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曰辰
-
2 # 黑龍江中公考研
到底要不要考研,這是很多學生在大三的時候都要考慮的問題,大家總會覺得貌似沒有考上研究生,直接工作的學長學姐們生活的也還不錯,或是絕得自己能力還OK,直接工作沒問題,但是我們要考慮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你工作可以,但是工作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等等符不符合你的生活預期,以及這份工作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是否可以為你帶來相應的發展空間,上升空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還要問我是不是考研嗎?或是你們再看看你同專業或是不同專業的碩士畢業生的工作,崗位,環境,待遇以及發展空間,比較一下,你就會自己得出答案
-
3 # 妙 音
必須得 考,現在本科生去公立學校當老師太難了,我是哈師大的本科生,我的目標是考到東北師大去,現在正在和中公考研的老師請教怎麼複習
-
4 # 研萌萌
凡事看雙面。考研也一樣,有利也有弊,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考研。
考研的好處:
1.適應時代的步伐,提高自身進入社會的起點。
2.透過學位的快速提升,縮短走向成功的路徑。
3.拓寬了交際面,開闊了人生的視野。
結識來自全國各地的具有一定知識積累的同學和朋友,其文化、性格、思維方式與知識結構上的互補和交流等都能更進一步增強研究生的待人處事的能力, 不同人的不同人生經歷又相互給了關於人生思考的素材。
4.為全面認識社會提供了一個緩衝的時間。 這也是現在大部分畢業生畢業後沒有選擇就業而是去選擇考研的原因。
考研的弊端:
1.加劇了競爭。 不僅加劇了本科競爭,而且還加劇了研究生競爭。
2.考研動機過於功利,備考過程應試化。
3.擴招致使培養質量的下降。
4.加劇了研究生就業難題。時間一長就像本科一樣。
-
5 # 努力de青年
首先,說淺顯點,現在中國的就業大環境不容樂觀,大學生畢業可能意味著失業,想要找到份滿意的工作可能會變的難上加難,本科學歷貶值嚴重,好的企業都貼出要研究生學歷的招聘簡章,基於這個不爭的事實,想要進入一個好的單位,可能本科學歷是不夠的。所以,我認為考研也是為了讓自己有個進入好單位的敲門磚,讓自己有更多獲得好工作的機會!
然後,考研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大學本科階段可能自己的業務方面,專業素養方面等等會有各種各樣的欠缺,透過考研進入一個更高的平臺,提升自己的素養,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等,這些方面都會讓自己的未來受益無窮,能讓自己以後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對自己或者社會都是一件好事!
再就是,考研能讓自己進入一個更高的平臺,能讓自己有機會接觸到你這個領域中的大牛,你結交的朋友的層次也不同,你會接觸到很多行業的精英,這些對你以後就業或者創業等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會是你一生的財富。所以我覺得考研後你不僅僅是業務水平提高的,你的圈子也會變的很大,你的視野會變的更寬廣!
考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考研很累,但是考上後你會獲得更多,做好自己的規劃,有個目標,堅持下去,定能成功,年輕的時候累點並不算什麼,努力的青春最美,考研過程很苦前途很光明!祝好!
-
6 # 劉三妹兒901130
首先:你要確定自己考研決心堅定與否
其次:考哪裡,考哪個專業是關鍵
再者:如何制定系統的複習計劃
最後:心態要好,考研不是終點,努力了就好
-
7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考研這件事,我認為是求學路上的一個選擇,人生規劃的一個階段而已。
研究生階段的求學更多側重學術研究,求專求深,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任務有時候無法滿足我對專業知識的需求,而考研就是一條不錯的選擇。還有,本科的專業並不是我喜歡的,我也可以透過考研的方式來選擇臨近的或者完全不相關但是我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對於已經工作幾年再回爐考研的人,考研無非就是透過深造換職業跑道,或者透過繼續學習沉澱自己,在原有的工作上錦上添花,鍍一層金。
有一個同事就是利用週末是時間考取了一個在職研究生,對她而言,專業領域的提升,知識面的延伸,人脈的拓展都是她選擇考研的需求,而事實證明,透過自己的努力,確實變相的提升了自己業務能力,當然並非術層面的提高,而是眼界的提高同時提高了她業務的態度,珍惜現有工作給予的一切。
每個人選擇考研的目的不同,就問問自己考研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更重要。
-
8 # 蘇西的時光
01 一組資料
今年12月22日,290萬人迎接2019年考研大戰,這也是史上報名人數最多的一次,較上一年激增52萬,增幅達到21%,成為近十餘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創下改革開放40年來最高紀錄。(以上資訊摘自人民網)
02 一個調查
根據中國教育線上釋出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考生讀研的首要動機依然是提高就業競爭力。
03 我的看法(兩個建議)
建議一:
如果考研是因為想提高就業競爭力,那就首先要調查自己心儀的工作對學歷有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然後有的放矢的進行安排。
比如公司需要的是商科的研究生,那你隨便考個其他類別的就基本沒什麼用處。
很多學生報考有些盲目,簡單地認為是個研究生就行,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第二步就要挑學校,根據學校的要求複習備考。比如有沒有指定書籍?有沒有指定的導師?
