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粥勻
-
2 # 斯圖爾頓
蘇東坡的一生,可謂是坎坷的經歷。
從宋仁宗時的喜悅樂觀,到宋神宗時的悲涼無奈。從宋哲宗的一路貶謫,再到宋徽宗的緊急召回。有喜有憂,喜憂參半。但他秉性難改,他永遠都是一個生性詼諧,樂觀向上的一個大文豪。
蘇東坡的一生,說明了許多:最淺顯的大概就是宋朝社會的昏暗,自從蘇東坡在烏臺詩案被捕被貶後,他就深刻地認識到朝廷中央的混亂程度,貪賄程度那是相當的高。所以,他後來就不那麼踴躍積極地去朝廷裡與皇帝說說那個民生,又談談那個政治了。他意識到,朝廷是一群互相傷害的黑社會,但民眾不是啊!老百姓需要他,他隨時會準備好。他是個典型的為人民服務級官員,肯定不會是貪婪妄為的人。
深一點的就說明了蘇東坡樂觀向上,永遠不會悲觀地看待這個世界。就說他去黃州吧。那時蘇東坡自己在那裡寫出了許多既有詼諧又有感慨的文章。什麼大江東去浪淘盡,什麼寄蜉蝣之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那可是豪放得啊。跟他這麼一比,現在的學生,年輕小夥子可就差了一大截了,不玩會兒手機,不能要什麼,就鬧個烏煙罩氣的,又跳樓自殺,又自個兒自殘,蘇東坡看了,都會覺得心酸酸的。
可能蘇東坡的一生還說明了很多,但唯一每個人都要學習他的,就是他堅強的毅力和他那開朗的性格吧。
-
3 # 鄭彥英
一代文學大鄂蘇東坡一生的境遇說明了什麼?
對蘇東坡的喜歡和熱愛是從他的作品開始,對蘇軾更多的瞭解和解讀應該是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開始。蘇東坡,字子瞻,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一代文豪大鄂的蘇東坡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而且他在書法、繪畫等的領域也很突出,一代文學巨人。而且蘇東坡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很深的研究和貢獻,他還練瑜伽、自治仙丹,為自己看病,為朋友親人看病,多才多藝。從他的文學氣質和文化精神,對他的敬畏和仰慕難以溢表。他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驚豔十分!儘管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豐富,但他從未在消極中打發他的時光,他總是在風雨中感慨大千世界,進退自如,寵辱不驚,在他的詩詞中流淌生活的全景。所以蘇東坡文壇上的影響不僅僅是他絕世經典的佳作,更有他悲天憫人、傳播文化的品格!
蘇東坡聰穎過人,學博才高,有蘇洵那樣優秀的父親,蘇轍那樣力挺忠於他的弟兄,有歐陽修那樣位高權重的名仕賞識,有王安石那樣王族的關注;有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的風流學子;所以蘇東坡影響的不僅是宋代的詩歌。他的多元和豐富,是中國文壇的標誌和旗幟。僅看他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嫦娟。”又有誰不為其折服?
蘇東坡在四川眉州出生,為人率真,好交友,深得道家風範,21歲進京考試就以清新灑脫的文風,震動京城,他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並誤以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著,原本第一的成績,為了避嫌,把蘇東坡的成績改為第二,但從此,蘇東坡的文章和才情被歐陽修牢牢鎖定,並認定他的文章“必獨步天下”,名揚京城從此鵲起。然而,蘇東坡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一文擊起了王安石的憤怒,蘇東坡見勢不對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叛。蘇東坡為人豪邁,出手闊綽,走到哪裡都是高朋滿座,粉絲擁簇;43歲人任湖州知州,寫了一首詩,那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被新黨利用,說是對皇上不忠,遭遇陷害,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而後被扁黃州,有了東山再起的時候,蘇軾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到了杭州,看到百姓疾苦,築建蘇堤名揚天下;由於蘇東坡的直白和簡單,再度造人陷害,被流放儋州,文化、飲食、習俗等不同,讓蘇東坡再度看到生活的苦難,但希望並未破滅,他學習當地的文化,教當地人民內地的文化、建築、飲食等,在儋州流傳至今的東坡路、東坡酒東坡村、東坡井、東坡帽等等,充分表達了當地人們引以為傲並對他的緬懷之情。儋州人民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這在天涯海角的地方,有東蘇東坡這樣的文人雅士,他真的是文化的傳播者。
在儋州,生活、醫療、語言等都很落後的地方,身體很容易出現問題,一輩子儘管顛沛流離,但始終都有家人溫暖陪伴的蘇東坡,的此時照顧他生活起居的、崇拜他的妾王朝雲突然離世,蘇東坡精神受到重創,儘管有他的小兒子陪他寫完回憶錄並照顧他,但終究不敵心中的悲傷和身體的疾病病,在迴歸內地的途中染疾而去,一代文學大鄂終結。他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美妙詩篇,他的氣度、博學和修養,讓後人緬懷並銘記。
文學大家蘇東坡一生的仕途可謂跌宕起伏,坎坷不平,他初入仕途正逢新舊黨派之爭,舊黨黨魁司馬光在新黨得勢之時也沒遭受多大懲處,只是隱退而已,新黨黨首王安石在舊黨復興之後亦未遭到沉重打擊,反倒是蘇軾這位官不上大夫、爵不入王候的中下層者三番五次的遭到了嚴苛的處罰,所謂的“烏臺詩案”其實也是對手黨羽的畜意報復,四次遭貶,直至徽宗登基他已64歲高齡之際才遇赦北歸,病逝途中,真是可悲。難道這就是封建官場上“刑不上大夫”的體現嗎?
回覆列表
真性情,幽默風趣,坦蕩,為民,實幹等等,文采就不必說了,子瞻是非常立體的一個人。除了趙佶,後世皇帝鮮有詆譭他的,說明了他人格魅力。但他畢竟活在集權主義社會,且皇權愈加集中,朋黨之爭愈加激烈,決定了他固定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