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瀋陽人民姜姜
-
2 # 中醫健康調理宋弘
一日三餐好,還是一日兩餐好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爭議的話題。營養學家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是養生之道。也就是在早上要吃的豐盛一些,營養要全面;午餐可以吃的平淡一些,但是要吃飽;晚上就儘量少吃一些。在中國古代一直都有一日兩餐的說法,基本上也就是日出一餐,黃昏一餐,還有過午不食的說法。
兩餐間隔時間長,相對來說都會增大食量。這種吃法正是我們平時說的暴飲暴食,當然,如果你可以做到兩餐吃的並不多,是正常的食量,那當然做大的好處是可以減輕腸胃的壓力,讓腸胃輕鬆一些。但是很多人並做不到。並且,不同人群對吃飯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糖尿病人,最好選擇三餐,而且要注意主食的攝入量,主食最好用粗糧來代替。
我們每天都要投入精力來工作學習,而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需要大腦快速運轉,應對不同的情況。大腦的運轉需要能量來支援,這些能量則來自於血液中的血糖。不吃早餐,往往會造成低血糖的發生,大腦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支撐,也就影響工作和學習。一日三餐已經成為我們的飲食習慣,三餐的分配比可以按照3:4:3的比例來搭配。每天不要吃得太多,七八分飽就可以。這樣的飲食習慣更適合我們的身體,也有利於身體健康。
1.為什麼我們每日三餐?
原始社會,老祖宗們都摘野果子,狩獵野生動物,有沒有得吃,能吃多少,什麼時間吃都是不固定的,所以那時的人類生活狀態可以用飢一頓飽一頓來形容。
進入農耕社會以後,穀物俘獲了人類的歡心,成為人類穩定的食物來源,因此,吃飯也規律了起來。甲骨文曾記載商朝時期一日兩餐制。那時,人們將一晝夜分為八個時段:旦、大食、大采、中日、昃(ze)、小食、小採、夕。根據名字應該能看出來,這些時段是根據人們的作息活動命名的。旦就是晨起時分,而夕就是睡覺的黑夜。大食小食自然就是吃飯的時間啦。根據學者分析,大食為早8點左右,小食為下午4點左右。因此,能看出商朝的人們是吃兩餐的。
根據人類文明的進步,大約西周時期,人們開始把一天平均劃分為十二時辰。其中有兩個時辰叫“食時”和“哺時”,分別對應的上午7點到9點和下午的3點到5點。
文鄒鄒的古人還把一日兩餐都起了名字,“朝曰饔yong,夕曰飧sun”。還因此有了成語“饔飧不繼”,就是指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困苦。
先秦時期的一日兩餐制,到了唐朝發生了變化。因為唐朝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平時的活動時間拉長了,因此兩頓飯隔得太久會餓,所以就在兩餐之間加了一頓點心,這就是午飯的雛形。當然,那時得是有條件的富裕階層才能享受的。
宋朝開始,商品經濟活躍,城市繁榮,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對午餐的需求更明顯。不僅如此,因為夜經濟發達,很多人還可以吃夜宵。
到了明清以後,漢族基本普及一日三餐。但是清朝統治者還保留了兩餐制。康熙帝曾給大臣的硃批中寫道:“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因此,一日幾餐跟民族習慣還有些關係呢!
現在宅在家裡,為了控制體重,特別把家裡的三餐改成了兩餐,因此,現代社會的一日幾餐跟某些特殊要求也是很有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