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蔡員外1979

    好問題。

    題主所提典故出自《水滸傳》第83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原文如下(略長,知道相關情節的可選擇跳過):

    #且說中書省差到二員廂官,在陳橋驛給散酒肉,賞勞三軍。誰想這夥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一弊。都是那等讒佞之徒,貪愛賄賂的人。卻將御賜的官酒,每瓶約有半瓶,肉一斤,克減六兩。前隊軍馬,盡行給散過了;後軍散到一隊皂軍之中,都是頭上黑盔,身披玄甲,卻是項充,李袞所管的牌手。

    那軍漢中一個軍校,接得酒肉過來看時,酒只半瓶,肉只十兩,指著廂官罵道:“都是你這等好利之徒,壞了朝廷恩賞!”廂官喝道:“我怎的是好利之徒?”那軍校道:“皇帝賜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減。不是我們爭嘴,堪恨你這廝們無道理,佛面上去刮金!”廂官罵道:“你這大膽,剮不盡,殺不絕的賊!梁山泊反性*,尚不改!”軍校大怒,把這酒和肉,劈臉都打將去。廂官喝道:“捉下這個潑賊!”那軍校就一團一牌邊掣出刀來。廂官指著手大罵道:“醃髒草寇,拔刀敢殺誰?”軍校道:“俺在梁山泊時,強似你的好漢,被我殺了萬千。量你這等賊官,直些甚鳥?”廂官喝道:“你敢殺我?”那軍校走入一步,手起一刀飛去,正中廂官臉上,剁著撲地倒了。眾人發聲喊,都走了。那軍校又趕將入來,再剁了幾刀,眼見的不能夠活了。眾軍漢簇住了不行。

    當下項充,李袞飛報宋江。宋江聽得大驚,便與吳用商議,此事如之奈何。吳學究道:“省院甚是不喜我等,今又做得這件事來,正中了他的機會。只可先把那軍校斬首號令,一面申覆省院,勒兵聽罪。急急可叫戴宗,燕青,悄悄進城,備細告知宿太尉。煩他預先奏知委屈,令中書省院讒害不得,方保無事。”宋江計議定了,飛馬親到陳橋驛邊。那軍校立在死一屍一邊不動。宋江自令人於館驛內,搬出酒肉,賞勞三軍,都教進前;卻喚這軍校直到館驛中,問其情節。那軍校答道:“他千梁山泊反賊,萬梁山泊反賊,罵俺們殺剮不盡,因此一時性*起,殺了他,專待將軍聽罪。”宋江道:“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懼他,你如何便把他來殺了!須是要連累我等眾人!俺如今方始奉詔去破大遼,未曾見尺寸之功,倒做了這等的勾當,如之奈何?”那軍校叩首伏死。

    宋江哭道:“我自從上梁山泊以來,大小兄弟,不曾壞了一個。今日一身入官所管,寸步也由我不得。雖是你強氣未滅,使不得舊時性*格。”這軍校道:“小人只是伏死。”宋江令那軍校痛飲一醉,教他樹下縊死,卻斬頭來號令;將廂官一屍一首,備棺槨盛貯,然後動文書申呈中書省院,不在話下。#

    通讀這段文字,不由得讓人想起《三國演義》裡的一個名段《張飛怒鞭督郵,劉備棄官亡命》。

    耐人尋味的是,施耐庵把故事的人物設定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校,如果小校換成了武松或李逵,那麼宋江的選擇會是怎樣?是棄官率眾重上梁山還是勸兄弟捨身取義,以保全眾兄弟榮華富貴?可惜施老也對宋江的人設有所保留。

    值得注意的是吳學究的態度,他給宋江的建議是將軍校“斬首號令”,絲毫不留情面,活脫脫一副專做壞事的人事經理的嘴臉。

    形成對比的是宋江的處事方式,飛馬親到陳橋驛,搬出酒肉,賞勞三軍。先從根本上杜絕了軍隊譁變的可能。然後再問軍校,“如之奈何”軍校還能有選擇嗎?這一手殺人不用綿刀的手段正是宋江的高明之所在。比之吳學究,高下立判。 最後那句話,尤為經典“今日一身入官所管,寸步也由我不得。”

    正如徐九經的那段經典唱詞:

    他們都是管官的官,

    我這被管的官兒怎能管那管官的官。

    官管官來官被管, 管官官管、官管管官、管管官官、官官管管 叫我怎樣來作官。

    當官難來難當官, 我成了夾在石頭縫裡一癟官。

    我有心順從王爺當一個昧心官, 陰曹地府躲不過閻王和判官。

    我有心成全你當一個良心官, 怕之怕丟官撤官又罷官。

    當一個良心官、當一個昧心官, 大官小官清官貪官好官壞官、官官官官官, 我勸世人你莫坐官。

    宋江其實比徐九經還明白,但他比之劉備卻差著幾千個吳學究,劉備也是身逢亂世,黃巾未滅,朝庭昏庸無道,征討黃巾有功授了個小官,卻被張飛鞭打督郵壞了好事,沒有絲毫猶豫,掛印棄官而去。(正史記載,打督郵的其實是劉備本人),這份氣魄,宋江怎麼比?除了學著假惺惺的“哭”,又能拿什麼來比?

