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實用心理學
-
2 # 李三點兒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學會愛自己,才能夠愛別人。
一、談戀愛絕不是簡單的對別人好對另一半好,滿足另一半的需求,確實是愛情的中的一部分,但是愛情中並不是只有對別人好。
經典的心理學讀物《愛的五種語言》中提到:酗酒狂丈夫的妻子,屢次跟在酒醉的丈夫後面清理殘局,她稱那是愛,而心理學家則稱那是「互相依賴」。父母滿足孩子所有的願望,以為那是愛,家庭治療師則稱那是不負責任的教養方式。其實另一半的需求不是都應該滿足的,我們要有能力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錯誤的。這才是一個擁有健康人格、擁有成熟愛情觀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那為什麼有的人在愛情中就會失去自我,只考慮別人的需求,不會拒絕,也不敢拒絕對方的需求呢?
那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在過去的成長經歷中,我們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過傷害,而這些傷害也在我們的心中留有了“坑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會意識到坑洞的存在,但是當我們進入到一段特殊的關係中,我們心中的“坑洞”就會驅使我們做出並不理智的行為,為了保持一段戀愛關係,我們就拼命的對別人好。
對別人好是最簡單、最安全的交往行為,因為對方很難拒絕你,但是一段健康的愛情絕不是僅僅有對對方好,這也並不能維護好我們的親密關係。
二、瞭解自己的基礎上才能瞭解對方的需求在一段感情中,我們常會發現一方用盡心血的對對方好,但是另一方卻會抱怨這個人並不懂TA。這是以內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如同有的人喜歡吃超辣鍋,有的人喜歡清湯鍋一樣。
能夠真正滿足對方需求的愛情才是好的愛情。
馬斯洛提出的人類一共有五個層級需求,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愛與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一般說來後兩個需求,滿足的難度比較高。
我們所謂的對別人好,很多時候都是送送禮物、接送上下班、噓寒問暖。我們仔細想想這些需求,難道TA們自己無法滿足嗎?難道戀愛之前,TA們就無法上下班,就不會增減衣服嗎?那什麼樣的需求,是對方真正想要的呢?這些需求一定是埋藏在對方內心深處的:比如對方有一份非常穩定的工作,但是TA的理想是做一名旅行家,支援TA的選擇,幫助TA成為旅行家,你們的關係會受到劇烈影響甚至很有可能結束,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你願不願意支援TA。更進一步思考一下,你願不願意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堅定的支援Ta的每一個想法和選擇?
這種抵抗外界和世俗壓力的支援是非常艱難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自己也沒有做到尊重我們自身的需求,有多少次因為我們內心想法與外界不同,自己卻將其深深的壓抑下去?有多少次因為無法抵抗外界的壓力,只能透過徹底自己改變來適應這個社會?有多少次因為覺得會影響別人,卻不敢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有的人終其一生也不能做出一次符合內心召喚的選擇,將 “follow your heart”活成了“慫”字。
愛自己的過程就是去滿足自己那些被壓抑的需求,當那些在外界看來“不合理”的想法出現的時候,你沒有立刻選擇壓力,而是嘗試去接受,你就學會了識別這些需求;當你開始為了這些想法實踐,那麼你就學會了如何支援一個想法;當你的想法最終失敗,那麼你就學會了承擔後果。高層次的愛對方,就是把上面的過程用到對方身上,去嘗試滿足對方深層次的需求。去耐心的瞭解對方的需求,去堅定的支援對方,去樂觀的承擔失敗。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你做多少行動,因為這些被壓抑的想法不會經常出現,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堅定的精神支援,是一種“我靠譜,你隨意”的承諾,但是做出這種承諾,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
