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裡嘉年華
-
2 # 三藏不騎白龍馬
這是相對於分封制來講的。一個制度是否先進,要看它是否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態,是否有利於當時的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在冶金業取得重大突破,開始使用鐵器的戰國後期,分封制井田制等已經不適應農業發展的需求,而中央集權制度私田制度則能夠鞏固國家政權發展農業生產。
-
3 # 李冠林596
在秦統一前,各國皆是封建制度,諸侯分封領地(自己定賦稅,立法,建立軍隊),這就為相互殘殺和爭奪打下基礎,而且歷史也證實如此。就連當時的秦國也只是一個諸侯,經過商鞅變法(以法治國)迅速強大,而後統一韓、趙、魏、楚、燕、齊為大秦帝國。為治理天下,而且不再受到諸侯復辟,故而設計專制制度——權利高度集中,設郡縣制治理(即現在的中國各省),這樣一來,進步性體現在秦國以後所有朝代都沿用這個形式的制度。
-
4 # 唐堂正正1
專制制度適合中國的客觀國情,專制替換的是封建制,這是一種中國從古至今的政治智慧和選擇,也是很多人血的教訓換來的。
-
5 # 無風即風
存在即合理——任何歷史皆可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因為每個人都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權力與武力可以控制人的行動,但無法控制人的內心。
因此,所以認為歷史是可以由幾個人或個別群體創造的觀點,都是不可取的。
秦制以前,西周八百年通行的是各自獨立的分封制,分封制實際上也可以用現代的概念去解釋——就是一種共和制度。
天下諸侯尊周王為共主,又同時尊周《禮》為當時的通行法律。
而今天因為盲目的反儒思潮的影響,使得奠定華夏文明根基的禮法制度被攻擊為封建落後,如指《周禮》無能~只取得名義上的統一;或言《周禮》(同指儒家)桎梏人性,導致華人自此有了“奴性”如此云云。
其實,這些全是坐而論道。
有人老是問:為什麼周朝統治者建立王朝後不去謀劃統一天下,而只是滿足於“守禮尊王”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今天說某某古都或某某古城,在用今天的地望比照時,總是說“在今XX城的東南角”、或“東北角”、“西南角”,略有不同的頂多是“今XX城的東邊(或西南北)”。
就沒有見過直接等於某城——當然了,許多不嚴謹的書籍還是直接寫某古城即今XX市/縣這樣的。但這是不嚴謹的寫法。
氣派肯定是有這麼氣派的,但是面積就遠遠達不到想象中的規模,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
你自己看吧,西周兩京、秦咸陽、漢唐兩都城加起來還沒今天的西安市大。
一句話:西周王朝為什麼沒能統一中國版圖?(以行政染指和武力佔領為標準的話,那就是北未過遼、西未入蜀、東未抵閩、南未達湘贛)
答:因為人口就沒達到能天下一統的程度。
不但是西周王朝本身的族群人口,就是整個天下都沒有達到足以滿足大一統政權所需要的人口。農業人口不足,自然就導致兵員不足——有多少菜就吃多少米飯,周王朝那時候的實力,就算沒有楚國這個“不服周”在江淮擋著,那他恐怕也過不了湘贛,到達閩粵。
加上路又不通,語言也未通,文化上各自還有很大差異。
自己都沒顧好,有必要去“光顧”人家嗎?
人,是第一生產力,西周雖然迎來了文字大發展與青銅器大發展,但是畢竟透過分封制使得領土比殷商擴大了許多以後,那麼國家的人口也要跟得上、要不然經濟建設就跟不上,經濟建設跟不上,拿什麼去打仗?
還想東西南北征嗎?
因此,發展起來必然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而“守《禮》尊王”的主張就最適合推動分封制下的各諸侯國,既不會輕易脫離“祖國”,又不會停止發展。因為《禮》與後世多《法》之不同之處,它是聖人之道,它要求各諸侯要修身養性,思想上要做品德高尚的人,行為上要講仁義。合起來就是“德政”與“仁治”。
那麼問題來了,諸侯們憑什麼要遵守《周禮》呢?
前面說過,因為它是“聖人之道”,也就是它是神聖的,是不可冒犯褻瀆的。周公就是這麼巧妙的利用殷商以來形成的神鬼崇拜之風,而行“以人換神”的名義,把人們心中原來的“神”給換成了“人”。
於是,人本文明得以確立;仁德之道得以與之結合。
在這套思想的影響下,各諸侯就“心甘情願”地去為國家招考,建設“西周時代的新農村”,開疆拓土、篳路藍縷,教化人民,力農務商。
所以,現在有人老是攻擊周朝禮制文化與分封制,我不明白這些人腦子裡是怎麼想的,如果不是分封制,代表華夏族的周天子與諸姬能實現佔領那麼多地方,連他們從未去過的地方也納入領土範圍麼?
《左傳·昭公元年~三十二年》: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我自夏以後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邇封之有?”
