太多了。軟體應用APP把溫度控制模組做成可遠端控制,畢竟現在每天去根據天氣調整溫度也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我們這裡已初步將人工智慧應用於農業了,智慧就是我們的大腦,依託這些感測器幫我收集資料,經我的大腦分析判斷做出指示,然後人工去做具體應對方案。但是,這還只是初級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我們國家每年都有很多的農業科研經費供農業專業院校,各地級市農科院等部門研究和記錄各種農作物的各區域種植情況及病蟲害防治方法等研究。現在我們要超越國外一些農業科技發達國家的重要要素,就是如何高效利用一些農業技術專家的基礎資料來建設最全面的農業物聯網資訊化基礎模組,從而研發可供農業生產問題處理的晶片,才能製作出最領先的農業管理機器人,農業物聯網管理系統。

    人工智慧將來在農業方面是很有前途的,但離實際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現在的很多經驗,以後也將成為人工智慧背後大資料的一部分。我本人早期的工作是從事國際貿易進出口,後來半路出家投入到了農業生產領域,經過多年的實驗摸索得到一些淺薄農業種植的專業知識,還順利通過了農藝師的考試,現在的工作是工業及農業物聯網的應用與技術推廣(湖北雲端網際網路絡科技有限公司)。我們致力於工業及農業網際網路領域的軟體.硬體的研發與生產。目前中國農業從業者基本都是50.60後,年青人都不願意從事農業工作,再過20年,種地的人如果沒有高科技做支撐,荒廢的土地資源會越來越多。國家現在大力發展新型農業主體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高度的農業集約化。集約化農業簡單的說就是工廠化農業,有合作社,農業公司等大面積承包,扭轉等形式存在的農業企業。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資料化調整種植結構等優勢。隨著集約化農業的大發展,智慧高效的農業管理平臺及裝置,物聯網應用都做好了非常巨大的市場空間。

  • 2 # 果農益友

    這個問題涉及到國家政策了,國家最近幾年都在瘋狂的發展農業,口號一個接一個,但是真正落到實處的似乎沒有多少,所以說中國離我們理想中的現代化農業還是有很遠的路程要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個事兒多的公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