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濤濤坦克
-
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美線T57和法線50B坦克是“WOT”等遊戲中相當出彩的頂級“彈夾車”,它們擁有還算過得去的裝甲,比較突出的機動性和極為彪悍的火力,相比上彈緩慢的普通坦克,它們能在短時間內連續噴出好幾枚炮彈,堪稱換血之王,瞪誰誰懷孕。
但是說到“現實”……不是有句話嗎?——WOT裡發飆的全是圖紙車,牛X的全是夢幻號,T57和50B就是典型,現實中它倆簡直沒法說。
先說T57,該型坦克是50年代美軍基於M103重型坦克的一次改型嘗試,當年美軍搞了仨專案,分為輕、中、重型坦克研發計劃,分別取名T41、42、43,T41後來成了M41“鬥牛犬”,T42把腦袋摘給M46坦克,最後做成了M46A1和M47,而T43計劃則做成了M103重型坦克。
當時美國陸軍面臨北韓戰爭和與蘇聯全面開戰的壓力,因此對坦克專案非常上心,所以陸軍軍械局對多、快、好、省的開發新坦克相當重視(這也促成了T42中型被解體開發M47、M46被陸軍嫌棄等事件),因為有底特律方面給M46升級的成功經驗,因此他們希望在還未完工的M103基礎上開發一種新型坦克。
於是T57專案便誕生了,早期時該專案以T43E1命名,它應用了T43專案的重型坦克底盤體系,主要研究方向在於一種新型的“坦克搖擺式炮塔”。這種炮塔被分為上下兩個結構,透過“耳軸”進行活動連線,下炮塔負責旋轉,上炮塔負責垂直搖擺。
因為搖擺式炮塔結構比較整體,它不需要複雜的傳統式推彈裝彈,可直接用一個“彈鼓”預先將炮彈填滿,這樣便形成了可短時款快速射擊的“彈夾炮”。
T57的彈盤一次能裝填8發炮彈,理論上火力相當不俗,但問題恰恰出在這個“搖擺式炮塔”上,因為大量採用了液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T57的炮塔表現的並不好,推彈器工作中狀況連連,完全出乎研究人員的想象。
T57看上去好像是個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出的專案,實際卻困難重重,耗費了相當多的時間精力。研究人員可算是為搖擺炮塔操碎了心,炮塔設計也越來越精密而脫離實際,最後連軍械局都看出這玩意兒根本打不了仗,因為它連負責試驗零件訂製的加工廠都能累得氣喘吁吁,這要是量產還能得了?
與T57同時進行的還有T54的改型計劃,它其實也不過是M48“巴頓”的底盤擴充套件計劃,美軍希望給M48底盤安裝3個不同的頭部,以探討坦克技術的可行性。由此出現了帶自動裝填機可三連發的T54、採用搖擺炮塔的T54E1、採用黑蜀黍牌人肉裝填機的T54E2,其中T54E1同樣砸鍋在自動裝填上。
所以現實世界的T57真沒什麼好說的,它拿了個M103的早期底盤,用了複雜的炮塔技術,並不是個成熟的產品,充其量就是個不靠譜的未完成實驗車。
AMX-50B與T57有相似的地方,其實法華人用在50B上的火炮就是T57上這門120mmT123E1炮,法華人將之中國產化後,命名為D.1203。也只有安裝了這門120mm炮的AMX-50才能叫B型,之前的AMX-50用的是100炮。
當然,因為T57和AMX-50B都黃了,所以真正實現這門120mm坦克炮價值的是M103坦克,在M103上這門炮叫做M58 120mm坦克炮。
也就是說,從武裝角度上來說50B與T57其實是兄弟,雙方的差異只有底盤而已。當然,搖擺炮塔和供彈技術美國與法國也是有些差異的,主要體現在自動供彈技術上,法華人的50B採用了後腦勺彈倉,這個是弱點。而美華人則採用了轉輪彈推和炮塔吊籃(出問題的也是這部分),從防護性角度來看T57比50B強了不止一點點,但可靠性方面……二者是烏鴉趴在豬身上,誰也別說誰黑。
總的來說,T57的綜合防護能力比起AMX-50B還是強了不少,但法國坦克1200馬力的充沛動力確實也是個亮點。真要放在現實之中開打,兩車就看誰先打中誰了,但說到底,它們都不過是連淘汰貨都算不上的流產方案。
-
3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怎麼說呢?如果沒有坦克世界這款網遊,飛馳在遊戲世界裡的t57和50b都將是被世人所遺忘的軍工產品。現實中,當年美國帶領的西歐北約聯盟,就是對抗蘇聯華約陣營的一個國家聯盟,單論常規戰爭,北約國家從二戰結束升起鐵幕一直到八十年代的幾十年裡,都覺得面對從蘇聯衝過來紅色鋼鐵洪流,自己沒什麼挽救價值,一直考慮的從來不是怎麼打贏蘇聯,而是被蘇聯各種花式吊打後,如何玩末世生存。對於二戰時蘇聯是怎麼用t-34海淹沒德國虎豹群狼的,研究也很深,所以以數量打垮質量這種口號,其實在東西方都很有市場。