《竹書紀年·周武王》:“十四年,王有疾,周文公禱於壇墠,作《金縢》。十五年,肅慎氏來賓”。
上述記載,說明遠在燕趙之北(黑龍江、吉林)的少數民族也服贗周朝的分封與嚮往周朝的文化。因為,肅慎與燕趙中間,經常還隔著個不聽話的東胡。
甲骨文裡有關戰爭的記載,以最強盛的武丁一朝為例,最大一次用兵就是25000人,除此以外,其他的大兵力調動只有2000~3000人——《史記》中,司馬遷記載的武王伐紂時“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拒之”這些數字應該都是太史公的猜測,或實為殷商軍隊加部族在內的所有人,並不存在坊間流傳的“幾十萬奴隸”。
若殷商有幾十萬奴隸,那一次發兵才25000的軍力怎麼可能控制得住了?(注:25000人那次,還是殷商王朝聯合多個方國湊夠的總兵力,而並不是殷商統治者自己的軍隊)。
而到了西周時期,周天子的皇家御林軍“宗周六師”、“成周八師”(也叫殷八師,因為在殷舊地),合共大約四五萬人。
由此可見,周朝早期時人口不會比殷商時多哪去。
所以,至此相信就能理解為何春秋時期,天下都分出一百多個國家了,但是各諸侯國還是大體能做到和平共處。
而到了周朝末年,根據葛劍雄主編的《華人口史》,春秋時期人口大約2000萬。
到了這個水準,來去統一,才足夠條件。
好吧,繞那麼遠,終於可以正式回答題主的問題:
周《禮》有“禮”而無“制”,主要靠人自覺遵守道德禮儀去執行,沒有強制性。而分封制只有朝貢體系,沒有行政干預。因此,前者造成了諸侯若不信《禮》這一套理論的話,就等於“目無王法”,比如楚國;後者則造成了土地的兼併,使大的諸侯國不斷吞併其他小國——這裡面既有稱霸的野心,也有現實的需要,如人口發展起來後,對農耕地的需求。從而最終成了周王朝禮儀文化與分封制的掘墓者。
孔子說“禮崩樂壞”,就是指人們不再遵守《禮》《樂》,不再學《詩》《書》,因為都人丁興旺起來了,也富有起來了,有資本去掠奪、去攫取、去侵吞其他利益。
正所謂“亂世用重典”,法家思想在天下大亂中比《禮》儒思想先進的地方就在於此——都不聽話,必須狠治才行!
而自三家分晉後,七雄爭霸,無日不戰,又合縱連橫,爾虞我詐,天下蒼生,大多渴望承平盛世到來,那麼,法家能治亂世,當然是民心所向——長平之戰中的一幕,可以說是反映這種民心的當世典型!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王(秦昭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原本這些百姓都是南韓的人,但是他們因為戰亂的原因導致了災難,自己都顧不上了,更加顧不了國家了……於是這時候秦昭王的親自到臨,並“雪中送炭”,從此以後,這些“異華人”對秦國從此就死心塌地了。
這可以說是“歷史趨勢”的一個縮影。也就是即便天下人知道秦乃“暴秦”,但還是渴望“和平”快來。若沒有這股向心力,那法家再牛逼也怕難成一統。
所以,法家與秦制的優越性不言而喻。秦始皇建立的專制制度與秦制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他的方法:
一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禮》是有“禮”無法,而法家則是有“法”而無“禮”——就是不重視思想文化建設工作。不僅不重視,還敵視,如焚書坑儒。
二是不懂與民生息,前面說過,天下苦亂久矣。因此大家都翹首以待規復和平(既然秦國要統一那就支援吧),但是很遺憾的是,秦始皇剛能太過,一點都不體恤民情,統一沒多久後就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而又因外患而屢屢用兵。瑤役兵役加天災人禍,這才導致秦朝的失敗。但是秦法與專制統一,卻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秦制的“先進”,首推柳子厚的《封建論》: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製四海……人怨於下而吏畏於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並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然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於己也,私其衛於子孫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所謂“專制”,就是為了郡縣行政管理制度地而確立的,若不能直接管理到郡縣及以下,那就是和分封制沒啥區別了。
如此,為什麼秦專制是先進,不是一目瞭然嗎?
-
6 # 拿史實講證據
進步總是相對而言,秦建立封建中央集權,是相對於兩週的分封制而言的進步。就如同民主制是相對於封建專制的社會進步。進步就意味著有落後,找好參照物就很簡單了
-
7 # 彭庶
小人才認為進步,原因是統一帶來的收益,並不是社會進步,而是倒退了,好比天下紛爭,但人人自由自主,一朝統一,盡為某奴役,奴役的收穫叫做進步麼?
-
8 # 天蓬非常道
秦朝是中國歷史長河中非常重要的朝代,它開創華夏文明的N個第一。
建立集權政治。
統一管理,標準化的誕生。
統一思想,統一文字,獨尊法術。
修長城,創立了古代軍事的資訊亙聯網。
秦直道,世界上第一高速公路。
秦始皇陵,形成後世墓葬風水文化之先河。
農業生產技術等等………………
回覆列表
相對於之前的社會制度,秦朝建立的專制制度確實是一大進步,他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被以後的各個王朝所沿用。進步是相對來說的,比前一個時代進步,比後一個時代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