    宋江其實是看明白了官場那一套,卻參一生參不透這道難題。

    最後的下場不單是“寸步由他不得”,更是小命也喪於官場上的權力傾軋,爾虞我詐。廟堂上站著的盡是比他說話還漂亮,“一針見血,字字珠璣”的人物,一個個高風亮節德藝雙馨,他宋江比起那些“偉大”人物來,自然只能像那個“伏地乞死”的軍校一樣,飲一杯毒酒,來成全大人物們的“高尚事業”,當然這是後話。

    所以前面我說,這段情節處理施老已經充分考慮了宋江的顏面,如果把“軍校”換成與“張飛”同樣份量的人物,如李逵,宋江會做何選擇?答案其實在後文書已經給了,照殺不誤!

    李逵最後的結局恰恰就是這個疑問的答案,宋江臨死之前,放心不下李逵,怕他會造反,壞了眾兄弟的名聲,於是送上毒酒,讓其與己黃泉路上作伴,絕了後患。

    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至於是泰山,是鴻毛,取決於價值觀,更取決於自身的角色定位。宋江出身小吏,被迫流落為草寇,最終的人生抱負,連他自己可能都搞不明白。他為小吏時,收受賄賂,勾結黑社會,同時,又照顧弱小,體察民情,他無視王法時,認為王法無道,甚至於酒醉時“敢笑黃巢不丈夫”。當他做草寇做出了一番成就後,又遙拜王庭,東託關係,西求菩薩,希望朝庭能夠給他以及他口口聲聲所帶著的兄弟們一個名分,與報效國家的機會。 但是,朝班上站立兩廂的依然是那些佞臣賊子,王法依然無道。率土之濱,屬於水滸英雄的那片窪地,依然泥濘不堪。正應了最後那首詩:

    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赤族已堪憐。

    一心報國摧鋒日,百戰擒遼破臘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

    早知鴆毒埋黃壤,學取鴟夷范蠡船。

  • 2 # 酷酷酷哦5

    明朝末年的歷史,就是《水滸傳》的重演。

    《水滸傳》中,朝廷剋扣了賞賜梁山兵馬的酒肉,導致了陳橋驛斬小卒事件。現實中的大明官府剋扣起來要更狠。清軍第一次入塞劫掠時,山西巡撫耿如杞、總兵張鴻功率領五千士兵進京勤王,卻連著三天沒有領到口糧,士兵們因而譁變,崇禎不分青紅皂白,處死了耿如杞、張鴻功。五千晉軍一鬨而散,後來很多都加入了農民軍。

  • 3 # 幻海巡遊

    誠邀

    僅代表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意見

    宋江陳橋驛斬殺梁山兄弟是開啟潘多拉魔盒的最後一把鑰匙,預示著梁山眾人失去了最後建立大業的機會。同時也暗示了梁山勢力土崩瓦解,梁山眾人走向滅亡的必然結局。同時也暗示了北宋王朝滅亡的必然性。

    接下我會慢慢分析一下:

    第一,我們來了解一下樑山眾人被安排在陳橋驛有何意義?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眾所周知,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是原後周政權軍事統帥,公元959年後周皇帝柴榮駕崩,少年皇帝恭帝繼位。後周政權面臨臣強主弱的局面,次年戰火再起。趙匡胤領命禦敵,大軍行至陳橋驛,“在部下的慫恿下”,趙“黃袍加身”反戈一擊,劍指皇都開封。逼迫少帝退位,自稱皇帝建立了北宋王朝。此次事件史稱“陳橋兵變”(又叫:黃袍加身)。

    陳橋兵變

    梁山108將中的“小旋風”柴進就是後周柴氏後人,“青面獸”楊志祖上楊家將中名將之一的楊延昭的妻子柴郡主也是後周柴氏族人。從這看來,楊志和柴進有點親屬關係。(說多了)

    知道了陳橋驛代表的歷史意義,我們可以知道蔡京、高俅、童貫一夥人的用心險惡。對於經歷過奪權事件的大宋王朝來說,陳橋兵變是他們身上抹除不掉的汙點。

    只要梁山眾人出現在陳橋,就很容易引起皇帝猜忌。尤其是在陳橋如果再搞點事情,梁山眾人不等出兵方臘,他們就會被朝廷剿滅。

    第二,我們來看看陳橋事件前後梁山眾人的選擇有哪些?進駐陳橋之前

    我們知道梁山眾人中不乏原朝廷命官和知識分子或者名士。如秦明、關勝、林沖等都是官員出身,呼延灼、楊志是名將之後、盧俊義是名士、甚至還有皇族之後柴進。他們對於陳橋代表的意義是完全清楚的。在接到駐兵陳橋的旨意之後,他們完全可以透過宿太尉甚至李師師給皇帝上書,陳情述忠改換駐地,這樣可以打消皇帝內心的猜忌和避免後續奸臣的陷害。