t57就是美國打算模仿蘇聯t-34坦克海的一款產品,設計初衷就是像當年蘇聯搞t-34一樣,弄出個簡單可靠、皮實耐用、價格便宜、容易量產的坦克產品,結果跟蘇聯人搞t-34時,從設計到製造,哪一個環節都有人敢大刀闊斧砍削坦克上各項功能模組不同,美華人總是在每一個環節新增各種奇思妙想,最後還居然把這款越變越複雜的坦克,造出了概念車樣品,不過從成車樣品出來起,參與這個專案的所有人都知道,這款坦克完蛋了,過於複雜的零件堆砌,別說想爆量產,就是作為一款普通坦克都沒什麼意義了,遂停掉這個專案。法國50b,則完全是美國t57整個概念的法國翻版,實際上就是兩國準備能爆量產的同類型產品,只不過法國也不想多添美國生產線,而是試圖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生產同類型坦克出來,兩種坦克主炮是一樣的,法國這邊是把美國炮技術拿過來中國產化生產,然後車身底盤動力之類都是法國原本的坦克基礎生產,動力很不錯,比美國t57強,同時也繼承法國坦克餡大皮薄的血統,最後的結局和美國一樣,也是因過於複雜,明顯無法投入實戰,專案停止。單論養車技術引數,二者火力是一樣的,都是同款120口徑彈夾炮,這種炮火力兇猛,但在實戰中穩定性和準確率都不行,然後車裡備彈還少,因為多也沒用,彈夾炮在遊戲裡打起來很爽,只是裝彈等待時間略長,現實裡實戰環境下,彈夾炮裝彈則完全是一個噩夢,對車組乘員異常不友好。防護效能以及綜合防護能力都是美國t57有優勢,速度和靈活性上則法國50b有優勢,不過這也就是說說,實際上兩款坦克都沒敢去完成基礎行進測試,而且是公路行進的難度測試就沒敢做,不是沒信心完成的事,根本就是理論都不支援可以完成。至於坦克還必需有的野戰行進測試連提的時候都沒到呢。這麼看下來,法國的50b也就別說什麼機動靈活的話了。所以把這兩種坦克運到合適的戰,單挑一下,我還是看好t57。
-
4 # 貴D小哥
首先,我們來對兩輛車的資料分別分析一下:
1.AMX50B標準炮彈的平均殺傷力400,標準炮彈的平均穿透力257,6.55射速(發/分鐘),29.16/2.5/4裝填時間(彈夾/炮彈/炮彈數量),平均每分鐘傷害2618,2100生命值(HP),車體裝甲(前/側/後 毫米)170/30/30,觀察範圍400米;
2.T57標準炮彈的平均殺傷力400,標準炮彈的平均穿透力258,8.01射速(發/分鐘),23.97/2/4裝填時間(彈夾/炮彈/炮彈數量),平均每分鐘傷害3203,2250生命值(HP),228/44/44車體裝甲(前/側/後 毫米),觀察範圍400米
然後我們來假設一下:
在兩輛車的標準傷害、穿深、視野及彈夾中的炮彈數一樣(實際平均穿深T57只高了1點),彼此間沒有任何障礙物,而且兩輛車的頭部裝甲弱點明顯,視為雙方都命中對方並造成傷害。兩車同時輸出,在同樣的單位時間內可見,由於T57的理論裝填時間23.97秒比AXM50B的29.16秒快5.19秒,並且T57的生命值(HP)2250比AMX50B的生命值(HP)2100多150,由此推出AMX50B將在T57裝上第2次彈夾後打出第2發(總共是第6發)炮彈時率先被擊毀。
總結,以上基於理論資料而言,T57稍強於AMX50B。另外,這次對比的考慮範圍僅在單一的火力輸出上作出的結論,並非極其全面的綜合來考慮,並且需要依據玩家自身的特點操作,因人而異,玩的6才是王道。
-
5 # 華夏激進主義者
t57多多少少還能跳點彈,但是車速慢,轉場能力差,裝填二十秒冒尖。50b全身基本就沒跳彈的地方,車速快,奔襲轉場沒有後援就是死,除非目的地沒多餘的車,還得是殘血,裝填一次三十幾秒
回覆列表
這問題有點唐突,畢竟都是圖紙車和試驗車,沒有實車量產和實戰。但如果要對比的話可以參考下網上資料和遊戲裡的引數。
T57的主要火控系統為炮手的M20A1周視鏡、T32E2測距機和車長的T50全景式測距機、T33E2測距機。車長和炮手都在炮塔右側,炮手在前,車長在後。車長艙蓋上安裝了6個。T36潛望鏡。另外還有一個槍架用於安裝12.7毫米高射機槍。炮塔轉動以及火炮俯仰都由電機驅動。該型坦克的一個致命缺陷是彈藥基數太少,炮塔內彈鼓只能攜帶8發,車身內只能攜帶10發,彈藥基數總共只有18發。
T57坦克的研製進度非常慢,一些關鍵部件遲遲不能交付,這讓美國陸軍對該型坦克失去了興趣。只有一輛T54E1的底盤上安裝了T57坦克的炮塔,但該坦克還沒有進入試驗階段就被迫下馬。兵器局於1957年1月17日宣佈計劃終止。 遊戲裡資料
引數 初始數值 完全體數值
生命值 2250
最大射速(發/分鐘) 7.74
最高穿透力(毫米) 194---323
最大裝甲厚度(毫米) 203
最高殺傷力(生命值) 400----515
最大速度(千米/小時) 35
引數 初始數值 完全體數值
生命值 2100
最大射速(發/分鐘) 6.4
最高穿透力(毫米) 325
最大裝甲厚度(毫米) 170
最高殺傷力(生命值)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