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的小朋友玩煩了不想玩了,可是小孩翻臉打我,但是又不能打回來。但是突然有一種特別委屈的感覺。難受了一會盡然跑出去告狀還顧意很誇張。孩子也很生氣了,我知道他只是想和我玩可是我好像把自己當小孩子了。並且特別像小時候受欺負後沒人重視後的感覺。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資訊所以清楚的知道怎麼回事。但是行為確是個小孩子的行為。不知道這個問題用不用重視。
回覆列表
-
1 # 劉乘楓
-
2 # 心理學充電時間
這種情況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在經典精神分析中稱作退行機制,退行機制是指:當個體遇到挫折無法應對的時候,表現出與其年齡不相稱的幼稚行為。這種退行防禦機制是逃避應該面對的責任或者放棄成人應該有的行為,恢復對他人的依賴,透過對他人的依賴來滿足個體的某種慾望。
如果是短時間或者暫時性的退行現象,對於成年人來說是很正常也是必要的。因為偶爾的退行行為能夠給生活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人長大成人之後,在處理問題、事情的時候都會運用成人的行為方式,但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用成人的行為無法解決的時候,就會選擇退行。
如描述中所說:“和同事的小朋友玩煩了不想玩了,可是小孩翻臉打我,但是又不能打回來。但是突然有一種特別委屈的感覺。難受了一會盡然跑出去告狀,還故意很誇張。”就是退行現象,因為個體作為一名成年人不能打回去,但又感到很委屈,於是就放棄了成人的行為運用與其年齡不相符合的幼稚行為,因為這樣做可以讓個體不再感到那麼委屈。
但如果個體經常退行,遇到問題就運用幼稚行為行事就不是正常行為了,而是有一定的心理問題,就需要注意、重視了。
如:一些人在孩子時期受到父母的嚴厲管教,導致孩子對權威產生了很大的恐懼,在長大工作之後在面對領導的時候就害怕,在領導面前不知道怎麼工作。
這一行為就像小時候面對父母的嚴厲管教一樣,這是一種心理障礙,是需要給予重視。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是有天一屁股摔倒在地,特別痛卻哭不出來。其實成年人就是小孩子長大了,並不是說成年人一定說話做事情都得符合成年人,這是不可能的。人與人成長有偏差,成熟也不是說方方面面都很成熟。阿里巴巴裡很多部門叫做“光明頂”人都起金庸小說人物的名字,這就很小孩,有小孩子的行為並不能一棒子打死說是不好錯誤的,相反對事物保持一顆童心和好奇心,才能有不斷的創造力。小孩子什麼心理?做事不經過大腦思考,想要什麼就說,要不到就哭,成年人在做事方面如果也這樣,讓情緒代替理性,直接不顧及他人感受,自然也會讓周遭不舒服,自己也會讓自己處在尷尬的位置。成年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行為,也是因為人是一個流動的不斷髮展變化的個體,人的成長也分階段,也有反覆,更受工作,家庭社會多方面的影響。還有,提問者最難受的點,也許並不在自己怎麼做了小孩子的事情,怎麼和小孩子較真,而是在於自己怎麼長大了,不能像小孩子一樣思維思考了,成長就是這樣,有鎮痛,也不一定都舒服,但是這就是人生,未來賦予了你新的角色和定位,你想或者不想,都得成長髮展,變成更好的自己去見更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