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年後退休

    根據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是由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決定的,經濟平衡的表現一般呈現為物價穩定、充分就業。但是,當總供給大於總需求,或者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候,經濟就會呈現過冷或過熱的狀態,呈現出物價的持續上漲或下跌,就業過度或就業不足,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就業過度和就業不足。

    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就業不足就是失業率過高的意思,這很好理解,但就業過度可能一般非專業人士不是很懂,這與經濟學上對於充分就業的定義有關。經濟理論上定義充分就業是指一個社會存在的自然失業率的狀態,即除非因為產業結構調整、不願就業等一些非經常性原因造成的失業,就是充分就業。即一個動態均衡的社會是存在失業的,這就是自然失業率,但是當經濟過熱的時候,使得社會的就業率超過自然就業率,就是所謂的就業過度,就業過度對於經濟也是不好的,因為缺少了人力儲備,類似於美國20世紀初的繁榮階段,人口大量不足,只能引入外籍移民。但是相對來說,失業率過高造成的危害大大超過失業率過低。

    接著回到上面的問題。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狀態固然是最佳的,但是經濟本身存在週期性波動,這種週期性一般認為來源於生產方(總供給)的週期與消費方(總需求)的週期的不一致,這很好理解。比如生產存在企業庫存、機器的替換等需求,消費存在房地產的建築、人口紅利(下一代成長消費)等,顯然前者是偏短期的,經濟學理論上一般人物庫存週期是2-3年,機器替換週期是8-10年,人口週期的20年,這種由於總供給與總需求決策不一致造成的供大於求或供不應求,就會對經濟造成過熱或者過冷的影響,體現出經濟週期。因此經濟呈現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而經濟蕭條階段的危害是最大的,因此很可能會產生經濟危機。

    在這裡應該要注意,我說的是經濟蕭條很可能會產生經濟危機,而不是一定會產生經濟危機,為什麼呢,因為經濟蕭條本身是一種經濟週期的正常狀態,只是當由於造成經濟蕭條的原因長期無法消除,經濟無法進入復甦階段,因而出現持續的、過度的蕭條,這種才能稱之為經濟危機。很顯然,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就是總供給過度或者總需求不足,造成大面積的購買力低下,從而又造成企業生產的收入大幅下降,因而必須大量裁員、大面積的失業又加劇了消費弱的局勢,從而又一輪強化的蕭條。這就是經濟危機一般造成造成失業潮的原

    那麼蕭條無法結束正常進入復甦階段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呢?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戰爭(造成大量失業)、技術革命(大面積失業)、自然災害、瘟疫等(民眾財富受損、購買力下降)等等很多方面。

    聯絡到當前的非冠疫情,也正是讓很多中小企業因無法正常生產、營業而造成經營成本過高,如果長期持續這種狀態,必然出現企業大面積裁員、倒閉,大量的失業和疫情期間無收入必然造成社會消費的下降,又一輪引起生產的不足,從而進入持續的蕭條,即是經濟危機爆發。但幸運的是,由於政府會對宏觀經濟施加政策,創造條件使得經濟向正常的週期軌道上執行,因而經濟危機才不會頻繁出現。

  • 2 # 龍頭泰山

    1929-1933年曾爆發了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導致無數人的財富在一夜之間被洗劫一空。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嚴重脫節,一邊是排著長隊領取救濟品的城市貧民,另一邊又是瘋狂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的企業老闆,工廠停業、職工下崗成為當時的普遍現象。資本主義制度開始變得搖搖欲墜,而極力為其辯護的“古典學派理論”也在現實面前徹底破了產。就在這種背景下,一本名叫《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的書問世了。這本書行文晦澀,術語繁多,並非理想讀物。就連作者也承認——“本書主要是為我的同行經濟學者而撰寫的”,那些沒有經濟學基礎的人,就應當作為旁觀者來觀察,而不是妄加評判。這本書雖然也無力解除人們陷於失業的困境,但它能夠糾正人們原先的錯誤認識,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以便推匯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來。這個好心的作者名字叫作: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他想要糾正的是“古典學派理論”的錯誤。

