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丨寧靜丨致遠丨
-
2 # 鹹聊人文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在當前抗擊疫情,醫療物資短缺的時候,日本援助的物資到位了,讓人心暖。而物資外箱上寫的這兩句話,更是讓人動容。
這兩句詩出自日本長屋王的《繡袈裟衣緣》,全詩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1
該詩被收錄於《全唐詩》,原題有注:
“明皇時,長屋嘗造千袈裟,繡偈於衣緣,來施中華。真公因泛海至彼國傳法焉。”
即唐玄宗(明皇)時期,長屋讓人織造了上千件袈裟,並將該四句作為偈子繡於其上,送給大唐的僧人,並因此打動了鑑真法師,決意東渡傳法。
《宋高僧傳》第14卷中的《唐揚州大雲寺鑑真傳》確有記載。
…..
時日本國有沙門榮睿、普照等東來募法,用補缺然。於開元年中,達於揚州,爰來請問,禮真足曰:「中國在海之中,不知距齊州幾千萬裡。雖有法而無傳法人,譬猶終夜有求於幽室,非燭何見乎。願師可能輟此方之利樂,為海東之導師乎!」
真觀其所以,察其翹勤,乃問之曰:「昔聞南嶽思禪師生彼為國王,興隆佛法。是乎?又聞彼國長屋曾造千袈裟來施中華名德,復於衣緣繡偈雲:『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之,誠是佛法有緣之地也。」默許行焉。所言長屋者,則相國也。真乃慕比丘思託等一十四人,買舟自廣陵齎經律法離岸,乃天寶二載六月也。”
翻成白話,大意是說,日本的沙門榮睿、普照等,自東來求法,以補日本戒律的不足。他們於開元年間抵達揚州,來請教鑑真法師。並表示:“中國在大海之中,不知離中國幾千萬裡。雖然有佛法,但沒有能傳戒的人。就像漫漫長夜裡,要在幽室找東西,沒有燭光怎麼能看得見?不知道法師是否願意放棄這裡的優渥,去大海之東作我們的導師?”
鑑真法師觀察來意,看到他們的勤勉,回答道:“我曾聽說,南嶽慧思禪師轉世到日本為國王,弘揚佛法,是這樣嗎?我還聽說日本國長屋曾經造千身袈裟佈施給中華大德,袈裟邊繡著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由此看來,日本誠然與佛法有緣呀。” 就默許了他們的請求。於天寶二年六月,帶著比丘思託等十四人,從揚州出發了。
2
而這個“長屋”,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長屋王,約生於684年(天武天皇13年),卒於729年 (神龜6年),奈良時代的皇族、公卿,是天武天皇之孫,高市皇子第一子,母親是天智天皇之女御名部皇女。長屋王官至正二位左大臣,作為皇族勢力的巨頭,是當時日本政界的重量級人物。後來在和藤原氏的權利鬥爭種,於729年(天平元年)被人告密誣陷咒殺基皇太子,邸宅被圍,奉天皇命,偕妻自殺。
政治上的悲劇人物長屋王,文學上卻頗有造詣,從小喜好詩詞,善音樂技藝與五行陰陽之學。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中,就收錄了他的三首漢詩。
3
再摘錄幾首《懷風藻》中的漢詩作品,大家不妨體會一下。
柳絲入歌曲,蘭香染舞巾。於焉三元節,共悅望雲仁。
——長屋王《元日應宴詔》
文藻我所難,莊老我所好,所年已過半,今更為何勞
——越智廣江 《述懷》
塵外年光滿,林間物候明。風月澄遊席,松桂期交情。
——河島皇子《山齋》
客觀來說,那一時期的日本漢詩,包括長屋王的作品,都帶著非常明顯的模仿痕跡。無論遣詞用句、平仄韻律,還是精神核心,字裡行間無不顯示著他們對高山仰止的漢文化亦步亦趨地學習和推崇。
但長屋王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兩句,無論形式還是意境都很有美感和新意。尤其用在這次援助抗擊疫情的物資上,真是無比貼切,讓人叫絕,如幽香遠襲,不豔不俗、沁人心脾,令人動情。
-
3 # 使用者5781669204867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意思是:山川指的是山川河流,異:指兩樣(兩個國家,曰本,中國)域指的地區(國家),風是指大自然的空氣,月指(藍天有明月)中,曰兩國共同(用)的,雖然日本歸曰本,中國歸中國,當前在瘦情面前咱兩國共同面對,共同抗疫,不分你我。
回覆列表
字面意思就是:
地理上我們在不同的國家,但我們在同一個天底下。
怎麼能說貧窮(物資匱乏),我們穿著同樣的戰袍。
這兩句話就是患難與共的意思。
但這兩句話都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的(鑑真和尚東渡、詩經),說明了中日友誼的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