    可惜他們沒有這樣做。

    即使在駐兵之前,如果他們約束好手下兵將,也不會出現類似事故。

    陳橋兵鬧事件之後選擇

    雖然在歷史上我們知道真實的梁山一夥人面對朝廷的大軍不堪一擊,被大將張叔夜剿滅。但是在《水滸傳》的世界觀中,梁山眾人卻是可以屢次重挫朝廷正規軍的存在。

    他們第二個選擇就是現在宋江所做的,殺掉兄弟。這樣雖然平息朝廷中一部分讒言,但是確實治標不治本。而在梁山眾人的心中,多多少少也會留下一下隔閡。

    梁山水泊

    第三,陳橋事件之後的影響

    陳橋事件之後,梁山一夥徹底失去了黃袍加身的最後機會。因為此時他們讓皇帝意識到了危險。他們都是草寇出身,但是戰力卻比正規軍還要強大。他們心中根本沒有任何忠君觀念,有的僅僅是兄弟情誼、快意恩仇。出於對於政治需要,皇帝即使不會明面上處置梁山眾人,最終也會分開他們。當然,在徵方臘之後他們這些功臣也都被分開任命了。

    從梁山來看,宋江的做法徹底表明的他的心跡。其餘梁山眾人也沒有黃袍加身的慾望。畢竟大領導都沒有上位的意願,其餘眾人更沒有上位的資格與支援率。

    第四,這樣暗示了北宋王朝的滅亡。

    畢竟梁山前幾位的首領是真心想要招安,他們的戰力也是足夠強大。朝廷命官所作所為不是好好的安撫任命,而是設計消滅。只能說這樣的朝廷最終都會滅亡。

    當然,這裡說的安撫並不一定要養著他們從而導致梁山眾人再次壯大危及皇權。例如宋江、盧俊義這種完全沒有自立的人可以重用,關勝、呼延灼、秦明這種人也是可以重用。類似阮氏三雄、武松這種快意恩仇的人不必重用,給個閒職或者架空的職位。完全可以避免他們擁兵自重。等到有戰事,因為宋江等人的“梁山羈絆”他們又會為朝廷所用。

    忠義堂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陳橋事件之後,梁山眾人徹底失去的上位可能,同時也是和北宋王朝走向滅亡的開端。(當然,這種觀點都是基於《水滸傳》的歷史觀,而不是套用真實的歷史)

    PS:《水滸傳》從開始很多點都暗示了梁山最終也不會起事。如:一開始高豎“替天行道”大旗,皇帝自稱天子,替天行道是給替誰?聚義之後,聚義廳改成忠義堂,忠的又是誰?

  • 4 # 麗醬每日分享

    公元960年,陳橋驛發生了一場兵變,後周節度使趙匡胤被部下“黃袍加身”,成為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而在《水滸傳》中,宋江招安後在陳橋驛斬殺了一個梁山兄弟。有人就問了,宋江作為梁山好漢的領袖,為什麼要對自己人下手,作者這樣寫到底想表達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宋江一直心心念念想被朝廷招安,終於宋徽宗答應招安梁山。在進京面聖時,皇帝本來有意給梁山兄弟所有人封官獎賞,不料高俅、蔡京從中作梗,只好改變主意讓梁山隊伍先在陳橋驛安營紮寨,只讓宋江和盧俊義進宮面聖。

    隨後,朝廷下旨梁山全部人馬即刻去征討遼國。拔營出征前,宋徽宗派中書省的兩名廂官來犒勞三軍,“每名軍士酒一瓶,肉一斤”。可是廂官貪婪好利,發到好漢手中“酒只半瓶,肉只四兩”。

    大家都不怎麼歡喜,一個軍校見這等窩囊直接大罵起來,把手上的酒肉全部扔到廂官的臉上,一刀飛去那人當場斃命。宋江對著軍校哭罵:“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懼他,你如何便把他殺了,須是要連累我等眾人,俺如今方始奉詔去破大遼,未曾見尺寸之功,到做了這等的勾當,如之奈何?”

    那軍校叩首說道:“小人只是伏死。”陳橋驛揮淚斬軍校,標誌著宋江內心價值觀的巨大轉變。以往忠與義各佔一半,現在忠徹底壓制住了義,從此,梁山兄弟成為他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而宋江在陳橋驛的思想轉變,也意味著梁山集團開始轉型。

    以往,梁山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宋江不光是領導更是兄長。“情義”即兄弟情感和江湖仗義,是維繫這個組織運轉的主要力量。現在,宋江要求兄弟們都要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辦事,如果有違逆決不輕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受凍1周後該做什麼,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