為提高勝算,最好去目標學校和導師的學生聊一聊,聽聽導師的課,導師一般都會帶本科生課程,瞭解一下導師的學術偏好。
還要研究一下歷年真題,看看出題方向,然後再製定自己的備考計劃。
同時要準備第三步,即便考上了,也不能完全保證會提高就業競爭力,畢竟這個時代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
國內碩士研究生專碩要兩年,學碩三年,國外與海外一些學校有一年制,但意味著更高的花費。
如果沒有考上,怎麼辦?繼續考還是就業?
此外還要考慮,除了應屆生,其他人員如果專職考研這一年的各項費用開銷有沒有處理好?還有期間的機會成本。都想明白計劃好了再決定。
看上去報考的人很多,好像有很多的競爭對手,事實上根本不用過於焦慮。因為很多人這一關就沒有想清楚,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就放棄了。每一年考場都有缺考人員。我自己就曾經是監考老師。
建議二
我也是碩士研究生畢業,給考研的學弟學妹們一個建議:不要太功利地看待考研這件事,特別是要靠考研實現巨大的職業提升,這是不現實的。
出於對專業的熱愛去上研是最好的結果。
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在本科,相當一部分同學平時即使不努力,期末抱佛腳也能考個不錯的分數,
但研究生(我自己是英語專業)是從某個角度出發來研究一個現象,一本書,一個領域……對理解力,思考力,總結能力,創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作業基本都是小論文,所以僅僅機械記憶是搞不定的。在研究生期間還需發表期刊論文,這個也是有一定難度的。當然也有一些必修選修課要拿學分。如果不是出於喜歡,順利完成也比較困難。
我有個學姐,根本不喜歡語言學,也是因為就業考慮上了研,課程的學習論文的完成書籍的閱讀整理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所以認為考上研究生能3年後輕鬆畢業的同學可以醒醒了。
最後,祝願每位考研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9 # 研溼兄考研
為什麼要考研?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另一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多小夥伴高中就想去名校讀書,但是高考沒有發揮好,只能讀個雙非院校,大學四年努力學習,為的就是能考上夢寐以求學校的研究生。
就業現實問題:也有不少同學,畢業季投了幾個月簡歷之後,才決定考一個名校研究生的。因為這個社會太現實了,如果有985、211和雙一流的學生來應聘,就絕對不會要普通院校的畢業生。考研也是很無奈的一個選擇。
從眾隨流心理:也有小夥伴是這樣說的,“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選很好的學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個普通院校就會顯得遜色很多,感覺很沒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們一起復習,有壓力。”
“不孝有三,不考研最大”根據前段時間公佈的研招報考資料,19屆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考研報考人數就有290萬人,也就是說,有三成以上的學生,在畢業之前都選擇了考研,按照比例預估,20報考人數或將突破350萬大關,真是鴨梨山大啊!
自從1978年,中國開始恢復招收研究生,40多年過去了,人們對學歷的要求也在一代一代的重新整理,從“本科金飯碗”到現在的“研究生才能有更好的發展”,認知的轉變促使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考研,相比高考,研究生考試給了更多不同省市的學子進階和逆襲的機會。
你永遠也不知道,在對待考研這件事上,考研黨能有多瘋狂多努力。
回覆列表
【乾了這碗雞湯吧少年!】大三下學期 開學41天,這是 第40天晚上十點鐘離開圖書館回宿舍 天黑 只有路燈 晚上很少人出現 特別是南方的下雨天,經常莫名其妙暴雨傾盆,而這時候也只有互相鼓勵的考研小夥伴們和我在雨中顫顫巍巍的走在黑漆漆回宿舍的路上。每天的早出晚歸 披星戴月 確實複習得很疲憊 甚至是痛苦,備考中間總會有心情低谷 壓力大到壓抑 抑鬱 以為自己熬不過。對 考研,很痛苦 為什麼還要考,我媽昨天打電話還說 人生苦短 何必這麼辛苦,開心就好啦!但是我認為,至少我個人認為 做出選擇,並對自己的選擇付諸實踐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一種表現。當然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活法,本科畢業找工作也未嘗不會遇到好事,但我還是選擇了這條路,為什麼?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完善,我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以及家人心安。 所以我希望以後能夠擺脫這種不安全感, 有能力心平氣和的處理事情,能夠和家人以及朋友們生活愉快,有一份令我舒心的工作,把我該做的事情都做好做完了,我才能夠有能力有時間做其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這一切的基礎 不過就是要求我必須越來越好,始終都要進步。所以在十九歲這年 我決定要開始這第一步 我要考。這是孤獨 甚至孤苦的過程,但是這種踏實日子的刻骨銘心會像高三備考一樣讓人難以忘懷 ,我所堅守的不過還是內心的一份希冀,眼前的路雖然總還是黑暗, 只要心中還有片海 我就相信一切終將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