三、一段持久的關係是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愛是無條件的,但是在一段關係中,我們沒辦法永遠給對方無條件的愛,我們很容易高估自己在愛情中的忍耐力,覺得自己愛對方就可以了,但是這種關係是走不遠的,雖然相愛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賣賣,但是在親密關係的交往過程中還是需要一種動態平衡。
你在愛對方,滿足對方的時候,也要學會勇敢的提出要求,讓對方來愛你。
能夠走的長久的愛情關係有點像玩RPG遊戲,需要一起冒險打怪,共同探索、共同受傷、共同升級。這些共同的有苦有樂的經歷才是你們關係的強力粘合劑,單獨一方對一方好,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是一旦出現分歧和矛盾,就會分崩離析。你們有了分歧,可以堅定的提出你的看法,而不是一味的聽從對方;你有了需求,可以用讚美而不是抱怨的語氣告訴對方,讓對方來滿足你;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視你的需求,你也可以考慮結束這段關係。
最後,一段高質量的關係,需要兩個人格高度健全,情感成熟的人來實現,那麼如何做到人格高度健全呢?這就需要我們從根源上愛自己,愛自己就意味著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明白自己能做什麼,自己做不到什麼,不誇大自己,不看低自己。我們這麼看待自己,也就能夠同樣的看待對方,把對方也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因為一段關係是需要雙方互幫互助的來維護的,任何單方面的維護,都不會讓關係持久。所以,學會自己愛自己,我們才能夠知道如何愛別人。
-
3 # 南小哥哥
最糟糕的不是失去愛的人,而是因為太愛一個人失去了自己。
人們總說『在戀愛中女人的智商為負數』
這的確是誇張的說法,但也不無道理。多數女人都是慢熱型,在愛情的長跑中越跑越愛,越愛越跑。逐漸升溫的感情往往讓女人失了理性,本就多愁善感的她們更容易在男人的甜言蜜語下心甘情願地付出所有,她們捨不得他們離開,就這樣愛到迷失了自己。
愛到忘我很偉大,很無私吧!但這不應該是愛情應該有的樣子。愛情是你在對別人表達關愛,幫助ta更好地成長,更好地生活。但如果你連自己都沒辦法照顧好,何談去照顧別人呢?
天冷多添衣,感冒勤喝水,按時吃飯按時睡覺這些叮嚀與囑咐愛你的人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但這樣的溫情還是會隨風消散,沒有人會永遠陪你。
記得畢淑敏的《你要好好愛自己》有一個篇章的主題是
【世界不可捉摸,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愛人,會離開
狗,會衰老,
好好愛自己,
讓一切變得不同。
有人說愛自己是很自私的表現,但愛自己也並不只是自私。一個不會好好愛自己的人,是沒有能力事無鉅細地愛別人的。那樣的愛只會給彼此帶來傷害。好好愛自己是愛別人的基礎,在愛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領悟明媚的愛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愛別人是好好愛自己的昇華,我們在不斷感知愛人的能力和效果裡將愛內化成一種魅力,藉著這種磁性超強的能量,一個懂你愛,享受你愛的人才會恰如其分地出現。
並且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愛自己並不是放縱自己,更不是讓自己活在慾望被滿足的虛晃快樂之中,愛自己是自尊,自重,自持,自信,有優雅卻不浮華的心。
你不是不夠愛,只是不懂愛。要愛人,先學會愛自己吧!因為愛自己,讓世界更美好!
回覆列表
女人,並不自然地處在家庭婚戀中的弱勢地位,也不能只有「忍讓包容」。
維繫家庭,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情,小家庭裡的每個人都是維持家庭穩定和諧的重要的一份子。
女人不是任何人——丈夫、父母、孩子——的附屬品。首先成為一個獨立的女性,才能在家庭出現「事件」時,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去做出恰當的判斷和抉擇。
所以,無論何時,永遠記得提升自己,內在和外在都是。
每天多愛自己一點,學會與自己和平相處。一段沒有走向終點的愛情,往往會讓女人快速成長。所以愛上渣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要懼怕,經歷後再沉澱反思。恭喜你,姑娘,你進階了。此處應有鮮花和掌聲。找到自己,成為自己,你才能喜迎新鮮的、快樂的人生新階段。