    總有一些人願意接受行業工資而工作,但卻無工可做。”

    就業量不是由勞動者的主觀意願來決定的,不是勞動者願意工作,就業量就增多,不願意工作就會下降,而是社會經濟環境決定了勞動者能否找得到工作。在經濟繁榮的時候,那些失業的人要麼是不願意工作,要麼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而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存在大量的失業人口,其中有許多人是非常渴望工作,卻怎麼也找不到就業機會,這就是凱恩斯提出的“非自願失業”,造成這種蕭條現象的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

  • 3 # 老胡聊創業

    經濟危機的爆發有很多原因,但常常是長時間的泡沫積累到一個破裂點而爆發的,泡沫:有資訊的不對稱、有政府經濟策略、行政幹逾等,當然還有“黑天鵝”事件。經濟危機,直接帶來的就是企業資產減值,導致負債率上升,致倒閉。企業的運營不暢或倒閉,自然會帶來大量的失業人員,失業人員的增多,就業市場上,同一崗位的競聘人員增多,競爭激烈,優勝劣汰!所以,職場的朋友,我們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學習充電,只有強大自己,方能順應外界的變化!

  • 4 # 草根1視角

    經濟危機是由供需失衡引起的,當供給遠大於需求時,生產企業紛紛破產,從而引起工人失業,造成消費需求進一步降低,引起更大範圍的企業破產、銀行倒閉、股市蕭條以及更多的工人失業。

  • 5 # 華聚資本風生水起

    經濟危機通常都是因為某些極端的事件所引發,例如戰爭、國際經貿摩擦、貨幣競爭、資產泡沫……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就是因為次貸危機,過高的房地產市場槓桿,導致銀行及開發商完全承受不起而發生。現階段很容易引發經濟危機,國際經貿因為疫情壓縮商品流通及需求,生產企業同步的受到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為了壓縮成本自然會相對的裁員來減低支出成本,部分人失業就很正常了。

  • 6 # 積薪成火

    簡單來說,凱恩斯認為由於“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性偏好三大基本規律的存在,消費需求不足和投資需求不足會使得總需求小於總供給,導致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和失業。

    在充分就業方面,他否定了工資調節理論,認為貨幣工資是有剛性,僅靠伸縮性的工資政策不可能維持充分就業。此外,由於有效需求不足,他認為除了自願失業和摩擦性失業外,還存在著“非自願失業”,所以經濟經常出現小於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均衡。

  • 7 # 讀毒獨財經

    經濟危機的本質都是債務危機,但是導火索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美國1929大蕭條是因為銀行與投行的混業經營,導致銀行資金可以隨意投入資本市場,推高股市泡沫導致;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經濟危機,是因為在廣場協議和日本景氣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全民對於股市和樓市的投資陷入癲狂,最後在政府的加息政策下一戳就破;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雖然導火索是西方國家發動的貨幣狙擊戰,但是根源也還是在於貨幣戰之前這些亞洲國家已經產生了很嚴重的資產泡沫,才給了西方金融大鱷們狙擊的空間;2000年的美股泡沫科技,2007年的次貸危機,也都是泡沫危機。

    但是歸根結底,這些泡沫之所以會變成危機,是因為泡沫戳破之後,暴露出的都是高額的債務,以及不得不引爆的債務違約,違約就像一塊多米諾骨牌,引發金融系統再蔓延到全產業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大型債務違約之後引發眾多銀行破產,銀行破產讓很多百姓和企業的資產頃刻間化為烏有,然後本身有資產的人也變成沒有資產,就有更多的企業和個人破產,就像一個雪球越滾越大……

    大量的企業破產,當然就會使大量的人失業,引發失業潮。所以失業是經濟危機必然引發的眾多後果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麼多賣烤鴨,賣烤雞的卻很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